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同皎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12)200

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王同皎,河南安阳人,出身琅琊王氏。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琅琊王氏在古代是一个相当牛掰的超级世家。历史上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便是出身琅琊王氏。琅琊王氏传承千年,尤其是在东晋时代,更是达到了一个顶点,号称是‘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说,东晋王朝,不光是司马家的天下,也是王家的天下。

而到了隋唐时期,琅琊王氏虽然比之东晋那会儿,要稍微衰落一些,但还是一流大族。所以到了武则天在位后期,太子李显的女儿定安郡主,公开选婿,便挑中了琅琊王氏,最后嫁给了王同皎。

照理来说,娶了太子的女儿,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美事。日后太子登基做了皇帝,自己也就成了驸马,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但问题是,王同皎生活的这个时代,以及他的这位岳父大人,有点特殊。

这种特殊,主要是来自于李家皇族之前二十多年时间里,发生的一系列恩怨纠葛。

说到这里,我们先把王同皎的故事,暂时放一下,先来说说李唐皇族的一些历史。要不然我们很难理解,后面王同皎所经历的那些事情。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和皇后武则天一共生了四个儿子。起初是立长子李弘为太子,但是后来,李弘英年早逝。李弘死后,就轮到了老二李贤做太子。

李贤做太子之后,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储君。但因为种种原因,再加上武则天有着强烈的权力欲望,而李贤又不甘心做一个傀儡太子。所以李贤做了太子之后,就开始和自己的亲妈武则天争权。在权力面前,就算是亲母子,也没法妥协。所以几年之后,武则天举报李贤,说李贤谋反,最后更是在李贤府上搜出了几百具盔甲。

如此一来,李贤的谋反企图,也就等于是坐实了。最终,老二李贤被废,老三李显随即被立为太子。

李显,就是后来的那位唐中宗,也就是王同皎的岳父大人。

李显做了太子之后,因为有着之前自己二哥的经历,自然不敢再和老妈武则天争权。所以此后的几年里,李显一直老老实实做一个傀儡太子。等到几年之后,唐高宗李治病逝,李显顺利登基,终于成了皇帝。登上皇位之后,这时的李显,终于打算和自己的老妈争一下权力,不甘心再做一个傀儡皇帝了。

为了和武则天争权,李显打算扶持自己的皇后韦氏一族,扶持一个外戚党,来和武则天争权。然而就在李显刚刚有所行动的时候,武则天便察觉到了他的心思。此后,武则天直接发动政变,废掉了李显,改立老四李旦为皇帝,史称唐睿宗。

至于李显,则是被远远地流放到了湖北。此后十四年时间里,李显一直被软禁在湖北那边,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老四李旦虽然成了皇帝,但也只是一个傀儡,大权都在武则天手里。在这几年当中,武则天开始大肆清除异己,终于在公元690年的时候,武则天逼迫李旦禅位给自己,自己登基做了一代女皇。

武则天登基之后,最初的几年里,还是以李旦为太子。但当时的武则天,其实并没有真正将李旦当成继承人,只是将他当成一个傀儡而已。直到又过了七年之后,随着武则天逐渐老迈,武则天才开始正式思考继承人的问题。

当时的武则天,对于到底是要传位给武家,还是传位给李家,纠结了好长时间。但是最后,武则天还是决定,按照传统的宗法继承制,传位给儿子。而按照宗法继承制,老三李旦,显然比老四更有继承资格。于是,公元698年,武则天下令,从湖北接回了李显一家,并且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

李显被重新立为太子,对于李家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那些反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比如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原本是有很大希望继承皇位的。但因为李显回来了,武三思自然也就丧失了继承人的资格。再比如,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他们虽然没有继承资格,但也希望把持大权,所以也是李显天然的敌人。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李显再次被立为太子后,日子依然过得很苦,几乎时时刻刻都需要小心应对,防止被人陷害。而那些反对李显的人,在这几年当中,也是尽一切可能,去陷害李显,陷害李显身边的人。

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李显保护自己,已是相当的不容易。而他身边的人,更是很容易受到冲击。公元701年,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与女儿李仙蕙,在家里的一场私宴上,议论武则天,认为武则天不该宠信张家兄弟,话说的有点难听。然而家宴之后,两人的对话很快被死死盯着他们的张家兄弟得知,张家兄弟随后就汇报给了武则天,并且开始给武则天吹枕头风。

最终,武则天盛怒之下,直接下令,杖杀李重润,逼李仙蕙自尽。

这件事,对后来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连亲孙子和亲孙女,都是说杀就杀。由此可见,当时李显身边的人,到底有多么危险。然而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时候,王同皎被选为驸马,娶了李显的女儿。所以这桩婚事对于王同皎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实在是不好说。

不过,王同皎出身世家,政治智慧比较高。再加上他所娶的这位定安公主,也不是李显的嫡女,并不是那位正妻韦氏所生。所以,那些反对李显的人,也没怎么针对他。而王同皎本人又不惹事,做事小心谨慎。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王同皎倒是也没受到什么冲击,反倒是凭着太子女婿的身份,在朝中步步高升。而王同皎和定安公主的感情,也算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到了公元705年,也就是王同皎和定安公主成婚数年之后,一个超级风暴,还是向他们袭来了。

这一年,武则天病重了。

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病重,势必会给整个国家,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武则天病重后,身为男宠的张家兄弟,直接封锁了武则天的寝宫,严禁外人探望。就算是身为太子的李显,也不得入内。所有的朝政事务,一律由张家兄弟转达。

谁都看得出来,这个时候,已经相当危险了。一旦武则天真的去世,张家兄弟完全可以 *** ,继而随意篡改诏命,借武则天的名义,控制整个朝堂。到那个时候,国家会走到哪一步,就说不好了。

眼见于此,这一年的正月二十二日,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一群大臣,经过密谋之后,直接发动了政变,带兵入宫,诛杀了张家兄弟。而后,大臣们直接带兵逼宫,逼武则天还政给李显。

这场政变,后世史称神龙政变。

在这场政变当中,王同皎作为李显的女婿,不但参与了策划,而且还参与了逼宫的行动。从张柬之开始策划开始,王同皎就参加其中。更为有意思的是,他们进行策划的时候,身为太子的李显,完全不知情!

之所以不告诉李显,还真不是因为他们信不过李显,而是因为他们在保护李显。因为谁都不知道,这场政变是否能够成功。如果成功了,李显顺利登基,自然很好。但如果失败了,事先不告诉李显,反倒可以保护李显,让李显以后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于是,神龙政变当中,就出现了十分奇葩的一幕。

大臣们带着羽林军,冲入皇宫,诛杀了张家兄弟,而后又封锁了整个皇宫,逼武则天退位。随后,王同皎带着人去东宫请李显,前来接手胜利果实。但讽刺的是,李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根本不敢接受!

这其实也不怪他。毕竟当年武则天发动政变,把李显赶下台,远远流放到湖北的记忆,实在是太过深刻。这导致李显根本不敢和武则天作对,更别提发动政变,从武则天手里夺权了。所以,任凭大家怎么请李显出面主持大局,李显就是不动。

关键时刻,王同皎站了出来。

然后,王同皎以女婿的身份,向李显慷慨陈词,分析利弊。最后,在王同皎的劝说下,李显总算是勉强答应,可以去皇宫那边转一圈。接下来,王同皎干脆抱着李显上马,亲自给李显牵马同行。随着李显出现,羽林军有了主心骨,大家终于诛杀了张家兄弟,彻底控制了局面。

然后,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显二次登基。李显登基之后,王同皎随即被加官进爵,被封为驸马都尉、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卿、云麾将军、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等一大堆职位。

至于武则天,在这之后,则是安心在后宫养病。十一个月之后,武则天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随着李显登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好转了起来。皇位重新回到了李家手上,国家也避免了 *** ,这似乎已经是更好的结果了。

但问题是,武则天时代留下的很多问题,并没有随着武则天的去世,而就此结束。尤其是对于唐朝高层来说,还有两个大雷,没有被排除掉。

之一个雷,是残存的武家余部。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对武家可以说是大力扶持。最后武家虽然没有接手皇帝宝座,但还是有着很大的权势。这其中,尤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权力更大。

而随着武则天的退位和去世,照理来说,李显应该慢慢清理掉武家,独掌大权。但问题是,李显本人并非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所以李显很快发现,自己竟然没能力除掉武家,只能勉强维持现状!

这事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当时的局面确实就是如此。因为李显本人并非自己争到的皇位,而是被其他人推举上去的。这就导致李显本人的根基,并不是很深。一旦完全除掉了武家,势必要导致神龙政变当中的那些功臣们做大,继而把持朝政。到那个时候,李显的皇帝之位,还能不能坐得稳,都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李显非但没有除掉武家,反倒是继续任用武家的族人。尤其是武三思,更是被李显大加重用。

第二个雷,则是李显的皇后韦氏。

韦皇后原本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女子,但她的经历,实在是太过复杂。当年韦氏刚刚当上皇后,就被婆婆武则天废黜,然后流放了十四年,过着凄惨的流放生活。好不容易回到京城,自己的一双儿女,又被武则天给逼死了。

韦氏一共就只有一子两女,当年那场冤案,一下子就让她失去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所以,这种仇恨,让韦氏无法原谅武则天。韦氏重新当上皇后以后,一直想着要清算自己的婆婆,对武则天完成复仇。

但问题是,李显不同意。

李显不同意,自然也很正常。说到底,武则天是李显的亲妈,又传位给他。如果李显同意清算武则天,那李显的皇帝宝座能不能坐的稳,都是一个问题。而且,儿子清算亲妈,名声也不太好听。

但是,韦氏不在乎这些。常年的压抑和复杂的经历,让韦氏逐渐转变,开始变得对权力无比热衷,企图摄取更多的权力。

为了得到更多的权力,韦氏一方面大力扶持自己的娘家,到处安插韦氏族人。另一方面,韦氏还果断和武三思联手,对付神龙政变的那些功臣们。

在此期间,韦氏和武三思联手,还传出了很多风言风语。据史书记载,韦氏甚至和武三思有着通奸的举动。后世史学家,虽然大多对此事表示怀疑,但史书上确实是这么记载的。

总之,因为那些很复杂的历史原因,李显登基之后,朝堂上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变得更加阴暗了。而那些神龙政变的功臣,也纷纷遭到打压,最后甚至被流放惨死。

这个局面,自然引来了朝堂上的很多正义之士的痛恨。尤其是王同皎,王同皎出身世家,自身品格比较高尚,更看不惯这些东西。经过缜密的分析之后,王同皎认为,所有这些乱象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武三思和韦氏。只要能够除掉他们,所有的乱象,自然会消失。而韦氏又是皇后,自己能杀的,自然也就只有武三思了。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王同皎开始再次制定计划。当时恰好正值武则天去世,还没有下葬。于是,王同皎便决定,在武则天下葬的时候,以埋伏的弓箭手,射杀武三思。

所有的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以王同皎的能力和权力,想要完成这项谋划,其实并不算难。毕竟,之前连女皇武则天,都在他和那几个大臣的谋划之下,被逼退位了。想要暗杀掉一个武三思,似乎也并不困难。

但是,就在王同皎进行谋划的最关键时刻,因为他无意间的一个好心之举,却彻底葬送了自己。

王同皎接下来经历的,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王同皎之前有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是一对兄弟,哥哥叫宋之问,弟弟叫宋之逊。这个宋之问是一个非常有才,但本人品德十分不堪的人。

举个例子,宋之问的外甥,做了一首诗。诗里有两句非常经典,叫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之问看上了这句诗,便向外甥讨要,外甥不想给。为了得到这两句诗,宋之问便命令下人,用石头压死了自己的外甥,然后对外声称,外甥是意外之下被石头砸死,再将这两句诗收为己有。

为了一句诗,杀了自己的亲外甥,这样一个人的人品,自然可想而知。

在武则天时代后期,宋之问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极力对张家兄弟谄媚。后来更是通过张家兄弟,给武则天写情诗,希望武则天能够收自己做男宠。结果武则天收了情诗之后,只是说诗不错,事后却以宋之问有口臭为由,拒绝了宋之问。

总之,这个人,不是什么好人。虽然很有才,但个人品德实在是堪忧。

而神龙政变之后,因为和张家兄弟交往过密,宋家兄弟自然也受到了牵连,被直接流放到了广东。到了广东之后,宋之问不甘心就这样被流放,于是便秘密逃离了广东,而后秘密逃回了京城洛阳。

回到洛阳之后,宋家兄弟走投无路,于是便想到了之前和自己有些交情的王同皎。

在宋之问看来,王同皎品德高尚,只要自己愿意放低身段去求他,王同皎一定会收留自己。而自己躲在驸马府上,也没人敢来抓自己,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后来也正像他想的一样,在宋之问的哀求下,王同皎也抹不开面子,最后只能同意,暂时收留了宋家兄弟。

就是这次好心收留,给王同皎送上了一碗断头饭。

在王同皎府上居住期间,王同皎正在积极谋划刺杀武三思的事情。因为对宋家兄弟完全没防备,所以不久之后,宋家兄弟便偷听到了此事。

接下来,宋家兄弟为了自己的前途,果断卖友求荣,将消息告诉了武三思。武三思顿时大惊失色,当即入宫上奏,声称驸马要刺杀自己。

在上书的同时,老谋深算的武三思,还加了一笔,声称王同皎不光要刺杀自己,还要刺杀皇后韦氏。不得不说,武三思的这一招,真的是打得稳准狠,一下子就将王同皎逼到了死路上!

如果只是单纯刺杀武三思,王同皎最后的结果,最多也就是被流放。既然只是图谋刺杀,又没有付诸实施。就算是为了女儿,李显也会保住王同皎。但如果是牵扯到皇后韦氏,那就截然不同了!

在李显心里,韦氏就是他的‘白月光’。当年韦氏陪他一起过了十四年的流放生活,相濡以沫,夫妻情深。再加上李显无法清算武则天,本就对韦氏心怀愧疚。所以,任何威胁到韦后的人,都是李显不能容忍的!

至于韦后,自然更是乐于对此事顺水推舟。虽然王同皎名义上是她的女婿,但定安公主并非她亲生的,也没多少感情。再说,王同皎是神龙政变的功臣,本就是韦氏想要重点清理的对象,所以韦后得知这件事后,只会给李显吹枕头风,要求李显严惩凶手。

所以最后,李显终于下令,将王同皎当街处斩。

一位辅佐自己岳父上位的驸马,一位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就这样被自己的皇帝岳父,亲手下令处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而王同皎被杀之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知道,王同皎才是好人,他是被冤枉的。宋家兄弟因为告密有功,不但被赦免了流放的罪行,还被加封为五品官。因为五品官身穿红色官袍,所以大家都说,宋家兄弟的官服,是王同皎的血染红的。

当然,卖友求荣的宋家兄弟,最后也没有落得好下场。后来李隆基即位后,拨乱反正,不但流放了宋家兄弟,并且将他们直接赐死,也算是替王同皎报了仇。

至于那位定安公主,在王同皎死后,人生也是十分坎坷的。王同皎死后,李显下令,将定安公主嫁给了韦后的同族族弟。后来唐隆政变的时候,李隆基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氏之后,将韦氏杀绝,定安公主的这个丈夫,也没有幸免。在这之后,定安公主再次改嫁,又嫁给了出身博陵崔氏的崔铣。

王同皎的故事,带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交朋友一定要先看人品,人品不好的朋友,千万要慎重交往。从古至今,农夫与蛇的故事,一直在不断上演。可是数千年以来,这样的故事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王同皎能够狠一点,在宋家兄弟前来投靠的时候,直接把他们送去官府问罪,后来也不会有被杀的事情了。要是那样的话,唐朝的历史,恐怕就截然不同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5/504076.html

“王同皎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的相关文章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赵匡胤后宋皇后为什么要拥护小叔子赵光义 皇后不扶持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50岁赵匡胤去世,24岁宋皇后为啥不扶持儿子登基,却拥护小叔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在部下的帮助下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因此被认为是历代开国皇帝当中相对较为容易。不过他能终结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就足以证明他依旧还是有着非凡的能力。但是在赵匡胤去世...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一代大将韩信为何落了个被宫女用竹竿捅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被宫女用竹竿戳死主要是因为刘邦曾为他许下“三不杀”和“五不死”的诺言,这种死法看似残忍但也是对韩信的尊重。兵仙韩信的大名我想诸位读者都不陌生,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当...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曹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不谋划之后再去刺杀司马昭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国皇帝曹髦带着宫中的几个侍卫,想冲进司马昭家中杀司马昭这件事,现在看起来,是一件滑稽搞笑的事情。曹髦也就是几个侍卫,还那么大张旗鼓地做事,怎么可能杀得了司马昭呢?说起来,曹髦虽然年纪很小...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彭城之战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 韩信当时在做什么

彭城之战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 韩信当时在做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在彭城被打得丢盔弃甲,连儿女都要放弃,韩信在干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具体在干什么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大概会有三种可能:1、在兵围雍王章邯并一举攻破废丘。2、在随军出征不过却没有军队指挥权。3、并未随军出征,因为忧虑所以给汉王写过信。刘邦彭...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曹丕篡位之后 汉献帝为何没有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之后 汉献帝为何没有投奔刘备

对汉献帝被曹丕篡位封为山阳公后,为什么不去投奔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称帝,汉献帝禅位。被新晋皇帝封为山阳公。那么汉献帝是否会对这个身份的转换不满呢?他为何不去投靠刘备呢?说实话,这种结果汉献帝肯定是早就有预料到的。自从他被曹操给劫持到许都以来,他就成了有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