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逼沈从兴娶张氏,是皇帝和皇后最致命的战略性失误
作者|晨曦
配图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讨论《知否》中朝堂上的政治现象。
那篇文章的主角是太后,主要内容是分析太后在保新皇登基之后,为什么之后又折腾个没完,甚至最后还想置新皇于死地。
文章发布之后反响很不错,说明大家对波诡云谲的朝廷政治还是有兴趣的。
所以今天我想分析一下另一个处于政治中心的人物——国舅沈从兴。
注意,这里说的是沈从兴是处于政治中心的人物,而非政治家。
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明白,关于沈从兴干的那些糟心事,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不止一次地提到了。
他先是遵从皇帝和皇后的意思,娶了英国公独女张氏,又以对亡妻深情难忘为由,纳亡妻的妹妹小邹氏为妾。
小邹氏进门以后,沈从兴不定规矩、正尊卑,反而宠妾灭妻,放任小邹氏以妾室身份凌驾于主母娘子之上。
可以说,沈家之所以家宅不宁,矛盾不断,和沈从兴对张氏处境的漠视以及对邹家的姑息纵容脱不了关系。
以上种种行为都说明,沈从兴这个人自私虚伪又是非不明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不过这一次,我想换一个角度来看一看这件事,也就是把沈家和张家的联姻当作彻底的政治事件来看。
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会帮助你对剧中的联姻风波和沈从兴这个人物本身有更深入和完整的理解。
01
众所周知,皇帝和皇后让沈从兴娶张氏,是利用他的国舅身份和汴京旧贵族同时也是武将的英国公一脉联姻,以达到联合新旧两派势力的目的。
这一点,剧情交代得很清楚。
那么问题来了:
沈从兴知道皇帝和皇后让他娶英国公之女的用意所在吗?
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
但是他并没有把和张氏的婚姻当作政治联姻来处理,而是在百般不情愿之下迎娶了张氏以后,又一意孤行地把亡妻之妹小邹氏聘到家里来做妾。
而且从沈从兴给小邹氏的待遇来看,又是让小邹氏掌管家之权,又是让她教养原配留下的孩子,俨然是把她当作正妻来对待了。
真正的当家主母张氏反而被他撇到一边,只当她是个物件一样摆在家里。
从沈从兴和张氏成婚之前的表现来看,他是以沉默表示反对的,可以说是消极反抗。
但是同时他也知道,这件事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他最终还是娶了张氏。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终究还是更偏向原配的娘家邹家。
于是成亲之后,沈家就上演了“宠妾灭妻”的大戏。
这就已经不能用消极反抗来形容了,而是明目张胆打张家的脸,更是让皇帝这个“媒人”下不来台。
沈从兴或许觉得,娶谁既然由不得自己做主,那么对谁冷淡,待谁亲厚,是我自己的家事,别人总管不着了吧?
可是他忘记了,这桩婚姻既然是政治联姻,那么闺帏里的大事小情都不再只是家事,而是和国事息息相关。
太后的眼睛日日盯着沈府,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借题发挥,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沈从兴的行为不仅仅是自私任性,而且是政治上相当不成熟的表现。
02
同样是被迫进行政治联姻,作为这桩婚姻里的另一方,张氏的表现和沈从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氏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朝廷把她嫁到沈家做续弦,就是把她当成了政治利益的牺牲品。
在这件事上,沈从兴没得选,她也没得选。
然而和沈从兴的糊涂短视与意气用事不同,张氏一直在尽自己更大的努力去维持这场形式婚姻的稳定,最起码是表面上的稳定。
沈从兴偏爱小邹氏,她忍了,邹家的亲戚们三天两头跑来耀武扬威捞好处,她也忍了。
她知道外面对沈家的事议论纷纷,其中不乏嘲笑她的言语。
以她那样烈的脾气,为了让朝廷安心,维持父亲在皇帝跟前的信任,宁愿守在自己房里不出去。
平心而论,她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无奈沈从兴始终不愿意配合。哪怕是逢场作戏,沈从兴也不肯拿出几分耐心把戏演好。
事实上,若说起不情愿,张氏恐怕比沈从兴更甚。
但她知道这里面的利害,也知道如果他们的婚姻关系出现问题,会对朝廷局势有多么大的影响。
作为新旧两派的贵族代表,她和沈从兴背后甚至不只是张家和沈家,两派背后的势力都紧盯着沈家这一方天地。
他们就像被推到跷跷板的中央,须得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稍有不慎,两边原本暗流涌动、并未激化的矛盾,就可能变成你死我活的敌友政治。
如果沈从兴够聪明的话,即便他本人对张氏没有感情,也该把这段婚姻当作政治任务认真对待。
但凡他给足了张氏正室该有的待遇,张氏为了大局都可以跟他维持住表面和气,至少不会让外人看笑话,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
可惜沈从兴没有这样的政治意识,也不具备政治才能。
皇后的担忧也终于不幸言中,小邹氏在沈从兴的骄纵下真的闯下了大祸。
不仅自己被罚,还连累了邹家和沈家,更要紧的是险些破坏了朝中新旧两派联姻的大计。
03
张氏生子后被父母接回娘家,在太后的蓄意挑拨之下,张沈两家剑拔弩张,朝中局势也跟着风起云涌。
若不是明兰冒着大不敬的风险力劝皇后向张家道歉,此事恐怕真的很难收场。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皇后是有政治头脑和决断力的。
然而包括沈从兴在内的沈家其他人,可没有这样的能力。
从前我看到顾廷烨和沈从兴喝酒时说的那些话,总觉得有一种“浮生千重变,半点不由人”的无奈感。
现在看来沈从兴根本不适合作为政治人物存在,他向往的是简单纯粹的生活。
要他领兵打仗自然不在话下,但强行要求他承担重要而复杂政治责任,他就只会害人害己。
这种人最致命的弱点是总想着左右逢源,开始时这也不情愿,那也不情愿,但最后这也不得不做,那也不得不做。
沈从兴纳小邹氏为妾,就是既不敢违抗皇命,又想延续与邹家的恩情。
张氏难产险些一尸两命,他一方面不想与张家和离,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严惩小邹氏。
直到太后的懿旨下来,沈从兴不仅护不住小邹氏和邹家其他人,连他自己也一并受了罚,这才不得不同意对小邹氏的处罚,以求保住邹家满门的性命。
事实证明,总拖着最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幻想着问题会自己消失,早晚会遭到反噬。
等到面临不得不决断的时刻,早已丧失决断的主动权,只能被动选择。
说到底,沈从兴的这种优柔寡断,还是根源于他缺乏政治品质。
不能做到公私分明,也就没法理解政治是没有中间地带的,最终除了在政治中失败,不会有任何别的下场。
由此可见,政治联姻这种事,看起来惠而不费,其实真的是风险很大,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从结果来看,皇帝和皇后逼沈从兴娶张氏为妻的决定,实在不能算是高明。
不高明的原因不是计策本身,而是被选中去实施计策的人。
作为沈从兴的亲人,皇帝和皇后应该最清楚沈从兴的脾气秉性,也清楚他是否有足够的大局观去承担联姻的责任。
如果沈从兴像顾廷烨和桓王一样,清楚他们禹州一派来到汴京以后身份地位的变化,并且能够接受,那么联姻当然是巩固新帝政权的好办法。
问题就在于,沈从兴对于新的身份并不能完全适应,又刚遭受了爱妻离世的重大打击。
可是为着沈从兴的国舅身份,皇帝和皇后依然强行给他赐了婚。
此后,在沈从兴宠妾灭妻轻慢张氏时,也不严加劝诫,只是让顾廷烨夫妇前去开导,于是小事逐渐酿成大祸。
在电视剧的时空里,皇帝和皇后有顾廷烨和明兰辅佐,尚有补救的余地。
若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我想皇帝和皇后恐怕注定只能吞下这次战略失误的苦果了。
配图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晨曦,品影视经典,写人间烟火,过自在生活。看更多精彩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晨曦休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