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逝去,不掉一滴眼泪的人,往往是这几种人,错不了
《明史》中这样一段记载:“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妻——马皇后,因病去世时的悲痛过度画面。
作为一国之君,纵有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而我们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常见到面对亲人逝世,不掉一滴眼泪的人。
如此淡定,难道真的有人,可以做到铁石心肠吗?
还是他本身就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没有丝毫感情的“冷血动物”。
但真实的结果,总是出乎意料,不掉一滴眼泪的人,往往是以下几种人。
一,还未接受亲人真的已经离开,人已麻木。
《庄子·田子方》中有写到:“哀莫大于心死。”
一个人难以接受亲人的离世,心中悲痛无法表达,欲哭无泪。
感情阀门,并不能自己随意开启和关闭,有些人的情感知觉是很缓慢的。
哪怕周围人都在啕嚎大哭,自己却怎么也融入不了。
但会在葬礼过后的几天,特别想吃亲人的做的吃食,于是给亲人打 *** ,才恍然原来真的已经离开人间。
遂,悲从中来,一下子泪如雨下,再也控制不住。
所以亲人去世的之一时间不伤心的人,未必就是冷心冷血。
他们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人,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二,被亲人伤害的太深,已然变得很陌生。
常言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带着血缘关系的的亲人,都对自己很好。
有些人反复被亲人利用,看透了亲人的嘴脸,再也不愿意靠近和缅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亲人家庭的矛盾是很深的,都不是一两句,就可以讲述清楚的。
那么,这位亲人的去世并不能消除二人之间所有的过往和怨恨。
面对自己毫无感情、甚至憎恶的亲人葬礼上,面无表情很淡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知全貌,不予评价。作为不了解内情的旁人,更好不要过度解读和指责他人。
三,生性要强,不愿在外人面前展露脆弱。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心里的痛苦展现给外人。
有些人的性格比较内敛,喜怒不形于色。
其实多半也是强装镇定,撑住自己,不想太过悲伤让家人担心。
这些人,往往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家族的核心。
他们或许会在葬礼料理完,四下无人之际,痛痛快快的宣泄出来,让自己大哭一场。
很多人都是这样,把悲伤留给自己,把体面留给外人。
不要从表面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冷心冷血,因为外在没有痛苦,内心未必就不长情。
眼见不一定为实,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不可同一而论。
面对亲人的逝世,真正的难过,可以表现在脸上,也可以深刻在心里。
既然前人已逝,就应该更加珍惜与其他亲人相处的日子。
回归正常生活,平平安安的过好余生。
这样才是挚爱之人最想看到的。
作者/问春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