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重道的成语你知道几个?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从古自今老师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公冶长》中也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句子。可见古人对于老师是多么尊敬,哪怕是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当他有你不知晓的道理时也应该保持礼貌。那么你知道哪些关于师徒的成语呢?你知道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
1.曾子避席
这一成语出自《孝经》,原文如下: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大概的意思就是当孔子向弟子们授课时,曾子起身站立,走出席子后,向老师请教,这是对老师的尊重。
2.程门立雪
相传北宋学者杨时年少有为,考中进士后为了继续学习,不惜放弃了入朝为官的机会。他先后拜了程颢、程颐两兄弟为师,刻苦钻研知识。在一个冬天的午后,他照常和同窗游酢一起去拜访程颐。谁知道程颐此时正在睡觉,他们既不愿意打扰老师休息,又不愿意痛失一次请教学问的机会,就静静站在门外等候。等到程颐睡醒,打开门时,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3.一字之师
关于一字之师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最出名应该就是位于大居守的李相向一个小吏行北面之礼,拜他为师了。
相传这大居守李相这天傍晚正在读《春秋》,一天一卷,总是把叔孙婼的“婼”字读成“ruò”音。他看见旁边的小吏神色不对,便问他:“你看过这本书吗?”,小吏说:“看过。”。他更加觉得奇怪,又追问道:“那为什么听我读书就面露苦涩呢?”,小吏答道:“我以前读这本书时,我的老师教导我说这个字读作'chuò'音。听见你读,我才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李相却说:“不不不,是我读错了。”,随后就向小吏行礼,拜他为“一字师”。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成语故事啦。今天是教师节,我们不要忘了人之根本,要记得尊师重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