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白起死时王翦多大?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6-07)381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白起和王翦的故事,但是大家也知道了,这个白起和这个王翦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应该算是父子辈的,所以很多人问了,这个白起死的时候,这个王翦到底有多大呢?这个问题也还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白起死的时候王翦并不大,顶多10来岁,12-15岁之间都有可能,这个时候的王翦其实已经有是非观念了,也知道白起是冤死的,但是这对王翦之后的人生并没有造成什么其他不好的影响了,王翦依旧非常的忠心。反而王翦安享晚年了,这其中也是很有道理的哦。

同是战神的白起和王翦为何结局不同?

功高盖主,一直都是历史上比较敏感的字眼。有很多的名将和开国功臣都是因为这四个字被杀害,皇帝不会允许有人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同样的也不希望这些开国老臣的势力能够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所以就出现了历朝历代的开国君王都大杀功臣的现象。

可领百万兵,所向无敌的韩信被吕后所杀,英布、彭越等人也因为功高盖主被刘邦所杀。在秦国还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就出现了白起、王翦这样的名将,但是白起被赐死是因为功高盖主,王翦功高盖主却能安享晚年这是为什么那?

首先来说一下白起,白起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斩杀或者间接因他而死的敌人多达一百六十余万,占到了战国时代的一半,兵甲之盛,无人能敌。虽然没有为秦国攻下一国,但是原因是在于当时的秦国没有统一的实力。

而王翦虽然杀人数不如白起,但是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他一人就灭掉了三个国家,再加上他儿子灭掉的两个,可以说当时他的功劳无人出其左,当时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再说一下当时两个人所处的时代,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名将。而秦昭襄王这个人在史书中的评价是虽然有些独断专行,但是性格还是比较宽容大度的,是能容人的。王翦生活的时代则是秦王嬴政的时代,众所周知的是嬴政此人是出了名的独断专行,对于权力的掌控不允许任何人触碰。那么这两个人的结局就排除了君王身上的问题,剩下的原因就只能从他们自身找了。

1.白起的死因

先说一下白起因何而死,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动要求进攻赵国,趁大胜之势一举攻灭赵国,但是秦昭襄王却处于种种考虑要求撤兵。此举就断送了攻赵的更佳时机,但是半年后,秦昭襄王再度要求白起领兵攻打赵国。

此时的白起认为攻赵的时机已经失去,此时攻赵必然失败,所以拒绝接受秦昭襄王的诏令,之后更是托病拒不出任。秦昭襄王很生气但是也无可奈何,只好让王陵等人领兵攻赵,但是王陵不是白起,他没有白起的实力,在攻赵的过程中迟迟不能攻下,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情急之下秦昭襄王只好再次请求白起出征,并且态度放得很低。

秦昭襄王对白起说:“你虽然病了,但是给寡人个面子,带兵出征一次可行。若是胜利了,寡人定当重重的赏赐你,若是你还不答应,小心我记恨你啊”按理来说,秦昭襄王做到此等程度,已经算是给了白起天大的面子,但是白起就是不接着,反而说:“我宁死也不愿当败军之将,毁了百战百胜的名声。”

后来的情况就是秦昭襄王派王龁接替了王陵继续进攻邯郸,但是久攻不下损失惨重。白起知道后就说:“当初不听我的,非要打,现在怎么样了”。这话被秦昭襄王知道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征,但是白起还是以病重的理由拒绝。三个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秦昭襄王更加的着急,于是再次命令白起出征,一刻也不能耽误,白起只好带病上路,在走到高邮的时候,秦昭襄王认为白起一直不服自己,于是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仰天长叹,拔剑自刎。

2.王翦的情商

如果说白起是因为知道了这场仗必定会失败,所以坚决不出任而被杀的话,那么王翦跟他的情况很相似。秦始皇二十三年,此时韩赵魏三国都已平定,接下来面对的就是怎么灭掉楚国。在选将的问题上,王翦坚持要用六十万兵马才能破楚,被嬴政认为老不堪用,而是任用了只要二十万兵马的李信来攻击楚国。

在这个问题上,白起和王翦都预料到了战争的失败,但是王翦用了更加圆滑的说辞,他知道嬴政不可能给他六十万兵马,所以他这样说一方面可以不用领兵打必败的仗,另一方面还可以抵消嬴政心中对于自己的忌惮,让嬴政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从而不再放在心上。

但是接下来他也遇到了和白起一样的问题,就是前方战事不断失利,久攻不下。此时的王翦为了不让嬴政生疑已经称病辞朝,回归故里。嬴政也无奈只好再请他出山,王翦再次请求嬴政给他六十万军队,而不是一味的拒绝。并且在嬴政答应后还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给自己的子孙。

如此一来,岂不是让嬴政更加的生气。其实不然,因为嬴政这个人生性多疑,把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心中肯定是不放心的。王翦此时要求这么多就是为了打消嬴政心中的这种顾虑,让嬴政认为他只爱金钱,没有拥兵自立的打算,如此一来才可以让嬴政放心。

在攻灭楚国后,王翦再度归隐,任凭秦王如何劝阻都要彻底隐退,放弃了兵权,放弃了势力,让嬴政对他再也没有杀心,从而得到善终。从军事上来说,王翦也许比不过白起,但是在政治和情商上王翦要强于白起太多,这也是他能够善终的原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如果对此类文章感兴趣的话不妨点个关注,我们将持续为您推荐更多优质文章,万分感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6/508606.html

“白起死时王翦多大?” 的相关文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历史上李治在临终前是如何安排朝中大事的?

李治,大唐开国之后的第三代皇 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83年,唐永淳二年,唐高宗李治病逝。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李治临终前,为自己死后的朝堂格局作了一定的安排。首先,他让宰相裴炎作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辅佐新皇。其次,给予自己的妻子、天后武则天仲裁国家大事的权力,“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什么对此见死不救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什么对此见死不救

还不知道:关羽兵败走麦城时,同为五虎上将的马超督临沮,他为何见死不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三国演义》中,马超给人的印象中规中矩,他虽然武艺高强,但为人不孝顺,在父亲和弟弟被控制的情况下,选择发兵讨伐曹操,害死了自己的家人。关羽北伐襄樊时,吕蒙从背后偷袭,与...

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261年),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期担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景耀四年,去世,著有《季汉...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的皇叔有没有可能是假的,难道没人怀疑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备在面见汉献帝时说道:“在下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后汉献帝命令手底下的人去查看族谱意外的发现论辈分刘备竟然还是自己的叔叔,从此“刘皇叔”这个...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何不造反,非要等到70高龄才反,他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了,这段时间内曾经发生了很多很多的经典典故。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一时期的,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张飞、项羽等很多人都...

评论列表

谭磊
谭磊
4周前 (10-28)

白起和王翦两位战神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他们各自的时代背景和结局令人深思,王情商高超使他得以安享晚年实属不易!感谢分享此精彩历史文章并期待更多优质内容。#历史人物传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