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当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23)610

在阅读文章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见过世面的big龙

编辑丨见过世面的big龙

前言

中国自古流传着一句俗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古话在苏家兄弟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比血缘关系更值得信任。

在古代苏家兄弟是建安时期的文学代表十分有才华,苏轼是远近闻名的诗人但是苏轼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几次差点丢了性命,他的弟弟苏辙为了挽救苏轼的性命奋发图强一路干到了宰相的位置,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了什么波折呢?两人之间的兄弟情为何如此深厚?

苏家兄弟的成长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苏辙,两个兄弟的出生给北宋时期的文坛和政坛增添了光彩深受世人的瞩目,兄弟两人虽然同样出生在苏家却上演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看出两人的性格相差悬殊,苏轼的性格属于开放外向,而弟弟苏辙的性格则是内敛稳重,这使他们的父亲苏洵也不禁担忧兄弟两人未来的前途。

根据史书记载父亲苏洵在两人很小的时候就教育兄弟两人以后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一定要彼此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对于父亲的教育弟弟苏辙表示会时刻铭记在心,苏轼则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父亲的教育为之后两人的兄弟间的感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兄弟两人未来的命运印证了当时的态度,他们确实做到了互相帮助只不过受助的一方是作为哥哥的苏轼,苏辙为了帮助哥哥奋发图强不惜余力,苏辙的做法被后人堪称为“宠哥狂魔”。

苏轼和苏辙从小都是由父亲亲自教育指导,他们的父亲苏洵在北宋时期是鼎鼎有名的大文学家在创作散文和政论上笔势雄厚,兄弟两人无论在文学方面还是政见方面都有相同的见解。

通过父亲的教导苏轼和苏辙两人从小感情就很好,这点从苏轼所作的首诗集中就能看得出来,根据后人的统计其中有一百多首诗中带有弟弟的字眼。

比如那篇《水调歌头》的开篇就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中间的子由说的就是他的弟弟苏辙,由此可见两人虽然天各一方但每逢过节的时候会不禁想念起对方。

在古代苏家三人都十分有才华其中苏轼的诗更具有代表力,以至于后人忽略了那个才华不次于哥哥的苏辙,虽然苏辙小苏轼两岁但两人是同一年考中进士之后两个入朝做官以后表现的截然不同。

苏轼屡次触犯错误被贬到各地,则苏辙为了帮助苏轼奋发图强一路干到了宰相的位置,现在看来苏轼能拥有这般情深似海的兄弟简直是太幸福了,苏轼究竟犯了何事为何屡次被贬呢?

苏轼三次被贬之路

苏轼一生中有三次被贬的经历之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这个案子使苏轼差点丢了性命,因为在苏轼刚进入朝廷之后,由于性格比较直率一直反对王安石的领头的新法帮派,这就变成间接性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一派。

在当时苏轼已经小有名气,他在当时的文坛上地位很高作的诗十分有影响力,当时苏轼刚从徐州调到湖州他对这个地方的风景十分满意,每天借景作诗自得其乐。

他的对手王安石等党派人员将他的所有诗集收集起来当成朝廷上攻击他的理由,之后他们借乌台一词把苏轼告上了朝廷,因为根据《汉书·朱博传》中记载御史台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中的御史台本来指是柏台他们一致认为苏轼故意把柏台称为乌台。

于是王安石党派等人以诽谤朝廷反对新法,斥责皇帝等罪把苏轼告上了法庭求从严处置苏轼,皇上听信了他们的指控以后大发雷霆一气之下把苏轼贬到了黄州。

远居黄州之后经过种种困难苏轼也过上了随遇而安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有次他被召回朝廷之后又一次引入到新党派人士的眼帘之中,再一次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时朝廷已经由新党人士执政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苏轼,不出所料他们又一次对苏轼进行可打压,这次的理由是因为苏轼之前站在太皇皇后高氏领导的守旧派的队伍当中,当高太后病逝以后他们将守旧派进行打压。

换一种思路来讲他们或许是故意针对苏轼的,然后找尽了理由来严惩苏轼,这次苏轼作为守旧派的一员又一次被贬到了惠州,被贬到惠州之后心里反而悠然自得,因为惠州气候温暖生产许多水果。

比如荔枝龙眼柑橘杨梅之类的,从苏轼的诗篇中不难得知他比较爱吃甜食,所以苏轼对这个地方十分喜爱,在这个地方苏轼作了很多美好的诗篇比如:“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其中的南岭指的是惠州。

在惠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苏轼被旧党派的执政人员召回了京师,到了京师之后的苏轼仍然不改直率的性格屡屡和新党派人士作对,结果新党派人士最终决定将他贬到海南儋州。

海南儋州在当时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一般在朝廷犯下重错的人或是死不悔改的罪臣才会被贬到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相离京师甚远发点牢骚或任意造反也威胁不到至高无上的皇帝。

苏轼当时已经有62岁的高龄,被迫与家人离别带着自己的幼子坐船飘洋过海的来到了儋州,由于当时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在船上不禁做出了:“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这句诗。

来到儋州之后并新一派党派并没有停止对苏轼的压制,刚到儋州的苏轼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打算和幼子暂时躲避风雨,可是没过几天政敌知道后将苏轼从官府的房间里赶了出去。面对当时的困境苏轼留下了一段诗:“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表达了苏轼对当时处境的绝望。

苏轼一生的坎坷经历大多是和他直率的个性和不随波逐流的政治态度有关,也正好身处在新旧党派的复杂背景下,所以注定他成为了新旧党交替阶级的牺牲品,然而为何他屡次陷入新旧党派的战争之中还能保住性命,这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弟弟苏辙。

兄弟情深似海

作为苏轼的弟弟苏辙的文采一点也不比哥哥差,可是为何大家只熟悉苏轼不熟悉苏辙呢?因为苏辙实在太忙了,后人总结苏辙的一生忙于三件事情,那就是忙着升官忙着散财忙着救哥哥,让后人不禁替苏辙感叹道:作为苏东坡的弟弟实在太难了!

苏辙对苏轼的帮助得从乌台诗案开始说起,乌台诗案爆发后起初苏轼被皇帝打进了大牢苏辙眼看着哥哥有被杀头的危险,于是他凭着自己的文学功底含泪写了一份《为兄轼下狱上书》其中的内容表示他愿意罢免自己官职来换哥哥的性命。

或许是皇帝被他们之间的感情打动了,结果是苏辙被撤了官职使苏轼免除了罪行,苏轼被放出来那天苏辙早早就去牢狱的门前等候苏轼,两人见面了之后两人含泪相望,苏轼被弟弟的做法深深感动于是做了一首诗:“与君今世为兄弟,跟结来生未了因”以表达对弟弟苏辙的情感。

被撤了官职的苏辙就立刻树立起了新目标就是升官发财,因为他和父亲一样了解哥哥的性格,这次自己用官职替苏轼解决了祸端,万一下次苏轼再犯了错误拿什么来挽救呢。

于是他就一心搞政绩想做一位好官,随着新皇帝的上位苏辙又重回朝廷上任,不过这次的官职和上次悬殊相差甚远,这次苏辙被任命为右谏,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可以有和皇帝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出所料经过苏辙的努力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皇帝的取悦被任命为户部侍郎。

苏辙成为户部侍郎之后就更加的勤奋上进,屡次获得了皇帝的好评又在不到一年时间苏辙再次升官为翰林学士,这个时候苏辙已经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这些对不断努力的苏辙来说还不算完,通过皇上的信任苏辙于元祐六年间再次升职为宰相,这个时候整个宋朝的权利中心都在苏辙身上,走到这一步的苏辙终于可以无条件袒护自己的哥哥。

从此苏辙成了苏轼后半生的“保护伞提款机”,由于在宋朝时期官员的俸禄特别高,苏家从来不用为金钱发愁,包括苏轼的家人和苏轼四处游玩的生活费用都是苏辙一人承担。

之后苏轼仍然保持着洒脱的个性惨遭多外放,苏辙则依旧替哥哥奏折祈求降级最终在1097年兄弟两人一个被贬到儋州一个被贬到雷州,从此他们天各一方互相思念,直到苏轼晚年在儋州病逝也没有见到弟弟成了他生命中更大遗憾,而苏辙没能守候哥哥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遗恨终生。

结语

苏家两兄弟的才华勤奋受到了父亲的深刻影响,苏轼真的很幸运拥有一位暖男弟弟,世人只知晓苏轼的才华和洒脱很少有人知道苏辙在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哥哥,他隐藏在苏轼的光芒下成为了苏轼的精神支柱和经济支柱。

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后人以为表达恋人之间的情感,其实是表达了他和弟弟之间的情感。从古至今有很多同胞兄弟反目成仇,在极少数和睦兄弟中苏轼和苏辙二人堪称传奇。

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各位读者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500934.html

“当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的相关文章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245年),本名不详,民间谣传为“吴苋”,陈留郡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杜琼追赠丞...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陈到(?-247年),豫州汝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豫州随主兴平元年(194年),徐州牧陶谦举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并让刘备在小...

历史上清河公主的一生发生过哪些故事?

历史上清河公主的一生发生过哪些故事?

晋朝时期的清河公主,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卖身为奴的公主。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我们知道,古代的女子,若是生在帝王之家,肯定一生都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就算长大后,要嫁到外国去和亲,但是,她们在外国依然会受到非同一般的优待。毕竟这是从上邦大国嫁过来的公主,都会把她们像女菩萨一样供着,绝对...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东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关羽?这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因为对于孙权当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指杀关羽事件,而是指孙权那种犹豫不决的心情。...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熟读兵法,计策超群,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既然萧何前期帮了他,后面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韩信本身就有将帅之能,又颇有魄力和野心,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得到重用,被拜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当时的楚汉作战,刘邦多采纳韩信建议,且都获得成功,可以说,楚汉战争就是韩...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刘备在入主成都的时候 赵云为何劝刘备分房产和土地给手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入主成都时,赵云为何劝阻刘备分田地给诸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云别传》: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

李恽:唐宪宗李纯第二子,曾与李宥争夺太子之位

李恽:唐宪宗李纯第二子,曾与李宥争夺太子之位

李恽,本名李宽,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宪宗李纯第二子,生母不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顺宗即位后,授熙州刺史,册封同安郡王。唐宪宗即位,授澧州刺史,册封澧王。元和七年(812年),改名李恽,在左军中尉吐突承璀支持下,跟遂王李宥争夺太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