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8)590

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他陌生。水镜先生为人低调,学识渊博,他向刘备推荐庞统和诸葛亮,助刘备成就一番事业。从这件事来看,水镜先生还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而且看人非常准,当然很多人怀疑水镜先生是否真的料事如神。其实,当我们在看待水镜先生的所作所为时,也要保持客观。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水镜先生的事迹,一起了解看看吧。

“水镜先生”司马徽

大家都知道,司马徽出场是在刘备“马跃檀溪”的这一桥段中。当时蔡瑁设下计谋,宴请刘备,准备下手加害。刘备得到伊籍的暗中警示,发现蔡瑁图谋不轨,惊惶之下,借口离席不辞而别,在后有追兵的紧急情况下马跃檀溪,迷道进入山林野谷。

刘备在惶急逃脱途中,遇到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一眼就认出了刘备,他是听一些来访师父司马徽的客人们谈起刘备外貌是“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因此就认出了刘备。这说明司马徽虽在山野林间,但对外面世界的局势发展和各方人物都了如指掌。在与小童的聊天中,我们还知道司马徽还熟悉庞德公和庞统叔侄二人,并对庞统的才能非常欣赏,“呼之为弟”。

刘备随小童到了司马徽隐居的山庄舍外,听到里面传出弹琴的音乐声,琴声停住,“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司马徽通过琴弦声音的变化而判断出了门外有英雄人物听琴。两人相见,司马徽又推断出刘备“今日幸免大难”,刚刚脱险。这是通过观察刘备的神情而发现的,“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这说明司马徽还体察入微,很善于察言观色。

随后两人谈到刘备为什么混到如今仍然落魄不堪,刘备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命途多蹇,所以至此。”但司马徽却认为这是因为身边缺乏辅弼重臣“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觉得自己麾下还是有很多人才的,“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但水镜先生否定了他的观点,认为孙乾、糜竺、简雍等人“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若想成就一番大业,还需要寻找真正的辅弼大才。司马徽预测了荆州刘表即将去世,政治局势将发生巨变。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夜间徐庶造访水镜先生,刘备在室内听见两人交谈,这就开始了他寻访贤能大才之士的决心。这就是司马徽的之一次出场。

“出世”的高人

司马徽再次出现就是在徐庶母亲被曹操扣押,逼迫其北上效力之后,司马徽到新野来见刘备。闻知徐庶离去的原因,司马徽立即指出,“此中曹操之计矣”,并预言“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可见司马徽对事物的剖析是何等睿智!

随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卧龙先生”诸葛亮,认为此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一语震惊四座。但与刘备告别而去的时候,司马徽却又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是他预测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吗?当然也没有那么神奇。其实司马徽是知道了诸葛亮将会遇到他一生中最为强劲的敌人——司马懿,此时也出山了。

大家注意这个细节,司马徽与刘备在谈到各方人才的时候,说起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和徐元直。刘备感叹“何颍川之多贤乎?”司马徽解释说天象大师殷馗(kuí)言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而在诸葛亮出山后的之一战火烧博望坡之前,司马懿也出来了,大家看《三国演义》第39回,司马懿初次登场,被曹操任命为“文学掾”,说他是“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

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司马懿是“河内温人”,但他的爷爷司马隽曾经做过“颍川太守”,毫无疑问,水镜先生对这个司马懿非常了解。再进一步推想,两人之间极可能有血缘上的关系,甚至有过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水镜先生能够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足以与“卧龙凤雏”相匹敌。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将会遭遇到强有力的阻击。

要说“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冢虎”司马懿两人之间谋略方面的差异,其实他们都是绝顶的高人,都洞明世事,堪破人心,都对时局的发展有着准确的辨析力和高妙的应对良策。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出世”的高人,一个是“入世”的智者;一个是与世无争,旁观者清,一个是身入险境,当局者迷而已。

世事发展犹如百川到海,虽百转千回却终归一途,总的走向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是由“势”来决定的,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发展过程却是经常受到人的影响的,江流入海的结局已定,所能改变的只是水流奔腾的路途,但纵然你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终究难以阻挡天下大势的滚滚巨涛奔涌向海。能在惊涛骇浪中一叶行舟,明析大势,知其所归,你就算得上是“高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8/520994.html

“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的相关文章

苏湛: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少年得志,眼光长远

苏湛: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少年得志,眼光长远

苏湛,字景隽,京兆武功人,北魏官吏。出身武功苏氏,曹魏侍中苏则的后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湛与哥哥苏亮从小出名,后跟随齐王萧宝寅,任西征行台郎中。萧宝寅叛乱时,力劝不成功,要求告老还乡。北魏孝庄帝即位,征召入朝,任散骑都尉、尚书郎、中书侍郎。孝武帝出帝之初,...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爱好?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聊斋志异》中说:“宣德(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显然,朱瞻基爱促织是出了名的。除了这个爱好,朱瞻基还有鲜为人知的、更高雅的兴趣—文艺。朱瞻基出生后,明成祖朱棣觉得这个孙子长得非常像自己...

简雍: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

简雍: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节

简雍(生卒年不详),字宪和。涿郡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将耿说成简,便改为姓简。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刘备帐下谋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简雍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后随其奔走。常作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劝说益州牧刘璋投降。不久,官拜昭德将军,地位次于麋竺。简雍擅于辩论...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军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