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7-10)360

刘邦,算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最令人感觉称奇的,莫过于他本身的经历了。他从一个底层人员,说好听点叫小混混,不好听那就是流氓,最后一步一步做到了皇帝,成为一代开国君主,这样的经历,可不是随便哪一个小混混都会有的。但是,刘邦到底做过些什么事情,以至于很多人都把他叫做“流氓皇帝”呢?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里的竖子,大抵说是刘邦。今人评说汉高祖刘邦,除了“皇帝”,还有“流氓”,合二为一称为“流氓皇帝”。那么,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1.好酒色

刘邦起兵反秦的生活轨迹是怎样的呢?看看《史记》怎么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就是说刘邦“游手好闲”。“富二代”什么的游手好闲,大可以美其名曰“潇洒”。但刘邦的老爹只是个穷农民,因此他这只能称为 “混混”。不过这个混混在乡里也混出点小名堂。

原来,刘邦人称“美须髯”,而且“喜施、意豁”(比较大方,花别人的钱不是钱),口才也很好。成年后混进了公务员系统,做了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现代的村长)。有了权利,刘邦的流氓品性愈发不可收拾,时不时上酒馆喝点小酒,调戏酒吧女,对自己的手下也常常有事没事喜欢调戏,比如摸摸脸拍拍 *** 什么的。

2.吃白食

刘邦好酒色,可这得烧钱。秦朝的亭长可不比现代的村长,刘邦这个基层公务员仍是个穷光蛋,流氓没钱肿么办?“吃白食”!《史记》有记载:“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什么意思?也就是刘邦常常去酒家喝酒,也不给钱,只打白条。到了年底结算的时候,店家往往将刘邦赊的账给一笔划掉。不以挣钱为目的的生意,都是耍流氓。

店家为何要金钱如粪土呢?《史记》记载很有玄机:“见其上常有龙,怪之”(刘邦喝酒的时候,后面总能看见神龙附体)。真正的原因,估计店家觉得刘邦这个混混是个地方小领导,黑道白道估计都有认识人,小生意人没有必要蹚浑水。当然,简单点说就是:不敢惹。

3.娶霸王亲

刘邦好吃白食,结果吃出了一门霸王亲。当时有个叫吕公的富豪,惹了麻烦,避祸来到了乡里。外来的吕公自然得摆个场子,结识一下当地名流。古时吃饭是有讲究的,吕公定下了规矩:“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刘邦可大方了,在贺礼红包上写:“贺钱万”(又是“白条”)。吕公也是怪人,不但不指责刘邦耍流氓吃白食,反而认为刘邦身无分文敢到老夫宴席耍流氓,器宇不凡啊,想必有几分本事,我看这小子行。于是告诉家人:这一万白条就当礼金,将女儿许于刘邦吧。

喝酒白捡个媳妇,那怕是个母老虎,刘邦也笑纳了。不过,刘邦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千金 *** ”也没太多怜香惜玉,王的女人也被打发到田间干活。

4.抛儿女

若没有后来那场轰轰烈烈的秦末起义大潮,刘邦估计还得在乡里做一辈子的流氓。可流氓就是运气好,抓住好时机,跟紧潮流起义推翻了秦朝。没了官府,各路流氓就开始抢地盘,这就难免得罪人。最后,刘邦和百年不遇的牛人项羽干上了。

刘邦大多数时候,都不是项羽的对手,经常被打得跑路。《史记》记载:“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孝惠、鲁元为刘邦一双儿女),滕公(夏侯婴)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你看,刘邦这哥们为了逃命,哪管儿女死活,直接丢下车。

要不是随从司机夏侯婴不忍心,三番而再地下车捡“包袱”,孝惠、鲁元恐早命殇乱兵之中。这件事后,刘邦就真正的在史学家眼里成为了“流氓”。

5.弃老爹

刘邦必要的时候,老爹也是完全可以不要的。有次刘邦跑路时还真把老爹给丢了,成了项羽的俘虏。

后来楚汉僵持的时候,项羽搬出了刘老汉,笑笑道:“老刘在我这喝茶,我看你也来哥这坐坐喝杯茶谈谈心。如果你忙,那哥把老刘炖了,给你捎一碗汤过去?”(《史记》:“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项羽说的挺绝,但刘邦的回话更绝:“哥啊,当年咱们可是拜过把子,这老刘不仅是我爹,也是你爹,你若当真狠心,我倒也愿意尝尝味道。(“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耍流氓,谁怕谁!项羽怎能比过刘邦?

6.轻文人

刘邦耍起流氓来,对老爹儿女全不当回事,自然对酸腐文儒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刘邦当上大领导之后,干了些颇为荒唐的事。他见到不喜欢的儒生,就会拿过他们的帽子,潵泡尿在里面。《史记》有这样记载:“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

“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对于当时的儒生而言,这帽子就是他们的发型,是气节。被侮辱之后,儒生们当然气不过,大肆宣传刘邦的各种流氓行为,就这样,刘邦的流氓形象自然而然的传播开了。

7.辱武将

其实,刘邦对文臣武将是一视同仁的,即便是跟随着自己摸爬滚打多年的战友,也是如此。譬如,在某次庆功宴上,刘邦喝高了,就和出生入死的手下们侃起了大山:“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这话就是说,你们这些武人打打杀杀看上去蛮风光的,其实无非是我的走狗而已。你看,多伤自尊啦!楚汉相争很激烈时,有个叫做黥布的猛将,带了一大班子人来投诚。换了曹操那是赤足而出,以礼相待。可刘邦偏不,谁叫他是流氓呢?刘邦叫上两个美女做“足按”,然后闭着眼睛听黥布汇报工作。

这黥布可是很要面子的,受此“礼遇”一时还挺想不开,差点就饮刀自刎了(“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你看,要说刘邦不是流氓,恐怕他自己都得笑了。但刘邦的事迹,却告诉了我们:做流氓不可怕,但一定得做个有梦想的流氓,万一梦想实现了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7/514330.html

“为什么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 的相关文章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样的 此计谋是不是铤而走险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样的 此计谋是不是铤而走险

还不知道:子午谷奇谋到底是妙计还是铤而走险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国第一次北伐时,名将魏延曾经提出过一个可能改变三国历史的军事建议:子午谷奇谋。大致意思就是,希望丞相大人你能效仿韩信的暗度陈仓之策,领队人马出斜谷与曹军郭淮正面对峙,我魏延率领一万人马,其中五千为作...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汉景帝最后斩杀晁错真的是因为削藩之事?

汉景帝最后斩杀晁错真的是因为削藩之事?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晁错是汉景帝最忠实的谋士,他一生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帮助汉景帝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急汉景帝所急,想汉景帝所想”。汉景帝所急所想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焦急,就是吴王刘濞要造反。最普遍的焦急,就是藩王们权力太大...

颜良的实力怎么样?在三国英雄排名如何?

颜良的实力怎么样?在三国英雄排名如何?

实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英雄众多,民间有个武力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这里面,徐晃排名十五,在张郃、张辽之后,在庞德之前,而颜良排名二十二位,倒数第三,文丑...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乐进,曹操麾下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三国中最不该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乐进为人骁勇善战,经常充当大军先锋,无坚不摧,深受曹操重用与信任。那乐进是如何“奋强突固,无坚不陷”的呢,又为何不出名呢一,投靠曹操乐进早年从军,在曹操帐下效力,虽然身材矮小,但为人骁勇善战,因此很得...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对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要是和孙权发生全面战争,谁会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取得益州之后、湘水划界之前。如果曹操不插手的话,刘备与孙权全面开战,胜负难料,谁都没有取胜的把握。但这取决于孙权的战略决策,很可能孙权会主动放弃,刘备再次夺...

历史上卫青与平阳公主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上卫青与平阳公主之间的感情如何?

平阳公主,西汉时期公主,汉武帝刘彻同母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众所周知,大司马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她是汉武帝的贤后,而卫青后来又迎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很多人认为汉武帝重用卫青,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是他姐夫,而他又是汉武帝的姐夫,其实则不然,卫青迎娶平阳公主是在其成为大将军之后。...

周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奖善惩恶,恩威并用

周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奖善惩恶,恩威并用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鲂年少时好学,被举为孝廉。历任宁国县长、怀安县长、钱塘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作乱的彭式及其党羽,因而升任丹阳西部都尉。彭绮率数万人反叛时,周鲂被任命为鄱阳太守,与胡综共同将其生擒,因功加职昭义校尉。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