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微服出访,被一副对联难倒,却被路边的一个乞丐,随口对上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6)460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帝王因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被后人称颂为“诗人皇帝”,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厚重的政绩和“乾隆盛世”的辉煌,至今仍受到历史学家的赞誉。然而,在他晚年的时候,由于过度骄奢淫逸,也遭到了一定的争议。

一、乾隆皇帝的文艺修养

乾隆皇帝自小就展露出超人的才华,不但阅读范围广泛,对古今中外的典籍了如指掌,还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文艺活动情有独钟。有民间传说,乾隆7岁时就能吟诗作对,让父亲雍正皇帝大加赞赏;10岁时已经能写一手好字,被许为&34;;15岁便能诗词对答,行云流水。这可见乾隆皇帝的文学造诣已臻化境,堪称鬼才。作为一个帝王,若只沉溺于政务处理,则容易成为乏味的&34;。乾隆的文艺修养,为他增添了人文气息与修养,也让他在位时期的艺术创作空前繁荣。

乾隆一生,不但自己创作了大量诗词歌赋,也热衷于与民间文人切磋。他曾多次微服私访,化名入世,只为与才子佳人相谈甚欢。乾隆深知,宫廷中的文臣们,多是谄媚之辈,真正的艺术灵感,还得来源于民间。于是他常常绕开文官系统,亲自寻觅民间才俊,获取最原始的文学激荡。这其中,对联作为一种富有民俗特色的诗词创作,也成为乾隆的情有独钟。他曾多次在微服出游时,与民间书画高手对出绝妙的对联,从中汲取创作兴趣。

二、偶遇巧对 乾隆鲜有失手

那是一个和煦的春日,乾隆与纪妃悄然来到了京城的东交民巷。这里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发源地,到处弥漫着书香和墨韵的气息。乾隆虽身穿简朴的布衣,但仍难掩从容不迫的帝王气度。透过斗笠的缝隙,他凝视着胡同两旁琳琅满目的画廊和茶馆,眼神中透着探寻和期待。

这时,一家名为“浣花茶社”的茶馆门前,悬挂的一副对联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只见上联写道:“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字迹苍劲有力,看似平常的景物描写,却暗藏玄机。乾隆定睛一看,这个上联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木”的意思,可谓巧思绝伦。但是让乾隆惊讶的是,下联已经空缺很久,至今没有人能够对上。

乾隆轻轻挑眉,不禁心生勃勃争胜之心。他自信地对纪妃说:“本宫对对联颇有心得,区区一个下联,岂能难倒朕?”纪妃娴静温柔,听后甜甜一笑,充满鼓励与期待。

其实,乾隆皇帝对对联的造诣,可谓已臻化境。他17岁时就能随口对联,让父亲雍正皇帝叹为观止;20出头时,他与当朝大文豪张广订进行对联,互有胜负;30多岁时,他的对联艺术已是鬼斧神工,富有冲击力。所以面对这样一个看似考验功底的上联,乾隆十分有信心,一遍就能对出下联。

但当他细细琢磨这个上联时,才发现成功的难度远超想象。“大木森森”,简单朴实中见大气磅礴。“松柏梧桐杨柳”,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每一个字都是精心选择,既体现景物之美,又暗合“木”字的主题。要对仗得体,必须字字俱“木”,可谓难上加难。这对乾隆的对联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需要调动他毕生的积累才能对答如流。

三、败在乞丐手 乾隆不甘落花

乾隆凝神思索,但半晌都没有灵感涌现,只觉筋脑生锈,完全不像往日的得心应手。这下可难倒他了,万一对不出来,岂不丢脸?更让皇帝、文人的尊严荡然无存?正在他烦闷之际,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慢悠悠地走进茶馆,开口问道:“我若对得出下联,是不也可以免单?”语气轻佻,丝毫不把二位客人放在眼里。

店小二气愤地呵斥道:“你一个乞丐,哪懂文学?随便瞎凑什么热闹!”那乞丐淡然一笑,清朗地念道:“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上下呼应,字字见水,不愧是绝妙的下联。众人哗然,纷纷称奇。乾隆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败在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手下。或许,真正的文学修养,不分贵贱,只在乎那颗对诗词忠贞不渝的心。

其实,乾隆并不甘心就此认输。他仔细回想自己练就的对联功底,寻找是否有更好的应对之词。但转念一想,若是强词夺理,不啻是剽窃与欺瞒。文学应该开放包容,而非生搬硬套。每一个字都应该发自肺腑,否则难以打动人心。

虽然这次败北有些难以接受,但乾隆还是欣然接受了结果。他并不因为对手是乞丐而看轻他,相反,更应欣赏乞丐的机智妙对。或许正是乞丐平日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让他写出了如此与众不同的对联。这也让乾隆明白,真正的文学无关阶级,而在于那颗赤子之心。

四、欣然接受 乾隆汲取精华

乞丐得意洋洋地享用起免费的美食来,而乾隆知趣地带着纪妃辞去,不再争强斗狠。或许,在文艺创作上遇到对手并不可耻,失败后的感动与反思,也能开启新的视野。这一生醒,让乾隆明白无论地位如何崇高,唯有虚心学习才是艺术大师的必修之道。

回到宫中,乾隆并没有因此影响心情,而是反复揣摩这场比试的启发。一个乞丐若无其事的妙对,足以让他这个久经沙场的文学高手自叹弗如。这显示出世间总有高人,不可有丝毫懈怠。作为一个君王,他更应放下身段,向民间虚心学习。

这之后,乾隆更加勤于微服私访,经常打扮成普通百姓,在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游走。他总是谦逊求教,与民间词人对酬,汲取各种创作灵感。也正因学习之心不息,乾隆的诗词创作才日渐成熟,被后人誉为“文治之君”。

结语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得意便自满,而要时刻保持谦卑求知的心。乾隆皇帝虽然执掌天下,却从一个乞丐的妙对中领悟到人生'精华所在。这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文学与艺术,无关身份与地位,而在于那颗虚心求学的赤子之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5726.html

“乾隆微服出访,被一副对联难倒,却被路边的一个乞丐,随口对上”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朱元璋一个癖好让臣子和妃子直呼受不了 这个癖好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一个癖好让臣子和妃子直呼受不了 这个癖好到底是什么

对朱元璋的一个什么癖好?竟让妃子和大臣都直呼受不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好像在小编的记忆中,能做皇帝的都有一些莫名奇怪旁人无法理解的癖好。而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有着怪癖的皇帝吧!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似乎总是充满着很多魔幻以及带有...

妺喜为什么被称为红颜祸水?她有哪些事迹?

妺喜为什么被称为红颜祸水?她有哪些事迹?

妺(mò)喜,嬉(喜)姓,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桀的王后妹喜,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历史上的记载也是非常少的,可当你听到这样的标签,“红颜祸水第一人”,“中国历史记载亡国王后第一人”,“千古狐狸精第...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的陈式,在正史中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陈式非常苦逼,他被魏延和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又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可悲至极!相比于演义中的悲催结局,陈式在正史中的结局就好得多了!自大爱吹牛的...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徐晃被曹操成为战神 徐晃为什么还死的那么憋屈

还不知道:徐晃曾被曹操奉为战神,为何死得如此憋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当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武将。而在这其中徐晃作为曹魏势力当中五子良将之一,可以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一名武将了。而纵观徐晃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沙场,战功赫赫。为曹魏的建立与壮大立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