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官员口含块人参就上朝 他们为什么不吃早餐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12)1300

对清朝官员上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相关文字资料与民间野史中有这么一个说法,清代官员在临上早朝之前不吃早饭,不喝水,只是在嘴里含上一块人参片。

老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这些大臣们每天四更不到就得早起参加朝会,如果不吃早饭还不喝水,难免体力不支,那嘴里含块人参又是因为什么呢?

清代没有固定专设的早朝,只是在清代前中期有一种叫作“御门听政”的制度,它多少有点电视剧里早朝的意思。

“御门听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紫禁城里与文武百官商议大事。清承明制,之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就有“御门之举”。

康熙年间,“御门听政”作为一项礼仪制度,其中细节逐渐完备。

按照《清宫述闻·卷四》记载,清早期各部院的奏章送呈皇帝进行批阅后,因为事情分轻重缓急,一些圣旨甚至能立即下达到各部门,有一些甚至则迟迟未下达内阁。

等到圣旨越存越多,到达一定数量后,皇帝就会传旨于某日举行“御门听政”。

举办“御门听政”的地点不在太和殿,一般多在武英殿和乾清门。细节与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太多,天不亮的时候,文武百官来到紫禁城与皇帝会合。

先由各部尚书跪奏,说完后由东边台阶沿左边退下,其余各部院官员依次上前。事情处理完之后,文武百官分别从东西台阶退下,皇帝再回到后宫休息。

清早期,由于国家局势尚未太平,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举行多次举行“御门听政”。尤其是康熙朝,几乎每日都会有“御门听政”。

那时很多重大决策,如讨伐吴三桂、反击沙俄侵略等重大事件都是在“御门听政”中决策的。

乾隆之后的帝王逐渐疏懒,到了咸丰年间,“御门听政”制度完全被废止。

总之,不管“御门听政”到底是不是早朝,清代的确有官员要去紫禁城开早朝的先例。

既然要起早和皇帝禀报国家大事,官员为何离家之前不愿吃早饭喝水,只口含一片人参呢?我想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之一,上朝时间长,官员口含人参,避免自己体力不支。

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清代的“御门听政”制度较为严格,除了天气因素外,通常皇帝决定在哪一天举行“御门听政”,被点到的官员必须准时准点参加。

参加“御门听政”的官员,必须要在凌晨的4:00~5:00之前赶到紫禁城。因为紫禁城内不允许车轿通行,官员们还得下轿,通过步行的方式抵达乾清门。

朝会上除了皇帝和少数几位王公贵胄能坐着,大部分官员都得长时间站着,互相讨论国家大事。

含上一片人参,既可以很好地提神洗脑,增加体力,也可以改善一下口气。

大家不要以为人参是被坊间刻意吹捧的一种中药材,真实效用没有说得那么神。

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人参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参皂甙,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为人参二醇和三醇。

说得更通俗点,人参有一定补元气、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口含人参,至少在短时间内能为官员提供一定的体力支持。

第二种说法是,参加早朝时,官员们无论自己身体多么不舒服都得忍着,即使想如厕也得等到会议结束。

人参有利尿之效,提前含上一片人参,让官员在参加朝会之前把“三急”全部解决掉,就会避免在朝会上出糗。

第三,官员上朝会口含人参片,除了避免如厕尴尬之外,应当与满人的风气有关。

清朝的创始者是女真人,女真人则起源于我国东北区域,白山黑水之间,正是盛产人参的沃土。

女真人问鼎中原之后,更是首次创立了人参管理制度,对人参的刨采及流通进行垄断管理。

清初实行八旗分山采参制,康熙时期随着皇权的加强,增加了盛京上三旗包衣采参制度。康熙末年确立参票制度,自此百姓可以认领参票进山刨采。

嘉庆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参资源逐渐枯竭,人参采集数量不断降低,清 *** 在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或由在京官员、宗室旗人出售,或由其他地区的海关、盐政、织造等地方机构出售,依靠行政命令强迫地方机构完成商业销售任务。

可见,人参在明代本为普通民间交易商品,清 *** 对人参商业流通强行实行垄断,严厉打击私参贸易,控制人参的流通数量。

在上行下效的影响下,民间产生对人参的迷信,特别是富庶的江南地区民风奢靡,对人参等奢侈品具有旺盛的消费需求,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指导人参消费的书籍,消费人参成为一种时尚。

既然人参被女真人奉为“神药”,那官员们口含人参,或许也算得上是一种“政治正确”。

参考文献:

[1]李帅.清代乾嘉年间官参垄断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8954.html

标签: 清朝官员

“清朝官员口含块人参就上朝 他们为什么不吃早餐” 的相关文章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

正史中的吕布是什么样的?实力如何?

正史中的吕布是什么样的?实力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布是汉末三国割据诸侯之一,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也就是说,人中吕布是最厉害的,马中赤兔是最厉害的,演义中的吕布,勇猛无敌,虎牢关前,力压群雄,关羽、张飞一起上都战不倒他。而正史中的吕布,是不是也是天下无敌呢?正...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还不知道: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秦始皇能够顺利...

阎立本:是画家也是宰相,他用画笔记录下众多重大事件

阎立本:是画家也是宰相,他用画笔记录下众多重大事件

说到阎立本这个名字,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他擅长绘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作品有《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历代帝王图卷》《萧翼赚兰亭图卷》等,《步辇图》更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于绘画水平太高、画名太盛,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有意无意忽视了阎立本的政治地位,他...

唐玄宗时期后宫有四万宫女 她们是怎么进入宫廷的

唐玄宗时期后宫有四万宫女 她们是怎么进入宫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时期,有宫女四万人,这些宫女的来源都有哪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后宫制度源远流长,后宫妇女人数众多,汉魏时期已然。到了唐朝,宫女人数也不少,太宗时期,据李百药《请放宫人封事》,“窃闻大安宫及掖庭内,无用宫人动有数万”。这仅仅是长安宫...

历史上雍正选择弘历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雍正选择弘历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雍正选择弘历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因为什么?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雍正没有立弘时为继承人,而立弘历为继承人,直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谜。因为当时弘时是雍正皇帝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他虽然排位老三,但是他前面的两个哥哥,都早早地夭折了,实际上他是长子,而且他比弘历大七岁。要说雍...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

刘禅有何优点,刘备为何会选择把皇位传给他?

刘禅有何优点,刘备为何会选择把皇位传给他?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蜀汉后主刘禅身上,你也许会发现这些标签: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等等。刘禅遭人诟病的地方大概有三处:宠信宦官黄皓;不战而降和“乐不思蜀”。既然如此,刘备为何还要将位子传给资质平平的刘禅?刘备一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