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改父亲文稿,一边拿棍敲父亲牌位,龚自珍的不孝子
龚自珍长子龚橙号半伦,在晚清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人。直至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难下定论。究其原因实际上是人们把他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情连在一起,认为他是给侵略者带路的汉奸,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事情子虚乌有,是被人构陷。
详细的分析可以看我之前所分析的文章,实际上野史偏向于龚橙是汉奸,而正史记载中并没有提及龚橙带领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比如恭亲王奕䜣的奏折从未提及龚橙,还有翁同酥以及李慈铭的日记当中,他们都详细记载了火烧圆明园的各种传闻,但是却唯独没有提及龚橙。虽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倘若真的有所耳闻,为什么不记上一笔呢?
那为何龚橙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呢?对于龚橙来讲,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其一:龚橙当时的确在为英国人做事情,而且跟英军乘船北上,瓜田李下人们难免诸多怀疑。其二:龚橙自己行为不检点,放荡不羁且行为怪异,说话也是毫无分寸,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龚橙学贯中西,是人们眼中的大才子。但是在科举的考场上却屡试不第,始终没有得到功名。他就很像当下的愤青,对于社会上的一切事情基本上都是看不惯,封建时代所崇尚的礼义廉耻忠孝仁义,在他眼里就是无比虚伪的东西。他看不起别人,当然别人也不愿和他有来往。
他还有个特点是喜欢骂人,寻常人们眼里的达官贵人在他嘴里都是男盗女娼。所以人们就怕他这张嘴,又不喜欢他的为人,于是看到他或者听到他的声音就赶紧躲开。清末学者王韬就是龚橙的好朋友,他在书中记载:“居恒好漫骂人,轻世肆志,白眼视时流,少所许可。世人亦畏而恶之,目为怪物,不喜与之见,往往避道行。”他父亲龚自珍本来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针砭时弊无所畏惧,而如今龚橙与他父亲相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封建时代很难有立锥之地。
对外人态度不好也就不说了,龚橙对自家人也是一样。他对待妻子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冷暴力,不理不睬。他儿子来看他,他见也不见。而其他亲戚更是形同陌路。
对于他的父亲龚自珍,龚橙也是一样的态度。经常把父亲的手稿拿出来,一边改一边用棍子敲打着父亲的牌位。嘴里还不停地说:“这些的什么东西,真丢人。看在你是我父亲的份上,我就帮你改改,免得你贻害后人。”
龚橙号半伦,这个很有意思,历来有五伦,分别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什么他自己给自己取个半伦呢?其中原因就是他此时只爱自己的一个小妾,夫妻算一伦,那么小妾就只能算半伦了。所以这就是他龚半伦的由来
除了给英国人做秘书,龚半伦也没有做过其他什么工作。他曾想要投奔曾国藩谋一份差事但是并未能如愿。理想与现实都遭到挫折,龚橙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态度来麻醉自己。
后来外国人对他也没了兴趣,他只能靠祖上留下来的产业维持生活这样子,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后来李鸿章来到了上海,资助了他一些银子,他才勉强有了生活保障。资助的银子用完后,龚橙只能变卖家里的字画古董换钱过生活。在他去世的前一年,龚橙表面上说赠送朋友一些文物,实际上是他太缺钱,但是又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开口,最后却因此闹僵了。史书上说龚橙“晚年卒以狂死(精神失常发狂而死)”这种说法有点过了,龚橙最后就是简简单单的穷困而死。
龚橙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正是因为龚橙的性格张狂,喜欢到处抨击他人,所以人们才反过来给他扣上不干净的帽子。所以中国古代在人生修养上,中庸是很高的境界了,是对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结晶,也是做人的规范和智慧。而我们也要以此为鉴,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