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何突然疯了?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代,或许你也疯
清代吴敬梓所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篇关于范进中举的故事,后世的几百年间不知成为了多少人的笑谈。
原本科举及第是一件光宗耀祖、荣耀门楣的喜事,为何这位50多岁饱经风霜,一辈子只会读书,把大半时光用于书桌前,只为谋个一官半职的读书人,面对如此天大的喜事后,竟然会发疯呢?
人们只是嘲笑范进的际遇,但是如果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在,可能大部分人同他一样,发疯到痴狂!
范进中举始末
范进自出生之日起家境就十分贫寒,祖辈们世世代代出生乡野,以田间劳作为生,百年来从没听说范家有出人头地之人。
不同于先辈们,范进从小就好读书,父亲看孩子爱好读书,况且祖祖辈辈这么多年家里就没出现一个读书人,也没出现一个考取功名的人;于是便把他送到了乡里的私塾读书,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培养出他们范家之一个大官。
范父把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奈何他勤奋有余而聪明不足,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一次次化为了泡影,参加了许多次乡试都没能取得一个好结果。
范父也是苦等十年,终究没能听到一个好消息,在遗憾中与世长辞了。
范父去世后,因为范进只知道读书,什么都不会做,就连简单的农耕都不会,全家快到了五谷不分的境地。
而且自己也早就到了该成婚的年龄,可奈何他只会读书,什么都不会,家里又穷徒四壁,没有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往这个火坑里推。
可这世间的缘分谁又能说清呢,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范进同乡里有一胡姓人家,常年以杀猪宰羊为生,乡亲们称他为胡屠户。
胡屠户家虽然不大富大贵,但基本温饱没有问题,但是自己的女儿由于相貌不端正,膀大腰圆,性格火爆,媒婆介绍了不下一百个男子,都被她吓得连连拒绝,一时间乡里人都知道胡屠户家有个彪悍的女儿。
胡屠户愁坏了,女儿一天天大了,无奈之下选择了那个一直令自己瞧不上的范进,正好范进情况相同,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也许就是因为娶了这个彪悍的丑女,给范进带来的福气,一连数十年都没成果的他,终于在几年后中了举人。
一时间范进尝尽了人间冷暖,中举之前门可罗雀,一年也不见得有几个客人来访,中举之后整个门楣都要被邻里乡亲挤破;中举之前胡屠夫对这个女婿一万个不满意,中举之后点头哈腰满心欢喜。
不仅如此,中举之后,范进与当地官员平起平坐,不仅不用行跪拜之礼,而且免去了各项苛捐杂税,范进一朝成为了人上人。
这也许就是范进为什么为了科考坚持了几十年,几十年的辛苦在此时看来都是值得的。
范进中举后,生活品质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茅草屋变成了大房子,以前老婆还得以捡破烂为生,如今穿金戴银,以前吃糠野菜,现在大鱼大肉。
身份地位的巨大变化让范进无所适从,他心里的落差之大很容易冲昏头脑。
吴敬梓为何在《儒林外史》书中写下范进中举的故事呢?
一方面作者是为了揭露人性被利欲熏逐渐腐蚀的过程,以及被腐蚀后的巨大变化,通过范进中举的例子批判和嘲讽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
另一方面作者以此表达内心的理想,热情地歌颂了像范进这样极少数一类人群坚守理想,始终坚持自我,即便外部充斥着各种倒彩声、嘲笑声,依旧不为所动。
对于范进的故事,很多人嗤之以鼻,还有一些人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以考取功名为毕生理想的读书人。
我们不禁要问像范进这样的案例,放到现在官居何位呢?
回顾范进整个功名史,首先是中了举人,当时所有秀才参加本府组织的乡试后,及第者则为举人。
举人,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给皇帝举荐的人才,最早出现于汉朝,盛行于明清。
当时大多数出身贫寒的读书人,苦读多年只为一朝及第,因为中了举人,就意味着自己摆脱了更底层的农民阶级,从而跻身为上流人士,就像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大变化。
这也就是为何古代人常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原因了。
就在范进中举人不久后,他的母亲也撒手人寰,不同于范父临终前的悔恨,范母好歹在有生之年终于看到了自己儿子中举的画面,儿子能出人头地,她也含笑九泉了。
古时,父母离世,身为人子需守孝三年。
等范进守孝三年后,便进京参加殿试,不仅考中了进士,而且被皇帝钦点为了状元郎,一甲及第。
一时间范进成为了皇帝跟前的红人,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皇上的御史,后又被吏部派遣到山东掌管教化工作。
对照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条例,范进所中的举人,在当时起码是县令级别,也就是可以担任一县之长,级别处于处级干部。
况且后来还成为了状元郎,而且不同于现在高考省状元,那可是全国选拔三年的状元,如若放到现在,简直是天大的美名。
再后来的山东学道工作职责为掌管整个山东省的教化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妥妥的正厅级干部。
所以大家想想,范进中了举人相当于当了县长,中了进士一甲,后任厅长,如此巨大的身份跳跃,任谁又能平静对待呢?
中国科举史
作为现代参加过中考、高考的学生来说,我们十分好奇,如果把自己放到古代又该如何走好科考之路呢?
现在看来贯穿中国几千年的科考制度,不仅为朝廷选拔了无数的人才,更是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为数不多出人头地的平台。
相比现代,古代的寒门子弟要想摆脱出身简直难上加难,在我国隋朝以前,寒门子弟根本就不可能考取功名,连报名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只有那些富豪官绅的世家子弟才有机会谋个一官半职。
真正的科举制度则是从隋炀帝元年才开始实行的,由此开启了中国几千年的选拔人才制度,唐宋时期达到了当时的一个顶峰,通过科考给当时的朝廷选拔了一大批才干之人。
宋朝之后,科举制度的一个非常致命的弊端凸显了出来,那就是参加科举要交钱,而且数额很大,况且很少有人一次就考中,所以一些出生寒门的学子根本就无力承担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费用。
再有考试内容又设置的很不合理,很多学子怨声载道。
直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被改的面目全非,考试内容非常单一,只留下了八股文,想想一个如此单一的考试形式又怎么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呢?
考试内容单一不说,科考体系又十分复杂,一个考生只有先后经历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共五个等级,才能最终得到重用,可想而知普通家庭的子女想考去功名谈何容易。
再有当时考试保密程度不高,阅卷又不算公平,买官卖官、收受贿赂屡见不鲜。
更何况科举考试往往只有男子可以参加,女人读书考取功名成为了极其奢侈的事。
古代的封建制度不仅轾楛了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其科举制度一样给当时的读书人带来了执念。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考取功名利禄”,所有挤破头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变得不那么纯粹,把读书当成了考取功名的工具。
就像范进这样,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全都耗在了科举上,没有其他生活技能,始终把考取功名作为自己毕生唯一的目标。
几十年都没考中,没有想着另谋生路,一心只守着科举唯一一条路,完完全全是被当时的科举制度给毒化了,人格和灵魂都严重扭曲。
正是由于他的执念,他才会在中举后发疯!
也许他长期以来已经完全处于自我 *** 状态了,数十年没有中举的他早已接受了现实。
自己也确实没有中举的命,但这一次的中举突然间猝不及防得让他无所适从, *** 来的太快,一时难以接受,喜极而疯!
现代高考优势
有别于古代不严谨的科举制度,现在的高考制度则相对完善。
现代的高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高考制度不断与时俱进,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不同选择。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到自己合适的内容。
这放到古代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古代的书生科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整个朝廷都会乱了套。
反过来如果让现代的这些理科生、体育生、艺术生们像古代书生一样通通都写八股文,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画面想想都觉得好笑。
更何况现代的高考相比古代的科举要公平的多,虽然每年高考后也会偶尔爆出一些高考丑闻,但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高考是公平的,无论是从考场到阅卷,再到录取,每一个环节都是严谨的。
再有现代的高考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高考可以有效地把学生们进行分层,而不是像古代科举一样一刀切。
现代人才的选拔更加多样,什么类型的学生适合什么类型的学校,什么样的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越来越科学的录取制度,越来越规范的行业要求,让学生的分数和天赋不再浪费。
这样的模式和社会环境让所有的同学都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也有了相对明确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现代高考制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拔官员,而是通过高考把不同的学生分流道不同的行业,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社会生存能力。
高考不再是考取功名的通道,而是获得一技之长养活自己的途径,所以大多数的学生通过高考并不是为了求得官名,苦读十几年书的学生对官名会看淡,更不会执拗于一官半职!
范进的故事不仅仅是个笑谈,更是古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不过想一想如果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代,或许那些执迷于官本位的人来说,也会激动地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