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东方行纪 -700多年来马可·波罗故事的去伪与存真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19)801

在威尼斯,大运河的东头就是望不到边的亚得里亚海。1271年,马可·波罗从这里出发,穿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24年后,才从海上回到家乡。

在热那亚监狱,由他口述、狱友记录成书的便是《马可·波罗行纪》。如果把他讲述的地名串起来,就会发现两条重要的驿路,和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这个问题,争论了几个世纪,就连他的绰号“马可百万”也一度成了骗子、小丑的代名词。正是这些质疑,让专家们各显其能,从不同角度,不断丰富着马可·波罗的故事,至今仍有新的发现。

马可·波罗来中国、在中国以及回威尼斯的路线图。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这样描述马可·波罗,说他“在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这也反映了国人对他的之一印象:一个对于东方无限向往、不吝夸赞甚至有些浮夸的西方旅行家。在近年流行的一些 *** 视频里,他还被形容为一个文盲、妄人、吹牛大王,“韦小宝”似的人物。

即便在自己的家乡,马可·波罗也常被质疑和讽刺。1324年,69岁的马可·波罗临终前,他的朋友们要求他删除书中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谎言”,并称惟有如此,灵魂才能前往天堂。尽管如此,他的回答仍是:“我所说的,还未及我亲眼所见的一半。”

16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看到“闭关锁国”政策下日益衰败的明清,远不如《行纪》中描述的富饶,越发不相信此书。

1871年,英国学者亨利·玉尔在其翻译的《行纪》导言里说,马可·波罗遗漏了长城、茶叶、缠足、鸬鹚捕鱼、印刷术、汉字等中国的标志性事物,这是不正常的。

从此,这一悬案将诸多鼎鼎有名的学者卷入其中。最令他们不安的是,在素有“汗牛充栋”之誉的中国史籍内,居然未能寻见马可·波罗的名字和事迹,也就是没“铁证”。

一筹莫展时,一个研究生却意外地发现了“孤证”。1941年夏,杨志玖在西南联大攻读研究生,无意间从《永乐大典》的残片中,找到了至今仍是独一份的典籍证据。

那是一份关于元朝驿站的公文,记载了坐船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伊利汗国的三位波斯使臣的名字——兀鲁

(dǎi)、阿必失呵、火者;《行纪》曾记载此事,说波罗一家搭乘那条船顺道回国,并将三位使臣的名字写作Oulatai、Apuscah、Coja。

马可·波罗还说三位使者最后只有火者(Coja)活着,另两位死于海难;波斯语写的《史集》中,的确只提到火者一人的名字。信息对上了,基本算是“铁证”。

不过,这份公文并未提及马可·波罗的名字。对此,杨志玖的解释是:“此文既系公文,自当仅列负责人的名字,其余从略。由此可想到,他在中国的官职,大概不太高贵,亦不为其同时人所重视。”

时逢“二战”,许多西方学者没能及时看到杨志玖的论文。但令人欣慰的是,大汉学家伯希和用西方史料,印证和支持了杨志玖的结论。

1960年代,又有德国的蒙古学家傅海波提出质疑:马可·波罗自称在扬州做过官,并吹嘘自己提供了投石机技术协助蒙古大军攻陷襄阳,前者没有史料可以佐证,后者已被证明是不实之词(《元史》记载,献 *** 炮的是波斯人亦思马因与阿老瓦丁)。据此,可怀疑“波罗一家长期住在中国”不属实。

已经成为元史学家的杨志玖,为了解释和回击,学了多种语言,写了数篇文章,列出种种证据。然而,风波一浪高过一浪,1994年,大英图书馆东方部主任吴芳思出版《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以畅销书形式,把质疑论升级成了否定论。

吴芳思的论据有三:一是中文文献中找不到直接证据;二是书中漏写了许多被视为中国特征的事物,如长城、缠足、汉字、印刷术与茶叶;三是记载失误,如助攻襄阳等。由此,“马可·波罗可能从来没有到过,此书不过是道听途说”。

吴芳思这么笃定,是因为她到过中国。1971年,她之一次来中国。所属的代表团没有去参观名胜古迹,而是参观红旗渠,去公社采访赤脚医生。1975年,她又来北大学习一年。和中国学生一样,她每天早上要做广播体操,白天去四季青公社劳动,夜里还要在北大挖防空洞。这样的中国,在吴芳思眼中,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浪漫。进入大英图书馆后,她开始进行通俗历史写作。

“她的立场源于对古代中国的想象。”北京大学的党宝海教授认为,吴芳思某些证据源于“中国印象”。比如长城,元朝之前,中国确实多次建造过长城。但是,当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长城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荒芜的遗址。将长城看成中国象征,是明长城修筑之后的事。

关于缠足,学者黄时鉴收集了出土的元代女鞋资料,考据认为:元代女子缠足的主流是“窄足”,也就是将脚的前掌与足趾缠窄,而非后世广为人知的“三寸金莲”。直到明代后期,“三寸金莲”才引起来华传教士的注意。

茶叶与汉字在游记中的缺失,也大体可以做相似的解释——马可·波罗来中国时,茶叶还没有在蒙古人当中真正流行开来;波罗一家主要依靠波斯语在华经商,不懂汉语,所以他对 *** 的饮茶习俗和汉字缺乏关注。

别看吴芳思的论证在“圈内人”眼里是外行话,但公众却更愿意相信“抄袭者”“大骗局”这类说法。为澄清是非,杨志玖在1999年专门撰写了《马可·波罗在中国》一书,展开新一轮论辩。

“若说是抄自波斯文指南,试问,哪有如此内容丰富的指南书可抄?”对此,吴芳思无言以对。2000年夏,杨志玖在南开大学发起“马可·波罗与13世纪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特邀吴芳思来商榷。然而,剑拔弩张的交锋场面并没有出现,吴芳思说,自己并非否定马可·波罗来华,只是提出一些疑问。

这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使真相越辩越明。怀疑论者“迫使”中外学者又举出了大量证据,罗 *** 在《剑桥中国史》中评述:“诸如此类的怀疑都已被杨志玖永久地否定了。他最终证实马可·波罗在忽必烈统治时期曾经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画像(马赛克镶嵌画)作于1867年。

忽必烈

“马可百万”是吹牛大王吗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已成定论,但《行纪》的可信度仍存疑。毕竟,失实内容有着人为加工或夸大的痕迹。

在2000年这次会议上,吴芳思提交了论文《马可·波罗的读者:抄本复杂性的问题》,这给学者们又出了个难题——《行纪》是如何在流转中被添油加醋的?

《行纪》成书于印刷术发明之前,原始版本早已失传,流传中产生的抄本、翻译本、印刷本近150个,内容也不完全一致。如何确认哪些是马可·波罗的原意,哪些是后人增删,在欧洲,这几乎成了和“红学”一样的学问。

哪些内容是马可·波罗的原话?这还得从此书诞生谈起。专家们通过史料,还原了1296年热那亚监狱的情景。

在狱中,一个威尼斯商人和一个骑士文学作家邂逅了,他们就是马可·波罗和鲁斯蒂切洛。前者刚从东方归来,在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后者则因卷入比萨的战争,在狱中已住了十多年。

当时,热那亚为了与意大利其他城邦争夺海上霸权,抓了很多人,这些人必须出钱赎身方能出狱,狱中的伙食也要自掏腰包。

鲁斯蒂切洛赚钱心切,看到经常有人请马可·波罗讲东方见闻,就拿出多年前把《亚瑟王传奇》转译成意大利语的热情,鼓动马可·波罗合作写书。作为专业人士,鲁在执笔中,把枯燥的商旅笔记装进了更受欢迎的骑士小说和百科全书体裁。因此,在现存最早的版本中,这本书的书名是《寰宇记》,意思是“对世界的描述”。

1298年,书稿完成。同年夏,威尼斯与热那亚议和,马可·波罗获释回家。冥冥中仿佛有天助,马可·波罗进监狱就是为了完成这本书。

此书面世即大热,人们在威尼斯街头朗读它,就像中国的“说书人”一样。不过,遭遇了黑死病、十字军东征失败等打击的欧洲人并不愿相信,在东方竟有如此灿烂的文明。

在意大利方言版本里,这本书叫《百万》。

一百多年前,学者还以为,这个名字来源于马可·波罗的绰号,因为他爱吹牛,说起元朝的人口、物产、税收,都是百万级,所以叫“百万”。甚至在化装舞会上,都会有个叫“马可百万”的来讲荒诞笑话。

现代学者通过档案研究发现,波罗家祖上就有这个绰号,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家是威尼斯的“百万富翁”;也可能和他家祖宅的发音有关。抄书者或许因为波罗家是当地的商业大佬,为吸引粉丝,而把《寰宇记》改成了《百万》。

这本书传到法国,又被叫做《惊异之书》。因为它无所不包,还提到了一些奇闻轶事(虽然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浮夸的名字有助于“炒作”。

16世纪,也就是大航海时代之后,航海、旅行成了更受欢迎的话题。意大利学者在编辑“航海旅行丛书”时,又改名《马可·波罗行纪》。

这个版本后来被翻译成英文,现在流传最广的就是这个名字。目前中国更好的、也最方便阅读的版本,由著名翻译家冯承钧所译。1307年,一个法国骑士到威尼斯,马可·波罗把手抄本赠送给他,骑士的儿子又做了多个抄本,冯承钧所译的版本由此而来。

冲着书名去阅读,可能会失望,因为这不是一本关于远东大冒险的游记。书里没有九死一生的悬疑,没有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只有一条一条不厌其烦的客观描述,掺杂着商业笔记、地理信息和政治秘闻。

有人戏称《行纪》是《三国演义》和《鹿鼎记》的结合。其实,这部书像百科全书一样结构简洁。

书的之一部分简介了马可·波罗的家世,而后开始分地名描述他与父亲、叔叔从威尼斯到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沿途见闻。

第二部分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的相貌、家庭、都城、宫殿、起居、节庆、游猎、战争,以及元朝的 *** 部门、驿站交通、经济商贸、社会事务、民族关系等。

接着写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的两条线路:一是西南行,自大都经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到缅甸等地;二是沿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然后继续向东南,到福建泉州等地。

第三、四部分用叙事手法,记载了蒙古宗王之间的战争。记载了中国以外的地区,包括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西亚、东北非、北方地带(今俄罗斯一带)等。

相对于游记,此书更像地理志,几乎涵盖了13世纪所知的全部世界,因而更适合被称为《寰宇记》。

一个人怎么能有如此丰富的阅历和惊人的记忆呢?遗憾的是,除了开头部分,书里很少提及主人公,也很少使用之一人称,仅凭此书,人们对马可·波罗知之甚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马可·波罗。”正因为面目模糊不清,发挥空间大,他在各种创作中显现着完全不同的样子。

如果不了解一个人,又怎能判断他讲的东西到底有几分真?连书名都改得面目全非,内容上会不会也随意增删?《行纪》饱受质疑,和版本变迁及马可·波罗隐身都有关系。纪西方、 *** 或波斯文献中,唯独他提到云南和藏区使用并流通贝币和盐币。

至此,悬案已破,马可·波罗不仅到过中国,而且在很多领域,他所描述的历史信息是最全面、最详细和最准确的。

傅汉思这项研究旁征博引,非常考验多语言能力,而他刚好天赋异禀,除了母语德语,还能够熟练掌握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荷兰文、拉丁文,以及中文、日文和满文。这使得他能够读到多种一手材料和二手研究文献。

马晓林是傅汉思项目的翻译者之一,也是元史研究的后起之秀,著有《马可·波罗和元代中国》一书,他非常肯定地说:“最新研究不断证明,马可·波罗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错误,但总体上与已知历史非常符合。他的绝大部分数字资料(如时间的起始点和持续状况、年龄、距离、城市的建筑、地理数据、行政单位、人、军队、动物、船只、服装、度量、价格等等)根据当前的历史研究,被证明是非常可靠的。”

为什么马可·波罗能记得这么多,这么准?马晓林认为,他可能在口述时就参照了旅行笔记。又或者,在出狱后,通过笔记对《寰宇记》作了修订和补充。

例如,在记述“行在城”之前,马可·波罗说他“数次来到这座城市,曾留心城中的事情,把自己的见闻一一做了记录。下面的描述就是从笔记中摘录下来的”。

《马可·波罗行纪》手抄本,抄写于1298年-1299年。

《行纪》的细节可信吗

很多人认为,《行纪》是狱中回忆之作,不能苛求严谨,对细节不要太较真儿,那些动辄百万的数字更不可信。但德国汉学家傅汉思偏要较真儿,他要核查马可·波罗那些屡受质疑的经济数据,是不是信口胡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这个著作的中文版,题目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观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货币、食盐、税收的新证据》。

傅汉思曾担任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盐业卷执笔人,对中国钱币史、盐业史关注已久。

他认为,威尼斯商人的重要财产来源就是盐的专卖和贸易,马可·波罗作为一个威尼斯人,并且是商人后代,必然对跟盐业相关的事情非常敏感。

《行纪》中也的确有很多关于元代盐业的记录。比如,马可·波罗写下如何通过煮沸卤水制盐的过程,这种技术当时别处都没有,一定是他在中国亲眼所见。

《行纪》中还有杭州地区纳税情况的记载,详细到具体数字:

“行在(今杭州)当时上报的有160万户。大汗从行在以及行在所属的各地每年征收数量庞大的税收。排在之一位的是盐税,大汗每年可收得80万个货币单位。除盐税外,大汗每年还可收到210万货币单位的其他税收,相当于1680万金萨吉。”

马可·波罗自言在扬州做官三年,并在杭州检查地方税收,这些统计都是他本人亲眼所见。为了验证这些数据的合理性,傅汉思先耐心地研究出元、波斯、威尼斯的货币、度量衡换算关系,而后将不同手稿和版本中的数据,与《元史》等中方史料对照,最终认定马可·波罗记载的数据不仅可靠,而且能精确到具体年份。

要知道,马可·波罗在中国时,税收数据并不为公众所知,《元史》要到元朝灭亡之后才编纂、出版。他根本不可能从其他途径找到蓝本,要么直接介入过杭州的行政事务,要么就是从当事人那里了解到的。

在货币方面,马可·波罗的观察更为精准。在中世

马可·波罗在中国是什么身份

《行纪》一书中,最不可靠的,大概就是马可·波罗对自己身份的吹嘘。他能出入皇宫与大汗对谈,手持金牌在中国及海外行走,但到底做的是什么官,却没有明确写。人们也不知道,他在中国有没有妻儿,住在哪里,有什么朋友。

专家们用《行纪》和威尼斯当地资料,包括波罗家的遗嘱和财产登记,威尼斯法庭审判记录等,像拼图一样,才得到一份他的简历:

马可·波罗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和两个叔叔在君士坦丁堡、地中海、黑海北岸一带从事国际贸易。

那时,蒙古帝国被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分裂为元朝、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几部分,东起太平洋、西到地中海的辽阔地域,终于迎来了短暂和平。

马可·波罗的同乡、佛罗伦萨商人裴哥罗梯曾在14世纪前期写了一本《经商指南》,提到从塔纳(今俄国亚速海岸边的亚速城)至甘州(今甘肃张掖)的行程,共需270多天,而且“无论白天黑夜都很安全”。

在蒙古铁骑缔造的“全球化”下,波罗家的生意开始向东方探索。

1260年,马可·波罗的父亲、叔叔去金帐汗国出售珠宝,返乡时恰逢战乱,兄弟俩阴差阳错地与波斯使团一起,到了元朝的上都,受到忽必烈的接见。

大汗命他们出使罗马教廷,请教皇选派教士来华,并把耶稣圣墓的长明灯油带到上都。但他们返回欧洲时,正值教皇去世,两年后,为了向忽必烈复命,他们带着17岁的马可·波罗重启东方之旅。

在历时三年半的漫长旅途中,他们经地中海、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亚美尼亚、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荒漠绿洲,终于在1275年到达上都。尽管没有完成大汗的使命,但波罗一家还是得到谅解和重用。

在《行纪》中,马可·波罗说自己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学会了四种文字(研究表明,不包括汉语),能够顺利地读书、写作。大汗看见他如此聪敏,便派他前往缅甸、印度等地执行重要公务。

在元代,波罗一家并不是唯一的意大利人,更不是唯一的欧洲人。扬州文物工作者发现,卡特琳娜1342年卒于扬州,她的墓碑用拉丁文书写,碑上镌刻着圣母圣婴像和圣女殉教图。从种种迹象推测,在扬州水门一带曾有一座天主教堂,可能还有一个意大利商人的聚居区。

元朝根据种族特征和降顺时间,把臣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 *** 、南人。马可作为色目人,虽然地位低于蒙古人,但比 *** (华北、四川、云南等地的汉、契丹、女真人等)、南人(原南宋的臣民)的地位高得多。

至于具体职务,学者蔡美彪认为,他是享有特权的斡脱商人(即官商),李治安则认为,他是忽必烈的近侍。

斡脱商人是个好解释,他替皇室、贵族放高利贷或经商,到各地包括域外采办商货、珍宝等物,这或许就是他能接近高层,却不被史料记载的原因。

回朝复命时,他发现大汗喜欢听臣下讲述各地的风俗民情和奇闻轶事,因此,每到一处便用心收集这类资料,对于所见所闻的一切趣事,都记录下来,以满足大汗的好奇心。

从文本看,马可·波罗记录的主要是各地区的物产、贸易、集市、交通、货币、税收等与商业有关的事物,对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行政事务、官场纠葛记载得不多。

用有趣有料的内容,讨忽必烈欢心,这或许就是《行纪》如此丰富详尽的原因吧。

《马可·波罗行纪》(15世纪拉丁文版),上面的批注是哥伦布写的。

鲜活的丝路记载

连忽必烈都好奇的内容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马可·波罗的足迹,去游历一下13世纪的东亚大地。

在帕米尔高原,马可·波罗看到一种特殊的野生绵羊:羊体肥大,羊角长达6掌。牧羊人甚至还用这种羊角围成篱笆,作为羊群过夜的遮护。

欧洲人没见过如此硕大的绵羊,将其称为马可·波罗羊。实际上,这是对帕米尔高原上独有的大角盘羊的真实写照。

和田一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一条河流经过,在河里可以找到大量珍贵的石头,人们把它们称作碧玉和玉髓”。和田玉在中国久负盛名,近年却因过度采挖,在原产地几乎绝迹。

在沙州(今甘肃敦煌),马可·波罗说,那里的人们崇拜偶像(即佛像),有许多寺庙和各种偶像,居民对之极为崇敬。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在敦煌,它曾被中国人遗忘了几个世纪,但马可·波罗笔下的敦煌,商旅纵横,并不荒凉。

在酒泉,马可·波罗发现一种怪现象:“当商人们经过这里时,只能雇用习惯当地水土的牲畜,不能使用其它牲畜。因为此处山中长着一种有毒植物,外来的牲畜一旦误食,会引起脱蹄的悲惨下场。”

现代兽医学研究表明,这是一种硒中毒现象,马可·波罗很可能是世界上之一个记录此种病理现象的人。

“西凉(今甘肃武威)人取麝香的 *** 如下:麝每月分泌一次麝香。在月圆之夜,这种动物的肚脐处会有一个血袋,血袋处于皮肉之间。专门猎取此物的人,把血袋连皮割下,袋中的血就是麝香,能发出很浓的香气。”

麝香体积小、价值高,是丝路上的抢手货,马可·波罗的遗产里就有为数众多的麝香,显然,他做过这个买卖。

波罗一家到天德(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时,这里的织造被称作“纳石失的金锦”。近年的考古发掘,终于使我们能够欣赏到这种极为精巧的织物,而在威尼斯的财产清单中,马可·波罗家的毯子就是这种稀罕物。

元上都是忽必烈的夏都,他们到达时21岁的马可·波罗已褪去青涩。在《行纪》中,他激动地描述了“上都竹宫”的壮美:

“草原的中央有一片美丽的树林。在那里,大汗建了一座亭子,全用竹竿结成,内部涂上黄金。……竹亭的好处,在于搭建和拆卸不会用太长的时间,而且可以根据大汗的命令,完全拆成散片,运到别的地方,重新组装。”

2015年,考古人员采用无人机进行地貌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圆形的建筑遗存,足以容纳1000人左右,发掘时还找到了11根基柱,基柱周围有竹子的残留物。原来,此地就是马可·波罗记录的竹宫,它的高度约为三十米,总面积上万平方米。

上都是忽必烈的龙兴之地,大汗每年夏季,都会率群臣来此避暑。马可·波罗在上都,刚好赶上忽必烈过生日。他用中世纪历法记下忽必烈生于“九月那个阴历月的28日”,即中国阴历的八月二十八日,与《元史》完全一致。

“在这天,大汗会穿上华丽高贵的金袍。同时足有12000名贵族和武官由他赐予同样颜色和样式的袍子,只不过料子没有那么富丽罢了。”马可·波罗描述的华服,在元代文献中被称为“质孙服”,由刘秉中按照等级设计,专门用于增加仪式感。

马可·波罗还记录了张北草原上一个叫白城子的地方。1999年,这个传说已久、扑朔迷离的地方被确定为元中都遗址。一个仅仅存在50年的城池,因为马可·波罗的记载而栩栩如生。

后英房遗址出土元螺钿平脱广寒殿漆盘

元大都的真与假

要说马可·波罗着墨最多的,必定是元大都(今北京)无疑。这位意大利旅行家至少在这里度过了9年时光,对大都的历史、掌故以及风土人情等,颇为熟悉,大都见闻占《行纪》篇幅的十分之一。

“无与伦比”是马可·波罗描述大都时最常用的词汇之一。他在《行纪》中对“汗八里”(突厥语,意为皇帝之城)的描述,常使人觉得大都宛如“人间仙境”。

“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他说,此城位于辽南京城的东北端,从外到内,分别由大都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墙,套合而成。大都外城墙为“土墙”,由黄土板筑而成,十分坚实。城墙四周,建有雄伟高大的城门,“形如大宫,壮丽相等”。

对皇城,《行纪》记述得更为详尽。皇宫环列于琼华岛(今北海白塔山)和太液池(今北海)的东西两岸。宫殿建筑,堪称奇观,“满涂金银、并绘龙兽、骑士形象及其他数物于其上”。殿顶皆以红黄蓝绿之琉璃瓦铺砌,“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能见此宫光辉”。

这与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的元代大明殿非常相似,《行纪》所述的“顶瓦涂以彩釉”,也与后来发掘元宫所得的材料一致。

《行纪》特别提到,琼华岛之巅,建有一座宫殿,被青山绿水环抱,构成一幅“美丽堪娱”的人间奇景。马可·波罗虽然未道出这座宫殿的名称,但根据其记载方位,所指应为始建于元、毁于明代的广寒殿。

在后英房元代民宅遗址中,就出土了绘有广寒殿的漆器。今北海团城玉瓮亭中陈放的“渎山大玉海”,俗称玉瓮,是当年忽必烈在广寒殿中大宴群臣时使用的酒器。而饮酒时的场景,被马可·波罗写在书里,又被欧洲人画在了画里。

元大都的胡同,同样引起马可·波罗的好奇和赞赏。“大都的街道,给人以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犹如棋盘的感觉。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华屋巨邸,鳞次栉比”,见此情景,他的仰慕之情不能自已:“设计得如此精巧美观,简直非语言能尽述”。

十三世纪中期,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不知道煤为何物时,大都居民已经以煤代薪了,马可·波罗稀罕地称煤块为“黑石头”。“凡是世界上最稀奇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会集中在这里。”

马可·波罗还向西方首次披露了纸币的秘密,称大汗通过发行纸币,“获得了超过全世界一切宝藏的财货”。1982年,在维修呼和浩特市辽代白塔时,考古人员发现元代中统元宝交钞一张,该钞为灰黑色麻桑皮纸,在忽必烈时期印制,大都子民用的,应该也是这种钱。

1368年,元朝灭亡时的一场大火,让这座曾被描述为黄金铸就的城市,沦为焦土。人们开始怀疑,那个犹如“天方夜谭”的元大都,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1964年,由中科院考古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现北京市文研所)联合组建的“元大都考古队”成立,当年不到30岁、日后成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的徐苹芳担任队长。

“一米一个孔,足足钻探了三年。”全面的考古钻探,使考古队基本上弄清了元大都街道的布局:九纵九横的大街构成元大都的主干道,全城应有东西向胡同88条。“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马可·波罗又说对了。

1969年,为了修环线地铁,在西直门城墙里发现了“包着的”元代和义门。关于和义门的结构、规模,史籍记载很少,仅在《行纪》中有记载:“每门之上及城角之上,均有宏丽之殿……”

1980年代,蒋忠义负责考察维修中的古观象台,他发现台下的元代夯土基础,与曾经发掘过的元大都东北角角楼几乎一样,因此断定古观象台所在地在元代就已经有角楼了。“可见,马可·波罗的描述是对的。”

元明清时,虽然留下了一些关于元大都的文献,但古人对司空见惯的事多不记录,关于元大都的记载多是片段的,有些地方反而不如马可·波罗这个外国人时时猎奇,全面生动。

当然,他也留下一些仍待解答的谜题,比如卢沟桥,因《行纪》的描写而在西方广为人知,被叫马可·波罗桥。马可·波罗说元代的卢沟桥有24个拱,但留存至今的却只有11拱。

还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马可·波罗说元大都的城墙是白色的,皇宫的窗户上有玻璃。这是真的吗?蒙古人的确崇尚白色,但也不排除后世在传抄时出现了错误。

元代罟罟冠。马可·波罗遗产中有类似收藏品,有研究认为,他有个在中国出生的女儿。

元代八思巴文金牌(与马可·波罗遗产为同一时代)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藏

马可·波罗的遗产

在中国待了17年,马可·波罗的爸爸和叔叔都老了,他也快40岁,应该考虑回家了。但马可·波罗说忽必烈太喜欢他,一直不让他走。

直到从印度办差事回来,他才遇到了一个返回欧洲的绝佳契机。

伊利汗国皇后去世前留下遗言,如果阿鲁浑汗要续娶的话,一定要娶她本氏族的姑娘,于是阿鲁浑就派三位使臣来元朝求婚。忽必烈选了一位叫阔阔真的蒙古少女出嫁,和亲使团本来想走陆路,由于战争此路不通,只好走海路。波罗一家刚从印度返回,了解这条路,于是便以护送阔阔真为由,得到了回乡许可。

他们从泉州出发,这里是当时世界上更大的港口,所乘的“船用好铁钉结合,有二重板叠加于上”,“更大船舶有内舱十三所,互以厚板隔之”。

“内舱十三所”可从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看出端倪,12道舱壁将全船分隔成13个舱,等于给船舱进水加了多重保险。1976年,韩国新安郡海域发现一艘古代沉船,也是通过马可·波罗描述的“鱼鳞式搭接外板”确定了中国国籍。

不过,欧洲造船者似乎并不重视马可·波罗介绍的造船术,以至于到18世纪后期,才开始采用《行纪》中就有的“水密隔舱”技术。

马可·波罗记述中国古船建有6层外板,但中外文献未见记载,考古亦未见实物,所以常常被诟病。直到 2008年,在中国西沙群岛发现的“华光礁1号”宋朝沉船出土,才终于得以证明。

后人推算,1291年1月,马可·波罗从泉州港出发离开中国,1293年4月,拜见了伊利汗国的新任君主乞合都。这时候,原国王阿鲁浑已死,阔阔真就嫁给了阿鲁浑的儿子。1295年,波罗一家从波斯出发,经小亚细亚等地回到了威尼斯。

16世纪的意大利学者曾记载了这样一个威尼斯传说:

波罗一家刚到威尼斯码头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穿着高至膝盖的脏皮靴和绸面皮袍,绸面的质地虽然非常考究,但已破烂不堪。亲属在见面之初居然没能认出这三位亲人,他们的威尼斯方言也已几乎忘光。当波罗父子在家里安顿下来之后,他们举行了一个宴会,邀请所有亲友出席。在宴会中,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叔三次更换华丽的衣服,使宾客大开眼界。最后,他们撕开回来时穿的蒙古袍,藏在衣服衬里的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石榴石和钻石纷纷掉落出来。

据研究,这一传说纯属想象。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东方之行为他们家带来了万贯家私。

马可·波罗的遗嘱是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的重要文献之一,收藏在威尼斯圣马可·波罗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还收藏了波罗家族的其他两份羊皮遗嘱。

马可·波罗的叔叔在1310年所立的遗嘱在先。他特别提到,离开中国之前,蒙古大汗赐给他们三枚乘驿金牌,让他们可以利用蒙元驿站到达波斯,这三枚金牌由他保管,后来被马可·波罗借走一枚,一直没有归还,子子孙孙要向马可·波罗追讨这枚金牌。

元代的驿路四通八达,但这种金牌目前在中国只发现了一枚,是黄金和白银合金的,上面用八思巴蒙文写了较长的一段话:“凭着长生天的气力,大汗的名字是神圣的,凡是不尊敬的人就要论罪处死”。在19世纪以前,这段文字只有马可·波罗记录过,如果不是真正持有,是不可能知道上面写了什么的。

马可·波罗的遗嘱,写在一张25厘米×68厘米、微微泛黄的羊皮纸上,标注日期是1323年1月9日(实为公元1324年)。

遗嘱上虽然没有亲笔签名,但这并不能表明马可·波罗是文盲。有公证人在场,根据当时惯例,只象征性地用手碰一下羊皮纸,就表示同意其中的内容。

遗嘱的指定继承人,是他回威尼斯后生的三个女儿。他给46岁那年才娶的妻子,留下8个杜卡托的年金(是常规的4倍),以及嫁妆、衣柜、陈设品、三张包括床上用品的床等。交代完各种杂事后,他郑重地给鞑靼仆人彼得罗以自由,还付给他100里拉小钱币。

法律文书显示,波罗家族最起码拥有三枚大汗金牌,家中还有一个蒙古仆从。

扬州的马可·波罗纪念馆,也有一件引入注目的展品——威尼斯法庭的一封判决书(复制件)——进一步显示了他的东方所得。

这份1366年的羊皮卷,是马可·波罗的一个女儿与夫家打官司,讨要被霸占嫁妆的判决书。上面详细列出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并留给女儿的物品:“一张黄金打造的小茶几(上面有中国帝王的印章)、会变色的上面有奇怪的动物(龙)和玫瑰花装饰的丝绸窗帘、一包大黄、地毯、檀香、珠宝、马匹装饰的银腰带……”据威尼斯国家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估计,所有物品的总价值超过了当时的1000金币,相当于3.8千克黄金。

写在遗嘱上的马可·波罗遗产并不是全部,他们家族的动产和不动产不少,家庭物品清单里不乏东方奢侈品,还有两袋子贸易合同,三个女儿也都嫁给了威尼斯贵族,足见远东之行的收获。

除了这些可计算的“真金白银”,马可·波罗最重要的遗产当然是无价的《行纪》。

哥伦布订购了该书的之一个印刷版本,并于空白处做了近百个眉批。这些眉批主要以拉丁文写成,间杂以西班牙文,显示了最吸引哥伦布注意的段落。

他对马可·波罗提到的,主人死后火焚家仆及女眷做陪葬的习俗深感震惊;在一段描述 *** 婚俗的段落旁,哥伦布记道:“他们只要已有性经验的妻子。”

虽然哥伦布对八卦深表兴趣,但他真正的意图还是在贸易经商。几个看来颇有潜力的中国城市被做了记号,其中包括扬州和杭州,但他只对一个城市写下“商机无限”几个字,这个城市就是“汗八里”。他在眉批旁还加了一个图案,那是歇息在云端或浪涛上的一只手,所有手指紧握,只有顶端的食指直伸,指向撩动它的那段文字。

1492年,哥伦布扬帆远行,就是为了寻找书里黄金遍地的元大都。他最终没能到达中国,却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孙文晔

流程编辑:u03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216.html

“东方行纪 -700多年来马可·波罗故事的去伪与存真” 的相关文章

李文忠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文忠,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都说朱元璋疑心很重,到底是真是假?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明朝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他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初四大案”曾轰动全国,而因这四起案件受到诛杀、牵连的王公大臣就有十多万人。有句话叫“虎毒不食子”,他的亲外甥李...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吕雉颁布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命令,多年后让后人直呼高明

吕雉颁布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命令,多年后让后人直呼高明

吕雉,字娥姁(xū),又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等,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匈奴是中国古代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西汉初年,匈奴兵力雄厚,经常...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李林甫,祖籍陇西,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在位时欺下媚上,独断专权,妒贤嫉能,做了不少坏事,因此被评为唐朝第一奸相。不过,做奸臣佞相和做好父亲并不矛盾,李林甫虽身居高位,在朝中专权跋扈,但他对儿女却极为疼爱。不光如此,他...

福全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福全是什么身份?他与康熙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爱新觉罗·福全是顺治皇帝次子,康熙的异母兄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虽说是次子,但由于皇长子年钮只存活了89天便夭折了,因此福全又是事实上的皇长子。福全从小性格柔顺,对孝庄太后和顺治帝都颇有孝心,按说要立储君,他是最有资格的。可是当顺治帝问他长大有什么志向时,年幼的福全朗...

皇太极后宫明明有三千佳丽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皇太极后宫明明有三千佳丽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还不知道: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随着封建王朝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帝王具备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自身的方方面面有带着政治因素,哪怕是婚姻也不例外,封建王朝皇帝的婚姻往往是以利益...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很多人都说康熙是因为过于疼爱孙子弘历,才最终决定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这还要从当年雍亲王府的首次见面说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个清廷都笼罩在“九子夺嫡”的肃杀氛围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决定走亲情路线,借着赏花的名义,把老...

崇祯临死前送走三个儿子 他们分别是谁

崇祯临死前送走三个儿子 他们分别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自缢前将三个儿子分别送走,他的三个儿子都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988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老君山被发现,崇祯朱由检的大儿子朱慈烺被发现,人们开始关心崇祯的几个儿子的下场。崇祯皇帝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六个女儿,但他的子女却很多,在李自成入侵...

评论列表

MapleLeaf
MapleLeaf
1个月前 (10-11)

马可·波罗的行纪不仅是一部旅行日志,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宝贵见证,通过对其生平及著作的研究与考证,元史、明史、以及威尼斯等地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互为补充;从货币税收到风土人情再到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马可波罗游记,作为一部跨越时空的作品被后世传颂至今并非偶然——它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记录者,更是东西文明交汇点上的一座灯塔和桥梁. 学者们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对历史的尊重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