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后 李渊的生活过得好不好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11)300

对李渊太上皇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上皇”一词,无论是在史书中还是现在的小说、影视里都常常出现,这个称谓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让的皇帝。

为着纲常伦理、更为给全天下做出表率以巩固皇权,一般的太上皇往往能得到优越的安置条件以安度晚年,但仍有个别情况存在,例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他被尊为太上皇之后,反而以极度惨淡的情况度过了余生。

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

在封建时期,历朝历代的皇权斗争都免不了腥风血雨、残酷厮杀。面对至尊之位的诱惑,往往连亲情都可以罔顾,手足相残这样的事件更是频频出现。

唐太宗李世民的上位之路便是如此,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箭射死了其兄长,也就是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并一举诛杀了他们的弟弟齐王李元吉。

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当时的皇上李渊竟对此一无所知。

当李世民提着兄长李建成的头颅来到正在太湖泛舟游玩的李渊处时,李渊方知原来父子兄弟之间多年的龃龉终于爆发,可眼下境况已是回天乏术。

面对自己仅剩的唯一一位继承人李世民,李渊无可奈何,不久就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而后便禅位给李世民,退居太上皇之位。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玄武门之变为何会爆发?李世民又是为何下此狠心,不惜手足相残也要夺来皇位呢?

纵观前因后果,如今的结局也有李渊这个开国皇帝的一份过错。

当年李渊起义决意推翻隋朝统治,无论大大小小的战役李世民都有参加,且他骁勇善战决策精明,相比于在后方坐镇的长兄李建成要更得人心。

而让李世民真正生出野心的是,李渊为了激励李世民曾对他许下立他为太子的承诺。

有了目标的李世民在战场上更是战无不胜,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李渊在长安称帝后,竟之一时间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与其弟李元吉则分别被封作秦王与齐王。

这巨大的落差在李世民心中埋下了一颗“造反”的种子,而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则是李渊。

李世民的忿忿不平李渊都是看在眼里的,但他却并未加以劝诫与抚慰,反而为了防止李世民的野心过盛,李渊还在稳定朝局后逐渐解除了李世民的兵权,将他的权力分散给太子一党的齐王李元吉。

如此行事,朝野中也是议论纷纷,李世民心中更是不平。

最终在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爆发。

李渊作为一代开国皇帝,被迫禅位。李渊原本该得到更舒适、自由的安置环境,可李世民心中对李渊多年的不满与怨恨让父子二人的关系再回不到最初。

李渊后来的惨淡生活,从一部分原因来说,他自己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一世枭雄,半生凄惨

李渊最初退位时,仍居住在太极宫,就连李世民的登基大典也是在别殿举行。

但是,李世民登基后全然不顾李渊的颜面,雷厉风行地推翻许多李渊在位时定下的政策。

子不言父过,是为孝道。

而此时,李世民的心中只有对李渊的报复心理,更是决意开辟一个属于他的盛世,于是就连李渊的好友裴寂也被李世民逐出长安,李渊的生活自此更为寂寞。

此时的李渊仍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太极宫,李世民对此愈加不满,于是开始不断暗示李渊迁居到大安宫去。

大安宫是为何处?

其原本是李世民为秦王时在宫中的住所,也是李世民受父亲、兄弟打压,最憋闷的时期的见证地。

由此可见,大安宫的无论是地点还是内部陈设,都是无法比拟太极宫的。

面对李世民的暗示,李渊也深知儿子对自己心中怨念之深,手足之情都已不顾,现在他自己的命也攥在了李世民手中。后来李渊只能自己开口迁居,搬到了破旧的大安宫。

朝中大臣对此颇有非议,有人上书请旨修缮大安宫,却被李世民视若无睹。

李世民甚至将大安宫的奴仆遣散了一部分,李渊的惨淡光景可见一斑。

此后的六年中,李渊几乎寸步不离大安宫,形同软禁一般度过了凄凉的晚年。

可笑的是,这六年中,李世民曾多次携后宫妃嫔子嗣前往九成宫避暑,只留李渊一人在大安宫中。朝臣多次上奏请求李世民善待李渊,李渊不置可否,只在贞观八年时表露带李渊前去避暑的意愿。

可彼时的李渊已是风烛残年之身,连年的悲愤苦闷使他久病缠身,早已无法下床,更何况前去避暑?可见李世民也不过是为了安稳朝局所做出的样子罢了。

贞观九年,李渊最终病逝于大安宫。

这位开国皇帝,一世枭雄,却晚景凄凉,直到离世时仍是孤苦一人。

也许最后的那几年,李渊在大安宫中不断忏悔自己曾经的过错。

若是他能早些调节兄弟之间的矛盾,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怨愤,或者在最开始就应该选择更合适的人做太子,那么他的晚景还会如此凄惨吗?

会不会他现在应该享受的是富饶舒适的晚年生活,儿孙绕膝,父子兄弟和睦呢?

但事最终已成定局,没有这一系列的变故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李世民治理下的大唐盛世,或许也能成为李渊凄凉晚年中唯一的安慰了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5/503996.html

“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后 李渊的生活过得好不好” 的相关文章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西汉大臣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嘉,字公仲,出身平陵,西汉历史人物。汉成帝时期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他掌守殿门时对擅自闯入皇宫的人未予阻拦或阻拦不力被治罪。之后再于永的任命下担任属官一职,又以清正廉洁被提拔为南陵丞,几年后,又被提拔为长陵县尉。鸿...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北宋时期词人,与秦观并称二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号逐客,泰州如皋(现江苏如皋)人,为胡瑗门人,北宋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观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自古虎父无犬子 雍正和乾隆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还不知道:雍正与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人自古就有虎父无犬子;知子莫如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等名言,这表明着父亲和自己的儿子,天生有种默契在里面,这可能得益于孩子身体里有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但是貌似父亲与孩子之间天生...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里,张辽作为一个降将能够入选,而且位居首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所谓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大将都是后世民间的一个俗称,或者说是演义。这里的“良将”就是指能征善战或者说是勇冠三军。“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时代麾下的五位军事主...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存贤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存贤是五代十国的后唐名将,为十三太保之十太保,为李克用家族效力四十多年,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李存贤是如何为后唐竭忠尽智的呢一,投靠黄巢王贤为河南道许州人,少时赶上黄巢之乱,因此在黄巢军路过许州时前往投...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为他出众的外貌。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