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华佗死得不冤?《三国志》里写的很清晰,曹操杀他是合理的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华佗的名号我们都不陌生,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而且他发明的五禽戏,时至今日依然是公认的健身养生良方。然而这样的医学巨星,却死于枭雄曹操之手,不免让人感觉惋惜。
但是根据《三国志》的描写,我们会发现他的死并非完全冤枉。他因何死于曹操之手?又为何说他的死并不无辜呢?华佗的死,产生了什么后果呢?
“神医”华佗
华佗生于东汉末年,那时豪强当道,民不聊生。平民百姓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立足,谈何容易。更让人怜悯的是,华佗的父亲在他七岁那年死于一场急病。就在他的母亲感觉生活无望之际,华佗想起他的父亲有一个行医的朋友,于是华佗拜了父亲的这位朋友为师。
华佗当学徒时非常勤奋,不管是干杂活还是采草药,他都能认认真真的做好。师傅也很喜欢这个勤奋的学徒,于是一年后开始让他跟着师兄们学习抓药。这时华佗已经认识了很多草药,并且记得住各种草药的药性。
但他的师兄们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并不诚心教他。甚至有时就连称药的小称,华佗都摸不到。华佗却没有和他的师傅告状,因为他不想闹得师门不和。
可如果一直用不上称,称不了药材的分量,他根本没办法接着学习抓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快华佗想到了可以通过手感称药。他之后每次都仔细观察师傅开的药方药量,并且仔细用手掂量师兄们称出来的药的重量。
等药铺闲暇时,他就把自己用手盲抓的药材称重,再反复校准自己的手感。长此以往,华佗根本不用称就能称准药材了。
有一天,师傅看到华佗不称重就把药包了起来非常生气,他严肃地批评华佗学医态度不端正,拿人命开玩笑。但华佗却信心满满,让师傅给他包过的药材称重。师傅也没想到,他称过以后所有药材的分量分毫不差,华佗也把他用手称药材的原因告诉了师傅。
师傅听后十分激动,认为自己找到了医道继承人,此后专心教导华佗。华佗也没有辜负师傅的厚望,逐渐青出于蓝。
有一回,乡里一个小孩掉进河里,被送到师傅那里时那孩子双眼禁闭,肚子也胀得不行。师傅把过脉后,说这孩子难救了。华佗不忍心放弃这个孩子,又去给孩子把了脉,他惊喜地发现孩子还有救。
只见他让人到农田里牵来一头水牛,接着让孩子腹部朝下伏在牛身上,这样做是为了控出孩子肚子里的水。然后用腿再使劲挤压小孩的腹部,将其双手提起来慢慢活动着。没过多久,溺水的孩子就有了反应。
再配上华佗开的汤药,孩子完全康复。
经此一事,华佗能起死回生的消息传开了。连他的师傅都自愧不如,感觉自己没什么能交给华佗了,让他出师开业。但华佗并没有选择开医馆安稳度日,而是四处云游。他不仅寻觅高人请教医术,还沿途收集民间的药方,给遇到的病人治病。
华佗不惧辛苦,为了给老百姓看病废寝忘食。他看着人们时常被病痛困扰,于心不忍,开始琢磨起强身健体的 *** 。
上山采药时,华佗发现云鹤、猿猴等等动物都能畅游山间,一看就非常健康。于是他开始观察动物的动作,编了一套强身健体的“五禽戏”。最开始他自己练,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果然变得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而后他把这套 *** 教给有慢性病的人,大家练后也普遍感到身体比以前好。
就这样“五禽戏”传播开来,就算是没有见过华佗的人,也能因为他的锻炼 *** 受益,他“神医”的名号也就越来越响。响亮的名号让华佗被一个大人物盯上了,专门请了他去看病,却没想到这个人最后要了华佗的命。
然而回过头来,再仔细一想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华佗也并不是完全无辜。
华佗之死不算冤枉
这个盯上华佗的大人物就是曹操,说来他和华佗还是老乡。他们一个是搅弄东汉末年政局的风云人物,一个是在民间万人敬仰的“神医”,按理说不该有交集。但偏偏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曹操作为权势滔天的枭雄也会被病痛困扰。尤其他的头风时常发作,让他饱受折磨。
听闻民间有一个医术精湛的华佗后,曹操立刻将华佗征召到身边为自己看病。然而曹操疑心病颇重,不放心华佗直接给自己看病,想先考考这个民间的“神医”。一番思考以后,曹操口授徐庶写了一封给华佗的信,上面是“胸中荷花,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初入其境”等十六句诗。
华佗接到信一看,稍作思索就明白了曹操这是在考他。因为华佗敏锐地发现,这十六句诗每一句都能对应一种药材。没过多久,曹操就见到了带着回信复命的徐庶,只见回信上正是“穿心莲、杭菊、满天星、生地”等十六种药材。
曹操很满意华佗的答案,放心地让华佗为他诊了病。华佗开始给曹操看病时,也不会想到此行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他只知道曹操的头风很严重,需要及时为他治疗。用了针灸的 *** 以后,曹操的头疼眩晕也确实有所缓解。
但随着军务政事越来越忙,他的头疼也越来越严重,时不时地就要发作一番。于是他想让华佗留下来,专门为他治病。可是华佗并不愿意,因为他自幼学医读书,深受主流的儒家文化影响。他并不认同曹操架空汉献帝的做法,更不愿意抛弃自己济世救民的理想。
于是就有了《三国志》记载华佗“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也就是说,华佗借口妻子患病,数次违背曹操的征召,就是不愿意回到曹操身边为他诊病。曹操也是个爱才之人,更不是完全不讲道理,他特意派人去了华佗的家乡查看情况。并交待: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曹操意思是,如果华佗的妻子确实病了,那么他会给予赏赐,并且让华佗安心在家为妻子诊病。但如果他的妻子没病,就直接把他押送回来。
曹操一派人去查看,华佗的借口立刻被拆穿,于是他被扭送到了曹操那里。在狱中华佗认了罪,并且因此丧命。其实按照现代的眼光来看,华佗着实冤枉。作为一个医者,他竟然连不给自己不支持的人治病的权力都没有。
但放在古代,他的做法确实犯罪了。
影视剧中的曹操
就算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并非《三国演义》里那般狡诈残酷,他也是久居上位的统治阶层。尤其架空皇权以后,他虽然还是丞相,但根本不在任何人之下。这样的人,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然而华佗偏偏撞上了这个枪口,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曹操的召唤,甚至编谎话欺骗曹操。
这是作为上位者的曹操绝对无法容忍的,华佗也因此犯了“不从征召罪”和“大不敬罪”。不管罪名的成立是否合理,在当时这些足够他被曹操处死。由此可见,华佗之死固然是中国古代医学界的一大损失,但是他的死也绝非完全无辜。
只是想来曹操杀华佗时绝不会想到,他在日后会因华佗之死而悔恨万分。
曹操悔之晚矣
华佗死后,曹操一开始并没有多余的情绪。他这一生杀伐果断,根本不会因为自己处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而心怀愧疚。所以他每天依然忙于任务,闲下来就陪陪自己的老婆孩子。
在他的众多子女中,最得他喜欢的当属曹冲。
曹冲七岁时想出的称象妙计,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作为一个有远见、有谋略的政治家,曹操自然也会为自己有这样聪慧的儿子而骄傲。曹冲所具备的也不止是智慧机敏,更有宽厚仁爱的品行。有一回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却被老鼠咬坏了。
曹冲称象
守库人发现后愁容满面,他甚至感觉自己会因此被曹操赐死。曹冲知道以后,认为错不在这个守库人,就像救救他。于是曹冲拿了一把锋利的刀,把自己的衣服戳成老鼠啃过的样子,然后他状似不开心地找到了曹操。
曹操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时,曹冲就说大家都认为衣服被老鼠咬了不吉利,但是他今天发现自己的衣服被老鼠咬坏了。曹操赶紧安慰曹冲,让他不要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当守库人汇报马鞍被咬坏的事情时,曹操果然想着曹冲的衣服都被咬破了,何况是仓库里的马鞍呢。
守库人也就没有被追究责任,顺利逃过一劫。
不仅如此,曹冲每次见到有人受刑,都要去了解情况。一旦被他发现,受刑人是被冤枉的或者处罚过重时,他都会想办法帮他们讨回公道。这一切曹操都看在眼里,在政治旋涡里盘旋久了,曹冲身上的悲悯睿智在他看来更是弥足珍贵的。
曹操那么疼爱曹冲,肯定也离不开曹冲这些良好的品行。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建安十三年曹冲患了一场大病。看着原本活泼聪明的儿子命在旦夕,曹操担忧至极,召集了无数大夫为曹冲治病。
可是这场病痛来势汹汹,当世的医者全都束手无策。年仅十三岁的曹冲因此永远离开了人世,让疼爱他的曹操悲痛至极。也正是爱子早殇,让曹操表现出了对杀死华佗的悔意:
“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曹操杀人极少后悔,能说出这样的话,足可见他的悲痛。
结语
但其实华佗在世究竟救不救得了曹冲,谁也无法预料。
历史从来都不由后人假设,只会给我们呈现故事的原貌,空留前人的哀叹与遗憾。
参考文献:
[1] 刘时荣. 华佗的故事[J]. 新华月报,2011, (10):76-77.
[2] 河村.华陀死因辨[J].河南中医,1984(02):48.
[3] 李云. 曹冲智救马倌[J]. 作文,2022(7):94-95.
[4] 宋月航.中国历代名医传[M].华文出版社,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