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078. 为轰炸东京做准备(上):杜利特尔及手下在埃格林机场的训练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29)740

作者简介:阿登的苦林,山东人,喜欢二战及冷战军事,尤其是太平洋战争、苏德战争和冷战武器装备,曾在“空军之翼”等网站发表过若干文章。

1942年3月初,美国陆军航空队第17轰炸大队精心遴选出的140名官兵抵达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Eglin)机场。此前,他们刚从俄勒冈州的彭德尔顿航空基地调往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航空基地。在埃格林机场,他们将接受一系列训练,准备执行太平洋战争中更大胆、最知名的空袭任务之一——轰炸包括东京在内的多座日本城市。此前数月,来自战争前线的都是些悲惨和不幸的消息,这次任务的成功无疑将大大鼓舞美国军民的士气。

这140名官兵后来被称为“杜立特尔突击队”,他们将在埃格林机场经受为期三个星期的训练,然后搭乘“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出发,去执行那场著名的对日空袭任务。

图1.“杜立特尔突击队”的B-25轰炸机停放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机场的停机坪上,摄于1942年3月

一切要从四个月前的1941年12月7日说起。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渴望对日本人进行报复。12月21日,他要求军方制订一项计划,用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哈普”阿诺德中将的话说,就是“以轰炸的形式,让小日本真正体会到战争意味着什么”。

到1942年1月底,阿诺德的特别助理詹姆斯“吉米”杜利特尔中校和美国舰队总司令、后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欧内斯特金上将手下的一名参谋弗朗西斯洛(Francis S. Low,他是潜艇部队出身)上校分别独立地得出结论: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可以从海军的航空母舰上起飞,挂载3000磅炸弹空袭日本。机组人员可以从日本以东400英里处起飞,轰炸日本境内的军事目标,然后安全飞抵中国境内非日占区的基地,飞行全程约2000英里。

在对美国陆航麾下各B-25轰炸大队进行审查后,杜立特尔选中了下辖第34、37、95轰炸中队和第89侦察中队的第17轰炸大队。该大队驻扎在俄勒冈州东北部的彭德尔顿基地,此前一直在美国西北海岸执行反潜巡逻任务。1942年2月3日,第17轰炸大队接到命令,前往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陆航基地。

图2.“吉米”杜立特尔中校(中)在埃格林机场的68号机库附近与手下的机组人员交谈,从左至右分别是保罗伦纳德(Paul Leonard)中士、亨利波特(Henry Potter)中尉、理查德科尔(Richard Cole)中尉和弗雷德布雷默(Fred Braemer)中士

与此同时,杜立特尔通知第17轰炸大队指挥官威廉米尔斯(William C. Mills)中校,称他已选中该大队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这项任务需要高超的技能,而且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意义重大。杜立特尔没有告诉米尔斯任何其他细节,就勒令他们的飞机在飞往南卡罗来纳州的途中改道飞往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接受多项改装。

第17轰炸大队于2月16日抵达哥伦比亚陆航基地。两天后,杜立特尔也来到基地,要求大队官兵志愿执行一项危险的绝密任务。由于整个轰炸大队的官兵都自愿参加,因此轰炸中队指挥官爱德华约克(Edward J. York)上尉、艾尔卢瑟福(Al Rutherford)上尉和卡尔鲍迈斯特(Karl Baumeister)上尉从全大队挑选了24个机组(共80人)和60名士兵(包括地勤维修人员、军械维护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参加这次特别行动。

图3.机械师正在检修参加空袭的B-25轰炸机的发动机

到1942年2月28日,被选中的机组人员和士兵已全部抵达沃尔顿堡附近的埃格林机场。当时,埃格林军事保留区包括埃格林主机场、七座辅助机场,以及位于乔克塔瓦哈切国家森林里的几座用于轰炸、射击训练和武器测试的靶场。由于机场设在人迹罕至的森林中且附近没有大城市(1942年年初,附近的奥卡卢萨县只有约1.29万名居民,沃尔顿堡北部更大的城镇克雷斯特维尤也只有2900名居民),再加上临近墨西哥湾,便于开展水上飞行训练,因此埃格林机场成了杜利特尔及其手下开展训练的不二之选。

在1942年3月的头两天,机组人员绕着埃格林军事保留区飞行,以明确辅助机场的位置。杜利特尔中校于3月3日抵达埃格林机场,并向参加训练的人员提供了一些有关任务和训练的补充细节,他特别强调了这次任务和训练的绝密性质。在埃格林机场的训练结束时,空袭队员们已经知道他们将从航空母舰上起飞,但却不知道他们将飞往何处。

在埃格林机场,杜利特尔及其手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如何在不到500英尺的距离上,从起点以静止状态起飞满载状态的B-25轰炸机,此时包括机组人员、燃油和炸弹在内,飞机总重约14.1吨。通常,在海平面高度且无风的状态下,满载的B-25轰炸机需要滑跑3300英尺才能安全起飞。然而,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B-25轰炸机滑跑距离约为450英尺,即航母飞行甲板的前半部分,因为飞行甲板的后半部分将停满等待起飞的B-25轰炸机。

图4.停放在埃格林机场停机坪上的B-25轰炸机

来自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海军航空站的亨利米勒(Henry L. Miller)中尉也来到埃格林机场,帮助杜立特尔的机组人员开展短距起飞训练。不过,米勒中尉从未见过B-25轰炸机,更不用说驾驶了。

在埃格林机场之一个星期的训练结束时,杜立特尔的机组人员开始进行短距起飞着陆训练,每天的训练通常从早上7点开始,直到晚上10点才结束。每天清晨,官兵们就在埃格林主机场的停机坪上检查飞机,飞行员和领航员分别听取情况介绍。然后,飞行员告知领航员当天的训练安排:在哪个辅助机场进行短距起飞、轰炸或射击训练,或是在墨西哥湾上空进行导航训练。

为了进行短距起飞训练,在几个辅助机场的跑道上画上了模拟航母飞行甲板的白线,并在250英尺处做了标记,在400~700英尺的距离上每隔50英尺插上了旗子,以帮助机组人员判断起飞距离。飞行员们从总重约12.2吨的轻载B-25开始,测试不同的起飞速度、刹车、襟翼位置和油门位置,以找到在350英尺内正常起飞且不失速的组合。

图5.B-25轰炸机驾驶舱内的情景,驾驶者是最后一位去世的空袭队员理查德科尔

随着训练的深入,飞行员们开始驾驶满负荷状态的B-25训练,并记录下从开始滑跑到升空的准确距离、风速和载荷状况。训练期间,杜利特尔和米勒大队长在3号辅助机场评估了24个机组的短距起飞操作能力,并根据他们的能力高低排了先后顺序。到3月24日,所有机组人员都能以55~60英里/小时的速度,在襟翼放到底的情况下,在不到500英尺的距离内驾驶一架满载的B-25升空且不会失速。训练刚开始时,平均起飞距离为800英尺,到训练结束时,最短的起飞距离已经缩短到287英尺!

不是赫尔伯特机场

在20世纪80年代的几次访谈中,几位参加过空袭的幸存者表示,训练机场“远离窥探者”“靠近埃格林主机场”且“设在荒郊野外”。由于辅助训练机场位置偏僻且清晨很早就要起床,使空袭队员们很难甚至无法记住他们具体的辅助训练机场是哪个。不过,虽然缺少确凿的证据,但空袭队员们似乎是在1号辅助机场(后来的瓦格纳机场)和3号辅助机场(后来的杜克机场)训练的。《1944年埃格林机场总体规划》中专门提到,1号辅助机场是训练场地。《陆军航空队试验场司令部史》第三部分“1935~1944年的枪炮训练”中提到,空袭队员们是在3号辅助机场训练的。几名空袭队员回忆说,他们是在埃格林以北克雷斯特维尤方向的辅助机场训练的,而3号辅助机场正好位于埃格林主机场以北约15英里处,大约位于瓦尔帕莱索和克雷斯特维尤之间。3月23日,詹姆斯贝茨(James Bates)中尉驾驶的一架飞机刚从3号辅助机场起飞就失速坠毁。此后,空袭队员们可能使用了其他辅助机场练习短距起飞。

图6.从空中俯瞰1号辅助机场(后来的瓦格纳机场)

一些人以短距离起飞的照片为证据,认为空袭队员们是在皮尔机场,即4号辅助机场训练的。然而,这些照片并不是在1942年3月拍摄的,而是1944年麦特罗戈德温麦耶公司拍摄的关于杜立特尔空袭的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的剧照。《陆军航空队试验场司令部史》记载,皮尔机场就是电影拍摄地4号辅助机场。

最后,一些人认为空袭队员们是在9号辅助机场,即现在的赫尔伯特机场训练的。20世纪50年代赫尔伯特机场的一名前指挥官可能是这一说法的始作俑者,一些官方历史和对空袭队员的采访也沿用了这一说法。大队长米勒退役后提到,训练是在“水边的一座机场”进行的,这里的“水边”可能是圣罗莎湾,就在9号辅助机场南面。然而,这种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因为1942年3月时还没有9号辅助机场。

图7.在埃格林基地的40-2291号B-25B轰炸机,摄于1942年3月

杜立特尔及其队员还进行了长距离、低空水上飞行训练,以便能够在无目视参照物或地标,或没有无线电导航的情况下进行远距飞行,并为确定空袭编队在此类飞行条件下的燃油消耗量提供数据,具体路线是人们根据实际任务情况预估的:他们从埃格林机场飞往佛罗里达州的迈尔斯堡,然后飞往德克萨斯州的埃灵顿机场,休息和加油后返回埃格林机场。在埃灵顿机场还发生了训练期间的之一起事故——3月10日,理查德乔伊斯(Richard O. Joyce)中尉驾驶的飞机在着陆时前起落架折断了。

此外,队员们还进行了低空轰炸训练。在埃格林基地轰炸靶场和墨西哥湾上空,他们分别在1500、5000和10500英尺高度投掷100磅重的练习弹。他们还模拟轰炸了佛罗里达州海湾沿岸的一些城镇,导致当地居民向埃格林机场指挥官乔治蒙迪(George W. Mundy)少校投诉。

在埃格林机场进行的低空轰炸训练表明,B-25的标准投弹瞄准器——“诺顿”投弹瞄准器的精度相对较低。鉴于此,再加上考虑到这种投弹瞄准器有落入日本人手中的可能,因此杜立特尔下令将其从飞机上拆除。第11号机的军械师兼飞行员查尔斯格林宁(Charles R. Greening)上尉和第14号机的炮手埃德温贝恩(Edwin V. Bain)中士在埃格林机场的车间里,用两块铝片 *** 了一种绰号“20美分”的投弹瞄准器,并将其戏称为“马克吐温”。在埃格林机场进行的轰炸训练和实际空袭中,事实证明“马克吐温”投弹瞄准器的精度还是有保证的。

图8.一张罕见的参加杜利特尔空袭的B-25轰炸机的彩色照片,摄于其改装故障频发的机腹炮塔之前

由于大多数炮手从未在飞机上开过火,因此杜立特尔还安排时间开展了射击训练。炮手们在地面和空中练习了用12.7毫米炮塔机枪和7.62毫米机头机枪射击。在埃格林基地的一处辅助机场设置了目标进行地面射击训练,并利用海湾里的海面浮油进行飞行扫射练习。由于12.7毫米机枪弹药短缺和炮塔故障,限制了炮手们的训练次数。当空袭队员们于3月25日离开埃格林机场时,所有航空机枪的保养情况均令人满意,但炮塔仍存在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8/522966.html

“1078. 为轰炸东京做准备(上):杜利特尔及手下在埃格林机场的训练” 的相关文章

项羽当初一箭射死刘邦的话 项羽最后还会输吗

项羽当初一箭射死刘邦的话 项羽最后还会输吗

你真的了解项羽当年那一支箭如果直接把刘邦射死了,项羽还会输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第一,项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他自己,而不是因为刘邦。项羽骁勇善战,经常率领大军攻打一座又一座的城池,楚军在他的统帅下,也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巨鹿之战,项羽孤注一掷,以一往无前的勇猛精神,带领楚军直逼秦军精...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康君立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康君立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十二太保,与八太保李存璋两人是十三太保里最早跟随李克用起兵的功臣。康君立在帮助李克用崛起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最后仅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李克用赐死。为何立下大功的康君立会因为一句话被杀呢一,...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杜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因为政治、经济高度发展,与其相配的另一社会现象是法制建设空前发达,刘彻开始爱用酷吏来镇压人民,为此来加强君主集权,也为了抑制地方性豪强、游侠与诸侯也可以短期内防止地方上土地的兼并,并且严明了法度。杜周就是其中之一。杜周出生于南阳郡杜衍县,他本来是...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上位就要除掉和珅,是因为和珅钱多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是嘉庆帝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杀了和珅,一七九九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和珅还在为乾隆的丧事忙碌着,正月十三就被嘉庆皇帝抓住,而且还被判了二十条大罪。又过了五日,也就是正月十...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对绝顶聪明的曹冲,为何13岁便早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是曹操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一扫北方,整合了各路诸侯,以天子的名字发号施令,当真是意气风发,光彩夺目。而在此之后,曹操却灰头土脸,只能蜗居在北方,失去了继续南下,完全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锐...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司马懿拒绝后人为他扫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的名人司马懿,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是司马懿临终前立的遗嘱。作为三国时期的流量人物,司马懿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在死后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