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代金石大家黄易与嘉祥武梁祠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2)650

□许志杰

黄易,清代书法家、金石学家,在济宁为官、生活多年。

清代乾隆五十一年,黄易在嘉祥发现武梁祠,为了修复、保护几近耗尽家产。他做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发现、整理、复建,还在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碑文、画像石的拓片送达上至朝官,下至民间收藏者,对武梁祠的价值进行传播,扩大了武梁祠的知名度。

发现、修复武氏墓群石刻

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八月,担任卫河通判的黄易从河南开封返回济宁途中,路过嘉祥城南30里处的武翟山(又名武宅山)村头,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歇息。

此地离济宁不过百十里地,连日赶路使黄易略有疲惫,小憩一会儿见有老乡走来,他主动过去打招呼。当他听说眼前这个村子叫武翟山村时,脑海闪过一个熟悉的名字,难道这就是宋代文学家、金石学家欧阳修《集古录》中提到的武斑和武荣及武氏墓群所在地?

黄易

黄易清楚地知道,欧阳修《集古录》刊行六十多年后,山东人赵明诚在夫人李清照的帮助下,出版了《金石录》,书中清晰无误地记录了武氏墓地另外三部分,就是武氏石阙、武梁碑和武开明碑,更重要的是一大批被后人统称为“武梁祠”的画像石。赵明诚在《金石录》里说:“《汉武氏石室画像》五卷。武氏有数墓,在今济州任城。墓前有石室,四壁刻古圣贤画像,小字八分书题记姓名,往往为赞于其上,文词古雅,字画遒劲可喜,故尽录之,以资博览。”

想到此处,黄易决定夜宿嘉祥。第二天一早,他赶到县衙翻阅《嘉祥县志》,发现了县城正南三十里的紫云山(当地人称武翟山)有一座西汉太子墓的介绍,文中说:“石享堂三座,久没土中,不尽者三尺,石壁刻伏羲以来祥端及古忠孝人物,极纤巧。汉碑一通,文字不可辨。”黄易想,把这当做西汉太子墓未必确切,但“汉碑一通”上有一孔,他凭此孔判断必是古物,于是即刻遣人到紫云山下寻找该碑。

十几年,有好事者要拓碑文,把本来只露了一点碑石的汉碑硬生生从地里拽了出来,可能见碑文模糊不清,拓之无用,便放弃了。此碑为圭形,顶部呈三角或圆弧形,底部平直。黄易辨识,碑文已不清,碑额字迹大体可辨,为“敦煌长史武君之碑”,隶书体。

此碑即“武斑碑”,立于东汉建和元年。

武斑碑

武斑为何许人?他是有碑文记载的武氏家族中的第二代,他的父亲叫武开明、伯父叫武梁,武斑为长子,官至敦煌长史,死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

武斑碑虽然碑文已损,但南宋金石学家洪适在著作《隶释》中却有不完整的碑文记录。更为神奇的是,洪适在《隶释》中准确地命名了“武梁祠堂画像”,在《隶续》中摹刻武陵祠堂画像与题赞。黄易由此判断,武梁祠应该遗存在与武斑碑距离不远的紫云山下某个地势低洼的地方。

从洪适等人生活的南宋,到黄易所处的清中期,六百多年过去了,这一带经历黄河泛滥与改道,武梁祠难逃被河水冲荡和黄河淤泥埋没的厄运。之后,黄易和当地熟悉这一代地理、历史状况的朋友,多次来到武斑碑发现地周围,探测、挖掘其他留存古物,先是发现武氏碑三种,并拓片留证。

第二年春天,黄易发现了七块武梁祠堂石,带有清晰画像的石刻十四块,另有祥瑞图残石三块,在距此三里地的壕沟中得到两块缺少题字的画像石,总计二十六块画像石,成果丰硕。黄易命名为“武氏前石室画像”“武氏后石室画像”和“武氏祠祥瑞图”,“后室画像”中的160多个隶书字,更令黄易叫绝,为此,黄易亲手 *** 了《紫云山探碑图》画册,把这次访古探碑之事记录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乾隆五十二年,黄易写了记录武氏祠堂复建的文字,叫《修武氏祠堂记略》:“九月亲履武宅山,历代河徙填淤,石室零落……”详细记录了武梁祠发现、修建的过程,可见黄易对武梁祠是多么上心。

随着黄易将拓片赠与翁方纲等金石大家,武梁祠很快传遍江南江北,许多人不远千里前来寻碑访祠,以求精美的武梁祠拓片。黄易察觉这样下去会对石碑、画像石造成伤害,于是他与当地官员商议,着手对已经发现的古物进行保护。

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涉猎广泛

武氏墓群石刻是东汉时期武氏家族墓地的石刻建筑物,位于嘉祥县城南15公里武翟山北麓,属于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双阙、一对石狮、两通汉碑、四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即武梁祠画像和黄易等人根据武梁祠位置掘出后定名的前、后、左三组石室画像,为目前学术界认可的四十六块画像石,统称武梁祠或武氏祠。

武氏一族世代为官,其中武梁官至从事,又叫“从吏史”,是汉代刺史的佐吏。武梁的弟弟武开明,就是武斑碑碑主的父亲,官职郡丞,武斑是敦煌长史。武氏一族虽没出大官,但世代为文,又有多人在官场,因此能够在告老还乡后修建豪华的家族墓地。

武梁祠最耀眼的,是内容丰富、取材涉猎广泛的画像石,涵盖历史故事、社会生活、神话传说、祥瑞灵异,是研究汉代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完整的一手资料,也是一部中国最早的图像史录。特别是珍贵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生动刻画了两位影响世界的圣人相见的历史时刻。黄易为了保护好这些碑石,将新发现的“武荣碑”和“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一起移到济宁州学,其他碑石因为太过沉重,难以转移,经过黄易与当地官员、学人商定,在紫云山下发现碑石的地方,就地建设祠堂,将其归置聚拢,保护起来。

虽然早在宋代就有赵明诚、洪适、欧阳修等人关注过武梁祠,但真正发现,并付诸切实可行保护措施的之一人,当数在山东居住、为官多年的浙江籍人士黄易。

扩大了武梁祠知名度

黄易出生于清代乾隆九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大易,监生,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篆刻家、书法家。黄易到济宁的时间是乾隆四十二年底,这年他报捐有果,被朝廷放任卫河通判。

在黄易强有力的张罗之下,武梁祠的保护工程于乾隆五十二年初夏动工,由于受黄河泛滥的激烈冲击,原武梁祠被冲垮散落多处,已经很难测定原祠中每块石碑与建筑物的准确位置,因此黄易差人将与武梁祠有关的每一块石料均加一编号标记。同时凡发现石碑、石块的地方全部深挖数尺,以防再有石碑、石料被压在新的建筑物之下,之后予以平整,扩大了原祠地基面积,并加以抬升,预防未来黄河泛滥带来的洪水冲击和淤泥掩埋。

在重建武梁祠的过程中,黄易又发现画像石十块、隶书字106个。复原武梁祠在当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重大工程,但是因为有了黄易近七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武梁祠绝大部分石碑、画像石得以整理归置,重新聚到了一起,今人能够一睹雄伟壮观武梁祠,黄易居功至伟。

武梁祠博物馆内部陈设

乾隆六十年七月,黄易回杭州料理母亲后事,修复武梁祠的浩大工程也随之告一段落。遗憾的是,黄易从杭州返回济宁任上不久,就中风半身不遂,于嘉庆七年三月病逝。虽然在修复武梁祠的过程中,黄易采取了集资募款的办法,解决了一些急用资金,他个人还是付出甚多,几近耗尽家产,以致晚年生活极度窘困,甚至连回杭州料理母亲后事都借了亲友的钱。得病后更是几年卧床不起,在恋恋不舍中与自己付出全部心血的武梁祠告别,令人唏嘘不已。

黄易在山东生活、工作二十五年,甚至比在家乡杭州住的时间还长,因此黄易不止一次说山东是他第二故乡。黄易留下《小蓬莱阁诗钞》《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著作以及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合出的《丁黄印谱》。黄易对于武梁祠更大的贡献不仅在于偶然间的发现、整理、复建、保护,还在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碑文、画像石拓片送达上至朝官,下至民间收藏者,对武梁祠的价值进行传播,扩大了武梁祠的知名度。尤其他对武梁祠每一块石料都编号标记,为之后考古学家研究乃至复原武梁祠提供了之一手资料。

文化瑰宝保护研究无穷期

有学者称赞武梁祠是与司马迁所著《史记》并称的一部中国历史开篇图像史,《史记》的优处在文字,武梁祠则是一部更加精彩、精美的图像史,是历史与艺术价值并存的中国历史画卷。如此辉煌卓越的武梁祠,在宋代赵明诚、欧阳修、洪适著录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毫无文字记载。

历经六百多年后,黄易发现武氏墓地后,毫不犹豫动手复建,其实是建起了一座可容当时发现的所有古碑、画像石的封闭式仓库。这是一个令人拍手叫绝的伟大举动,试想如果当时黄易仅是发现、发掘,而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原物件的损伤将是不可估量的。在清中期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拓片的珍贵,胜过人们对于原物件的追逐,拓片批量生产,通过各种手段传播至喜好者手中,从另一个方面保护了武梁祠原址。直到一百年后法国汉学家沙畹按图索骥来到嘉祥,才开启了新一轮对武梁祠的考察研究热潮。

武梁祠博物

新中国成立后,嘉祥建立了文物保管所,在露天的石阙坑上建立保护亭,1964年将坑中的双阙原地提升至现地面,建阙室保护,1972年为防画像石变潮、碱化,把黄易修建时砌在墙壁内的画像石拆下,移置房内四周。2004年5月,又将武梁祠画像石移置新建陈列室,设置玻璃罩封闭保护,有序陈列。

武氏墓群石刻最初长期暴露在开放环境中,受到酸性水的侵害,加上温差、灰尘等物理因素的侵扰,表面乃至肌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2022年开始,武梁祠闭馆对画像石进行新的更加科学、全面有效的保护措施,采用脱盐工艺,开展本体修复,已经完成对百余件文物的表面除尘、清洗、脱盐、防风化加固、裂隙修复、锚固、原有支顶置换等工序。2023年4月已完成所有工作,并向观众开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3754.html

“清代金石大家黄易与嘉祥武梁祠” 的相关文章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269年~312年),字平子,琅琊临沂人,西晋官员、名士,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太尉王衍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澄出身世家,少有盛名,勇力过人,爱好清谈。举止放诞,不拘礼俗。少历显位,累迁丞相(司马颖)从事中郎、司空(司马越)长史。迎驾有勋,册封南乡...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清朝时期的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相比 谁的地位和权力更大

还不知道:军机大臣与直隶总督,哪一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直隶总督为清代疆臣之首,手握重兵有拱卫京畿之责。那么直隶总督与军机大臣比起来,到底哪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这是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御史在此予以回复。雍正至道光时期军机大臣地位显赫军机处...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许田围猎刘备与曹...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康熙继位 康熙后面怎么对待手足兄弟的

顺治皇帝为什么会选择年幼的康熙继位 康熙后面怎么对待手足兄弟的

还不知道:康熙为何继位?继位后如何对待其他皇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号称是千古一帝的康熙,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在位年数,都可以称得上是历代皇帝中的佼佼者。这个年少登基的小皇帝,历经艰辛才实现了亘古未有的伟业。但话说回来,如果按照立嫡立长的祖训,其实皇位还轮不到他...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贵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封建王朝社会,身份尊贵的公主出嫁后,驸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宁公主却是个例外,不仅经常被驸马家暴,身为父亲的明成祖朱棣,还不为她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呢?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出生于官宦之家,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出身单亲家庭,李绅年轻时期在温饱边缘挣扎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的名字叫李绅。这首诗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要节约粮食,体谅...

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历史上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建成真的不如李世民吗

对李建成真的远不如李世民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一生有22个儿子,但这22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唐朝开国战争期间,活跃在朝局舞台上的成年皇子,不过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一对最有力的储君竞争者。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源头,正在于老爸李渊。李...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嘉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期的君臣关系如何

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521年5月27日 —1567年1月23日 在位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嘉靖晚年的时候,梦想长生不老,因此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学道教的做法,设坛求福。当时有很多人为了升官,迎合他的想法,向他献青词,献祥瑞,忙得不亦乐乎。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