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38年,道士连夜刺杀多名日军,之后对八路军说:用刀比用枪痛快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9)430

前言:

“用刀杀日本人,比用枪痛快!”

抗日时期,一位心怀民族大义的道士,凭借着敏捷的身姿,潜藏在夜色之中,用锋利的匕刃,收割着敌军的生命。

他面对日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而面对八路军,又发出爽朗的笑声,豪迈的说出:“用枪不痛快,用刀多痛快啊。”

人民亲切的称呼他为“小老道”,是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他像一把钢刀,深深的砍在了日军的身上,成为了敌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让我们走进这位民族英雄的身边,回顾那段未曾被遗忘的历史,看看这位道长那传奇的一生。

生于乱世之中,心起救世之情

1915年的山东威海,一位面黄肌瘦的小孩子诞生了,他就是被后人传颂的民族英雄毕云长。

生于乱世之中,人人都难以自保,除了那些名门贵族,地主财阀家的孩子,许多人都难得一处安寝之地。

毕云长也不例外,他的父母早就被当地的财富地主、昏庸的统治者和外来侵略者这三座大山压迫的喘不过气来,常常两三天才能吃上一口少的可怜的粮食。迫于无奈,只得将出生不久后的毕云长卖给了当地的一座寺庙。

年幼的毕云长早早的便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在此期间,他常常食不果腹,看到了许许多多同他一样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当时的他虽然也有改变现状,救人民的想法,却也是自身难保。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也是来到了山东威海天后宫做起了道士,才勉强有了生存的法子,不至于暴尸街头。在那里他也有了除名字外的另一个称号“小老道”。

毕云长的师傅,曾经参加过义和团运动,起义失败以后,便来到天后宫教授义和拳。

毕云长也是每日刻苦训练,习得了一身的好功夫,深得师傅喜爱,于是任命毕云长做天后宫的掌门。

毕云长也时常幻想着通过教授人民中国武术,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完成自己儿时救国救民的心愿。

倭寇犯我中华地,出山迎敌保家国

1938年,日寇的大举进攻山东,山东的同胞们的生活也是跌落了谷底。在成功入侵了山东省后,他们便开始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卑劣行径。

他们像野狗一般,闯入一个个村庄,抢夺人们本就为数不多的口粮,肆意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还妄图从人民口中得知八路军的下路,打算把反抗他们的人一举消灭。

毕云长在一天上山采药时,救了一名身受重伤的八路军,帮助他躲藏了起来。而当日军追到此处的时候,由于没有找到八路军的身影,便把矛头对准了附近山上的天后宫。

他们率领大部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冲进院内,将身为掌门的毕云长抓了起来,对他严刑拷打,誓要从他的口中得到八路军的下落。

毕云长为了保护八路军战士,被吊在树上打的奄奄一息。日军在一番搜查无果后,便愤然离去。毕云长也因身受重伤,修养了几个月,才将身体恢复。

经此一事,他也明白了,如果不将这群侵略者赶出去,人民就永远无法过上安稳的生活。

当时的日军,经常在夜里拿中国的百姓寻欢作乐,经过毕云长的摸索和观察,他发现夜间的日军人数少,并且经常有日军单独行动,便想出了一套复仇的计划。

这天夜里,毕云长在暗巷里静静等待着,当巡逻队走过去后,毕云长发现有两个日军悄悄的溜了出来,向着一位摆摊女孩儿走去。

毕云长明白机会来了,便悄悄的尾随了上去,他将一把匕首紧紧的握在了手中,在两名日军嘴里喊着“花姑娘,花姑娘”向女孩扑去的时候,毕云长迅速挥舞着匕首,向其中一名日军的咽喉上划去,只听得刺啦一声,血液飞溅,那名日军便重重的摔落在地,没有了生息。

与他同行的日军还未曾做出反应,便被毕云长一记扫堂腿打倒在地,毕云长一只手掐住对方的脖子,一只手迅速的将匕首插入了敌人的胸膛。

在解决掉两名日军后,拿起两个鬼子的枪,对女孩说:“赶快走,今天的事就当没看到。”便迅速逃离现场,消失在了夜色当中。

当日军发现两名士兵被杀害,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搜索,在排查了一天一夜后,也只是无功而返。

取敌将首级,入八路军队

当毕云长刺杀日军事件过去两三天后,日军又放松了警惕,开始在城中胡作非为,而这一次,毕云长盯上了日军的指挥官。

一番打探后,毕云长得知了日军指挥官经常去一家酒店白吃白喝,常常喝酒喝到深夜大醉而归,而毕云长要做的便是在他们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在他们返程的途中将他们一举拿下。

毕云长早早的蹲守在酒店的门口,不一会就有一名军官带着两个士兵,进入了这家酒店。

毕云长就这么一直在外面等待,寻找合适的机会。当乌云将月亮遮住的时候,毕云长远远的看到三个摇摇晃晃的身影从酒店里走了出来,朝着远处走去,毕云长也提起他的匕首慢慢的跟了过去。

城里的百姓和那些日军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第二天一群人围着一棵大树在观望。

看到那悬挂在大树上的三具日军尸体,老百姓在心中暗自窃喜,很是感激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日军那边除了一直进行无意义的排查搜捕之外,所做的也只是无能狂怒罢了。

在今后很长一段的时间里,百姓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平安的夜晚,日军也担心自己晚上走在路上,会丢掉自己的小命。

当此事传开以后,八路军也注意到了这名英勇杀敌的道长,毕云长也在八路军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 *** ,不仅将自己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枪支上交,还笑着说道:“用枪不痛快,用刀多痛快啊。”

保护队友撤离,英勇壮烈牺牲

毕云长加入八路军军队以后,更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数次带头冲锋,奋勇杀敌。顺利的在部队里做到了大队长的位置。

当日军开始冬季大扫荡的时候,毕云长先后率领着他的部队,在沟于家、邓南庄向敌人的封锁线发起了冲锋。

经过一番激烈的苦战以后,也是成功的突破了敌人的封锁,抵达西夏埠村进行调整。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部队又被一股日军所包围,经过两次突围冲锋后,原本的大部队,只剩下了20多人。

面对如此悬殊的人数差距,毕云长冷静分析,找出了敌人的包围薄弱点,打算在晚上向敌人发起进攻,突出重围。

他率部突围的时候,为了掩护战友撤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的毕云长,就这样身中数弹,倒在了战场上。

后来他的遗体先被战友们安葬在沟于家村大庙后面,新中国成立后移至文登天福山陵园。

总结

回看毕云长的一生,没有多么辉煌的战绩,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功名利禄。他像是中国抗日年间亿万万同胞们的缩影,渺小,却又值得被后人铭记。

一生不为功名,仅凭一腔热血,便有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他是天后宫的“小老道”,是山东抗日部队的大队长,更是中国历史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雄!

像毕云长一样的抗日同胞们,应当被我们后人永远传唱下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8/521209.html

“1938年,道士连夜刺杀多名日军,之后对八路军说:用刀比用枪痛快” 的相关文章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汉末时期皇甫嵩是什么样的存在?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皇甫嵩早年事迹未见史载,因平定黄巾之乱而名声大振。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然后刘备和关羽、张飞跟随卢植讨伐黄巾崭露头角,刘备之所以投奔卢植,是因为之前刘备曾经是卢植的学生。其实在历史上真正剿灭黄巾的是皇甫嵩、...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汉文帝与汉景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盛世,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学过中学历史的都应该记得课本上关于“文景之治”的描述,夸赞文景时期汉朝的休养生息、为政宽松,是为一大盛世。然而,偶然的机会读到毛主席对于二人的评价,感到很是诧异。毛泽东认为文、景帝乃守成之君,无能之辈。不...

崇祯在位时期如此勤政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

崇祯在位时期如此勤政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皇帝真是好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朝历代的灭亡都伴随着一位极其昏庸的帝王,而朱由检则是一个特例。崇祯朱由检十七岁登基,33岁大明灭亡,十七年来勤勤恳恳,勤勤恳恳,日夜操劳,从来没有举行过任何娱乐活动。一个如此勤奋的皇帝,为什么会导致一个帝...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曹睿作为曹丕的儿子 司马懿为何不怕曹丕而害怕曹睿

司马懿连曹丕都不怕,却为何怕他的儿子曹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丕继位后,也想着要励精图治,无奈英年早逝,司马懿帮助曹丕有功,又辅佐过曹丕,地位肯定也不低,他也自然不用惧怕曹丕会对他做什么。曹丕去世之后,皇位就到了他的长子曹睿头上,即魏明帝。相...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为何会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

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否定雍正就是否定自己 乾隆为什么还要退给自己的叔叔平反

否定雍正,就是动摇自己皇位基础,为何乾隆还要给叔叔们平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皇帝给八叔胤禩,以及那些和他爹雍正争夺过皇位的叔叔们平反这件事,确实有些让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乾隆是雍正的儿子,如果给胤禩等人平反,就意味着胤禩等人没...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善于论辩诘难,乐于施舍

朱据(194年-250年),字子范,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官员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吴郡朱氏。朱据仪表堂堂,体格健壮,善于论辩诘难。黄武初年(222年),担任五官郎中、侍御史。孙权以朱据文武兼备,授任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