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青铜鼎是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青铜文明的见证,古代社会文明成果

历史文化1年前 (2023-09-02)950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青铜器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青铜器本身材料和结构以及外界环境影响,进而出现各异的腐蚀现象。

就青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中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普遍重视。我国青铜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夏朝就已进入青铜时代。

夏朝建立后,大禹根据皇帝轩辕氏功成铸鼎的历史,下令将天下进贡的铜悉数熔毁,分铸九鼎,鼎铸成后,即被视为宗庙礼器,神圣不可侵犯,具有安抚万民之心的功能。

因此,青铜鼎是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青铜文明的见证。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阶段为青铜时代,是指以青铜作为生产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为重要载体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器成为古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性成果。

青铜器锈蚀的原因

青铜是纯铜(即红铜)和锡、铅等化学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其中以铜为主。因红铜是纯铜,硬度低、质地软,不适合 *** 各种工具,因此其用途受到诸多限制,而青铜硬度高、耐腐蚀,制成的工具结实、锋利,可长期保存。

中国古代把青铜叫作“金”,是因为刚刚铸造完的青铜器是金色的,金光璀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铜器和所处环境中的水汽等自然界物质发生反应,产生锈蚀后才变为青绿色,故被称为青铜器。

青铜器 *** 技术是以采矿技术、冶炼技术为基础的,《管子》记载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并明确指出铜矿与某种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如“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铜”。

*** 青铜器需要大量的铜矿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完整、冶炼水平更高、规模更大的古铜矿遗址之一。为减少运输量,以炉就矿、就地冶炼的措施被广为采用。

铜绿山的冶铜竖炉是用红黏土、高岭土、石英砂等混合夯筑而成的矿炉,炼出的红铜要根据所制的器物配比青铜合金,以保证所铸器物的硬度、强度和韧度等。

如《考工记》记载“金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剂;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二,谓之斧斤之齐。铸造钟鼎合金比例为铜约占85.7%,锡约占14.3%”。

铜绿山当时的冶炼工艺属于铜氧化矿的还原熔炼,原料主要包含孔雀石等物质的氧化型铜矿石,以及木炭和铁矿石。孔雀石是一种翠绿色、具有很强玻璃质感和金属光泽的含铜矿物。

木炭的作用是作为燃料和还原剂;铁矿石作为溶剂使用。工匠们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铁矿石,目的在于铁矿石氧化时产生的氧化亚铁马上和二氧化硅结合,降低炉渣内二氧化硅的含量。

减少炉渣的黏度,加强渣液的流动性,使炉渣便于排放;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铅,能使铜液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又可增强铜器的硬度和光泽度,使冶炼工作能顺利进行。这体现了两千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在冶金化学上的重要成就。

金属器物在铸造完成后就已经开始与所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形成腐蚀,这些腐蚀现象的形成与金属文物自身的组成成分、合金比例、长期所处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受铸造因素影响,青铜器内部存在游离铅、共析体、共熔体等物质,电位之间差异显著,容易产生腐蚀。此外,不同的保存环境也对青铜器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青铜器锈蚀产物附着在器物表面,从成分、质地、色泽等方面影响着金属文物。绝大多数青铜器曾经在地下埋葬,作为与青铜器密切接触的土壤。

因所处环境不同,土壤的酸碱度也各不相同,其孔隙被空气、水和电解液充满,在空气、水、电解液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各类不同色彩的腐蚀覆盖层。

例如有黑色的氧化铜、红色的氧化亚铜、靛蓝色的 *** 铜以及绿色的碱式 *** 铜等,呈现出红斑绿锈的颜色。

红斑绿锈顺序是红斑先长出来,然后进行氧化,氧化后出现绿锈,绿锈外面还有一层蓝斑,蓝斑上面还有一层是土沁。

部分青铜器表面的锈蚀物不仅对青铜器无害,反而还会产生保护作用。因青铜是红铜、锡、铅等化学元素的合金,当锡发生化学反应后,会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锡保护膜。

氧化锡质地光滑、硬度高,对青铜器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减少金属元素的游离,阻隔外界对青铜器的侵蚀。绝大多数腐蚀产物不仅没有破坏古代青铜艺术作品,反而增添了青铜器的艺术效果。

济宁市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

古色的青铜腐蚀层,让青铜器具有庄严古朴、年代久远的意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但鉴于大多数出土青铜器基本上都是由土壤及锈蚀物包裹着。

如果需要露出青铜器的底色、花纹、图案、铭文等,就必须进行除锈工作,但除锈又不能损伤铜器本胎,且要保留好的锈色。

金属器物埋藏在地下时,容易接触到氯化物,因为氯离子半径小,容易穿透水膜而与铜作用形成氯化亚铜,呈浅绿色,又与浸入内部的氧气和水作用生成碱式氯化铜。

这几种锈蚀物的结构一般都比较致密,为青铜器覆盖了一层保护层,为无害锈。氧化亚铜层的转化产物——碱式氯化铜是疏松膨胀的,呈粉状,通常称为粉状锈,属于有害锈。

会使青铜器的腐蚀不断扩展、深入,直至器物溃烂、穿孔,这就称为“青铜病”,因此有害锈必须要清除。

青铜器文物是济宁市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藏品特色,其馆藏的春秋附耳蹄足蟠螭纹青铜铭文列鼎为国家一级文物,造型古朴,成组排列,共包含列鼎七件、陪鼎一件,1978年考古出土于鲁南地区的薛国故城。

薛是任姓国,黄帝的后裔,薛国曾是夏商时期的诸侯国,历时1700余载,薛国故城是现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参加考古的专家介绍,当地村民在休整土地时发现了地下1米多深的墓穴, *** 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由济宁地区文物组组成的薛国故城调查队赴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共出土文物1839件,以青铜器居多,包含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兵器等,其中以出土于2号墓的春秋附耳蹄足蟠螭纹青铜铭文列鼎最为出名。

此套春秋附耳蹄足蟠螭纹列鼎造型精美、端庄凝重,纹饰精美富丽,保存完好,属薛侯生前使用的青铜礼器。

青铜器是中国礼乐制度的载体,薛侯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按照列鼎等级使用制度,他的墓葬里使用七只列鼎。另外一件是陪鼎,作为和列鼎配合使用。

其中七件列鼎样式一致,造型、纹饰相同或相似,大小有别,呈递减排列。列鼎中更高的鼎口径为40、高31.9厘米,另一件陪鼎式样与列鼎不同。

列鼎均饰有蟠螭纹,属于春秋青铜器的常用纹饰,为文物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套青铜器列鼎均为实用器,都是附耳直立,三兽蹄形足,器身母口,直唇,圆腹,马蹄形足。

有盖,平顶,盖顶四周有三个长方形钮,中间一半环形钮。腹部饰一圈蟠螭纹、一圈弦纹,耳部饰变形蟠螭纹,底上部饰垂鳞纹。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代表,具有烹煮肉食、祭祀、宴飨等功能。此批青铜列鼎出土时,鼎内尚盛有牛、羊、猪、鸡、鱼等动物骨骼。列鼎磨损严重,腹内铭文已磨平。

出土后虽经初步修复处理,但由于修复时间较早,前些年出现了新的锈蚀、老化等病害,故济宁市博物馆于2019年对其中两件青铜鼎进行了保护修复。

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对器物局部微观现象进行了观察,根据锈蚀物分布特点、聚集形态以及与器表结合致密程度,为下一步清理除锈提供参考。

这种微观现象观察,特别是对于有纹饰、铭文部位的锈蚀物的了解至关重要,避免在采取保护修复措施的过程中对纹饰、铭文造成损坏。

另外通过拍摄细微裂隙照片,了解到肉眼难以看到的细微现象,掌握暗裂的发育状况,如裂隙宽度、长度、深度以及走向,为修复过程提前做好预案处理。

春秋附耳蹄足蟠螭纹鼎在整个修复过程中的设备,、超声波清洗机、文物专用激光清洗机、负压渗透设备、恒温恒湿箱、吊磨机、显微镜及用修复工具等。

在对此列鼎进行前期病害调查过程中,又通过拍摄X光照片,观察铜鼎盖及铜鼎内部信息,根据器物断裂、残缺等病害的有关特点,了解其铸造工艺、缺陷等,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修复措施。

鼎盖X光探伤照片显示,盖破碎较为严重且边缘折沿大面积缺失,断裂处局部腐蚀严重。裂隙内部有明亮线状区域,应为焊接剂影像,推测为锡、铅等焊接材料,需要进一步做成分分析。

春秋附耳蹄足蟠螭纹青铜铭文列鼎造型精美、保存完整,作为济宁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春秋列鼎经过修复后,展现出精美纹饰的本来面目,重新焕发出耀眼光芒,不仅能反映古代青铜 *** 工艺,更是为研究薛国葬俗、薛国边邑、薛文化变迁、薛国历史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结语

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济宁市博物馆对其馆藏的春秋附耳蹄足蟠螭纹青铜铭文列鼎进行了科学的养护修复,是保护青铜器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的责任,更好地展示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万全文.长江文明之旅青铜冶铸[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9:5.

2. 张懋.青铜器鉴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20.

3.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0.

4.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3739.html

“青铜鼎是青铜文化的代表,也是青铜文明的见证,古代社会文明成果” 的相关文章

古代奇女子圣穆皇后柴氏,两任丈夫都是皇帝

古代奇女子圣穆皇后柴氏,两任丈夫都是皇帝

柴皇后,即圣穆皇后柴氏,后周太祖郭威之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女子,莫不追求飞黄腾达,能够嫁给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以此成就一段佳话。但世间之事,如意者往往十之二三,大部分都落了遗憾。尤其生逢乱世,活下去已经实属不易,何况要在追求一段美满姻缘呢。然而在五代十国,天下...

历史上真实的令妃魏佳氏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令妃魏佳氏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乾隆的后宫之中,有一位令人记忆深刻的女性,此人便是魏佳氏令妃,她是乾隆中后期最为宠爱的女人。在《延禧攻略》中,令妃是一个令人喜爱的角色,人们也为她能够获得皇帝的宠幸而高兴,不过在《如懿传》中,令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

在古代众多皇后中,有哪些人一生都没有诞下子嗣?

在古代众多皇后中,有哪些人一生都没有诞下子嗣?

皇后是国母,是后宫之主,地位非常尊贵,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孝惠皇后孝惠皇后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处子皇后。孝惠皇后名字张嫣,是当朝皇帝刘盈的亲外甥女。这一场婚姻,是女强人吕雉强压之下的产物。刘盈虽然被逼无奈娶了张嫣,却没有办法将亲情变成爱情。刘盈在强势老妈的手下活到了24岁,就驾崩...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古代的电视剧,女人临产前总是大呼小叫地喊丫鬟烧水,就算是稳婆来了,第一件事也是吩咐下人烧水。看着一盆又一盆的热水端进屋里,又端出一盆又一盆的血水,观众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古代接生条件有限,热水却是必备品,甭管是在富贵人家还是穷...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历史上真实的元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有哪些风流韵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唐朝时期,国家的繁荣和富强给人们带来了思想的升华,使得人们越发注重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在古代亡国之君死法都很体面 他们为何很少被砍头的

对古代亡国之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亡国之君,为何很少被砍头?皇权的至高无上,使得很多人都羡慕,但是要想得到那个皇位,同样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古人一首诗说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因此在古代,许多亡命之徒,为了夺得皇位,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对于亡国之君而言...

在书法与民族思想方面,褚遂良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书法与民族思想方面,褚遂良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曹操与武宣卞皇后之子曹植简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人物之一

曹操与武宣卞皇后之子曹植简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人物之一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