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朝中后期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对应哪些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12)26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但从李隆基天宝年间开始,由于内乱频发和藩镇割据,唐王朝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不仅都城长安先后六次被攻陷,皇帝更是先后九次弃城而逃,这便是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那么,“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都是对应哪些历史事件呢?

01.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蜀地,叛军攻破长安

唐玄宗在位时期可以明确分为两个阶段,在位前期唐朝国力发展至巅峰,而在位后期由于承平日久,开始怠于政事、沉迷享乐,再加上施政错误,导致边镇势力膨胀,结果最终酿成“安史之乱”,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唐朝的统治开始急转直下。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发动叛乱,在迅速控制河北全境后,开始率兵西进。由于当时唐朝主力皆在边疆,朝廷根本无力抵御叛军,结果同年十二月洛阳便被叛军攻破。

洛阳失陷后,唐玄宗以“失律丧师”的罪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处斩,改派哥舒翰率兵镇守潼关,防止叛军攻入关中。哥舒翰到任后加固防线,先后数次击退叛军进攻,然而由于唐玄宗听信谗言强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唐军于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出关惨败,潼关最终于六月初九被攻破。

潼关失陷后,在长安以东已经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得知消息的唐玄宗连夜带着杨贵妃等妃嫔,以及皇子、皇孙、公主、妃子和部分大臣等人出逃,前往蜀地避难,途中于马嵬驿发生兵变,杨贵妃、杨国忠等被杀,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唐玄宗统治结束。就在唐玄宗出逃后不久,长安便被叛军攻破。

02.吐蕃入侵:唐代宗出逃陕州,吐蕃攻陷长安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历经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两朝,直到唐代宗李豫初期方被平定。然而,由于朝廷平定“安史之乱”抽调了大量边军,又导致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得以趁虚而入,尤其是崛起于西陲的吐蕃,对唐朝构成了极大威胁。

趁着唐朝边军内调的机会,吐蕃趁机出兵东侵,数年之间便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的兰州、廓州、河州、鄯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十余州,直接占领了河西、陇右地区。

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就在唐朝刚刚平定“安史之乱”的同一年,吐蕃再度东侵,出兵寇掠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直逼京师长安。面对来势汹汹的吐蕃大军,唐代宗李豫急令郭子仪出镇咸阳御敌,但为时已晚。

眼见长安危在旦夕,唐代宗李豫出逃陕州避难,朝中官民或逃往荆襄,或逃入深山峡谷,长安旋即陷落。吐蕃攻破长安后,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纵兵抢掠焚舍,后郭子仪命令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陕西蓝田为疑兵,并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制造混乱,吐蕃以为唐朝大军来攻,遂慌忙西撤,长安陷落十五日后再度被收复。

03.泾原兵变:乱兵攻破长安,唐德宗出逃奉天

唐德宗李适继位之后,面对“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的割据局面,意图削弱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却不想又酿成大祸。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请求承袭父亲之位,但被唐德宗拒绝,于是李惟岳便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反唐。建中三年(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发动叛乱,并攻占襄城(今河南襄城)。

得知消息,唐德宗便从西北抽调泾原兵马前去救援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五千人途径长安,泾原士兵因原节度使朱泚被软禁和朝廷赏赐不公为由发动兵变,唐德宗急派宦官携带钱帛慰劳士兵,然而兵变已经难以阻止,乱兵杀死宦官后,胁迫姚令言进入长安。

乱兵入城后,开始冲击皇宫,由于禁卫军无法抵御,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叛军于是迎立朱泚为主。之后,奉诏讨伐朱泚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也参与叛乱,唐德宗又被迫逃亡梁州。直到兴元元年(784年)五月,随着李晟等攻克长安,唐德宗这才重新返回长安。

04.黄巢起义: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南逃成都

唐中期以后,虽然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但由于藩镇之间相互牵制,唐朝的统治倒也能够延续。直到唐僖宗广明年间,唐朝的统治才再度面临灭顶之灾,当时由于关东遭遇大旱,王仙芝起义爆发,之后黄巢也在冤句起兵响应。

黄巢起义爆发之后,由于各州县欺瞒上级,朝廷对此毫不知情,而各地节度使又只求自保,导致起义军发展速度极快。王仙芝兵败被杀后,黄巢被推为领袖,并率兵转战南方,在攻占浙东后,开山路700里突入福建,攻克广州。

之后,黄巢再度率军回师北上,先克潭州,后下江陵,再度挺进中原,并于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黄巢攻陷东都洛阳,休整十余天后再度率兵西进,在仅用六天攻克潼关后,率兵直扑京师长安。

面对黄巢大军,朝廷无力抵抗,田令孜遂率五百神策军慌忙带领唐僖宗逃离京城,经山南(汉中)逃往四川。十二月初五,黄巢在几乎没有受到抵抗的情况下便进入长安,长安再度陷落。直到中和三年(883年)四月,随着各藩镇军队汇聚长安,黄巢兵败后匆忙撤离长安,京师这才被收复。

05.藩镇混战:长安屡遭藩镇乱兵蹂躏,唐僖宗流落凤翔兴元

“黄巢起义”虽然最终被平定,唐僖宗也于光启元年(885年)三月重返长安,但此时的关中、山西、河南等地也已经被藩镇所占据,朝廷控制的区域更为狭小,唐王朝的统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就在唐僖宗重返长安后不久,其宠臣田令孜因为企图从河东节度使王重荣手中夺得池盐之利而与之交恶,田令孜于是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王重荣自知不敌,遂派人向太原李克用求救,二人联手大败朱玫和李昌符,进逼长安。

田令孜由于神策军溃散,便带着唐僖宗于同年十二月逃到了凤翔(今陕西宝鸡)。田令孜在挟持唐僖宗逃往兴元(今汉中)失败后,又将襄王李煴挟持到长安立为皇帝,而唐僖宗则以正统为号召,又将王重荣与李克用争取过来反攻朱玫,唐僖宗也前往了兴元。

光启二年(886年)十二月,朱玫被部将王行瑜所杀,襄王李煴则被王重荣所杀,田令孜也被贬斥。次年三月,唐僖宗返京的队伍又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扣押,六月天威军与李昌符火并,李昌符兵败而逃,唐僖宗这才于光启四年(888)二月回到屡遭藩镇乱兵蹂躏的长安,然而屡遭磨难的他身体也就此垮掉,回京仅一月便因病去世。

06.茂贞犯禁:李茂贞两逼长安,唐昭宗出逃终南山

在唐僖宗返回长安过程中,神策军指挥使宋文通因击败李昌符和护送唐僖宗有功,被先后加封为武定军节度使,凤翔和陇右节度使,并被赐名李茂贞,字正臣。此后,李茂贞以凤翔为中心,开始不断对外扩张,势力越来越大。

由于凤翔距离京师很近,因此李茂贞常常干预朝中事务,而朝中不少官员也纷纷投效,这让其在朝中的势力同样极大。不过,李茂贞此举却引起了刚刚即位的唐昭宗的不满,于是他下令调李茂贞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以宰相徐彦若接替凤翔节度使,但被李茂贞直接拒绝。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命神策军讨伐李茂贞,李茂贞击败神策军后,率兵直逼京师问罪,迫使唐昭宗赐死了宰相杜让能,李茂贞这才罢兵。

乾宁元年(894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其子王珙与其兄王重荣之子王珂争夺节度使之位,当时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支持王珂,李茂贞支持王珙,由于唐昭宗将节度使之位给了王珂,李茂贞便勾结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共同出兵攻打长安,意图迫使唐昭宗改换节度使人选。

当时,邠州节度使王行瑜想劫唐昭宗到邠州,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党羽想劫唐昭宗到凤翔,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唐昭宗出城逃奔终南山石门,幸好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得知消息南下,自知不敌的李茂贞这才杀掉养子李继鹏向唐昭宗谢罪。

07.茂贞破城:李茂贞攻破长安,唐昭宗被劫持华州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唐昭宗于乾宁元年(894年)八月从石门回到京师后,便开始招募军队,交给宗室之人统辖。结果李茂贞认为唐昭宗这是在防备自己,于是再度发兵攻打长安。

唐昭宗刚招募的军队不堪一击,还没有见到李茂贞的军队便做鸟兽散了,唐昭宗无奈之下,便打算前往太原投奔李克用,结果途中被华州节度使韩建所劫持,就此囚禁华州近三年。而李茂贞攻入长安后,纵兵大加抢掠,将许多宫殿付之一炬。

08.宦官之乱:唐昭宗流落凤翔,朱温裹挟皇帝入京

乾宁五年(898年),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温夺取洛阳,眼见朱温势力越来越大, 李茂贞、韩建、李克用不得不搁置争议,联手对付朱温。于是,唐昭宗得以于乾宁五年(898年)八月回到长安,改元“光化”。

唐昭宗返回长安后,宦官与朝官之间的矛盾又开始愈演愈烈,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更是意图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为帝。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将唐昭宗囚禁,由于担心李茂贞、李克用等人问罪,他们又跑去求助朱温,结果朱温反倒是派人将刘季述等宦官斩杀,于次年拥立昭宗复位,唐昭宗便又改元天复。

之后,宰相崔胤为了彻底诛除宦官,又召朱温入关,朱温对此大喜过望,当率军行至河东时,朱温上书请昭宗前往洛阳,宦官韩全诲等得知消息大惊失色,连忙请李茂贞派兵驻守京城。朱温入关后先败韩建,之后兵临长安,韩全诲则连忙胁迫唐昭宗逃至凤翔。

朱温眼见皇帝跑了,连忙率兵一路追至凤翔,率兵围攻凤翔城,李茂贞坚守一年多,粮草渐渐用尽,就连唐昭宗也不得不亲自磨豆麦喝粥。天复三年(903年)正月,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李茂贞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杀死,将他们的首级和唐昭宗一起交给了朱温,朱温便带着皇帝返回了长安。

09.受制朱温:唐昭宗被迫迁往洛阳,朱温诛杀李唐宗室

重返长安后不久,朱温先是斩杀了第五可范等宦官七百多人,之后为了将唐昭宗接到洛阳,担心大臣反对的他,又命养子朱友谅假托昭宗诏令,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这才上书请求昭宗迁往洛阳,唐昭宗不得不服从。

唐昭宗到达洛阳时,唐廷的六军侍卫之士,已经散亡殆尽,昭宗身边卫士及宫中之人均为朱温派来的人。即便如此,朱温仍然不放心,于是又派人将唐昭宗身边的小黄门及打球、内园小儿等二百多人全部灌醉后坑杀。

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等结盟对抗朱温,朱温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于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杀死唐昭宗,改立其嫡次子、年仅十三岁的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

此后,为了方便自己篡唐称帝,朱温先是于天祐二年(905年)二月杀死了李裕等昭宗九子,后又于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史称“白马驿之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5/504086.html

“唐朝中后期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对应哪些历史事件?” 的相关文章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范宗尹是什么人?他的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南宋宰相。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029年),宋高宗赵构任命了一位叫范宗尹的官员担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职。第二年,即建炎四年(公元1030年),因时任首相吕颐浩被罢免,范宗尹按序顶上,成为代理首相。没多久,范宗尹就因...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登拥戴刘备,为什么会投奔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陈登有印象,他就是拥戴刘备为徐州牧的人。陈登本是陶谦的手下,但是在陶谦去世后,却投奔了曹操。那么陈登之前是支持刘备的,为什么会突然去投奔了曹操呢?其原因有两点。1、刘备刚起...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 曹操为何一生都没有称帝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 曹操为何一生都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以为曹操不称帝是不敢,其实,曹操才是三国最聪明的男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狡猾和奸诈,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能力十分突出,政治才干远超众人的杰出人才。而关于曹操,关于三国,人们也始...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在起兵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入流的小吏),而且好酒好色,不事生产,家庭状况也只能算是一般。而吕雉虽算不上千金小姐,确绝对算得上小家碧玉。家境、相貌、年龄样样都比刘邦强,吕雉全家到沛县躲避仇人投靠沛县县令,沛县令看...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微子:周朝宋国开国始祖,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

清朝公主在嫁人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子嗣

清朝公主在嫁人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子嗣

为何大多数清朝公主都没有子嗣?死后入殓时发现悲惨真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王朝。作为一个由关外满族统治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清朝在许多方面都有它的独特性,比如服饰发型、皇室规矩等等。此外,清朝...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还不知道:明朝后妃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联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