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人吃火锅涮什么菜?

历史文化1年前 (2023-07-20)550

一到冬天,很多人就非常喜欢吃火锅,火锅可以说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美食,而且能够放在火锅里面涮的食材非常多,各种不同口味的锅底也是满足了很多人不同的需求,而且不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火锅,都很有代表性。那你知道,在菜品并没有现代这么丰富的古代,古人吃火锅的时候都涮些什么菜吗?古代的火锅叫什么名字,古人又是怎么吃火锅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古人吃火锅涮什么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不断演变,火锅等日常用品也随着更新换代,五花八门,这就是社会的发展规律。

以前没有电热和燃气,只靠柴火、木炭作为燃料加热,食材之类大凡以大白菜、白菜花、菠菜,莲藕、鱼丸,羊肉片等等。食物丰俭由人,食品随心适口,加点小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情趣。一直都认为,古人比现代人更懂得享受,就比如在吃火锅这件事沙,就涌现出不少历史上著名的吃货

比如西汉的江都王刘非发明了”九宫格”,不过当时被叫做“分格鼎”;东晋的陶渊明创造了“菊花火锅”这种新式锅底,后来还被慈禧太后发扬光大;另外还有为“涮羊肉”火锅命名的元太祖忽必烈,首创了“风羊”火锅的明太祖朱元璋。

当然啦,最有名的记载是乾隆皇帝,他除了下江南寻遍美食,还创下了一个月吃23种、66次火锅的更高纪录,同期还举办了以涮肉火锅慰劳“离退休职工”的——“千叟宴”,算是极致的火锅爱好者啦。

所以你要问古代人们是怎么吃火锅的,先来看看故宫博物馆展览上出现的几款“火锅”吧!至于古人吃火锅要下哪些菜,也来举几个著名的例子。魏文帝曹丕更爱吃的是“五熟釜”,也就是五个火锅格子,分别放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来煮,吃不同的口味。唐代的白居易有一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明当时吃火锅一定要喝米酒的。

到了明清时期,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各种香料进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火锅的味道和种类。简单的说,这个时候的火锅,秉着“能吃就不要浪费”的思想,各种食材统统可以丢下去涮!这里的带头大哥,就是皇帝们,他们不仅自己喜欢吃,还喜欢大宴宾客。

最后到了清末,吃火锅也讲究风雅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淡派吃法,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吃火锅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器具,用什么样的火锅。古代器具材料的发展也就是火锅材料的发展,从一开始的陶制品,到青铜鼎器,再到铁器,火锅器具也是在慢慢发展的。二是热源,吃火锅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热源,古代没有现在的电和气,只能用柴火或木炭来加热火锅。三是食材,古代的食材大多是就地取材。可以吃到豆腐,白菜,猪牛羊肉,鸭血,菠菜等。

吃火锅的历史应该和人类发现用火开始,你想想,当时古人是吃生肉的,后来用上了火,用一个凹面的石头,把肉切小放入,吃起来肯定比吃生的好吃,水成了汤也很好喝,这就是吃火锅的开始。这一古老最简单吃法保留下来。北方游牧民族基本上是天天吃火锅,因为他们没有炒菜的概念。南方的人由于吃得很杂,所以将蔬菜放入火锅里与肉一起煮,也很好吃。几千年以来,只是在切肉 *** 有改进,主要是易熟上口快,还有蘸料味道更鲜美。

可以想象一下古人几个人围坐在火炉旁,架个青铜锅或铁锅,忍受着炭火的烟气,涮着牛羊肉,喝着小酒,边吃边聊。

2、古代人怎么吃火锅

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而加以变化的。辣椒”在未进入中国时,怎么会有辣的调味出现呢?三国时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几格的锅,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和现今的“鸳鸯锅”,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铜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现今的火锅。演变至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

从元、明、清到现今,火锅器皿上的变化并不大,新的容器除了锅宝采用耐高温透明玻璃,煮的时候可见食物的翻腾,吃的时候较不会有漏网之鱼外,铜锅、铁锅、砂锅等锅具,只是在 *** 上更为精致,多已使用几千年以上,而现用的最普遍的也最广泛的锅具为“不锈钢锅”,也就是俗称的“白铁锅”。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

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更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3、宋代火锅拨霞供

南宋理宗赵在位期间(公元1224~1264年),福建泉州出了一位名士,姓林名洪,自号可山。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以诗闻名当世。他性情恬淡,经常游历名山,拜访高僧隐士。

一年冬天,林洪专程前往福建武夷山拜访著名隐士止止师。武夷山是福建之一名山,相传古时有山神武夷君住在此山而得名。这座山绵延120余里,溪流环绕其间,分为九曲。止止师住在第六曲仙掌峰。

林洪快到仙掌峰时,天空下起了大雪。一只野兔在岩上奔驰,因下雪岩滑,滚下山来,被林洪捕获。林洪手提野兔,心里很是高兴,不知不觉来到止止师住的地方,要同主人一起美餐一顿。

他问止止师会不会烹兔。止止师说:“我在山中吃兔的 *** 是:在餐桌上放一个火炉,炉上架着汤锅;用酒、酱、椒、桂等作调味汁,把兔肉切成薄片,待锅中汤沸时,用筷子夹着肉片,在汤中测熟,蘸上调味汁来吃。”

于是他们就按止止师所说的 *** ,烹食了这只兔子。林洪觉得这种食法,不仅滋味鲜美,而且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非常有趣。几年后,林洪来到京城临安(今杭州市),在工部郎杨泳的筵席间又尝到了这种 *** 烹食的兔肉。

他看到炉上锅中汤汁沸腾,如浪涌江雪,宾主们夹着红色的肉片在蒸汽中频频摆动,如风翻晚霞,即席赋诗一首,其中有“浪涌睛江雪,风翻晚照霞”的名句。

随即给这一菜肴取了个名字“拨霞供”,而且把它收入自己撰写的《山家清供》一书中。从以上文字我们不难得知,林洪所谓的“拨霞供”就其用料和烹食 *** 来说,应该就是火锅涮肉。也许今天的测羊肉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7/516101.html

“古人吃火锅涮什么菜?” 的相关文章

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 两人真实关系是什么

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 两人真实关系是什么

对刘禅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是君臣,师生,还是彼此争斗的政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呢?我们都知道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生前便委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临终时更是将自己的儿子刘禅叫到跟前,...

范镇: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以直言敢谏闻名

范镇: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以直言敢谏闻名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生平不信佛事。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

徐庶选择投靠曹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徐庶选择投靠曹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徐庶,字元直,是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期间结交的好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典故流传很广,一方面展现了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了刘备的人格魅力。然而实际上,曹操并没有为了得到徐庶专门用计,徐庶是母亲被俘后,主动投奔了曹操。《三国演...

盘点三国早期六位将领,他们有杰出成就却被历史遗忘

盘点三国早期六位将领,他们有杰出成就却被历史遗忘

三国(220年-280年)是,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将星云集,桃园三兄弟、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等等优秀武将名传青史,让人耳熟能详。然而,还有那么一些人并没有...

在文学与政治方面,裴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文学与政治方面,裴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

在古代皇帝外访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在古代皇帝外访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做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以我们熟知的古装剧集来看,皇帝的微服私访在其中是常有出现的,这是以一种演绎化的手法来将故事推向高潮。而说到古代的皇帝们,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说他们坐拥天下吧,有的皇帝还喜欢经常的微服私访,但是...

历史上真实的刘暠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上真实的刘暠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后汉,五代十国时期由刘暠建立的王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暠,原名叫作刘知远,并非汉人,而是突厥分支沙陀部族人,唐昭宗乾宁二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他从小不爱说话,表情十分严肃,面色紫红,别人都认为他是个很有威严的人。成年之后,跟在同为沙陀老乡的唐明宗李嗣源身边做偏将。当时著名的后晋高祖...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圣旨是皇权的代表,所以古代时的圣旨都制造的极为精美,并且还划分了等级。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相信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便是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太监那些皇帝的圣旨,去需要通报命令的地方宣读。但是,对此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太监的文化水平很高吗?对于太监这个身份,有很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