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真的是穿一次就扔掉吗?
历史上真实的皇帝的龙袍,都是做工非常精致的,虽然说名义上还是一件衣服,但其实早就已经超过了衣服的含义,论 *** 工艺,龙袍都是高级别的工艺品,远非现在 *** 上那些劣质的戏服可比。但是如此贵重又象征着皇帝身份的龙袍,要如何清洗呢?难道说龙袍都不会清洗吗,还是穿过一次就不会再要了呢?
皇帝的龙袍不洗,但不是穿一次就扔掉
当皇帝的在穿衣方面就是任性,龙袍不洗。
不洗的理由:
一,不脏
皇帝的衣服太多了经常换,不脏,他的衣服有着繁琐的分类。基本分有三大类,每类都有成百上千件,分1.礼服 2.吉服 3.便服。
礼服(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
吉服(服冠、龙袍、龙褂)
便服(平常穿的衣服)。
这么多的衣服,皇帝最常穿的就是便服。龙袍穿的时间比较少,因为不脏,所以不洗。
每天穿龙袍的时间有限,龙袍不脏
龙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上朝或者宴会结束,就会被专业伺候的宫女脱掉,换上便服或者其它衣服。
龙袍穿着没有便服轻松舒服,统治者们会很快把龙袍换成常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范围最广,如常朝视事、日讲、省牲、谒陵、献俘、大阅等场合均穿常服。
皇帝在宫中,所到之处都一尘不染
皇宫内的卫生被宫女和太监打扫的一尘不染,皇帝上朝或者参加大典很少会把龙袍弄脏,皇帝经常沐浴更衣,不会穿脏龙袍。
二,不洗和它的材质有关。
龙袍材料金贵。龙袍上的图案基本都使用金线绣、缉米珠、织金、妆花、孔雀羽、缂丝这些最昂贵珍贵的材料和技法,其中缂丝工艺相对复杂,工艺上称为“连经断纬”。这些成本很高,有的龙袍上甚至缀了数十万粒米珠、珊瑚珠,这些珠子间隙相当,不能有任何拉扯,否则错位影响整体美观。而用孔雀羽、金线满绣,其中材质较脆,织绣的纹路容易洗变形,甚至洗断,如果洗断了龙身上的重要部位,会被统治者认为不吉祥,二次修补的话,达不到起初的效果,对一般的皇帝来说也没有必要修补。当然不能水洗。
穿过的龙袍,怎么处理
等皇帝不想穿这件龙袍了,就直接封存!这里可不是“扔掉”。天下只有皇帝一人可以穿龙袍。如果扔掉,有可能被人捡拾,谁如果穿或者私藏龙袍会被灭族,大罪。
关于龙袍的另外一些事
龙袍之所以叫龙袍,是因为它上面秀有九条龙,胸前1条、背后1条,左右两肩共2条,前后膝盖处各二,共4条,还有1条绣在衣襟里面。用眼随便扫描即能看到前后各5条,这就是古代帝王所崇尚的”九五至尊”,龙袍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绣着逼真的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寓意着“绵延不断”、“一统山河”、“万世升平”。
统治者对龙的崇拜程度很深,皇室建筑、家具陈设和生活容器等也多用九、五两个数字,例如九龙杯、九龙宝剑。
凡是也有例外,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有12条龙,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而明世宗嘉靖七年创制的“燕弁服”上有81条龙(九九)。
制造龙袍有专人监工: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在明代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孙隆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
工序复杂要求严格:根据史料记载,光绪皇帝一件龙袍就动用了上千人才 *** 完成,手粗糙的工人不用,以防弄毛绣线。这些人必须要接受专业的训练,保证刺绣的力度是一样的,绣出的花纹平滑工整,龙袍上的纹样以及所在的位置也绝对不能有丝毫差错。
龙袍的做工相当精细,所用线专业制造,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金丝、银丝。清代宫廷服饰衣料的生产大多来自江南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极少部分由京内织染局织造。
最简单的龙袍一般要七、八个工匠,一年左右完成。
龙袍的颜色不仅仅是黄色
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红色,秦朝又开始崇尚黑,汉朝推绎周崇尚红。隋文帝之一次把龙袍的颜色改为黄色,以后的统治者们都把黄色做为更高贵的颜色,它象征中央,因此,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直到封建王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