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中山的中山陵,中国最后一个大型陵墓,为何能按帝王规制修建?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4)640

1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举国悲痛。孙中山逝世后,为其建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型陵墓,按照封建时代帝王规格进行修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何中山陵按照帝王规制修建?这是孙中山的遗愿吗?

中山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陵寝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且不包括周围附属纪念建筑群的大小。中山陵依山势而建,陵寝内部包括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集中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之上,从空中往下看就像一个平卧的“自由钟”,其规格完全可以与古代帝陵相比。

中山陵由来,非孙中山本意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按照帝陵规格修建的陵寝,并非是孙中山先生的本意。孙中山先生很早就曾对身边的人交代过自己的身后事。之一次提及身后事,是在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时代,中国底层人民之一次感受到了人的尊严。

而新旧时代的交替也必然会带来很多的混乱,被时局所迫,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其实这对于孙中山的身体来说,是一件好事,更高处总是容易思虑重重,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总是在南京紫金山上,思考着格局变化,中国革命未来走向,心事重重。

被迫辞去大总统位置后,孙中山先生虽然颇为愤懑,但重担少了许多,经常与胡汉民等人一起来紫金山打猎。在1912年3月,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再次来到紫金山打猎时,见此地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曾对胡汉民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人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躯壳尔。”

这是孙中山之一次提及到自己的身后事,只愿“乞一抷土”安置自己的遗体,或许这才是孙中山先生的本意。

时间在纷乱的局势中飞速流逝,命运的齿轮来到了1925年。孙中山前去黄埔军校例行检查学生的演习,此次检查之后,孙中山对身边随行的蒋介石说,自己很满意。并且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此次去北京,自知情况异常危险,能否平安归来尚不一定。但我北上是为革命,是为救国救民,何谈危险?况且我年已59岁,虽死亦可安心矣!”

这让蒋介石面上露出了惶恐之色,追问孙中山为何忽然说出这样的话。孙中山说出这话并不只是此次北上之行凶险万分,还有他的身体状况堪忧,孙中山早年当过医生,比任何随行的军医都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病情。

听到蒋介石的询问,孙中山没有回答病情,只是淡淡一笑告诉他,只是心有所感罢了:

“如果是两三年前,我还不能死,但现在看到黄埔军校的这些学生,他们可以继承我的思想,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事业,死又有何惧呢?”

孙中山的病情正如他所料,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没过多久,就已经不能下床走路,只能躺在床上打发时间了。孙中山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对于死亡并没有害怕的心思,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和革命走向。孙中山对自己的病情有所预料,提前立下了三份遗嘱——《国事遗嘱》、《致苏联遗书》、《家事遗嘱》。

从名字不难看出,前两份遗嘱都是国事,后一份遗嘱是家事。前两份遗嘱之中,孙中山总结了其过往几十年革命的经验,为后来的革命者确定了未来革命的防线,引导他们前行,孙中山先生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激励处于变革中的有志之士。

后一份的遗嘱中,是孙中山对妻儿的叮嘱: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孙中山所说的衣物书籍住宅,听起来民国大总统的私物很多,事实上仅有一些简单的衣物,孙中山的住宅是一位南美华侨所赠,其余并没有任何的私人财产,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而忧虑。

对于自己的最后归属,孙中山也留下了遗嘱:“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 *** 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就是曾经孙中山十分中意的紫金山,孙中山还希望能够效仿苏联的列宁,留下遗体,供民众瞻仰遗容,留下革命的精神和火种。孙中山先生的本意是希望一切从简,不要太过高调。

孙中山逝世,中山陵修建

1925年3月12日上午,被尊为国父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因病逝世,与世长辞。

从上述内容来看,以帝陵规格修建中山陵实非先生之愿,那为何还是修建了媲美帝陵的陵寝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不外乎是两个关键原因。

原因之一,是民意。孙中山先生一生奉行三民主义,提出共和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尽管此时的中国人民大多都还未经开蒙,浑浑噩噩,对三民主义并不理解,三民主义之于当时的中国,进程艰难且缓慢。

但这些并不妨碍老百姓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他们不懂三民主义,但他们知道孙中山推翻封建王朝,提出共和思想,是为普罗大众而努力,为人民成为成为人民而努力。因此孙中山赢得了全体民众的爱戴和尊重。

对于当时尚未转变思想的民众来说,孙中山先生去世,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那就是为他举办一场举国参与的葬礼,修建一座媲美帝陵的陵寝,这是因为他们心中,孙中山先生值得。

另一个修建中山陵的原因,则是 *** 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不能允许孙中山先生低调,因为此时北洋军阀成立了所谓的共和 *** ,实行独裁专制。而 *** 在南京建立的国民 *** ,与北洋军阀形成对立局面,国民 *** 已经在计划北伐之事,因此 *** 需要用孙中山的去世大做文章。

国民 *** 想要北伐,需要一个由头,需要一面所有人都能信得过的旗帜,孙中山就是他们的招牌。他们需要为孙中山举办豪华葬礼,向全世界宣告国民 *** 才是真正的、唯一的政权。且孙中山是 *** 的创立者,是中国革命的先驱, *** 内部各自为营的蒋介石与汪精卫,想要真正成为 *** 的掌舵人,必须为自己争取一个孙中山继承人的身份。

因此,蒋介石与汪精卫等人都要求葬礼大办,且争着抢着要为孙中山先生风光大葬。在民意与 *** 内部的各自目的之,中山陵的修建就开始了。中山陵的修建与孙中山遗体的下葬,中间都经历一番曲折。

孙中山想要相仿苏联列宁,将遗体留下以供民众瞻仰遗容,需要尸身不腐,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防腐的玻璃钢棺材,只得向苏联求助。苏联对于孙中山的去世也十分遗憾,听到这个请求立马同意赠送棺材。

只是从苏联到国内,带着棺材,最快也需要几天的路程,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经过不腐处理后,暂时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而苏联赠送的玻璃棺材,材质特殊,到了之后发现因为运输途中的磕磕碰碰,棺材无法使用,只好再次从苏联定做棺材。这样一来一回的折腾,半月的时间过去了,保存遗体的棺材才到达南京。只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此时已经无法再供民众瞻仰了,只好改为土葬。

在紫金山修建陵墓过程也十分麻烦,当时的南京在段祺瑞 *** 把控之中,想要在紫金山修建陵墓,必须要得到段祺瑞的帮助。 *** 元老级别人物林森亲自出面与段祺瑞商谈,段祺瑞知道孙中山的陵墓必然非同凡响,因此十分爽快的同意了,还让当时的南京 *** 对其多加照顾。

1925年4月21日的下午,宋庆龄在一群人的陪同下前往紫金山考察墓址。宋庆龄与孙中山感情很深,在挑选墓地上十分慎重认真,将紫金山来回走了几遍,才在次日傍晚选中紫金山中茅山坡作为陵墓修建地。

*** 为了彰显对孙中山陵寝的重视,专门成立了丧事筹备委员会,十分的声势浩大。丧事筹备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茅山坡作为陵墓修建地,而后便开始对外悬赏征求孙中山陵墓设计方案,自1925年5月开始,截止至当年的9月底,包括海外华侨在内,一共收到了几十份陵墓设计方案。

委员会投票表决,最终吕彦直设计的方案被大多数委员会成员认可,吕彦直成为孙中山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的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够赢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是因为在众多方案中,他的方案设计理念是最契合孙中山先生的性格、经历和所宣扬的革命精神。

吕彦直设计的陵寝风格,包含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浑厚庄重,又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样式和风格,中西合璧的理念,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其设计的方案中,整个陵寝平面呈现警钟形状,有木铎警世之想,唤醒民众之意,寓意深远,契合孙中山先生想要留下遗体,供民众瞻仰的革命精神。

在中山陵的内部设计中,进入中山陵,一共有392级石阶,象征的是三亿九千二百万国人,是孙中山去世之前仍挂念不忘的同胞。

吕彦直从被聘请为陵墓建筑师后,就开始主持设计施工,为了修建中山陵,他认真异常,日以继夜修改设计图,核对小细节,以至于积劳成疾,最终因病于1929年3月18日去世,年仅36岁。为了纪念他修建中山陵的贡献,在中山陵内部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有一座纪念碑,为吕彦直修建了半身遗像。

中山陵的修建十分复杂,过程曲折,参与修建的所有人员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因为当时中山陵修建时期,正处于北伐战争阶段,全国各地战火不断,以至于修建所需的各种水泥物资经常出现中断情况,修建工程几度暂停。

中山陵自1926年1月破土动工,1929年年底,其陵墓主体建筑修建完成,直到1931年其陵墓内部细节才彻底宣告竣工,中山陵才算彻底修建完成。

只是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或者说 *** 等不了这么久,于是在各方的努力之下,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国葬大典开始。

人们从北平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转移至中山陵的主墓室。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是青铜打造,重达半吨,由108位杠夫抬棺,而在孙中山先生的下葬当天,南京城满城挂满了白色,十几万百姓自发护送遗体前行,他们很少发出声音,即便有也只是低低的啜泣声,担心惊扰了先生的安眠,悄无声息的陪伴着孙中山先生走完最后的人间路。

6月1日早上10时零8分,孙中山的灵柩移入墓室,安于圹内,与此同时,中山陵外响起101响礼炮。全国人民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全体默哀3分钟,为孙中山先生送行。

孙中山先生是国葬,也是民国时期唯一一个以国葬下葬的人,参加葬礼的人数高达上万人,最难得的是,这些人无关党派、身份,齐聚紫金山,只是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送行。

因此,中山陵虽然是按照帝陵规格修建,却绝对不是帝陵,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民主共和奋斗一生,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远超帝陵规格,孙中山陵寝的修建、下葬,都是我国近代史重要的历史事件,除了孙中山一代伟人的影响力,还有其一系列过程中凝聚的人心,其意义更加深远,也让中山陵有了与以往其他陵墓不同的影响力,是许多民族共和人士革命思想的寄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5430.html

“孙中山的中山陵,中国最后一个大型陵墓,为何能按帝王规制修建?” 的相关文章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谋士 正史中谁更加厉害一些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谋士 正史中谁更加厉害一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中的郭嘉和诸葛亮谁更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这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的年代,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这就是三国。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时期,英雄辈出,枭雄争锋,英雄豪杰,虽然在魏晋南北朝的大事件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因为这些有血...

刘弘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被百官废黜

刘弘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被百官废黜

刘弘,大汉帝国第四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西汉后少帝四年(前180年),皇太后吕雉病死,陈平与周勃等文武百官却发动诛吕安刘政变,将后少帝囚禁,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后少帝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又没有大错,为何百官却非要将其废黜并杀害呢一,出身皇室刘山出身西汉皇室,为汉惠帝之子,因此自小...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朱元璋,明太祖,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宰相制度是在朱元璋的手上废掉的。朱元璋最初废宰相制度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过,他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他的做法,对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张辽作为曹操手下的医院 张辽在军中的人缘又是什么样的

张辽作为曹操手下的医院 张辽在军中的人缘又是什么样的

对为何张辽在曹操军中人缘很一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在曹操阵营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第一,他不是曹操的元从旧部,也就是说张辽不是一开始就跟着曹操的而是在曹操攻灭吕布之后投降过来的;第二,曹操的军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夏侯惇曹仁等宗室大将之手,外姓大将除了极个别的人...

李元吉也是皇位继承人之一 李元吉为何站队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李元吉也是皇位继承人之一 李元吉为何站队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

对李元吉为何站队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也许我们在看唐朝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问题十分好奇,那就是为何李元吉当初选择站队的时候就是要支持李建成,而不是支持李世民呢?难道双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还是过节?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李元吉之所以站队李建...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属曹操军队,在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得以投降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