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志愿军缴获毛毯三千条 政委却下令全部剪碎?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1)940

文|文史小将军

编辑|文史小将军

1950年的寒冬,朝鲜的长津湖边上飘落着漫天大雪,志愿军战士们在与美军的战斗中,夺取了3000多条可以御寒的羊毛毯,这对于在严寒中作战的志愿军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然而,就在战士们欣喜若狂时,政委王直却做出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把这些珍贵的毛毯全部剪碎!战士们不解而愤怒,政委此举究竟出于何种考虑?是难以言说的苦衷,还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蛮不讲理?让我们来揭开这历史背后的真相......

走出低谷的中国军人:剪碎过冬毯子的故事

1950年,为助朝鲜人民抵挡美国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进入朝鲜作战,然而严酷的气候环境,对我军的考验异常严峻。

当时正值朝鲜的隆冬时节,鸭绿江已结厚冰, 温度降至零下40度,朝鲜大地一片冰天雪地,道路积雪厚达数尺,在这样的环境下行军作战,即使是身经百战的中国军人,也难免倍感吃力,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不但装备简陋,更没有经历过这样彻骨的严冬,在运输途中便损失惨重,许多战士还没等上战场,就已经在路上冻死。

我军第九兵团的军需物资原本就极为短缺,大批战士只带着单薄棉衣就渡江北上,结果在严寒中冻伤者不计其数,据统计,全军仅有两万条被褥,远远不能满足十余万官兵的需要,面对如此困境,我军指战员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自然与敌人的双重挑战。

王直,我军89师政委,便是这场严冬里的闪光之星,这位开国少将出生于福建一个极为贫寒的家庭,自幼目睹地主欺压农民的残酷景象,因此立志要改变旧时代的黑暗面,

1931年,他放弃学业,毅然加入红军,从基层宣传工作做起,后来升任政委、军事指挥官,在数十场重要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1934年,17岁的王直毅然从事艰苦的游击战争,一次,他化装成富家子弟,从当地士绅筹得了500余银元,运回一半后,由于路途遥远,王直和战友只得将剩下的部分暂时埋藏,后两位知情同志不幸牺牲,王直成了唯一知情人。

按当时的价格,这些银元足以让他衣食无忧数年,但王直没有丝毫私心,而是如实报告领导,最后将银元运出,解决了部队燃眉之急。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直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

1941年秋,部队驻地遭3000日军突袭,王直奉命率疲惫不堪的战士突围,在九死一生突破日军层层布下的铁丝网、机枪阵地后,掩护他们突围的罗旅长不幸壮烈牺牲,王直为此自责不已,一度陷入深深自责和痛苦之中,在组织上级和战友的劝导下,他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对日作战中去。

解放战争时期,王直历经数次重大战役,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深入一线鼓舞士气,书写战报,深得普通战士的爱戴,在淮海战役中,王直所在部队攻占一个县城,他亲自带队冲进被战火蹂躏的县医院,将伤病员和医生护送到安全地带,王直的举动让受伤的敌军士兵也深受感动。

从13岁参军到新中国成立,王直走过了漫长艰苦的革命道路,他始终保持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而此时王直率领的八十九师面临更艰巨的任务,不但要忍受严寒,还要在敌军视线死角快速行军,切断敌人的联系,在连日匍匐前进后,许多战士已经冻伤,又因长时间趴伏难以持枪,王直也十分焦急。

就在此时,王直的侦察兵发现一支美军后勤运输队伍,似乎警惕性很低,王直立即判断这是新手部队,决定发动突袭,果然,这支美军迅速落败,在八十九师的攻势下很快溃败逃窜,丢下了大批物资,这场战斗中,我军除歼灭俘获大批敌人外,还缴获了3000余条美军棉毯。

获得这批物资,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王直意识到,以全师上万人的规模,3000条毯子远远不够分配,要么大家抢着分,最后弱势群体一无所获,要么轮流使用,每人仅能享受极短暂的温暖。

王直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将其全部剪碎,分发给每个人,而这一令人费解的做法,最终帮助89师大幅降低了冻伤率,成为全军冻伤最轻的单位之一,王直的选择说明,在战争年代,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要知道当年我军南下朝鲜时准备过于仓促,连最基本的冬装都未配齐,便已开拔,一下火车,整个第9兵团就出现了700余例严重冻伤,王直心急如焚,赶紧在部队暂驻期间,四处打点筹集棉衣为战士们暖身,可光有棉衣还不够,头部和四肢最易冻伤。

王直见战士们苦不堪言,不忍心坐视更多人冻害,只能命人从棉被内扯下一部分棉絮, *** 成简陋的帽子和手套,然而朝鲜的严寒不会因此就放过志愿军的战士,但此时,出其不意截获了一批美军物资,其中就有3000床品质优良的羊毛毯,这对志愿军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一时间欢呼雀跃。

王直看完战报之后也十分高兴,但很快面临一个两难选择:1万多号人,3000床毯子怎么分配才公平?给每个人一点根本起不到保暖效果,几个人合用一条又存在很大隐患。

王直反复推敲,终于做出一个艰难决定——将全部毯子剪碎, *** 成耳套和手套分发,这一想法立刻遭到267团战士的强烈反对,拿到稀世羊毛毯的他们哪能忍心就这样毁掉?何况耳套和手套也防不了腿脚冻伤啊!

王直耐心向战士们解释道,这批优质毛毯剪碎后可以使全军每位战友都获得一份,

大大提高耳朵和手指的保暖性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王直的再三耐心解释,战士们终于执行了这个艰难的命令,他们剪碎了心爱的羊毛毯,

并利用碎块互相帮忙 *** 了大批简易耳套和手套,这些优质毛毯制成的保暖品为战士们的防寒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了耳套和手套,战士们使用武器的灵活性大为提高,寒流也不再是持续折磨。

结果证明,王直的做法非常正确,战役结束后统计显示,冻伤减员仅400多人,是全军冻伤率更低的单位,而第9兵团其他部队冻伤率竟高达22%,甚至有的达3万人,可以说,王直的决定拯救了上万军人的健康,89师之所以能保持高昂斗志和稳定战力,王直的作用至关重要。

事实上,王直在入朝前就曾使用过类似的应急措施,当时驻地的手套、帽子严重短缺,而棉被较为充足,王直就下令拆解部分棉被填充物,加工 *** 手套和帽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困难的时刻,王直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出简单快捷而又实际可行的对策,这正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智慧与无畏精神。

长津湖剪毯的决定,成为八十九师战史上的重要一笔,它展现了王直大局为重的精神,也成就了八十九师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

在后来的战斗中,八十九师多次以少胜多,战功彪炳,长津湖剪毯子,不仅温暖了战士的身体,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斗志,正是这份团结一致的战斗信念,支撑着八十九师在严寒中开辟生机,在绝境中见证中国人的坚韧。

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洞察先机,体现大智慧,它推动着八十九师在战火中展现余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数普通战士在信念中汇聚磅礴之力,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长津湖奇迹。

剪碎棉毯的小故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它启示我们,面对艰难困境时,不要被环境打败,而要发挥智慧与意志力,在困境中开辟出路,我们要学习王直那种直面问题、纵观全局的思维方式,在环境最恶劣的时候仍能发现希望所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创造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走出低谷。

王直残忍而英明的选择,折射出一种价值理念:面对困境,我们必须担当大我,舍小我。单靠一己之力是无法战胜严寒的,只有团结和互助才是生的希望,同时,公平始终高于一己私利。王直宁可舍弃267团的独享福利,也要让全军公平分享羊毛毯的保暖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官兵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意志和顽强斗争精神,尤其是在严酷的寒冷环境下,我们应该向所有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赞扬我国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深重伤痛,许多士兵因寒冷而牺牲或受伤,让我们致敬先烈们,历史既可鼓舞人心,也给我们警示,唯有和平,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5223.html

“志愿军缴获毛毯三千条 政委却下令全部剪碎?”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真相是什么?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一片石,八天后,李自成率部正式撤离北京。虽然李自成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打得很狼狈,但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彻底走向了末路。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隋朝时期将领,他参与过哪些战争?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作为忠义勇猛的象征,受后人膜拜,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害,蜀汉因此全失荆州,仅剩益州一州之地,实力大为受损。诸葛亮荆州、益州兵分两路北伐的长期战略规划也落空了,后来的北伐只能从道路崎岖的汉中等地进军,因粮草补给大受限制,未能...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黄巢最后为什么会输?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黄巢最后为什么会输?是那些原因导致的?

在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中,黄巢是个不一样的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提起黄巢,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要说起一首诗,你肯定知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没错,这首《不第后赋菊》就是黄巢写的。黄巢(820年~88...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属曹操军队,在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得以投降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李悟:唐宪宗李纯第六子,曾代理监国

李悟:唐宪宗李纯第六子,曾代理监国

李悟(?~826年),本名李寮,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宪宗李纯第六子,母懿安皇后郭氏,唐穆宗同母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册封文安郡王。唐宪宗即位后,进封绛王。宝历二年,唐敬宗李湛遇弑后,代理监国,为枢密使王守澄、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