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敦煌写本《无名歌》的历史学考察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31)290

文/小人物史记

编辑/小人物史记

引言

敦煌文书P. 3620包含了三篇文章,《封常清谢死表闻》、《讽谏今上破鲜于叔明令狐山亘等请试僧尼及不许交易疏》和《无名歌》,这些文章的尾题显示是由学生张议潮在未年三月廿五日写的。

之一篇是张议潮写的,题为《封常清谢死表闻》,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这篇文章记录了封常清,因未能抵抗安禄山叛军,而被玄宗下令赐死前向监军表达的感谢之情。

与《旧唐书》所收录的封常清表奏相比,P. 3620中的文字基本相同,年代也是一致的。

第二篇文章题为《讽谏今上破鲜于叔明令狐山亘等请试僧尼及不许交易疏》,作于建中二年(781年)五月左右。

根据《奉天录》的记载,田悦围攻临洛发生在建中二年五月左右,因此德宗下令淘汰僧尼与田悦围攻临洛的时间相差不会太久。

这篇疏函中没有提到田悦的事情,只是以佛教典故和肃代时期的故事来进行讽谏,并没有涉及切身的现实利益。

预计当时对于国家财政来说,简化僧尼对 *** 更有利益, *** 所获得的利益比疏函中提及的更具现实性,除非有特殊原因,此时的德宗急于进取,不太可能轻易放弃这项政策。田悦以此事作为进攻临洛的借口,直接触及到了皇帝的神经。

而这篇疏函给了德宗堵住田悦叛乱借口的机会。该疏末尾附有皇帝停止淘汰僧尼的敕批。根据上述推测,无名上书和田悦叛乱的时间应该相差不会太久,因此该疏函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建中二年五月或稍后的可能性更大。

关于第三篇《无名歌》的写作年代和作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陈祚龙认为该文是由释无名写作,与第二篇上疏一起,因为它们在文书中是连在一起的,并且标题中含有&34;两字。

敦煌卷中还有不少以僧名为题的作品,且《无名歌》的音韵与僧人诗歌相似。《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也支持了陈祚龙的观点。

然而,项楚先生不同意陈祚龙的观点,认为该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某个时期,而&34;的意思是&34;。

潘重规将该诗归于殷济名下,而《全唐诗续拾》虽然收录于殷济名下,但仍旧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邵文实认为作者是殷济,作于吐蕃时代。

胡大浚和王志鹏在校注中认为该诗作于永泰元年(765年)五月至大历元年(766年)十一月之间。

上述关于《无名歌》的作者和年代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相关问题,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文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对《无名歌》的写作年代、地点以及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无名歌》

在敦煌写本中,《无名歌》有两个版本,除了P. 3620号外,还见于P. 3812号,部分内容还见于S. 2228号。

首句&34;交代了当时战乱频繁,这只能是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34;不是实指,仅表示米价很高,而且出现了货币计数。

因此,此处不可能是进行实物贸易的蕃占地区,需要注意的是,两税法实施后,唐代出现了&34;的局面,米价长期处于低位。

在这个时期使用&34;来表示钱重物轻的两税时期不太可能,建中定两税后,各种财富聚敛归于两税,两税总额分摊到管内户口,相对来说减轻了赋税压力。

德宗即位初期经历了相对较为安定的大历后期,社会趋于稳定,不太可能出现米千钱的局面,特殊情况是贞元初年发生的天灾人祸导致米价暴涨。

但此时兵祸和灾荒还未平息,统治阶级并不会悠闲地享受酒肉和栽花竹。该诗所述内容的年代下限应在建中定两税法之前。

从&34;可以看出,主人公在农作物还未成熟的幼苗时抛弃了产业逃亡,直接原因应该是官府在这个时期前来征收税款,因此时间应该是在春夏之间。

&34;表明主人公逃亡经过了水路。

&34;强调了享乐者是将军,指的是傲慢的武将,这种情况在北方相对更为显著,该句应该是回忆主人公家乡的场景。

由于缺乏资料,我们无法得知主人公逃亡的具体路线,但从当时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的情况来看,主人公的流亡方向应该是由北向南。

&34;中的&34;一般指赋税,但《敦煌边塞诗歌校注》认为这里的&34;指代宗时期实行的一项税收政策。

有人提出该诗大致作于永泰元年(765年)五月至大历元年(766年)十一月左右。该诗中的&34;与两顷田相对应,不一定指具体的赋税,即使&34;是实指,唐代史籍中关于&34;的记载也不止一个。

十一税除了代宗时期外,频繁出现在唐德宗时期,尤其是建中年间, *** 为了应对河北用兵军费不足的局面,实施了各种敛财措施,其中包括十一税。然而,如果我们观察《无名歌》,发现&34;与土地有关联。

而建中时期征收的十一税是针对竹、木、茶、漆等商税,贞元九年征收的茶税范围和数量并不大,与土地关联并不密切,即使是建中四年(783年)六月专门针对土地的大田税也没有真正实施过。

当然,建中时期的商税作为德宗敛财的一项措施,肯定给百姓带来苦难,但相比之下,征收商货、征租税屋、征收陌钱等措施更容易引起百姓的愤怒。

然而,《无名歌》并没有提及这些内容,只提到了十一税,显然不符合建中时期的情况。

十一税的征收是以土地为标准,显然不符合建中时期的状况,而且范围超出了简单的田地范畴,甚至连千亩竹林也成为征税对象。

在国家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功臣的田地也无法幸免,更何况是那些在十一税剥削下艰难度日的普通百姓。

安史之乱后唐中央严重的财政危机

《无名歌》所描述的十一税实际上代表了唐代宗时期一系列的赋税政策,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中央严重的财政危机。

根据《旧唐书·代宗纪》的记载,永泰元年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粮食价格飞涨,京师的米价达到一千四百钱,同年五月,第五琦以“畿内麦稔”为理由提出了实施十一税。

然而,《无名歌》及相关记载显示,第五琦的理由显然站不住脚。他之所以强行推行十一税的原因正如上述判文中官府回答的“恐国用不足”。

在此背后,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原因,即租庸调的地位下降。自开元年间以来,户籍长期未更新,人口流动频繁,田亩易买易卖,贫富升降不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开支越来越大,加上大盗的出现、兵祸的兴起,财政压力加剧,而租庸调的制度也出现了弊端。

天宝末期,全国在籍户口约为900万左右,到广德二年只剩下了130万户。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掌握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租庸调的基础受到了破坏。

唐中央财政形势紧迫,迫切需要扩大财政来源,于是各种非法聚敛、加征赋税的措施应运而生,即使代宗在取消十一税的赦书中也承认,“由于师旅、征税频繁,导致编户流离,田地荒废”。

杨炎在奏疏中也提到了安史之乱后百姓承受沉重赋役负担、流离失所的现象,《无名歌》中描绘的百姓无力应付官方的赋税,只能放弃产业,离开家乡漂泊千里,与杨炎的描述相吻合。

《无名歌》所描述的十一税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宗时期财政危机的现实情况,其中包括安史之乱后财政困难、赋税加重以及百姓生活困苦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国家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唐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却忙于修建寺院,供养僧侣,权贵将相更是收取贿赂,奢靡成风,兴建楼阁,动辄耗费巨资。

《无名歌》中对当时情形的描述生动地揭示了这一现象:“自师兴不断已有十年之久,千姓之生产几乎停滞不前。”

“士人和普通百姓被迫忍受苦难,痛苦地度日无望。”

《无名歌》中的“ *** 庭前献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正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描绘,《无名歌》所反映的是当时国家财政困难的状况。

与此同时,皇帝和大臣们忙于修建寺庙,供养僧侣,权贵将相们更是贪污受贿,奢华浪费成为风气,兴修楼阁,动辄耗费巨资。

与之相对应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困苦,被迫忍受贫困和艰辛。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更加加剧,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结语

《无名歌》中所指的十一税与土地有关,缴纳时间在春夏季节。根据这两点,我们可以推测十一税很可能指的是青苗地头钱,或者在永泰元年五月至大历元年十一月,期间所实行的十一税。

虽然建中时期实行了两税法,青苗地头钱仍然存在,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赋税相对减轻,似乎不太符合诗歌的语境。

我们也不能排除官员“先期苛敛,后期增额”的情况,因此诗歌中的十一税可能也包括地税和其他杂税。我们可以大致将《无名歌》所描述的内容的时间范围限定在唐代宗时期。

而关于诗歌的写作年代,应该在代宗时期或之后不久的时间,而作者本人可能亲眼目睹了百姓逃往南方的景象,或者在此期间自己亲自游历到南方。

根据《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的考证,殷济是大历和贞元时期的人物,曾在北庭节度使幕府任职,并被吐蕃俘虏。这与《无名歌》中透露的信息明显不符。

据《宋高僧传》记载,释无名在贞元九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在二十八岁时在洛阳同德寺投师学习,并随后四处游历,拜访了多个名山大川。根据时间推算,他在游历南方期间正好与《无名歌》中描述的轨迹相符。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百分之百确认《无名歌》的作者是释无名,也不能排除《无名歌》是一首不知篇名和作者的歌。

然而,相对而言,释无名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5/507388.html

“敦煌写本《无名歌》的历史学考察” 的相关文章

曹丕为什么在40岁就驾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什么在40岁就驾崩 曹丕究竟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曹丕为何仅40岁就驾崩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让其占据政治优势,220年,曹魏正式建立,曹操也以此被后世熟知;公元223年,其第三子曹植在兄长的逼迫下作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此诗也永留后世;而与曹操...

朱祁钰直接越过了太子朱见深成为皇帝,是为何?

朱祁钰直接越过了太子朱见深成为皇帝,是为何?

朱祁钰,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货可居”,用明英宗要挟明朝,想从明朝捞到极大的好处。当时于谦等大臣为了不受瓦剌的要挟,准备另立皇帝。另立皇帝,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况,...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都是违抗军令,马谡被斩首,关羽、张飞却不杀,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在谁做先锋的问题上,诸葛亮违背了众人意见,选择了资历尚轻的马谡,命其统军前行。曹明帝曹叡得到蜀军北上的消息后,立马派出以“巧变”著称的老将张郃在街亭迎击马谡。马谡...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在宋朝时期,作为皇族宗室的正妻都有哪些规矩?

在宋朝时期,作为皇族宗室的正妻都有哪些规矩?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有关宋代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很多论著都没有把宋代妇女中的宗妇这个特殊群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而宗妇作为皇族宗室的正妻,既是宋代宗室成员,也是宋代社会上层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北宋...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