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2)560

前言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名言将诸葛亮和刘伯温并列,尽管诸葛亮的名声更为显赫,但刘伯温同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尽管他的名字不如诸葛亮家喻户晓,但他的一生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在三国时期辅佐刘备,帮助蜀汉在割据局面下稳固地占领了西南地区,差一点就实现了进军中原的宏伟计划。他的政治才智、治国理政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军事策略都使他成为了古代智慧的象征。

刘伯温则是明太祖朱元璋早期的亲信,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淮右布衣”一步步崛起,最终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统一了中国,成为一统天下的君主。他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非凡的才能,还精通阴阳术数,深谙政治和治国之道。然而,他的生死之谜也为他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虽然一生贡献卓著,但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了一则遗言,虽然短小,却在百年之后得到了应验,这更增加了他的神秘色彩。

他究竟说了什么?刘伯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一段传奇?

少年“神童”一语惊人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此时的江南地区,出生了一位天资聪慧的少年,他便是后来明朝开国重臣刘伯温。

刘伯温自幼便机智聪敏,话少但睿智过人。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仅仅几遍阅读,就能将儒家经典背诵流利。

更令人惊叹的是,刘伯温不仅能够记忆,更能理解经书中的深意。他能对古籍中的词句进行解读,并举一反三应用开来,使得身边的长辈们甚感惊奇。“神童”之称,由此而来。

当时,刘伯温所在的江南地区战火频仍,朝局动荡,百姓涂炭。而就在这样的乱世中,神童刘伯温的出现,无疑为这片热土带来了一线生机。

面对动荡,刘伯温并未有丝毫惶恐,而是以超凡的智力和意志力,静心学习,为日後成就大业积蓄力量。他的出现,预示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神童般的聪颖和学识,使得刘伯温获得了“神童”的美誉。而他的志向和胸怀,也远非常人可比。在这样一个少年人身上,已隐约可见代天开化、扶正社稷的气象,正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12岁时,刘伯温参加科举即中秀才,堪称神童。14岁入学府攻读,很快便能背誦难解的《春秋》,并对之进行独到解读,让老师们也自叹不如。

对于一个不满14岁的少年能够对《春秋》进行精辟解读,这无疑是一个奇迹。《春秋》晦涩难明,达官贵人也不一定能完全领悟,更何况是一个少年。

但刘伯温以他超人的领悟力和洞察力,将《春秋》的精髓融会贯通,让人叹为观止。这更显示了他卓绝的才能,已可与当世权威相提并论。

刘伯温对《春秋》的高度理解,也预示着他日后将会成为一代哲人,以独特的政治眼光洞察时局兴衰。智慧和学识塑造命运,刘伯温正是这样的人才。

长大后的刘伯温继续深造,并云游列国。他遍访名家,涉猎诸子百家之学,对兵法、阴阳、地理尤其着迷。这为他日后成为明朝开国名臣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游四方求学,是古代许多大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不仅开阔视野,还能汲取各家学说精华。

刘伯温明白家国大事需要广博知识作为支撑,于是兴致勃勃地游历各地,求教于权威学者,访问图书馆,采购典籍。他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开阔了视野。

兵法、阴阳、地理学都是支配国运的重要学问。刘伯温将其作为重点学习领域,预示他志在国家社稷。这为日后成就霸业打下了基础。

23岁时,刘伯温高中进士,仕途似乎一帆风顺。但因时乱,三年後才得以任官。刘伯温在任期间政绩显著,但也因正直刚烈得罪权贵,被迫还乡。

23岁便中进士,刘伯温可谓是一鸣惊人。但当时正逢元末动荡,刘伯温只能待在家中,直到3年后方才获任官职。

刘伯温性情刚正,为政清廉,因而政绩显著,得到人民拥戴。但是他也因此得罪了当地的腐败权贵,这些人联合陷害,逼迫刘伯温离职。

刘伯温也明白如果呆在腐朽朝堂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内心已有去意。这次遭遇更坚定了他要投身一个崭新时代的决心,自己的理想只能建构在一片蓝图上实现。

献“十八策” ,功成命丧

1356年,刘伯温正式加入朱元璋麾下。此前,朱元璋多次请他出山未果,此番终于如愿。

首次面圣时,刘伯温便呈上自己针对当前时局编写的《时务十八策》,为朱元璋日后统一天下提出详细策略。朱元璋为之称赞不已,誓要与刘伯温合作平定天下。

此后十余年间,刘伯温一直辅佐朱元璋治理军国大事。在他出色的谋略下,朱元璋接连击败张士诚、陈友谅等劲敌,终于于1368年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是为明太祖。

对于刘伯温来说,这一时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阶段。朱元璋将重任托付于他,而他也确确实实地提出了建国方略,最终助明朝完成了自强与复兴。

《时务十八策》集刘伯温毕生学识之大成,每一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它折射出刘伯温的远见卓识,也让朱元璋看到了这个顾问的独特价值。

在刘伯温的谋略下,朱元璋所向披靡,排除万难,终于承载起这个时代的使命。当明朝最终推翻腐朽统治,建立新王朝时,刘伯温的胸中亦必定升腾起豪迈的骄傲与喜悦吧。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继续辅政。但朱元璋生性多疑,渐生猜忌。他在朝堂上故意挑拨刘伯温和其他大臣的关系,导致刘伯温屡屡受到嫉恨。

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刻意压制刘伯温的地位。如开国功臣封赏时,刘伯温仅排第36位,远远落后于李善长等。

1379年,刘伯温染疾卧床。朱元璋派政敌胡惟庸前往医治,结果刘伯温不治身亡。據说,胡惟庸趁机在药中下毒,才导致刘伯温的死亡。

明朝刚刚建立,刘伯温便遭遇这样的命运,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他献计献策,建立大业,却没能享受功成的喜悦和荣耀。

朱元璋有些许猜忌之心也属人之常情,但放任刘伯温被政敌陷害,则过于不解风情。功高震主对刘伯温不利,这也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局。

刘伯温死前留下“九世再兴”遗言,可惜直到辞世,他仍未觉察朱元璋内心的猜忌与防备。功成之后,创业之臣常难逃生命之祸,也可见一斑。

百年郁积,九世再兴

刘伯温的政敌终于如愿以偿,让这位心腹大患永远离开了朱元璋的身边。但天道好轮回,刘伯温生前说的“九世再兴”话语,竟成了奇异的预言。

刘伯温死后,其子孙世代衰落,刘家在朝廷中的地位一蹶不振。直到100年后的明成祖时期,刘伯温后裔中的刘瑜才再次崛起。

当时的刘瑜以才学见长,很快得到明成祖赏识,担任翰林院编修。后又外任两京城守备,深得皇帝信任。

1488年,明成祖追封刘伯温为昭靖伯,并恢复其世袭罔替的爵位,由刘瑜继任为昭靖伯。至此,刘伯温生前所说“九世再兴”的预言实现了。

看似先人的栉风沐雨不再得见,但其功业并未湮灭,家族也终获昭雪。这说明真正的人生佳音,并不会止步于一时一地,而会荡漾开来,延绵百世。

刘伯温的遗言预示他有远见卓识的眼光与胸怀。他不会因为一时的不遇而丧失斗志,而是相信功德终会被认可,事业也会历久弥新。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为后人带来了信心与希望。只要不忘初心和使命,踏实前行,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改写命运,创造奇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3716.html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 的相关文章

代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如何?

代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如何?

代国,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代国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占据内蒙古高原,鼎盛时北至大漠、南抵黄河,东靠辽东,西接西域,实力空前强大。但在后赵灭亡后,代国未能兴兵南下,错过了争夺中原的大好时机,最后为前秦...

宋庠:北宋时期宰相,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宋庠:北宋时期宰相,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太后赏识,被越级擢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如何?

刘墉,清朝乾隆时期重臣、书法家。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刘必显是顺治九年的进士,一度官至户部员外郎。其膝下有4子。其中老二刘果在...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还不知道:韩信攻下齐国,为什么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为何说戳中了刘邦痛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一是为了更好统治齐地,二是为自己争取利益,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说明齐地的重要性他自己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其一,韩信求封的理由也...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兵,他当上皇帝后,为何马上就处死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封建制度之下,天下的最大权力,自然都在皇帝的手中。而为了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或者说能够掌控住皇帝,宫廷之中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唐朝,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在武则...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