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收台的时候火炮那么猛,后来 *** 战争却那么孬?
康熙时期,大清的火炮水准至少在表面上依然与西方非常接近。
然而,100多年后,当英军来攻时,大清的装备却与对手完全不在一个时代。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康熙时期的火器水准与西方已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康熙二十五年,荷兰国王遣使来华,进贡“璠肠鸟枪”,康熙令火器家戴梓仿造10支,回赠荷兰来使。
由此来看,当时的西方火器虽然先进,但大清要制造出来并没有问题。
“引进+改造”,正是康熙朝火器发展的实际反映。
与后来的历代清帝不同,康熙是比较开放的,他十分注意通过西方传教士来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同时,严峻的国防压力,也使康熙对火器的制造和装备十分重视。
当时,康熙的对手们都有一定的火器水准。
吴三桂、耿精忠都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红衣大炮。
郑氏政权则保持与荷兰、英国的长期联系,保持着相对先进的火炮能力。
准噶尔也曾聘请瑞典人(当时瑞典的火炮水准是欧洲更先进的) *** 火炮。
为了应付这些对手,康熙深知“军中火器,甚属必要”,十分重视火器的研制和制造。
自康熙十一年至康熙六十年,仅中央 *** 的各种火炮就达905门。
由于康熙朝的战事既发生在南方山地,又在沿海岛屿,既在茫茫草原也在雅克萨这样的坚城,因此,康熙朝的火炮种类丰富,其中,既有红衣大炮,也有冲天炮、字母炮及奇炮等新型火炮;既有大口径重炮,也有各类便于携带的轻型火炮。
总体上,康熙朝的先进火炮,已主要是“引进+改造”,虽与西方更先进水准有稍许差距,但总体上在同一水平线上。
然而,康熙年间的火器水准,却已是 *** 战争前大清火器的更高水准了。
停滞、倒退
如前所说,康熙重视火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部压力。
三藩之乱,直接要推翻大清;噶尔丹则提出了对北方的统治权,这些都是“伤及国本”的威胁。
然而,在击败噶尔丹后,虽然大清与准噶尔的战争仍持续了数十年,大小金川、张格尔之乱、白莲教起义都威胁着大清,但其威胁与吴三桂、噶尔丹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自康熙晚年开始,对火器的态度已经由积极发展转为防范。
不但新的研制停了下来,各军,各地,要装备何种火器,需要朝廷在指定,按照前朝留下的样式、尺寸铸造。
可以说,火器的研制、发展基本停滞了下来。
1840年,也就是 *** 战争爆发的这一年,齐齐哈尔请求造炮,道光帝下谕按照《皇朝礼器图式》中“神威大将军炮”的样式尺寸“详细估计”。
神威大将军炮是康熙二十年制造的铜炮!
可见,大清除了重制160年前康熙时期的火器外,已经拿不出任何新东西了!
当然,根据作战需要,大清此后仍然研制了一些“新型装备”,比如抬枪等,但基本上都是在康熙朝装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没有实质突破。
到乾隆年间闭关锁国后,与西方的联系基本上维持在更低水准,大清不但落后了,还不知道自己落后了。
更可怕的是,不单只是停滞,大清的火器水准还出现了致命的滑坡。
首先,是制造能力的滑坡。
清代的火器制造,此后都要按照南怀仁等人铸造的“模”铸造,不但完全没有创新能力,而且,翻铸的次数越多,误差越大。
到道光年间时,“头尾周径不能算合,任意大小,一位一式”,康熙朝的火炮连抄都抄不会了。
其次,是大量先进装备的“失传”。
由于只是按照规定“复制”,因此,许多没有被“抄”的装备,大家连知都不知道。
比如,大清很早就研制出了爆炸弹。
可是,由于在演习和实战中较少使用,后来大家都不知道大清还有这样的装备!
因此, *** 战争时,英人有多种炮弹,清军只能使用实心弹,至于威力较大的爆炸弹,连林则徐都不知道大清有这样的炮弹!
再比如,戴梓曾发明了“连珠火铳”。然而,由于被“器藏于家”,没有正式装备,在“乾隆中尤存”,后来居然就失传了。
100多年间,大清的火器水平在停滞、滑坡。
而这100多年,西方的火器水平,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西方火器突飞猛进的160年
1690年,康熙取得了乌兰布通之战的胜利。
提出北方统治权的噶尔丹败亡,大清压力顿减,此后,康熙朝,乃至大清的火器发展停滞了下来。
就在2年前,法国人发明了管套式刺刀。
1703年,法军之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管套式刺刀,此后,这成为西方军队的标配。
这是拉开中西方步兵差距的一次发明。
此前,由于火器需要近战掩护,因此,军中需要大量的长 *** 等冷兵器。
这种情况下,中西方的火器比例差不多,都是冷热兵器5:5上下。火枪,本质上只是弓弩的替代品。
管套式刺刀普遍装备后,西方的火枪兵近战能力大增,已能脱离冷兵器掩护独立作战。
由此,西方军队的火器装备比例迅速提升,由此带来了军队结构和火力密度的革命性变化。
1818年,英国研制了火帽,1835年,德国研制成打击点火药,引燃火焰,发射弹头的机柄式步枪,也就是击针枪。
之一次 *** 战争时,英军装备博克式步枪,就是这类击发枪。
用这种火枪,射手可以以任何姿势(卧倒、跪地,或者在行进)射击!
这也就意味着,在对射时,只能站立射击的清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
枪上的差距拉开了,火炮的差距就更大了。
同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冶炼技术、生产的飞跃。
十八世纪末,西方开始用搅炼工艺锻铁,可以锻铸铁,到1829年,可以用鼓风炉的余气进行预热鼓风,使熟铁产量增加到3倍。
因此,西方的铸铁、锻铁产量迅速提高。
1720年,康熙年间,英国的铁产量为2万吨,1806年为25万吨,1850年达到250万吨!
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都已经能用生铁、铜铸造各种滑膛前装火炮,并依其口径、长度之比例和性能特征,区分出加农炮、榴弹炮等;炮身由几百斤、几千斤直至万斤;口径从几英寸到十余英寸;炮弹有实心弹、 *** 、散弹,火炮射程一般在1000-2000米,每分钟2至3发炮弹。
这使中西方的火炮完全拉开了差距。
不仅在质量、工艺上差距明显,即便在数量上,双方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如前所说,康熙朝四十六年铸造各类大炮905门,此后,大清的数量急剧下滑。
而在1812年的博罗季诺,一天之中,法军投入587门火炮,俄军投入640门火炮!
质量、数量,双方的差距彻底拉开了!
有差距不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差距不能迅速追赶上。
再难以追赶的差距
其实,康熙年间的火器水平能与西方在“同一水平线”,是一轮“追赶”的结果。
火药、火器都是我国发明的。
火药、火器传入西方后,东、西方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火器。
然而,到嘉靖年间时,当葡萄牙的“佛朗机”、“鸟枪”进入时,大明已意识到需要向西方学习了。
通过学习,大明很快就掌握了这些先进火器,并能结合传统火器的特点加以改造。
因此,直到康熙时期,大清的火器水准仍然能比较轻松地与西方保持同一水平线。
然而,这一次落后所形成的差距,却再难以轻松追赶了。
因为,明代火器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对火器的需求。
自大明正统年间后,天下承平日久,没有发展火器的迫切需要,外加统治者“恐传习漏泄”,因此,传统火器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相比之下,西方各国间及内部则争战不已,火器迅速发展,因此,到嘉靖年间时,大明反倒要向西方学习了。
当时,双方在基础科学、制造能力上都差距不大,大明自然拿来就能用,毫无压力了。
然而,大清这一次,却很难追赶上。
这一次的差距,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工业能力的大发展!
大明拿着缴获的火炮,就能改出各种佛朗机,然而,大清即便拿着英军的武器,也是制造不出来的。
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冶金技术,双方都有决定性的差距。
更可怕的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加速性,西方的技术实际上仍在加速发展,装备的革命性变化仍在继续,因此, *** 战争后,很长时间内,大清与西方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仍然在拉大。
在火器上,康熙时期,大清就已经是“追随者”了。
当时,西方的技术虽有优势,但不足以克服“客场劣势”、“规模劣势”,成功侵略大清。
因此,在解决了几个主要威胁后,在清统治者看来,西方技术虽好,但并不足以威胁大清,反倒是内部统治的压力比较大。
因此,大清放弃了“跟跑”,转而通过束缚手脚来维系自己的统治。
结果,在工业革命后,当西方的技术优势足以使其克服“客场劣势”、“规模劣势”时,大清根本无力阻挡了!
在19世纪中叶大清朝败得体无完肤的 *** 战争里,一桩比丢城失地更叫后人捂脸的事实,就是 *** 战争战场上的奇葩现象:清军精锐部队的火炮,竟然比17世纪康熙收台时,清军当时的火炮还要烂!
说起这桩丢脸事,好些历史爱好者们,都对落后挨揍的清王朝连锤带踩,大骂“清王朝只重弓马骑射轻视火炮”。但这里却要澄清下,历史上的清王朝,真没这么缺心眼。清朝能取天下,本身就是尝到了火炮的甜头,以雍正帝的话说,火炮一直是“军中最紧要之利器”。哪里敢不重视?于是顺治帝时,八旗每个旗都有火炮厂,康熙帝在养心殿设立了御制火炮厂,火炮研发热火朝天。
而最代表清朝前期火炮水平的,正是康熙 *** 前后,即公元1683年前后,清军装备的各式火炮。
当时的清王朝,正是火炮研发登峰造极的年代,以中小火炮说,清军装备有四尺长的“金龙炮”,五尺长的后装“子母炮”,木制三脚架发射的“奇炮”,全是可以在草原上轻便携带的凶悍野战炮。重炮却更狠,有重千斤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重八千斤的“永固大将军炮”,可以发射二十斤重的重磅炮弹。而且由于承袭了明代的“铜心铁胆”技术,这些吸取东西方精髓的火炮,清朝炮厂完全可以用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生产出来,批量装备部队。
而随着清王朝平定台湾,当时玩命更新火炮技术的清军,更收到来自台湾明郑政权的投降大礼:南明军队的“台湾炮”。这类技术迥异于清王朝的南明军火炮,学透了当时荷兰英国的加农炮工艺,其中威力强大的千斤重炮,在郑成功 *** 的战役上,就曾暴砸荷兰“热兰遮城”堡垒,差点把这“东亚之一堡垒”砸塌。清军接收的十八门“台湾炮”里,也有威力更强的“七千斤重炮”。这些火炮此后被清朝收缴入武库,成了压箱底的装备。
如此利器在手,对于当时清军炮兵来说,也好似双剑合璧。把康熙年间清军的火炮水平,助推到世界领先位置。
但当时为大清强悍火炮自豪不已的康熙帝,绝不会想到近二百年后的奇特现象:1841年,当 *** 战争打得一败涂地时,焦头烂额的道光皇帝紧急下令铸造火炮。谁知清朝造办处拿出来的样品,竟都是康熙六年时宫廷里留存的火炮,比康熙收台时的火炮水平都差得多。而且就这惨淡水平,当时清军前线的火炮,竟都达不到。欧美各国的火炮都在突飞猛进时,大清的火炮,就是这么越活越抽。
为何会“抽”?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工艺的退步。
清朝的火炮铸造技术,也就剩了工匠们手把手传承,然后,就是一拨不如一拨。
低劣工艺简直是“碎铁渣滓过多,膛内高低不平,更有孔眼”。
更可笑的是,明明因为火炮低劣挨了打,挨打后的清王朝,当时还浑然不觉。到了近二十年后的第二次 *** 战争时,清军的火炮依然是花样摆烂。以至于大学士瑞麟还大声疾呼:不如把当年缴获的十八门南明“台湾炮”再拉到前线去,好歹比清军现在的火炮好用,没准还能多打死几个洋鬼子——都被揍成这样了,还没想着奋起直追,只想着抱老祖宗的大腿。
而比起这原地踏步的工艺来,另一个触目惊心的原因,就是清王朝的腐败。
清军的炮弹与火药生产,官员都中饱私囊,质量极其低劣。
这样越演越烈的腐败风气下,生产出来的火炮,就算是工艺靠谱,战斗力又如何能靠谱?
于是,也就有了 *** 战争战场上,英国侵略者以个位数伤亡,杀得成千上万清军一溃千里的悲情景象。落后就要挨打,固然是个耻辱。但一个强大的国家,怎么沦落到落后挨打,却是更刻骨铭心的反思。清朝火炮近二百年“越活越抽”的一幕,就是生动说明。
参考资料:《清史稿》《大清会典》《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各做成活计清档》《中国古代火炮史》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