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为什么现代人几乎拉不动古人的弓箭,是我们的能力退化了吗?

历史文化2年前 (2023-04-20)530

《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讲的就是帝俊赐予了后羿一柄神兵利器,让这个半人半神的英雄,成功射下了天空中的九个太阳!

这把神兵就是“弓箭”,人类最悠久的武器之一。

用它不仅可以远程射杀猎物、降低人类近身搏杀的危险性,还能让部落储备到更多食物。而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才能稳步过渡到早期文明社会。

因此有人戏称,“弓箭”就是让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武器。

但到了现代,古弓箭似乎已经搁浅在历史洪流中,鲜少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里。这个原因也很简单,三个字——拉不动。

有人质疑:古时候人们大都在温饱线上徘徊,为何他们不仅能带着弓箭移动作战,还可以做到“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反观现代人,虽然生活条件、身体素质都比以往好得多,却连弓箭的弦都拉不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被不断改良、创新的“弓箭”

要揭开其中奥义,还得从弓箭本身入手。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弓箭。随着历史发展,弓身从早期的藤枝、柳条改良为更具有稳定性的木头、竹子。箭头从石器时代的石制箭头、转变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铜质箭头,再到汉代改良成铁质箭头。

为了提高弓箭的杀伤力,古人除了对弓箭本身材质的改良,还把功夫下到了“用药”上。

东汉时期有一位叫耿恭的将领,发明了一种“毒箭”。那毒就来自于中药乌头里的剧毒粉末——乌头碱。将其溶水后涂抹在箭头,再运用于战场杀敌,让弓箭的杀伤力猛增。

在《三国演义》就有提到,关羽率兵进攻樊城,遭到了500名弓箭手的攻击,右臂不幸中了这样一支毒箭。

神医华佗救治之时说道:“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最终华佗割开皮肉,发现骨头都已经被毒黑,忍痛刮骨疗伤,项羽才捡回了一条命。

这说明一个优秀的弓箭手,不仅能凭借一己之力重创一军之首。关键时刻甚至能转变战场上的风云局势。

弓箭也正是凭借着不断地改良创新,从狩猎工具转变为不可或缺的杀敌利器。宋代《翠微北征录》里有记载:“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之一”。

这番话,直接把弓箭的地位拉到了之一。

一把难以驾驭的“战弓”

但弓箭虽有妙用,却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因为战弓虽然看着轻巧,想要拉开它却没那么容易。

首先拉弓箭和平常举重物不一样,主要是横向使劲,依赖于腰背发力而非手臂。古时候一把弓箭的拉力大都在45-70公斤之间,有些甚至能达到100公斤。

而现代一个普通男性,光是用胳膊提起三十多公斤的东西就已经十分费劲,想依赖不发达的背肌只会更加困难。

但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只是基本素养罢了。所以就算是在古代,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弓箭手的。

那有人会说:弓箭手门槛这么高。那古时候打仗,弩团岂不是都招不到人?

这可不必担心,因为古人早已将弓箭手的选拔、训练流程安排的明明白白。从唐代开始,武则天就开创了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到了宋代开了武举殿试先河,不仅考核武艺还要考策论。

而武举技勇考试的之一项测试就是“拉弓”。武生有三次拉弓机会,将弓箭高举头顶拉满则成功,拉弓之后便是考较骑射技艺、策略。

当然通过考核还只是之一步,之后的几年里,弓箭手不仅需要练习吊膀子来提升自己的臂力,还得精进射箭技巧、作战能力。

神箭手靠天赋,弓箭手靠努力。毕竟像李广、项羽、吕布那样箭无虚发的神兵是极少数。如岳飞这般能拉开500斤的大弓的猛将,更是百年难遇。

一把与时俱进的“弓”

不过行军打仗,讲究的还是列兵布阵,而非依靠一个人的骁勇善战。

大部分情况下,战弓能够无可取代,并不是因为其单兵作战能力,而是依赖“群体火力压制”。毕竟在战场上一两支箭无关痛痒,但如果是成片成片的箭雨,那威力可非同凡响了。

但到了近代,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现代化战争。手枪、火箭炮、手榴弹等热武器逐渐取代了弓箭作为远程杀伤性武器的位置。

对于现代人来说,射箭拉弓已经不再是征兵入伍的重要能力,更不是生存的必备技能。

所以现代人拉不开古人的弓箭,与其说是体力的退化,不如说是缺少了拉开的必要。

那么弓箭会就这样消失吗?

当然不会,事实上古弓箭以一种新姿态再次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966年,美国人霍利斯·威尔伯·艾伦发明了一种新型弓箭——复合弓。它在箭身内安装了滑轮来达到省力的效果,解决了射箭手“拉力”不足的问题。

正是复合弓的出现,在现代社会里,弓箭成为了人们锻炼身体的娱乐项目,到后面还成为了一项全球认可的竞技比赛,让力量不再是横亘在射手与弓箭之间的巨大阻碍,让竞技技巧、参赛心态成为了比赛的焦点。

回望历史,弓箭的出现不只是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和意志力,更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陪伴着人类共同走过低谷、迎接顶峰。直至如今,化为上一个时代的缩影。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忘却这把神兵利器,因为它从某种程度成就了我们。

古代弓箭是人类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将其传承下去,让后代也能了解、认识到古弓箭的故事和其独特的魅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500433.html

“为什么现代人几乎拉不动古人的弓箭,是我们的能力退化了吗?” 的相关文章

孙绰:东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以文才著称,尤工书法

孙绰:东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以文才著称,尤工书法

孙绰(314年~371年),字兴公,太原中都人。东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是玄言诗派代表人物。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生于会稽,博学善文,放旷山水,与高阳许询齐名,袭封长乐侯。起家太学博士,迁尚书郎,出任章安县令,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晋哀帝时,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员,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唐容管经略使元结内弟,经荐引入仕,授试校书郞,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书法,《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书迹传世极少。曾奉命出使南诏,在...

历史上真实的二乔是什么样的?生平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二乔是什么样的?生平如何

“二乔”是东汉末年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两人以貌美出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策和周瑜都出生于公元175年,初平元年(190年),孙坚起兵讨董卓时,孙策一家住在寿春,在江淮一带很有名气。周瑜慕名前去拜访,劝孙策带母亲弟弟移居庐江舒县,孙策听从了他的意见 。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

雍正帝执政期间,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雍正帝执政期间,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成就?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

古代侍卫如果和妃子产生感觉 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古代侍卫如果和妃子产生感觉 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还不了解:清代侍卫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侍卫和妃子日久生情怎么办?清代皇帝的办法绝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在清代也诞生了侍卫这个职业。侍卫不是太监,他们在朝中权力非常大,是为不但保护皇帝的安危,而且还保护着皇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是不允许男人进入的,在任何一个...

唐宪宗当初挽救大唐江山 晚年最后为何痴迷炼丹

唐宪宗当初挽救大唐江山 晚年最后为何痴迷炼丹

唐宪宗,早年平定藩镇割据,挽救大唐江山,晚年却痴迷炼丹暴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宝十五年(755年)到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这是唐代从兴盛转变到衰败的一个时期,唐玄宗李隆基设立了藩镇后,引发了“安史之乱”,唐代从此产生了诸多变故。仅仅是平...

翟让简介: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武功高强有胆略

翟让简介: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领袖,武功高强有胆略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翟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清朝为何没有绝世名将

对清代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社会的巅峰王朝清代,在后人的眼中,清代为何没有绝世名将?对于一个王朝的发展,离不开名将的助力。历史上很多大一统的王朝,都出现了绝世的名将。像汉朝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还有宋代时期的岳飞,都为国家的稳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到了封建社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