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廉银有没有起到廉洁的效果?
养廉银是雍正皇帝专门为官员推出的一项薪资制度。本来雍正皇帝的出发点是想高薪养廉,培养官员们廉洁的品行,避免朝中发生贪污。不过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清朝更大的贪官和珅冒了出来,为什么养廉银没能起到廉洁的效果呢?其实根据养廉银的规则,官员的薪水已经有了10倍到100倍的提升,但似乎还是没办法达到养廉的效果,难道人性真的就是如此贪婪么?其实雍正此招也是治标不治本。
“养廉银”是清雍正朝确立的一项为促进官吏廉洁的制度。雍正朝后,清代官员除常俸,饭食银外另可获得一笔养廉银,据萧一山《清代通史》所记,这笔银子远远高于官员常俸,其用意在“高薪养廉”。这项开销的来源主要是雍正二年(1724)始,火耗归公后新辟的财源。然而“养廉银”制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养廉银更大的弊端在于严重拖累了国家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据萧一山先生统计,清代官员,除却亲王以下至公、侯、伯、子、男等勋爵宗室外,自正一品至从九品薪俸自白银180两(京官另拨俸米90石)到31.5两(京官另拨俸米15.75石)。而与此相对应的地方上督抚一级的官员(更高级别)一年的养廉银达到15000两上下(清代亲王一年俸银为10000两上下),布政使8000两上下,各级官员均享受养廉银,一直发放到知县一级(多为正七品)。据统计雍正朝每年花在养廉一项上的银子高达422万两之多,与此相对,当时 *** 一年总收入约为4300-4400万两,总支出约为3500万两。换句话说,国家收入的10%,支出的约1/8花在了高薪养廉上。
其二,养廉银最受诟病之处在于“养廉不廉”。养廉银在雍正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自康熙末年以来吏治败坏之局面稍有缓和(康熙朝官俸过低,几不能满足官员日常开销,清廉官吏连骑马、坐轿都难以维持,故其时养廉银却有必要),而经乾隆一朝浮华影响,吏治更行败坏,贪腐盛行,知识阶层与官吏道德沦丧,“巨贪”和珅广为人知,然乾嘉两朝大贪绝不止于和珅一人。进入道光朝后,吏治败坏已至不可收拾的境地,此后晚清腐败,更是令人发指。应该这么说,养廉银给了官员以优渥的生活,使得其不靠贪污能活出官员的“体面”。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反腐惩贪的手段并没有能够配套,不管是雍正朝的“完赃减等例”,还是乾隆朝的“议罪银”都严重败坏了吏治。前者给了官员以侥幸,贪污的成本下降了;后者曾荒唐的抓小放大,真真应该严抓的问题被掩盖在了议罪银所议的小过小失之下。
其三,养廉银来自于火耗归公。火耗归公本是不得已之法,实在是地放巧立名目征敛过盛,雍正帝才收归国家。然而,火耗归公把本不合法的附加税合法化,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不过最后我想特别提出一点补充,养廉银设立之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官员廉洁。康熙末年吏治败坏不仅是贪腐盛行,且由于康熙帝本人在政治上“不生事”的守成倾向,官员碌碌无为,不任事的风气大兴,这对国家危害甚于贪腐。这个“养廉”字不仅针对腐败,也是针对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