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1931年9月18日晚,侵华日军在沈阳蓄意策划“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驻守北大营的中国军队,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不战自溃,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东北同胞陷入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陷入近代以来最黑暗历史的开端,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斗争。14年间,中国人民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树立了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信心和勇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 ***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主席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守护好、传承好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爱国情怀是凝心聚力的情感基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短短8个字,精辟概括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文化渊源,深刻阐明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情感基石。面对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至暗时刻”,当亡国奴还是奋起反抗,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抉择,民族的生死危机唤醒了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武汉的一场抗战献金运动中,两位曾参加辛亥革命的老兵,拄着木棍拖着残腿爬上台去,献出两块大洋。他们说,我们年老残废,再也不能扛枪打鬼子,谨献两块大洋,买几粒子弹。在中国 *** 擎起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中国人民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争取独立的壮丽篇章。
民族气节是慷慨赴死的家国大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抗战烽火中砥砺着人们血战到底的气概,坚定着每一个中国人光复山河的决心。东北抗日联军之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5昼夜。面对敌人劝降,他大义凛然地回答:“不必多说,开枪吧。”杨靖宇牺牲后,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胃里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八路军第三纵队 *** 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不幸被日军抓获。日本人威胁老人给马本斋写劝降信。白文冠怒斥说:“我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为了让儿子不受胁迫,她绝食7天,壮烈牺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他们以不屈的姿态彰显了民族气节,向日本侵略者宣告:中华民族不会亡!
英雄气概是血战到底的生命底色
不管敌人如何强大,需要付出多少牺牲,都要与敌人战斗到底、周旋到底,这就是充塞天地间的英雄气概。在日寇的屠杀、迫害、奴役面前,中华儿女没有屈服动摇,而是愈挫愈勇、不惧牺牲、奋起抗争。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妇女,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抗日前线,他们全部英勇牺牲。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与日伪军展开激战,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年龄更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路军战士马宝玉等5人为掩护主力安全转移,将日军引到狼牙山,子弹、手榴弹打光后,就用石头砸,最后英勇跳崖。正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英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必胜信念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日本宣告投降,抗日战争是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取得完全胜利的。抗战初期,日军装备精良,凭借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一度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彼时日本已建起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零式战机、航空母舰号称世界一流,中国却由于长期的列强侵略、军阀混战,工业基础薄弱,只能制造一些轻武器。支撑中国军民抗敌14年之久的,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三光”政策没有将英雄的中国人民吓倒,极端困难没有将中华文明压垮,陕甘宁边区在缺衣少粮中开展生产自救,西南联大在敌机轰炸中传承科学文化。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人民心中的胜利希望从未熄灭。中国人民坚信,经过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正义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奋勇搏击,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地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