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原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3)490

其实曹操的能力和成就,要比刘备、孙权高出很多,不过曹操的口碑却是三人中最差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这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果曹操真说过这句话,那他的确不是什么好人。不过曹操的原话应该并没有加上“天下人”三字,这并不符合当时的情况。演义中,多多少少贬低了曹操的人品,到底该如何客观看待曹操,还需要从更多史料中了解他的为人。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更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被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在中国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描述的传奇人物,从他死后,就一直接受后人点评。可普遍人认为这是一个篡汉乱政的白面奸贼。而精通史书、对历史有深刻见解的学者,比如 *** ,却认为曹操是个英雄,因为他结束了北方长期战乱,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大多数人在一句话来评价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拿的七星刀去刺杀董卓,正在熟睡中的董卓突然醒来,没有刺杀成功,便逃到中牟县,中牟县有个县令-陈宫,陈宫听了曹操的伟大志愿,便和他一起跑了,跑到曹操父亲的一个世交吕伯奢家里,吕伯奢为欢迎他俩,便出去打酒并安排家里人好好招待,家里人杀猪宰羊招待曹操,可曹操认为要杀自己,便把这些人全部杀了。事后才知道杀的不是自己而是杀猪羊,跑出来路上遇见吕伯奢,也把他杀了。曹操便说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在这众说纷纭的评论中,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曹操,而真正的曹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与刘备争夺汉中失败的曹操马不停蹄地带着军队赶到洛阳,准备随时向南支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这时的曹操已六十五岁,不久前刚刚晋封为魏王,还拥有了任意提拔官员与赏赐爵位的权力,可以说离皇帝的位置只剩了一步之遥。这本是一次很普通的军事行动,可是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却在这里特意注了一句:

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

在此一日,也就是曹操受封魏王不久,一日,曹植误闯白马门,白马门大家都知道,且为天子专用通道。皇宫禁令,除天子车驾外,白马门不准任何车驾通行。荀彧极力反对,曹操便命人拆除的白马门,并杀了白马门当值将领。荀彧大家也知道帮助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因为荀彧是忠于汉室的,在他眼中,他去辅佐曹操是因为他认为曹操能够兴复汉室,而曹操最早的时候也是兴复汉室,所以他们最早的时候走到了一起,并且荀彧成为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只是曹操野心越来越大,所以荀彧也就无力回天了,在此情况下他希望能保住汉室的名分,即使是傀儡也好,只是曹操没有采纳他的看法。荀彧是忠于汉室的,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儒家盛行,忠君爱国。可惜!可悲!可叹!

对于曹操这样的人物,他的性格极其复杂。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东汉朝廷高官,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三代。而他自幼受朝廷恩惠,所以他出仕后,渴望能为朝廷做点什么,希望凭自己可以振兴日益衰微的东汉王朝。可是这个王朝却拒绝振兴,不仅一步步走向灭亡,而且将曹操的热血和 *** 一点点扑灭。

普通的有才之士,遇到这种情况,要么不闻不问,要么随波逐流。而曹操,除了有振兴东汉的信念外,还有更崇高的理想——拯救天下苍生。在他振兴东汉的信念坍塌后,拯救天下苍生的理想正式建立起来,而他要实现这个理想,现实告诉他,只能采取非常规的手段。

在一次次冰冷现实的碰壁后和一次次激烈战争的历练下,曾经的热血青年蜕变成乱世枭雄。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这就有了三种评价,也有了三种形象: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种评价最准确?这就要弄清楚历史上真相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并不容易。鲁迅先生说,读《三国演义》看三国戏,“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 *** 。”靠得住的,当然还是史书。但先生又说:“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好人必定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曹魏,恰恰就是年代很短的,所以曹操“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代人说坏话的公例”。

后人一直对曹操褒贬不一,可人一生,平黄巾之乱、讨伐董卓、抗击袁绍、南击刘表。战功赫赫,无论是政治、军事、文化,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曹操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其子,曹丕曹植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同时三曹与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学见称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齐名。

在此用曹操的一首诗来结尾,共大家欣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8/520195.html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原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元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废黜帝位?

历史上元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废黜帝位?

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女,生母为元诩最宠爱的嫔妃潘外怜,祖母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胡太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泰元年(528年),北魏胡太后拥立孙女元氏为帝。但过了不到一天,胡太后就宣布元氏为女子而将其废黜。为何胡太后要拥立元氏为帝而又将其迅速废黜呢一,出身皇室孝昌四...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对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他们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卷十七》中为曹魏的五员名将合传,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对五人的评价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由此将这五人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魏忠贤本来是一介草民,混迹于街头,迷恋酒色,为了生计,他自己动手阉了自己,为的是能进宫混口饭吃。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宫做一个太监。他22岁进宫,当时服侍的就是后来的明...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李林甫,祖籍陇西,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他在位时欺下媚上,独断专权,妒贤嫉能,做了不少坏事,因此被评为唐朝第一奸相。不过,做奸臣佞相和做好父亲并不矛盾,李林甫虽身居高位,在朝中专权跋扈,但他对儿女却极为疼爱。不光如此,他...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姜维北伐连诸葛亮的儿子都反对 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对

姜维北伐连诸葛亮的儿子都反对 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对

还不知道:姜维北伐,到底有多少人反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继续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将其称之为“九伐中原”。当然,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认为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间,姜维...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鄂州江夏县人。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王朝,能成为统摄后宫的皇后,往往得具备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贤良的品德……总之,就算有了这些,在后宫争斗中,也往往由于心计不够,败下阵来。但宋福金却是个例外,她本是个地位低贱的陪嫁丫鬟,后来却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