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成吉思汗是怎么分封诸王的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31)220

分封制是古代帝王将自己控制范围以外的土地分给儿子、兄弟、外戚、勋臣等受封者,让他们控制地方,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受封者完全控制地方的军政大权,是实封,这种又称为封建,分封 *** 为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成吉思汗就对诸子和诸弟进行了分封,诸子的封地在阿尔泰山以西,称为西道诸王,诸弟的封地在蒙古东部,称为东道诸王。

成吉思汗在蒙古草原地区实行的分封措施后来又被他的子孙继承,推广到中原、西域、江南等农耕社会,逐渐形成了元朝的分封制度。与汉族统治者看重嫡长子不同,蒙古人更看重幼子在家中的地位,称为“幼子守灶”,而幼子在分封中是否获得更多权益,或者说幼子分封能否体现元代分封制度的特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元朝所有的“幼子”中,以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记载最为关键。

1206年,铁木真在击败蒙古草原上最后一个劲敌乃蛮部后,于斡难河源召集贵族、那颜举行忽里台,即大汗位,建立起大蒙古国,他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后,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按照十户、百户、千户编制组织起来,在出征乃蛮前,铁木真就整编过一次部众,划分了六十五个千户,1206年建国时,扩编到九十五个千户,到成吉思汗去世时,基本千户已经有一百二十九个。

千户的组成,大致有三种:一是由不同氏族部落部族混合而成,多为在战争中夺获的俘虏,这是多数;二是主动投附的部落和氏族,基本不再拆散,在原有划分上改编为若干千户和百户,汪古部被改编成五个千户,再如弘吉剌部的按陈驸马,亦乞烈思部的孛秃驸马,都令各“统其国族”;三是命令某部的功臣,将原已分散的部落成员重新收聚,编成千户。

组编的方式,先将勇士组编成班,十人一班,谓十户,不论血族群体或部落来源,他们要视如兄弟,最长者掌管一切。十班形成一队,谓百户,由一百人组成,从基层选举他们的领导者。十队组成一营,谓千户,由千人构成。十个千户组成一个万户,谓图蛮。

千户是蒙古人的基本组织形成,千户之上,统以万户,但万户是军事统帅,不是行政长官。千户和万户的长官由铁木真选定,必是那些忠勇之人。蒙古是一个军事国家,军队的权力占之一位,但又要防止它对国家构成威胁,尽管每一个图蛮都是一个单独的军团,拥有扩大的独立权,但必须由君主施令,即使皇朝亲王,也无权调动军队。

图蛮需要足够大,否则形不成战斗力,但它没有生产能力,它的物资由国家统一供给,而作为社会基本组织的“千户”,不允许任意扩张,所以成吉思汗一朝,没有叛变的事情发生。

后来又划分了诸弟和诸子的封地。弟搠只哈撒儿封地在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海剌儿河和阔连海子(今内蒙古呼伦湖)地区,合赤温封地在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南北,铁木哥斡赤斤封地在哈勒哈河以东,别里古台封地在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中游,总称东道诸王;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在按台山以西,总称西道诸王。

分民和封地均由受封宗王世代承袭,管辖分民的千户那颜即成为所属宗王的家臣。大部分民户和蒙古中心地区归成吉思汗领有,按照传统的幼子守产习惯,由幼子拖雷继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5/507425.html

“成吉思汗是怎么分封诸王的”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许褚与赵云之间有何几次战斗?结果如何?

三国时期许褚与赵云之间有何几次战斗?结果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许褚和赵云都是汉末三国猛将,两个人都各有特点,许褚以力大出名,赵云以勇猛出名,在演义中,许褚一般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赵云一般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许褚曾和赵云战场上交手,究竟谁的实力更强?许褚力大,为何在赵云面前没有占到便宜?许褚曾和马超...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对李世民有14个儿子,却为何要选最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立太子多是立长立嫡。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不是长子,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大皇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同样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承乾和李泰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为何偏...

韩信要是选择举兵自立 韩信最后能不能统一天下

韩信要是选择举兵自立 韩信最后能不能统一天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韩信举兵自立,会统一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容易成就英雄和造就英雄,项羽,关羽和韩信都是三国有名的英雄,而今天小编想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韩信的历史功绩,如果韩信选择举兵自立,那么是否能一统天...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一)...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以...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