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之死: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1941年3月14日凌晨,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赤坛山上一个名叫蜜蜂洞的小山洞里,一个人枪击三个人,造成两死一重伤后,趁着夜色逃下了山。
行凶者名叫刘厚总,被杀者为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 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
项英的死,是“皖南事变”最悲惨、最令人痛惜的事件之一。此时的项英才43岁,没有牺牲在战场上,没有被敌人屠杀,中央红军长征时期最为艰苦的赣南三年游击战争都坚持下来了,“ 皖南事变”最辗转隐蔽都熬过来了, 但最后却被身边的人杀害。
刘厚总是谁?
刘厚总,湖南耒阳人,曾是大革命时期的农运会骨干,打过游击,1939年在结束延安的学习后被派往新四军军部副官处第三科任副官。
在游击战争时期,刘厚总就喜欢群众叫他“总老爷”,落草为寇的“山大王”思想严重,组织纪律性极差,甚至曾经抓过地主十四五岁女儿“娶”妻。对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作为副军长兼政委的项英却毫不知情,颇为信任,没有丝毫的警觉,失去了应有的判断性。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被迫指挥所部进行自卫,终因粮尽弹尽,除千余人分散突出重围外,其余部队损失殆尽。军长叶挺在鹿角山被扣后, *** 把重点集中在搜捕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人,妄图将新四军领导人一网打尽。
1941年 1月14日,项英带着李德和、郑德胜等几个警卫员在大康王的深谷中,隐伏了整整一天。傍晚,军队副官处的副官刘厚总,同项英等人相遇并主动要求留在项英身边。后来,又碰到周子昆及警卫员黄诚。他们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爬上赤坛山,隐蔽在蜜蜂洞中,并为顺利突围到江北,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决定在3月14日同地下党取得联系后,再离开蜜蜂洞。
早在1938年4月,新四军刚刚成立之初,项英就认识了带领湖南游击队加入新四军的刘厚总。面对神采飞扬、夸夸其谈,会一些武术的刘厚总,项英十分有好感,鼓励他好好干。有一次,刘厚总陪同项英、周子昆爬山,看见两只鹰在天空盘旋,听闻项英想吃老鹰肉,刘厚总一枪就打下一只,给项英添了一道老鹰肉大餐。
投怀抱李,项英提议刘厚总担任教导队队长,虽然叶挺、袁国平表示反对,但在项英的力挺下得以任命。袁国平批评刘厚总作风粗暴,气的刘厚总拍桌子大骂袁国平混账王八羔子。项英安排刘厚总去延安抗大学习深造,回来后担任自己的副官。
此时,见到刘厚总,项英非常高兴地说:“跟我们一块走吧!”没想到,就是这一决定,导致新四军两位主要领导死于非命。
3月13日晚上,项英把突围之事安排好以后,就同周子昆、黄诚、刘厚总四人先后睡觉。这天夜里,赤坑山一带电闪雷鸣,风狂雨紧,而蜜蜂洞内却显得十分宁和。深夜三、四点,贪生怕死的刘厚总偷偷翻身起来,掏出手枪,对准睡在他身边的项英,连打两枪,又朝周子昆胸口打了一枪。黄诚听见枪响,立即伸手摸枪。
此时在蜜蜂洞下约六七十米远的山崖下,还住着新四军新二支队参谋长谢忠良、项英的老警卫员夏冬青等20多人。 他们住在下边一是为了分散目标,二是为了保卫山上的首长。
当刘厚总行凶杀人时,由于当时雷雨交加,他们一点也没察觉,直至第二天早晨才在山洞里发现牺牲的项英、周子昆,而警卫员黄诚满身还有生命体征。等黄诚苏醒后,确认是刘厚总作为。
为防止敌人围剿,大家急忙掩埋了两位首长的遗体,并做上记号,匆匆离开了赤坑山。
刘厚总带着从项英、周子昆身上搜走了所有的黄金、银圆、法币、烟土、怀表、自来水笔及斯大林送给项英的手枪等贵重之物,投奔了 *** 。跑下山后,到处去说自己杀了项英,但无论是地方的保长、 *** 军政部第十一卫生大队的担架连连长,还是旌德县的县长都不相信他的话。旌德县县长李协昆让刘厚总带路到蜜蜂洞去查看,却什么发现项英等人的尸体。
*** 泾旌太中心县委书记洪林听说刘厚总回到蜜蜂洞,计划在附近击毙这个叛徒,但让刘厚总侥幸发现而仓皇逃跑。在太平县城被 *** 太平县党部押送到在休宁县屯溪镇 (今黄山市) 的 *** 安徽省党部皖南办事处,接着又移送皖南行政公署,继续审问。1943年冬, 皖南行政公署将刘厚总押送重庆,关入军统渣滓洞看守所,一关就是5年。直到1948年才被他释放,给了他一笔钱,打回原籍。
深知自己身上背负血债,刘厚总不敢回湖南老家,流落重庆、九江等地,幸亏老乡武记盐铺门口管账陈次兴的救助才谋得一分营生。
1949年5月间,刘厚总跑到江西新余县,还是陈次兴收留了他,并在解放后为刘厚总登记了户口,洗白了身份。
1952年7月,新余县公安局开展全城户口核对工作,黄宜蕃在兴记盐铺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黄宜蕃曾在周子昆处做过警卫员,因此认定此人就是罪大恶极的刘厚总。
当陈毅、谭震林得知当年杀害项英、周子昆的凶手落网时,立即指示当地公安部门要尽快结案,及早处决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
一个月后, 刘厚总在江西南昌被处决。
表面上是刘厚总发现项英他们身上带有一笔经费,因而起了谋财害命之心,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小人的思想作祟。
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无不把“近君子,远小人”作为人际交往的要诀而铭刻于心。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向他请教农业生产技术,孔子不懂,反而生气地说:“小人哉,樊迟也。”这里说的小人,是指樊迟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只为切身利益及其谋生手段而苦苦奔忙,孔子自然看不上他。
汉武帝晚年宠幸佞臣,听不进忠言逆耳的谏诤。遭受病痛折磨的他认为是有人在暗中诅咒他,宠臣江充等人便投其所好,向汉武帝大进谗言,激化了汉武帝父子矛盾并大动干戈,结果造成皇后卫子夫上吊,太子和两个年幼的皇孙被杀的悲剧。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劝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
《梁书》记载,朱异由于善于揣摩梁武帝的心理,对梁武帝的指令阿谀奉承,得到梁武帝格外的宠爱和信任,居权要之位达30多年。后来,梁武帝招引降敌,以致国家败亡,主要就是由于朱异一味逢迎拍马、任事居权而造成的。
小人虽小,而其害人败事之能量却很大。
北宋司马光认为,对一个人来说,“才”与“德”两者不是相同的,而世上的人对这两者往往分辨不清,都认为好,因此造成用人失误。司马光指出“小人”缺少道德修养,不按道德的规范要求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他就可以做坏事。刘厚总就是一个例子。
“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远离品行差、道德恶劣的小人,他们所起的副作用有多大,不要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