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人才是蜀汉灭亡的元凶!三人丧命,一人享荣华,你最痛恨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前言
“安乐公,安乐公,我且问你,你还想念曾经的蜀国吗?”坐在大殿上的司马昭,看着正在欣赏蜀地乐舞的刘禅,眯着眼睛意有所指地问道。
看起来毫无亡国之恨的刘禅,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他咽下口中的美酒,摆了摆手,不假思索地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司马昭听到如此回答,哈哈大笑,与其他蜀国旧臣惨淡的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人经常调侃,要是刘备当时知道刘禅以后会说出这样的话,可能在长坂坡前就真的把他摔死了。
所以一般提到导致蜀汉灭亡的元凶,人们往往会将刘禅推出来,说但凡刘禅有曹丕的十分之一,蜀汉就算不能统一全国,也至少不会之一个被灭。
还有人说,是诸葛亮连年出征北伐,导致了蜀汉国库空虚,人才不济,最后瘦弱的双腿无法支撑庞大的身躯,一触即溃。并且替刘禅打抱不平,说诸葛亮留下这么个烂摊子,刘禅自己还能坚持三十年,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刘禅和诸葛亮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了,将蜀汉推向灭亡深渊的“黑锅”,还放不到这两位的身上。
不过有另外四个人,他们对蜀汉灭国的结果就可以说是难辞其咎了!
马谡
继承“先帝遗愿”的诸葛亮在平定了边患、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又积蓄了几年的力量,趁着曹丕去世和魏明帝刚刚上位的绝好时机,向曹魏发动了之一次北伐。
当时面对蜀汉的突然进攻,魏国毫无防备,南安、天水和安定三个郡看到大军压境,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
这件事让魏国朝野上下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一时间人人自危,好像不久之后诸葛亮就会出现在眼前一样。
魏明帝也不愧是少年英主,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亲自领兵坐镇长安,命令名将张郃率领精兵五万直取陇右。
诸葛亮为了能够一鼓作气攻下祁山,派出了自己喜爱的,并且亲自 *** 的爱徒马谡,让他率军守住街亭,阻挡张郃援兵,为大军的进攻提供时间。
但是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一种莫名的自信,让他对丞相的安排产生了质疑,不仅不听安排没在当道扎寨,反而跑到山上扎营,打算以逸待劳,居高临下,来一场神兵天降。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马谡在等到大战之前,先等来了自己水源被切断的消息,大军就这样被困在了光秃秃的山上,想要突围,又一次次被打回来。
最终,街亭失守,另一边赵云在箕谷的战斗也失利,魏军随时都可能对诸葛亮大军形成包围,无奈之下,诸葛亮不仅不能获得触手可得的胜利,就连之前吞到肚子里的,还要再吐出来。
这也是最有希望了一次北伐,后来因为魏国不断加强防御,取得胜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诸葛亮后来几次的北伐,也都没有再取得过与之一次一样的成果。
连年的征战,损耗了诸葛亮的生命,也给蜀中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多年以后,一位名叫谯周的学者,利用民众渴望和平的心理,打垮了蜀国最后的斗志,造成了蜀国的灭亡。
谯周
公元201年,谯周出生于一户书香门第,虽然在他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但父亲对知识的狂热依旧深深的影响到了谯周。
再带上家庭氛围的熏陶,谯周从小就勤奋好学,饱读经书,邻居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莫过于此。
蜀汉建立后,谯周被诸葛亮任命为“劝学从事”,也就是主管文教事业的官员。等到诸葛亮病逝当年,谯周转任为“典学从事”,总领整个州郡的学校、祭祀等与文化相关的事务,成为了益州文人集团的领头羊。
从诸葛亮到姜维,不间断的北伐让蜀国民生凋敝,身为蜀地大儒,谯周对儒家仁义道德的研究颇为“深刻”,他十分看不惯这种穷兵黩武的行为。
于是在公元257年,谯周创作了他最为人所知的一篇作品——《仇国论》,这篇文章通过虚构出的两个国家,探讨小国如何能够战胜大国。
并在其中为蜀汉提出了一条,与诸葛亮和姜维完全相反的道路,他写到:“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
意思是:强大的国家长期没有威胁,往往会有防备松懈的情况,但相对弱小的国家,就会因为怕被侵略,从而去发愤图强,变得更加强大。
谯周反对穷兵黩武的做法,觉得蜀国本来力量就不如魏国,如今反而去主动进攻,就好像“以卵击石”,不仅损耗了自己的力量,还会让对方不断警惕,处处设防。
他认为蜀国作为弱势一方,应该努力保证自己国内的稳定,团结一切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缩小了与魏国的差距后,再寻找对方松懈的机会,一战成功。
这篇文章被后世的儒学家疯狂批斗,认为谯周毫无家国情怀,是典型的投降主义,为软弱者大开方便之门。
都说攻城不如攻心,谯周的《仇国论》一经发表,就在蜀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百姓们早对战争心生厌恶,只剩下“光复汉室”的目标在支撑着大家往前走。
如今看到这么一篇知心的文章,将自己想要的都说了出来,蜀国百姓们,甚至是很多官员,都对北伐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人心和精神一旦瓦解,再想修复可就难了。终于,公元263年,伴随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邓艾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抵抗,就顺利到达了成都城下。
谯周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据理力争,劝说刘禅投降,保全生民,刘禅同意了,蜀国宣告了灭亡。
诸葛瞻
如果说谯周只是打击了蜀汉继续抗争的积极性,那么诸葛瞻的身死,就是让蜀汉仅存的一丝希望,给彻底地破灭了。
诸葛瞻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就这一句话,就能感受到聚集在诸葛瞻身上的目光,和压在他身上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
都说“虎父无犬子”,诸葛亮的儿子能差到哪去呢?确实,诸葛瞻从小就聪明伶俐,精通书法绘画,很惹人喜爱。但是再优秀的人,一旦被过分地渲染,都会显得有些名“过”其实。
当时每当朝廷下发一项好的政令,无论是不是与诸葛瞻有关,下面的百姓都会说:“这是武乡侯(诸葛瞻)提倡的!”
“武乡侯”三个字已经成为了质量的保证,哪怕当事人真的没有什么实质的功劳,但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啊!在人们的心中,他一定可以和诸葛亮一样,给蜀汉带来一片光明的未来!
多少人在最后的年月里,还愿意与魏军拼的你死我活,只因为有诸葛瞻在,他就好像是一面精神旗帜,代表着诸葛丞相,代表着蜀汉最后的阵地。
但是,在公元263年的冬天,蜀人的心伴随着刺骨的寒风,彻底地凉了下来。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在当年奇袭阴平,矛头直指成都平原,诸葛瞻奉命前往阻挡。
在行进的途中,黄崇多次向诸葛瞻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加快进军,赶在邓艾之前占据险要地形,将敌人阻挡在平原之外。
但是诸葛瞻左思右想,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更好的时机,邓艾率领大军越过险阻,开始长驱直入。没办法,诸葛瞻只好带领众人退守绵竹。
诸葛瞻在营帐中,看到魏使递来的劝降书,心中的骄傲瞬间被点燃了,直接下令处死来使,当即整备军队,打算展开殊死一搏。
在战前,诸葛瞻抱着必死的决心说:“我在朝廷内部,不能去除黄皓,在外又不能制衡姜维,今日领兵又不能挽救国家危亡,还哪有脸面活着回去见陛下!”
就这样,绵竹之战最终成为了汉魏两国的生死决战,蜀汉的“最后一舞”开演了。面对着魏军如潮水般的进攻,蜀汉将士们流尽了自己的献血,诸葛瞻,张遵、黄崇都在阵前战死。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见到大势已去,长叹道:“我们一家受到国家那么多的照顾,如今未立寸功,只能以死谢罪了。”说完便冲入战场,身死其中。
伴随着诸葛瞻等人的身死,蜀汉民众的斗志也彻底消失了,朝廷中的主战派,也因为带头人诸葛瞻的离开,彻底丧失了话语权。蜀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黄皓
从黄皓的结果来看,就可以知道不是什么好人,前面的谯周虽然行为看起来像卖国,但是毕竟让民众免遭了更多的战火,所以司马昭以“保全之功”封他为阳城亭侯。
可是对于黄皓,司马昭直接下令将他凌迟处死,陈寿在《三国志》中也将蜀国败亡归罪于“宦人黄皓窃弄机柄”。
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战死前,也都曾说过,是因为没有早一点除掉黄皓,才使蜀国落到如今这个境地。那么,黄皓究竟是谁?他都做了什么事,让这么多人对他深恶痛绝?
黄皓出生年不详,但是在17岁的刘禅即位时,他就已经是宫中的宦官了,刘禅也渐渐对黄皓偏爱有加,十分信任他。
但是黄皓的不择手段和阿谀奉承,让接替诸葛亮辅政的董允十分反感,于是他就常常面谏刘禅,希望后主远离黄皓。
过了一段时间,董允见后主没放在心上,就亲自找到黄皓,严厉的责备对方,黄皓也因为害怕董允,一直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
直到公元246年,董允去世后,接替他侍中之位的陈祗,对黄皓并不排斥,两个人就开始相互勾结,逐渐参与到了政事当中。
258年,陈祗也病死了,黄皓就借着刘禅的信任,把持了更多的朝政,刘禅的弟弟刘永见宦官上位,多次上书弹劾,于是被黄皓记恨。
刘禅因为听信黄皓的谗言,开始渐渐疏远刘永,后来刘永竟然数年都无法见到刘禅!朝中大臣见到刘禅独宠黄皓,也都开始依附于他。只要有反对的声音,黄皓就会直接将那个人贬出朝廷。
长期在外掌兵的姜维,对黄皓弄权的行为非常警惕,但他的做法就显得有些激进和幼稚了。姜维多次上书刘禅,希望刘禅直接下令杀死黄皓。
刘禅不仅没有听从,反而还将书信拿给黄皓看,让他给姜维当面道歉。姜维一看这阵仗,心里想,这俩人不会商量好了搞我吧?
于是姜维就吓得不敢回成都,上奏希望刘禅派自己到沓中屯田。后来姜维又听说钟会正在练兵,就请求刘禅派兵前去防守,早做准备。
可是黄皓竟然还会整封建迷信的那一套,自己鼓捣了好一会得出了结论,他告诉刘禅魏军不会进攻。刘禅本来也觉得,魏国不会大费周折通过蜀道来主动进攻,一听“好哥们”也这么说,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结果,魏军真的来了,姜维在正面战场阻挡钟会,可邓艾已经越过他,接受了刘禅的投降。
尾声
马谡、谯周、诸葛瞻和黄皓,一个让气运一泻千里、一个从内部腐朽了斗志、一个让民间希望破灭、一个祸乱上层,遮蔽双眼。
国家的破灭,不会单单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各种条件的积攒叠加,量变才会最终促成质变,作为后来人,就更应该以史为鉴,体察教训,明白得失,更好的向前。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资治通鉴》
3.《华阳国志》
4.《诸葛武侯集》
5.《续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