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06)60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民族英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唐人王勃对李广的哀叹!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李广在军事生涯的中后期确实经常打败仗,全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他的运气不好,也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差,而是他适合防守战术,不适合进攻战术,并且,李广打仗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只能打小规模遭遇战。

从李广的生平可以看出,他闯出“飞将军”名头的时期是在汉景帝时期和汉武帝执政早期,这两个时期的汉朝对匈奴是战略防守阶段,李广辗转多地为太守,都是打的防守战: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广的同僚程不识曾评价说:“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鬬以自卫”,也就是说,李广的军队毫无纪律性,不讲究战阵集结。

这样的军队打防守战,因为有城池可以仰仗,借助汉军先进的装备和城墙的安全性,还有李广的身先士卒,是能打匈奴的。

可在野外要是遇见匈奴骑兵,没有纪律性且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是无法和骑兵抗衡的,可以说是一冲即溃,小规模的遭遇战还好说,李广个人的战斗力就能包圆,但数千人以上的对冲,李广只能对匈奴骑兵束手无策。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广在汉武帝开始攻打匈奴后,曾三次受委派单独率数千至万军出击匈奴,结果三次都出现失误,实在是有愧于“飞将军”的赫赫神威。

汉武帝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武帝同时派出四路大军,各领军一万,主动向匈奴发动进攻,李广是其中一路,结果李广兵败不说,自己还被匈奴活捉:

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要不是汉朝有可以用金钱抵罪的法律,李广就会被处死。随后的汉武帝元朔六年,李广率部和张骞一起出击匈奴,这一战,李广被数万匈奴骑兵包围,全军覆没: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军,匈奴乃解去。汉军邑,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

进入草原后,李广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和张骞分兵,但两人相隔太远,左右不能呼应,这一仗失败的责任在战后主要是由张骞背了,但李广一出击就抓瞎的本质也暴露无遗。

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武帝派遣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五万汉军对匈奴发动决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漠北之战”,战争的结果是汉军大获全胜,但李广又出状况了,他跟着卫青这一路,但未能按时赶到战场:

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这一次是迷路,而后李广因担心被卫青问罪,很干脆的自杀了,史书上记载他自杀的原因是:“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可在我看来,他是羞愧难当,不是对面对刀笔之吏羞愧,而是对跟随他的军士,和始终还在用他的汉武帝羞愧。

李广一生征战无数,闯出偌大的名头,可一进草原就此败仗,根本原因就是李广的作战特点是孤胆英雄式的,汉景帝时期和汉武帝执政早期,汉朝没有去主动激怒匈奴,双方的对峙基本上都是少数游骑的小规模遭遇战,或者是匈奴对某个边境城市的袭扰战,李广勉强能起到点作用。

李广的个人武力很强横,小规模作战基本上一个人能搞定,但对于麾下部队的整合力度不够,到了汉朝采取进攻战略时,全是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汉军部队需要的是良好的纪律性和协同作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李广的个人英雄主义就无法出头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497883.html

标签: 李广汉朝

“李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的军事能力怎么样?”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廖永忠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廖永忠到底有多会打仗,以至于朱元璋赐给他“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请听我详细道来。廖永忠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他与哥哥楚国公廖永安在年少的时候,都怀有大志,在巢湖这边屯扎有一支水军,用以抵抗盗贼的入侵...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事后为何没人替他平反?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事后为何没人替他平反?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秦惠王虽然对商鞅处以极刑,但是...

蜀汉灭亡后关羽后人被满门斩杀 张飞后人为何安然无事

蜀汉灭亡后关羽后人被满门斩杀 张飞后人为何安然无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国灭亡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后人却被满门斩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刘备带领兄弟关羽和张飞白手起家,带着兴复汉室的梦想一路拼搏,最后也是在乱世之中建立了蜀国,可惜的是,刘备并没有活到他实现愿望的那一天,不仅如此,其他的两位兄弟也先...

王守一是什么人?他最后被赐死是因为什么?

王守一是什么人?他最后被赐死是因为什么?

王守一 是唐玄宗李隆基王皇后的胞兄,祁国公王仁皎之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封建王朝,如果皇亲国戚被砍头,要么是谋逆大罪,要么就是贪腐重罪。而王守一则属于后者。要说王守一,先说说他的孪生妹妹王有荣。王有荣是唐玄宗李隆基正儿八经娶的皇后,也就是历史上的王皇后。一开始的时候,王氏作...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濡须口之战甘宁率一百骑劫曹营时,许褚在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合回合,不分胜败,甘宁见凌统出了风头,也想立功,于是,向孙权建议只带领一百人偷袭曹营,孙权为了挫曹操士气,同意了。于是,当天夜里,甘宁带着一百个骑兵,突...

历史上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历史上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王朗,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这种死法也算相当的奇葩和搞笑。在其中的第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中,罗贯中这样记述了整个过程。魏明帝曹睿为抵抗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任命曹真为大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这时...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还不知道:官渡之战,曹操如何打败袁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三国演义》虽然七分虚、三分实,但罗贯中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战乱纷飞、鼓角争鸣的乱世。在三国时期,除了各位枭雄的雄才大略、各位战将的气吞山河,更少不了背后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谋士,在《三国...

符存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后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符存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后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符存审,五代后唐名将,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并赐国姓。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符存审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九太保,在辅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对抗朱温、灭后梁的战斗中立了大功,不愧后唐名将。可符存审在死前一直想回洛阳见皇帝李存勖一面,但直到病死幽州也没能完成心愿。为何为后唐立下大功的符存审直到死也没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