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 ***
2013年夏天,古迹维修工程队的专家们,开始了秦长城遗址的修复工作。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些被岁月侵蚀的城墙,似乎重回了昔日的容貌,又一次站立在了历史的舞台。
考古专家们推测,秦代驻兵和民工们,很可能是将附近的山石逐块切割,然后将它们干砌在城上。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垒砌手法,竟使得秦长城矗立两千余年而不倒。
“亡秦者胡也”
在完成统一伟业之后,秦始皇开始对自己的寿命有所忧虑,他渴望永生,以保他的大秦帝国万世不朽。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秦始皇先后派燕人卢生、韩终、侯公等人去寻找仙人及不死之药。
这显然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燕人卢生担心空手而归遭到惩罚,于是献上一本图录,并谎称这是海上仙人所赐,里面藏有大秦的命运。
秦始皇展开此书,眼前的几个字,使他的心中惊涛骇浪——“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深刻地认识到,草原上那些有着迥异生活方式的族群,是一种区别于农业世界的潜在威胁。因此,已拥有强大实力的秦国,决定在北部边境重建秩序。
公元前215年,30万秦军在大将军蒙恬的率领下,开始了北征。
他们要面对的敌人,是游牧部落,这些人居无定所,飘渺如风,是打游击战的好手。
尽管如此,据《史记》记载,秦军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打败了匈奴铁骑,占领了河套平原,匈奴人被迫退至阴山以北的大漠深处。
秦军并未追击,而是转换战略,全力防御,因为沉重的粮草运输负担,制约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继续作战。
不久之后,蒙恬接到秦始皇的命令,在新收复的河套平原北部,将以前战国赵、燕的长城与秦国的连接起来,从而筑造一道永恒的地理界限,以分隔大秦帝国与匈奴部落。
基于历史背景和现实困境的决策
在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碰撞中,农耕民族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他们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与游牧民族对抗,却只换来微薄的收益,同时还要忍受被其掠夺的痛苦。
这是因为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机动力和灵活性强,所以总能通过“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掠夺农耕民族所积累的财富。
即使农耕民族取得了胜利,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与其所承受的战争成本相比微不足道,甚至有时会被这笔庞大的成本压垮。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困境中,秦始皇产生了修筑长城的战略构想。
另一方面,新兴的秦朝,仍面临着六国残余势力的威胁。若秦朝太过专注于对抗匈奴,就有可能遭到这些残余势力的偷袭。
而修筑长城,恰恰成为了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大规模的建筑劳动,吸纳新统一的势力,让他们有事可做,从而减少了国内的滋扰和混乱。
两千余年不倒的秘密
目前,要找到秦代长城较为完整的样貌,人们必须深入阴山之腹地,也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的小佘太长城。
在那里,高耸的石墙以其独特的形状和特点,揭示了一段历史的痕迹。
由许多石块垒砌而成的墙体,高度足足达到了五至六米,顶部宽度约三米。从这些石块中,仍可辨识出一些当年的建筑细节。
例如,用来修建秦长城的石块,轻的大约为五公斤,重的则达二、三十公斤。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通过石块垒砌起来的城墙,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从未倒塌。
那么,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崛起。到了秦始皇统一时期,商鞅的“依法治国”思想依然沿袭,并具化为《秦律》。
在秦朝,如果百姓触犯法律,他们往往会被判处劳役或罚金。无法支付罚金的,则被视作对国家的债务,最终只能通过劳役偿还。这些犯人,便成了统治阶级手中巨大的劳动力资源。
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这种劳役甚至有了专门的刑罚名称,叫做“城旦”,意味着触犯法律的男性,在白天都要去修长城。
在这些被判以城旦的人员之外,构成这一庞大劳动力的群体,还包括此前击退匈奴的30万秦军将士,而剩下的,同时也是占大多数的,则是普通老百姓。
显然,修长城并非多数人的自愿之举,因此劳工责任感的匮乏,使得秦朝必须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管机制。
那时,每一块砖石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这种“实名登记”的 *** ,也对质量把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等到砖石成型,监工会对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过程十分简单,却极其有效:
他们会将两块砖石放在地上,中间留有一定空隙,然后,再把另一块砖从肩膀的高度落下,如果三块砖石经过这样的碰撞,都没有任何的裂痕或损伤,就说明这三块砖石的质量合格。
一旦有裂痕出现,责任人将被视为偷工减料,他们将按照《秦律》处置,轻则笞刑、杖刑、割鼻,重则斩首、车裂等,甚至会受到连坐,连累到他们的家人。
运送石料的工人也同样面临着压力。如果石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损,他们也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受罚后,工人们也无休息的机会,即使身心受创,也必须继续工作。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这种困境更加惨不忍睹。汗水不断浸泡着他们的伤口,使得伤口极易感染。飞蝇和蚊虫也会在伤口处盘旋,增加了病症的风险。
这就导致有不少劳工,都是在夏季修长城时丢了性命。此外,秦人还独创了一种“粘合剂”,以防长城外墙的脱落和变形。
“粘合剂”的配料,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易得,就是糯米浆,然而,在秦代,它却是无比珍贵的存在,因为它的 *** 工艺实在是耗时耗力。
首先,将糯米煮至胶状;其次,再加入熟石灰和碎沙石,不停搅拌至泥浆状;最后,用这种砂浆作为砖石之间的粘合剂,填补缝隙。
正是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其精细的 *** 流程,铸就了秦代独特的“黑科技”。
有了糯米砂浆这样的“黑科技”,再配以质量过关的砖石,才赋予了秦长城千年不倒的稳固。
如此显赫成就的背后,也映射出当时一个全新的政治秩序。
秦始皇嬴政历史性地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在这种强权的压力下,劳动人民所谓的辛勤、智慧和创造力,本质上都源于对《秦律》的恐惧。
伟大的工程,巨大的人道主义代价
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东方大地,向东南方望去,是辽阔的海洋,西南则是壮丽的山岳,这两个方向的天然阻隔,使大规模的入侵几乎无从谈起。
而北方却是地势开阔,为此,长城这一完整的防御体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军事设施。
历史学者们曾想象过一个无长城的中国:如果没有秦始皇筑起的万里长城,如果后世的中国未曾继续修缮这个庞大的边疆防线,那么中华文明也许会像欧洲历史所显现的那样,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持续冲击下,最终改变发展的轨迹。
然而,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也同时发生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章。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耗时5年,单是军队就投入了30万人力,这个数字已经占据了当时全国男性劳动力的十分之一。
如果再加上那些通过劳役赎罪的犯人,以及被强征的百姓,总劳动人数可能上百万。
秦长城大部分修筑在陡峭的山壁之上,紧邻深渊,工程的艰辛和危险自不必言。有不少修筑者,因意外事故或过度劳累而失去了生命。
那些痛苦工作、甚至牺牲的人们,是极其悲惨的。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劳动,还要眼睁睁地看着身边人一个个死去,这无疑是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感觉。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行为,在军事战略上绝对有其合理性,但这也绝对不意味着修长城所付出的巨大人道主义代价,是必然的或者可以被接受的。
每当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应当记住这些无名英雄的付出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