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希姆莱为什么不是元帅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6-19)300

若是希特勒给予希姆莱一个什么“陆军元帅”或是“党卫军元帅”的话,那么希特勒和纳粹党估计在1934年就会垮台,甚至都不一定会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这其中的原因包含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国防军以及纳粹党之间的既合作又鄙视,既效忠又反抗的一种极其负责和矛盾的关系。而这矛盾的焦点就在于德国国防军作为普鲁士军官团的历史传承,强调了自身是“德国唯一合法的武装力量”。

在之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德国所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是一个怪胎,它虽然表面上是政党制的西式政治,而实际上军人出身的总统兴登堡和超然于政党存在的陆军(由于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真正的海军、当时更没有什么空军,所以“陆军”成为德国军队的代名词),却在德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这支军队只有10万人。所以民选总理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兴登堡和陆军对于他们不满意的政党或者总理,也有足够的能力搞掉之。

在1932年4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第二轮投票兴登堡的得票率为53%,而希特勒的得票率为36.8%,说明纳粹党头目仍然不敌这位老元帅的威望,并且在这次选举中,有40万冲锋队员被动员起来在柏林周围构建了一道警戒线,尽管冲锋队头子罗姆跟陆军解释成为“必要的预防措施”,但是纳粹企图在选举失败后实施“政变”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兴登堡和陆军随后稳定了局势,同时也开始对冲锋队这支庞大的准军事武装有所警惕。

为了镇慑希特勒的野心,兴登堡于8月6日在总统府接见了小胡子同学,老元帅一手拄着拐杖,严厉地训斥了希特勒的不臣之举,在官方公报中有如下的消息:“总统严重地告诫希特勒先生,他要以骑士的风度来领导国社党(纳粹)作为反对党的运动,要记住他对祖国和德国人民的责任”。翻译过来,就是兴登堡警告希特勒,可以通过民选上台,但是如果想凭借冲锋队搞军事政变,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所以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兴登堡和坚决支持他的陆军,在小胡子面前那是神一般的存在,纳粹再不敢以非常手段夺权,只能乖乖地抓选举。并且在垄断资本、失业工人等阶层的支持下,终于在政党选举中成为国会的之一大党,那么理论上希特勒将成为德国总理,兴登堡犹豫再三,在希特勒不断表示的恭顺之下,最终做出了这一任命,时间是1933年1月30日。

1927年的希姆莱,已经是从属冲锋队而存在的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党卫队也成为希特勒的嫡系近卫力量,其忠诚度比鱼龙混杂的冲锋队要高得多,到希特勒上台的1933年初,党卫队已经发展到52000余人,最关键的是,希姆莱一直致力于将党卫队独立于冲锋队而存在。因此希姆莱后来在党卫队内部也设置了衔级,更高一级是“全国总指挥”,其他诸如什么小队长、突击队中队长、突击队大队长、旗队长等等。

但是要注意,之一这还不能称为“军衔”,而只是准军事组织自己封的东西,并不具备合法性和官方的认可,第二,就50000多人的队伍,希姆莱的级别也高不到哪里去,也就相当于个中将军长,所以讨论党卫队的军衔,必须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来解读。包括冲锋队的什么冲锋队员、下级突击队长、上级突击队长和高级突击队长等衔级,也是自己弄自己玩的,德国官方并不承认,比如罗姆的职衔就是冲锋队参谋长、全国总指挥。

希特勒上台后,冲锋队的人数和实力急剧膨胀,到1934年初已经达到250万之众,而实际控制人罗姆更加野心勃勃,企图把冲锋队建设成为“第二陆军”,这就让兴登堡和陆军大为光火。于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召集陆军和冲锋队首脑举行三方会谈,议定陆军才是德国唯一的武器持有者,而冲锋队则负责入伍前的青年、退伍军人的军事训练,但是罗姆等冲锋队高层并不满意这个结果,叫嚣进行“第二次革命”,最终遭到“长刀之夜”的大清洗。

因为这个时候兴登堡还健在,因为罗姆已经不大听从希特勒的招呼,因为希特勒的地位并不稳固,所以冲锋队被清洗势在必行。老实说虽然冲锋队有数百万之众,但那是一群缺乏武器装备的乌合之众,真造起反来未必是国防军的对手,希特勒也是权衡过利弊才下手的,而他干掉罗姆和冲锋队所依靠的力量(陆军只是监督而没有插手),就是希姆莱的党卫队。

党卫队从此以后成为纳粹的主要政治武装力量,人数也扩充极快,尤其是兴登堡1934年8月挂了以后,希特勒集总统和总理(改称元首)的大权于一身,希姆莱的势力自然壮大,到1935年党卫队已经发展到47万余人。至1936年6月,希姆莱升任德国警察总监、盖世太保首脑和党卫队帝国长官,,从党卫队当时的规模和级别上看,他的衔级大约相当于国防军的陆军大将(一级上将)。

大家要注意,希特勒尽管已经熬死了兴登堡,但是在势力庞大的普鲁士军官团面前,他在处理党卫队和国防军的关系时,仍然是小心翼翼尽量保持平衡的。他在初期支持党卫队控制警察和情报、治安系统,却不敢轻易的同意希姆莱组建武装党卫军野战部队,直到1938年前后,才开了一个口子同意组建武装党卫军三个团级战斗队,然而在国防军高层的干预下,党卫军并没有独立的征兵系统和补给系统。

二战初期,武装党卫军的野战部队从团到师,仍然是配属给国防军各大战略单位作战,并且要接受国防军战地司令部的指挥,到法国战役的1940年,武装党卫军的规模也仅仅在90638人的规模,尚不及国防军的一个满编集团军。所以这一时期,希姆莱的所谓“全国总指挥”仍然也就相当一个大将衔,并且只是“相当”,因为国防军从来不认为党卫队和武装党卫军是一支正规的军队,双方的矛盾也是较大的。

分水岭应该是在1942年,在希特勒的纵容下,以及武装党卫军在战场上的狂热表现,使其野战部队的规模越来越大,是年底已经发展到50万人,再加上国内“下属党卫队”的各色人员,希姆莱掌握的武装分子已经超过百万之数。为了让武装党卫军跟国防军在战场上衔级配套,不仅增设了“党卫军军衔”,也就是我们了解的什么党卫军少校、党卫军少将等等,同时还把党卫队相当于将官的肩章,全部采用与国防军一样的金线编织大肩章,这时候称为军衔还算靠谱。

与此同时,希姆莱在党卫队全国总指挥的衔级之上,增设自己专属的“党卫队全国领袖”衔,同时保留“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等衔级,既然“党卫队全国总指挥”类同于大将衔,那么希姆莱的新衔级,确实要等同于国防军的陆军元帅衔,在二战末期,希姆莱能够出任后备军总司令和“维斯瓦集团军群”总司令,也说明了这一对应标准。所以我们说,希姆莱的军衔等同于元帅,仅仅是从1942年到德国战败不到三年的光景。

然而仅仅是“等同”或者说是对应而已,还说不上什么“属于”,毕竟那是两套衔级系统(军队和党属武装),毕竟国防军到战败也不认为武装党卫军是什么正规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6/510734.html

“希姆莱为什么不是元帅”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在李治生前就残害萧淑妃和王皇后 李治为何没有保护她们

武则天在李治生前就残害萧淑妃和王皇后 李治为何没有保护她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残害王皇后萧淑妃,李治为何不去保护自己的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都说武则天历史上最为恶毒的女人,其对情敌萧淑妃和王皇后的处置更令人发指。作为唐高宗李治身边最为尊贵的两位女人,虽已被冷落而被囚宫中。但她们毕竟是李治的原配、宠妃,且萧淑妃又诞有...

徐庶为什么得不到曹操的重用 徐庶是真的在划水吗

徐庶为什么得不到曹操的重用 徐庶是真的在划水吗

徐庶不被曹操重用,是因为他划水摸鱼?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徐庶,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估计都不陌生,在《三国演义》中,他曾是刘备最早的谋士之一,刘备之所以能得到诸葛亮,也是源于徐庶的推荐。在书中,曹操担心他辅佐刘备,因而在程昱的建议下,将其母亲掳...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周瑜,东汉末年名将, 算是世家子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的文武全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肚鸡肠。周瑜辅佐孙策扫平江东六郡,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江陵之战逼走曹仁,绝对算得上一代英才,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要相信司马懿 曹爽为何如此之蠢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要相信司马懿 曹爽为何如此之蠢

对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为何选择了相信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政治斗争,一向都是很残忍的。高平陵之变就是三国后期的一场政变,政变的双方是司马懿和曹爽。有意思的是,在曹爽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曹爽居然相信了司马懿不会杀掉他。没有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了。为什么曹爽这么蠢...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

王莽上位后为何将何武处死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莽上位后为何将何武处死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西汉末年,王莽上位之后,为何要马上逼迫名臣何武自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3年,王莽上位之后,把何武给处死了。王莽为什么要杀掉何武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竟然是因为之前何武没有答应举荐王莽。汉哀帝时期,傅太后把持朝政,外戚傅氏和丁氏在朝廷势大,而太皇太...

三公、三孤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地位如何?

三公、三孤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地位如何?

在古代的官职设置中,讲究虚实结合,既有实际品级的职事官,也有虚衔的荣誉称号。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古代帝王跟正常人一样,并非生下来就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必须通过后天学习与实践获得知识与经验。为此,皇室十分重视对皇子、特别是太子的教育与培养。即便太子(或其他皇子)做了皇帝,也需要继...

吴范: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推算天象节气和观察气候

吴范: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推算天象节气和观察气候

吴范(?-226年),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擅长术数。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吴中八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范以推算天象节气和观察气候闻名于郡中。孙权起于东南,他委身事奉,每推算灾祥多应验,遂显名。孙权委以骑都尉,领太史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