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德或者说道德应该是加洛林男性极为重视的行为规范?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奥尔良的约纳斯的《论世俗人士》的写作对象奥尔良的马特弗里德是虔诚者路易宫廷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我们暂且不知道他在宫中任何职,但他的活动显示了他的崇高地位:824年他陪同皇帝远征布列塔尼,进行护送丹麦王子赫罗尔德(Herold)等重要任务。
他的儿子马特弗里德(Matfrid)可能与罗泰尔关系密切,而他的一个女儿英吉尔特鲁德(Ingiltrude)则嫁给了一位意大利伯爵。
新王继位,政治变动
828年,奥尔良的马特弗里德在亚琛被帝国会议剥夺了头衔,此后,尽管马特弗里德每次都支持路易皇帝儿子们的叛乱,但他的土地、头衔一再被恢复表明其受到虔诚者路易的青睐。
约纳斯是奥尔良主教狄奥多夫(Theodulf)的继任者,他也是虔诚者路易宫廷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817年,虔诚者路易将他的儿子丕平确立为阿基坦国王,约纳斯担任丕平的顾问,他在一些大会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应虔诚者路易的要求,他还写信驳斥都灵的克劳迪乌斯(ClaudiusofTurin)的一些破坏圣像的教义,在825年于巴黎举行的教会会议上,约纳斯向教皇尤金尼乌斯二世(PopeEugeniusII)介绍了加洛林神职人员对圣像破坏的立场。
第二年,约纳斯被任命为奥尔良主教。他的一生撰写了多部传记和神学作品。
《论世俗人士》现存9部手稿,有短版(α)和长版(β)。短版本可能成书时间较早,其中一份9世纪的手稿包括对马特弗里德的献词。
《人生指南》的作者多达是加洛林女性贵族,夫君为巴塞罗那伯爵和塞普提曼尼亚公爵伯纳德(BernardofSeptimania,795-844)。
该家族是“当时为数甚少的有详细史料记载的几个非王室贵族家族之一,其脉络可从9世纪一直延伸到10世纪末,因而被作为西法兰克社会中家族之典型。”
伯纳德824年与多达在亚琛皇宫成婚。皇帝虔诚者路易(LouisthePious)对伯纳德格外宠爱,将其收为教子。
829年伯纳德被擢拔为宫廷总管,并被赋予辅佐皇幼子秃头查理(CharlestheBald)的重任。头顶皇帝教子、宫廷总管、皇子监护人等身份的伯纳德,势高权重。
840年虔诚者路易驾崩。一场更为炽热的兄弟之间刀兵相向的大规模战乱随即展开。在如此乱象之中,加洛林王朝的朝臣、豪门、权贵也都纷纷选择自己的效忠对象。
841年5月,伯纳德便向秃头查理表示归顺效忠,将其子威廉送入查理大营作为人质。
从时间上看,多达起笔的时间为841年11月30日,威廉刚刚年满15岁之时。而依照法兰克人的习俗,年满15岁的男孩可能已步入成年人的行列。
从角色上看,多达作为母亲,自然会对这些变故要做出反应。而如何使威廉面对远离亲人寄人篱下的境况、如何面对父亲与君主、以及如何在王庭险恶环境之中从容应对都成为这位母亲思考的问题和担忧。
作为本书直接受众的威廉,作为豪门家族中的长子,又在政治博弈格局中承负着“质子”身份,因而他不由自主地成为了一位非同寻常的男子,其身上肩负着多种期盼、使命与担当。
从内容上看,这篇家书涉及诸多方面的道理和言说。加之多达的拉丁语水平实在有限,故而其说理不够通透、逻辑不够清晰、叙事有欠流畅、文辞书写略欠典雅。
但《人生指南》的主旨却极为鲜明,即“我希望你(威廉),做一个完美的男人(virperfectus)。”
世俗男性贵族的道德规范
这些镜鉴书中最多的内容或者说更大的诉求就是信仰、敬畏上帝,“上帝”一词是所有镜鉴书中出现频率更高的词汇。
比如阿尔昆认为,“最美好的智慧就是去崇拜上帝”,他在《美德与恶习》的开篇说不仅要心里有信仰,还要付诸好的行动:
但这种对神性的认识和对真理的认识要通过基督的信仰来学习;因为没有信仰,就不可能讨神的喜悦。
诚然,因正确的信仰而活得好,因活得好而保持正确的信仰,这样的人是有福的。因此,正如没有好的行动,信仰是无用的,没有正确的信仰,好的行动也是无益的。
因此,受祝福的使徒雅各也说:“我的兄弟们,如果有人说他有信仰,但不付诸行动,那有什么好处呢?他的信能救他吗?信仰没有行动就是死的。因为就像身体没有精神是死的一样,信仰没有行动也是死的。”
多达在《人生指南》中教育威廉,一个男人首先必须对上帝完全忠诚:“我更爱的孩子(威廉),你首先要爱上帝,就如我前文所说的那样。其次,要爱、敬畏和尊重你的父亲”。
基于这一次序,《人生指南》第1、2卷以讨论“上帝的爱”(DediligendoDeum)和“三位一体”(DeTrinitate)开始,强调一切都要归功于上帝,必须“要尽所能寻求他(上帝),在知识和理解力范围内不停地请求他(上帝)的帮助。因为这在任何方面都是必要的。”
《劝勉书》中,保罗认为:尽心尽意地爱上帝,尽心尽意地依附于上帝,因为这是至善。
虔诚信仰是做一名基督徒的之一步,而之后还要遵守基督教的道德规范,因为“如果把对基督的爱放在所有东西之前,你就可以轻易地获得这些美德了。”
这些道德品质都由虔诚的信仰所展开,兰斯大主教辛克马尔就认为,没有信仰,其他道德品质就毫无价值,因为美德是从上帝身上所习得。
道德规范的调控作用几乎体现于人们的所有活动领域,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从加洛林时期多部镜鉴书的广泛流传可见,美德或者说道德应该是加洛林男性极为重视的行为规范,道德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男性和贵族身份。
比如阿尔昆说:“美德,是灵魂的衣服,自然的荣耀,生命的理性,道德的虔诚,神圣的光辉,人类的荣誉,以及永恒的幸福。”
基督教思想的核心
这些美德中,最重要的就是“爱”,这可以说是基督教思想的核心。“爱”一词频繁出现在《圣经》与各种基督教经典作品之中。
基督教的“爱”具有广泛的含义,阿尔昆在《美德与恶习》中认为,“慈爱”应在上帝的戒律中排名之一:
在上帝的戒律中,慈爱是之一位的;如果没有它的完美,使徒保罗的见证,没有什么能使上帝高兴。如果没有慈爱的服务,无论是殉道、蔑视世界,还是慷慨解囊,都不能使任何东西获益。
因此,主曾被一个文士问及他更大的任务是什么,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地爱你的神。他还说:第二条则与此相似。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在这两个任务中,悬挂着所有的律法和先知。
但是,当他说:‘尽心、尽性、尽意’,也就是说,要用你的全部智力、全部意志和全部记忆来爱上帝。事实上,对上帝的全部爱包括遵守他的命令,正如他在其他地方说:如果有人爱我,就应该遵守我的话语。
因此,真理自己在其他地方说你们若彼此相爱,众人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同样,使徒也这样说。
爱是律法的成就,同样,福音书作者约翰也说:我们有主的命令,爱主的人也爱他的邻居。
阿尔昆的“爱”是慈爱,这种爱贯穿在基督徒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其行为合法性的依据。除了爱上帝,还要爱自己的父母(Parenteshonorarequatenusjubeamur),因为他们救赎了我们。
其后要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我恳求你,我的兄弟,向你家中所有服从你和善意的人,从大到小,宣布天国的爱与甜蜜,地狱的苦涩与恐惧,以及你们要为他们的平安忧虑。”
这还包括一种特殊的爱——即对邻居的爱,这也是一个基督徒所要做到的,“在暗中谗谤他邻居的,我必将他灭绝。”在《劝勉书》中认为——
爱邻居的人就完成了律法……你不希望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事,也不要期望发生在你的邻居身上。如果你看到他在做善事,就要祝贺他并把你的快乐带给他。如果他遭受了一些不利于他的事情,请为他表达你的悲伤。永远不要用虚假的心去爱你的邻舍。
多达则希望用“爱”将所有人联系起来。“对于那些地位不同的人……他们因爱而结合在一起……给予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恩惠……以及那些像他们一样信奉基督的人……然后你就可以来到那位把大人物放在心上,把小人物聚集在一起。”
多达所表达的是一种互惠的爱、社会各阶层和谐的爱,以此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并将爱和荣誉带给爱他的人。
多达还讲述了一个雄鹿的故事:当雄鹿们成群结队穿越溪流时,它们把头和角靠在前人的背上,当前面的鹿累了,位置就会互换,这样它们可以更容易地穿越湍急的水流,以此得出了明确的教训:
在雄鹿们的相互支持中,在这种方式和位置的改变中,表明了人们也必须以各种方式和在各种情况下,对大人物和小人物都要有兄弟之爱。
多达以雄鹿渡水的故事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只有“强者为弱者,有能力者为无能力者。弱者可以与强者一起攀登,参与他们的力量。”才能“达到我们祖先应许的高度。”
镜鉴书中涉及的其他美德十分繁杂,但究其最终目的,可以用“惩恶扬善”来形容,上帝惩戒作恶的人,而荣耀行善的人。
如果对这些繁杂的道德规劝加以分类总结,我们可以以阿尔昆的《美德与恶行》为例,他最为重视的美德有四种,因为他们是“我们反对那些不敬基督教的魔鬼的队伍中有四位最光荣的领袖,他们的名字是:审慎、公正、勇敢、节制。”
同时,阿尔昆还认为必须摒弃的恶行有八种,分别是“骄傲、暴食、通奸、贪婪、愤怒、懒惰、悲伤和虚荣”,因为这“八恶是一切罪中的主要或原始恶,从那里,可以说是堕落的思想或不贞洁的身体的所有罪孽的根源,以八恶产生各种恶习比比皆是。”
而要克服八恶,就需要八种美德:“骄傲为谦卑所克服、暴食为禁欲所克服、通奸为贞洁所克服、贪婪为节制所克服、愤怒为忍耐所克服、懒惰为善行所克服、悲伤为精神上的快乐所克服、虚荣为上帝的施舍所克服。”
参考文献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法]乔治·杜比:《法国史》上卷,吕一民、沈坚、黄艳红等译,北京:中国出版集团,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