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问题”的微观处理—东汉广陵王玺与史料实证,看到了什么?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缘起:史料实证与乡土历史的相遇
日常教学中,特别是中髙考历史复习,充斥课堂的多为历史的结论和观点,以及佐证观点和结论的重要史实。在考试的压力下,一些史实也只剩下枝干,鲜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色彩。
教科书选用的史实,一般也都是影响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大事,很难觅见乡土历史中的小人物、小事件。于是,课堂教学难免干瘪乃至趣味寡然,教学实效性不强。
在传统文化浸润校园的背景下,甘泉山汉文化的研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恰与扬州“文心”读书会“史料实证”的主题契合。于是一枚甘泉山出土的“广陵王玺”开始登上舞台,述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大汉历史。
实证:一枚金印与汉代建制的渊源
扬州附近,特别是甘泉山一带,有不少汉墓群,从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的情况看,都与两汉时期的诸侯国有关。
1981年2月,当地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一枚金印,镌有“广陵王玺”字样。据考证是公元58年东汉光武帝颁给第九子广陵王刘荆的。这枚熠熠生辉的金印,现在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这枚金印身上承载了哪些历史的秘密?不妨带着充满好奇的学生一起来探究解密吧。
汉广陵国的浮沉起伏:广陵国与广陵王
汉代前后在广陵定都的诸侯国有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随着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四个诸侯国的辖区也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化:荆国时辖有东阳、鄣、吴三郡并五十三城,骚域辽阔,气势恢宏,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部分地区;
吴国时封国边疆沿袭荆国不变;江都国时削减掉吴郡,只辖二郡二十七城;广陵国时,汉武帝实行“推恩”政策,加大削减诸侯封地的力度,广陵国仅剩下高邮、安然(今宝应及安徽天长间)、广陵、江都四个县,后射阳划人广陵国土,辖四县十一城。
王莽篡政时废广陵国为江平郡,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复立广陵郡。
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改广陵郡为广陵国,封山阳王刘荆为广陵王,这是东汉之一代广陵王,也是最后一代广陵王。
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刘荆负罪自杀,废广陵国为广陵郡。至此,沿袭了267年的诸侯王国被废国制,再次改成广陵郡,刘氏后裔沿袭侯位’食其俸禄,直到东汉末年都没有改变。
从公元前201年刘贾被封为荆王,至220年东汉消亡,共421年。扬州曾作为刘姓诸侯王的封国或汤沐之地,可考者16人。
汉分封制的来龙去脉:分封制也是一把双刃剑
西周初年,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使分封制成了周朝的根本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以郡县制取而代之。
秦朝灭亡之后,西汉总结周“历载八百余年”和秦“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秦“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陈、吴奋其白挺,刘、项随而毙之”。
这就是说,秦朝短命而亡,不实行分封制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西汉建国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在中央所辖区域之外,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二者兼而用之。汉髙帝在战争年代为了合力击楚而分封诸侯王。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功臣为王者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侯王。异姓诸侯王据有关东的广大区域,大体相当于六国故地。他们拥兵自重,各据一方,是统一的隐患,是中央集权的严重障碍。
汉高帝晚年采取了断然手段,来剪除异姓诸王。他首先消灭燕、楚、韩、赵、梁、淮南等六王。只有长沙王由于其封国偏远,又处在汉与南越的中间地带,可起缓冲的作用,所以直到文帝时才以无后而国除。
刘邦在异姓王的旧地陆续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用以“藩屏汉室”,史称同姓诸侯王。当时同姓王国有九个,封地间犬牙相制,每个王国都无法独树旗帜,对抗朝廷,汉髙帝还与群臣共誓“非刘姓不王”。
西汉统治看起来非常牢固。分封功臣、子弟为王侯,确实能起到拱卫皇权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分封制也加速分裂割据势力的膨胀,甚至最终威胁到至髙无上的皇权。
班固指出:“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又浅,髙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如,亡狂狡之忧,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业者,亦赖之于诸侯也。”肯定了分封制在拱卫刘氏王权、反吕后篡汉以及拥立汉文帝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汉初分封制有“矫枉过其正”之处,这一评价可以说是中肯的。
追根溯源,从一枚小小的金印之上,细察到了汉朝的分封制度,辨析了分封制的两面性,同步演绎了汉代扬州在封国舞台上的跌宕起伏。
追问"广陵王玺”:还有哪些历史秘密
汉代分封的诸侯王都用金印,印纽大有讲究。凡天子赐给太子和诸侯王的印,其印纽一般是龟纽,赐给臣服汉朝的外藩王印纽则多作蛇、羊、骆驼等形状。
据唐代杜佑《通典》记载:“太子及诸王金印,龟纽,线朱绶”。刘荆是诸侯王,所以广陵王玺是龟纽,符合汉代礼制。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常把汉代诸侯王蛮形容为“方寸之印”,至于真正的尺寸并没有记录。广陵王玺的出土为“方寸之印”的说法提供了最直观的印证。
“广陵王印”由纯金铸成,印体边长2.3厘米,厚0.9厘米,重122.8克。据说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印”的真伪长期得不到确证,在东汉广陵王玺被发现后,对照其形制、大小和篆书笔法,终于确认其为真品。
通过对这枚小小金印的探究,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初步了解汉代的印形制、汉代的礼制,包括汉代的书法艺术、审美艺术以及精湛高超的手工业生产的水平等。
路径:“宏观问题”微观处理的妙处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 *** 。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1.如何选好史料
仍以广陵王玺为例。甘泉山汉墓群出土的文物极其繁多,足以见证大汉的兴衰起伏。例如,
1988年出土的西汉木椁墓中一件西汉蝉形玉琀,以新《和田玉雕琢而成,洁白无瑕,光质莹润,具有极强的透明感。
“妾莫书”西汉墓出土的舞人玉佩一件,质地为和田白玉,上下均有小孔,可以穿绳系挂。它们都印证了汉代扬州玉工的精湛技艺。
甘泉山汉墓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游标卡尺—青铜卡尺,几乎称得上是现代游标卡尺的葬祖,见证汉代髙度发达的科技文明。
教师从琳琅满目的文物中精选“广陵王玺”这一最有说服力的史料,立体、客观、科学地分析这枚金印内含的历史信息,用最少的史料,证实最丰富的大汉历史,这是选用历史材料的智慧。
2.如何用好史料
仍以“广陵王玺”为例。首先它是汉墓出土的—手史料,是最真实的史料。围绕这枚金印展开探究学习,可以从显性的和隐性的两个角度人手。
从隐性的角度讲,广陵王玺是一枚诸侯王的金印,金印与分封制、金印与广陵王、诸侯王与广陵王、中央与地方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理顺了,对汉代的分封制等则能了然于胸。
从显性的角度看,该印由髙纯度黄金制成,龟纽精致,纹饰精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流畅和谐,坚挺饱满,以此可探究汉代精湛的手工业水平、印章文化、礼制文化、书法艺术、审美艺术等。
所以一节课,一段历史,一枚金印足矣!这就是“宏观问题”的微观处理。也算是史料实证的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