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做到防火“双保险”?
甘肃天水是
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
相传是人文始祖伏羲
和女娲的出生地
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房址
70年代,修梯田的农民用锄头在这里叩开了一座历史宫殿的大门——秦安大地湾遗址,具 *** 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总面积270万平方米。经¹⁴C(同位素检测)测定的最早年代为 7800 年前,最晚的也在4800多年前。这座殿堂是发生火灾以后被完全烧毁而废弃的,又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历了沧桑变迁,被自然的埋藏在地下,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消防专家认为,这是一座迄今为止我国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规模更大、保存更好、时间最早的大型殿堂式火灾现场遗址。
在考古现场中
专家发现当时的建筑采用了
防火“双保险”的技术措施
那么防火“双保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防火“双保险”
之一道保险是由草泥皮和红烧土组成的防火保护层。在大地湾众多房址当中,901号遗址是更具消防研究价值的房址之一,901号房址室内有2根大木柱(承重梁),16根依靠着墙壁的木柱,1根角木柱。大多数保存着木柱底部的草泥皮,残存高15—50厘米。这个草泥皮是用草泥涂抹,贴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墙壁,这就是之一道保险——防火保护层。防火保护层共三层,之一层外表皮是硬质光面,厚0.8厘米,第二层三层都是红烧土,中间夹杂有类似墙体的竖向植物的茎秆。
原来的木柱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摧毁,但是木柱的外表皮和用草泥土围在木柱之外形成的防火保护层都保留了下来。
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室外也发现了6根木柱,但仅剩下柱洞烧毁的残骸,没有防火保护层。
901遗址防火保护层图片 中国消防博物馆藏
第二道保险是“胶结材料”。所有室内柱、灶台、内墙壁的外表都出现了它的身影,胶结材料是用当地随处可寻的料礓石煅烧以后制成的,烧制后外表皮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呈青灰色,同现代水泥极其相似,具有抗压、防潮、保温、美观等性能,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它良好稳定的防火性能。经历了5000余年,还保持较高的抗压强度,经用回弹仪检测,平均强度为每平方厘米抗压120余公斤,约等于100号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地湾遗址901大型房址发现的“胶结材料”,就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水泥”。现代的水泥,只是到了公元 1750—1844 年才由德、法、英国的科学家逐步研制成功,距今不过200年左右。
顶梁柱洞(图片来自 *** )
古人在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把“防火保护层”和“胶结材料”结合起来,这就有所谓的“双保险”了。这是先民们在长期同火灾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古人们就对建筑防火相当重视。
附壁柱遗存(图片来自 *** )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消防历史和防火科学技术,以及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首先要讲《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公元前 564年)“春,宋灾,乐喜为司城……”那一段。
这是我国关于消防工作最早的也是最完备的一段文字记载。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出现,以事实把我国消防历史提前了 2400 多年。
值得人们深思的是,秦安大地湾房址在设计和施工中,尽管已经采取了当时先进的防火技术措施,但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火的劫难,在一次不慎引起的火灾中毁灭而废弃了。
给我们更大的启示在于,人类同火灾作斗争是长期的、反复的、无止境的,在防火安全方面,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事情。生活中,切不可认为已经采取了先进的防火技术措施,就高枕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