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发现水下古墓,专家推测为沈万三墓,出土宝贝无法估值
文|李冕智
编辑|林画
2009年初,江苏省淮安市的文物部门接到来自警方的求助。
事情发生在江苏省淮安市辖下的盱眙县,警方通过一桩诡异的抛尸案,顺藤摸瓜找到一座来历不明但规模庞大的古墓。
听闻这一消息后,文物局专家们闻风而动,经过专家来到现场后的仔细考察,惊奇地发现这是一座极为罕见的水下墓葬,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
由于这座墓葬恰好是在江苏,且规格形制与传说中明朝巨商沈万三的墓穴相似,专家们初步推测,或许这是沈万三之墓。
随着保护性发掘工作的深入,墓中出土的宝物价值远超专家的想象,令一众考古人员激动得弹冠相庆,而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在发掘过程中逐渐揭晓。
那么,警方是如何发现这座水下古墓?墓主人真的是沈万三吗?
古墓
这一切还得从一桩抛尸案说起。
一座抛尸案牵扯出的古墓
2009年初,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在一座废弃工厂旁发现四具成年男性尸体。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刻赶往现场侦查,只见一辆面包车旁,四具男性尸体呈一字状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地上,或许正因尸体摆放太过规整,所以气氛更显诡异,令人不自觉联想到这是一起凶杀案。
死者身体有淤血和肿胀,还有一些发绀,警方判断可能是因为窒息而死,虽然死者身上并没有明显的勒痕或搏斗痕迹,但警方并没有排除谋杀的可能。
随后,法医在尸检时发现,四名死者身上均沾染有青膏泥,听到这点,办案民警有了头绪。
青膏泥又称白膏泥,学名微晶高岭土,是秦汉墓葬常用的一种土,因其质地细腻,粘性大,气密性好且渗水性小,所以常用作秦汉墓葬的防腐层和防水层。
青膏泥
警方由此推测,这四名死者可能是盗墓贼,在盗墓过程中窒息而死,而将他们安置在废弃工厂旁的,极有可能就是他们的同伴。
循着这一线索,警方立刻对死者身份以及周边的监控摄像展开调查,顺藤摸瓜逮捕到两名可疑分子。
这两人原本就因某些变故,这些时日一直惴惴不安,如今又被警方传唤,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将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
原来,两人与之前的四名死者其实是同一个盗墓团伙的成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盱眙县附近有一座大墓,于是六人收拾装备行头,赶来此地挖掘。
可在挖掘过程中,由于盗洞过于深入,再加之几人都是半桶水货色,被财宝迷了双眼,未能及时察觉到墓穴内氧气含量过低,所以先行进墓的四人纷纷因窒息昏厥随后身亡,其余两人只好将同伴的尸体拖出。
盗洞
因为从事的是盗墓行当,又因盗墓而死,所以报案寻求警方帮助自然是不可能的,幸存的两人只好将同伴的尸体暂时放置在人迹罕至的废弃工厂旁。
事涉古代墓葬,警方当即联系上市里的文物局,请专业的考古人员过来一探究竟。
起初,专家们对此事半信半疑,他们在这一带工作这么多年,该勘探的墓葬基本已经勘探完毕,其中不少墓葬早已惨遭盗墓贼毒手,怎么还会有遗失荒野却又无人光顾的墓葬出现。
本着怀疑态度,在两名盗墓贼的指引下,考古队来到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旁。
甫一至此,考古队员们便被此间树木成荫鸟语花香的景象所吸引,一旁还有一座面积有几个篮球场大小的湖泊,放眼望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就连随行的专家都止不住赞叹,此处确实是风水宝地。
盗洞
紧接着,两名盗墓贼指出他们下铲子打盗洞的位置,只见一个四四方方的盗洞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水中,洞内一片幽寂,仿佛直通幽冥。
专家们绕着盗洞四处打量,根据堪舆学,专家判断这座墓葬的具 *** 置就在这座湖泊之下!
能在湖泊之下修建坟墓,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而在生产力较为低下、工程科技并不先进的古代,有能力营建这方墓葬的人,一定非富即贵。
考古队立刻将这一情况上报 *** ,引起 *** 高度重视,率先对古墓周边进行封锁,避免盗墓贼再度光顾。
不久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和盱眙县人民 *** 着手对这座湖底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沈万三墓与 *** 盗墓贼
发掘工作刚开始没多久,前方考古队便传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经过勘测,墓室开口南北35.2米,东西26米,其南北斜坡式墓道总长140米,整个墓室呈“中”字型。
通过墓室规格不难看出,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要么是位高权重的王侯将相,要么是富甲天下的一方巨贾。
考古队员们更是极为兴奋,因为在他们的知识库里,古代有能力有资格修建如此大墓,而且还是水下古墓的人并不多,传说中的明朝巨商沈万三就是其中一位。
沈万三生于元朝时期的江浙行省,通过海外贸易发家致富,清朝时期的《吴江县志》有记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
由于沈万三的富有程度已经超乎当时人们的想象,所以民间就诞生传说,称沈万三有一口聚宝盆,能够敛尽天下之财。
沈万三民间形象
而《明史》中同样有记载,称沈万三曾活跃于洪武年间,为明太祖朱元璋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还拿出钱财犒赏明军,能以一介商贾之力办成这些大事,足见沈万三之富有。
可沈万三的行为同样招致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认为沈万三太过僭越,于是将其流放至云南。
其实仔细一想也是,作为一名商人,原本在“士农工商”的封建阶级中就处于第四等,更何况是沈万三这样的巨商。
在树大招风的同时又不具有保护私人财产的力量,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如同无根之源无本之木,沈万三如此行事本意是想讨好朱元璋,托庇于皇权,未曾想却为自己引来祸事。
沈万三惨遭流放后,沈家的实力大打折扣,临死之前,沈万三吩咐后人,务必将其一半财产随他一同葬在水下,这也是沈万三水下墓葬的传说由来。
可是至今六百多年过去了,一代代盗墓贼来到沈家昔日的大本营江苏周庄,却始终未能寻到沈万三之墓。
如今,淮安市盱眙县水下古墓的发现,令专家们忍不住猜测,同在江苏,莫非沈万三之墓不在周庄,而在盱眙?
可紧接着,另一个坏消息的传来,给所有人头上都浇了一盆冷水。
在狭长的墓道当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不少残破不堪的古物散落地面,心里不觉咯噔一下,暗道不妙。果不其然,在墓道内,考古队员发现了“臿”。
所谓臿,其实是古代一种挖掘工具,更具体一些来说,便是古代盗墓贼的洛阳铲。
现代盗墓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四大盗墓流派,分别是摸金、发丘、搬山和卸岭,虽说小说多有杜撰成分,但这四大流派中的摸金和搬山却确实具有历史原型。
在东汉末年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中就有披露,一代枭雄曹操为了筹措军饷,特别设立了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专业盗墓团队,发死人财。
三国乱世结束后,这些专业盗墓团队再无用武之地,也就逐渐演化为民间盗墓团体,代代流传,荼毒后世。
洛阳铲
顺着甬道走下去,主墓室内果然一片狼藉,地面遍布玉器、瓷器碎片,墓主人棺椁内的陪葬品也被盗墓贼搜刮一空。
虽然考古热情被眼前的残破景象浇灭大半,但本着专业精神以及最后一丝侥幸,考古队员们继续对内部进行勘探,而接下来的发现,令他们对墓主人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在主墓室各个角落,考古队发现了不少玉器碎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玉大多为汉玉,甚至没有一块是仿汉制的,年份上完全没有水分。
可按照专家之前的猜测,这座水下古墓应该是沈万三之墓,难道说沈万三是一位忠实的复古主义者,偏爱汉玉?
汉玉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主墓室初步勘探结束,专家们一眼便从草稿图中看出,此墓结构乃是“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一种帝王级别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只要皇帝或诸侯王级别的人物有资格使用如此规格的墓葬形式,不过部分功勋贵族,例如霍光这样的权臣,在朝廷御赐下同样可以使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出土的14座西汉黄肠题凑墓,墓主人无不是汉代诸侯王。
而且墓葬形式多用于先秦和汉代,汉代以后极为罕见,所以基本可以推翻之前“沈万三之墓”的假设。
黄肠题凑结构
验明真身
西汉时期,曾受封于江浙一带的诸侯王并不多,而大云山一带的诸侯王更是只有寥寥几位,包括刘贾荆国、刘濞吴国以及刘非父子的江都国。
从感情上来说,专家们自然是更希望这座墓属于吴王刘濞。
不仅仅因为他是刘邦之侄,汉代最早的一批诸侯王之一,更因为刘濞是汉初“七国之乱”的发起人,一度将西汉王朝推至分崩离析的边缘,围绕在他身上的话题性实在太多。
倘若他是此间墓室的主人,那么专家们兴许能从中找到些许线索,为史学界研究七国之乱提供现实依据。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专家们可谓是喜忧参半。
通过墓葬还原,专家发现其实此处墓葬原本采取的是土葬形式,而且根据墓葬周边残存的断壁残垣可以看出,过去这一片应该是亭台楼阁环绕的大型陵园。
黄肠题凑
可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受封于此的诸侯王家族逐渐没落,陵园自然就人去楼空,无人问津。
直到千年前的一伙盗墓贼循着线索来此,以庞大的工程量将主墓室上方的土层挖空,简单粗暴地掳走了墓室内的珍藏,其中就包括刻有墓主真实身份的官印和私印。
沧海桑田,又过了许多年,原本因盗墓产生的巨大坑洞,被雨水填平,形成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湖泊,使得专家们将其误认为水下古墓。
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利用现代精密仪器检测主墓室周边的土质结构时,考古队发现早在千年前,墓主棺椁周围的椁室、耳室都因为地质坍塌被封死,令盗墓贼难以染指其中的宝物。
加之湖泊的自然形成,更是为墓室提供了一层天然防护。
凭借现代技术排除塌方风险后,考古队终于打开了其余椁室,令这些尘封两千余年的古物重见天日。
陪葬品种类繁多,包括各种规格的陶器、玉器、金银器,可谓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最令众人感到惊喜的是,墓室内还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结合墓主人的镶玉漆棺,正好对应汉代的玉匣玉衣制度。
其中金缕玉衣是汉代更高规格的丧葬殓服,只有皇帝和诸侯王才有资格使用,在大云山墓葬之前,全国只有两处墓葬出土过金缕玉衣,分别是河北中山王墓和江苏楚王陵。
随着一件件陪葬品的出土,墓主人身上笼罩的迷雾也被逐渐驱散。
墓中先后出土了刻有“江都宦者”铭文的铜灯、“江都宦者沐盘十七年受邸”的铭文银盘等器物,墓主人的身份直接指向江都国两代国君,即刘非、刘建父子。
至于是他们父子中的哪位,这其实不难判断。
刘非在位二十七年,刘建在位七年,所以上述出土器物只有可能是刘非在位期间铸造。
虽说真相大白,可这一答案却值得玩味,因为刘非的历史作用恰恰与专家们先前猜测的刘濞相反,他不仅没有参与刘濞挑起的七国之乱,反而是率先牵头镇压叛乱的诸侯王。
更重要的是,他在位期间还重用了一代大儒董仲舒,为“独尊儒术”奠定基础。
江都往事
刘非出生于公元前168年,乃是汉景帝与程妃之子,是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兄。
少年时,刘非便展露其武德充沛的特点,喜好舞刀弄枪,勇猛过人。
七国之乱爆发时,年仅十五岁的刘非上书汉景帝,希望亲自领兵前去镇压叛乱,景帝知其有勇有谋,可担大任,于是赐其军印,命他随大将军周亚夫前去攻打吴国。
七国之乱平定后,为表彰刘非的功绩,也为了避免刘濞的残党死灰复燃,景帝将刘非转封为江都王,定都广陵,治理昔年刘濞的封地。
周亚夫像
及至汉武帝统治初期,匈奴大举侵略大汉边境,使得边陲百姓苦不堪言,刘非见状又上书汉武帝,表示他愿意作为先锋摆平匈奴之乱,汉武帝自然不像刘非这样上头,及时劝诫住这位哥哥,刘非只好作罢。
《汉书》中曾有记载,江都王刘非“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
由此观之,这么一位勇猛好斗,喜欢招揽豪杰而且脾气暴躁骄傲的诸侯王,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应该是更高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可刘非却安分地在广陵镇守了足足二十七年,最后得以善终,并以几近更高规格的墓葬长眠地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大部分都得归功于董仲舒。
汉武帝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一介武夫,性格粗暴、蛮横,甚至带一些不臣之心,可刘非毕竟少年成名,在朝廷内外颇有威望,平时行事也比较知晓分寸,没有犯下人人得儿诛之的罪行,倘若自己明目张胆地敲打,恐怕会激化矛盾且引发争议。
大云山汉墓
于是汉武帝想了个办法,将一向推崇儒家教化之道的董仲舒送到江都国担任丞相,名义上是辅佐刘非,实际则是起到监督和安抚作用。
董仲舒可是汉武帝时期举世皆知的大儒,刘非自然对其极为尊重,并将其称为江都的“管仲”,此举无疑是在暗示董仲舒,自己想效仿齐桓公称霸。
遍览经史子集的董仲舒从中察觉到刘非的野心,于是他开始劝诫刘非,将春秋五霸贬低为手段狡诈不讲大义的卑劣分子,劝诫刘非为人臣子应该懂谊明道,安分守己,不可对皇帝产生僭越心理。
在董仲舒的循循善诱下,刘非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心甘情愿为汉武帝镇守东南。
除此之外,董仲舒还率先在江都国推行“独尊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将此地作为汉武帝思想文化改革的试验田。
公元前128年,刘非病逝,谥号“易王”。
虽然刘非一生骄纵好斗,行事乖张,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触怒皇帝,所以得以善终,但他的继承人刘建却没有他父亲这般好运。
自幼养尊处优的刘建比起刘非的性格更加恶劣,野心勃勃的刘建在江都国内大规模征召、训练兵士,打造武器,试图重演“七国之乱”。
不过还未待他揭竿而起,他的叛乱阴谋便被提前揭露,最终于公元前121年畏罪自杀。
刘建死后,汉武帝撤销了江都国,将其改为广陵郡,江都国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时间拨回现代,在江都王墓中,考古队整理完所有陪葬品,却始终没有发现本应在墓室中的将军印和江都王玺印。
大云山汉墓
因为在《史记·五宗世家》中记载:“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力,上书愿击吴。景帝赐非将军印,击吴。”
按理来说,这两件明器应该被刘非带入地下,可如今却不见踪迹,难道两副印章皆被盗墓贼窃取?
或是在刘建自杀后被武帝收回?背后的真相恐怕只有之一批进入墓室的盗墓贼知晓了。
抛开两副印章不谈,其余出土的陪葬品可谓极其丰厚,陶器、铜器、金银器、漆器等各类文物共一万余件,其中还包括一套编钟共19件。
比起其他诸侯王墓,江都王墓无论是墓葬大小还是陪葬品数量,都显得更加磅礴壮阔,结合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侧面反映了刘非生前的奢靡生活。
如今,南京 *** 已在盱眙大云山汉墓原址上建成博物馆,而那些陪葬品则分布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无声地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它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