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东方绞肉机:淞沪会战有多惨烈? 30万中国军人赴难捐躯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0)640

序言

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面对暴力屹立不倒的能力,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至11月,是抗日战争之一场会战,也是规模更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

在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中,70万中国军人奔赴沙场,30万将士血洒前线,校尉级以上军官阵亡近千名,14位少将以上将军为国捐躯。

虽然这场战役以中国战败告终,但无数中华儿郎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军的坦克大炮,用他们的铁血军魂粉碎日本三个月 *** 的美梦。

他们在中华民族最为悲壮和危险的时刻向全世界发出绝不投降,抗战到底的呐喊。

虹桥机场事件,淞沪大战导火索,各地将士齐聚上海共赴国难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攻占平津等重要战略地区,此后日本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开始对上海虎视眈眈。

上海是远东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一旦失守,不仅使中国实力大为减弱,而且将极大打击中国抗战的自信心。

在南京国民 *** 看来,上海是其重要战略屏障,如果上海沦陷,南京将无险可守,因此中日双方均视上海为必争之地,开始暗中较劲,上海滩一时战云密布。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两名中尉驾车强行闯入上海虹桥机场,遭到中国守军阻拦,双方随即爆发激烈冲突,最终这两名日本官兵被击毙。

第二天,中日双方就此事开始交涉,谈判中,日方代表态度强硬,要求中国守军撤离上海,拆除所有防御工事,此无理要求遭到上海市长俞鸿钧的严辞拒绝。

与此同时,日军第3舰队开进黄浦江、长江各口岸待战,日海军陆战队也闻风而动,开赴上海。

同样是在8月10日,南京国民 *** 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此时中日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为了保卫上海,国民 *** 开始大规模调兵遣将。

之一批进驻上海防御的是中央军第87师、88师。

该两军是德国训练出的样板师,清一色德国武器装备,堪称国军精锐中的精锐 ,随后中央军毫无保留的将12个德械师全部开进上海。

同时全国各地不断向上海驰援,此前各地军阀拥兵割据,互相攻讦,与南京 *** 暗中对抗。

但此时大敌当前,他们放下彼此之间的利益争执和矛盾,派出自己的部队,几乎倾囊相助。

比如凶猛彪悍素有广西狼兵之称的桂军、衣着单薄但视死如归的粤军、风格朴素却热情高涨的滇军黔军、装备最差却出动人数最多的川军、举全省之力倾巢出动的湘军、骁勇善战的西北军、从华北战场撤下却来不及休整的东北军晋绥军,以及皖军、豫军、鄂军、闽军等。

他们仅带为数不多的后勤口粮,翻越崇山峻岭,星夜不停的赶往上海,

也许他们没想熬过这个冬天,但为了心中的道义,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

在这场至关重要的会战中,双方投入100万军队,其中,日军投入9个师团30万人,中国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

日寇登陆上海滩,中国军人铸就血肉长城

8月13日,中日在上海交火,淞沪会战正式爆发。

为争夺战争主动权,张自忠率领第9集团军对日本驻上海海军陆战队发动猛攻,试图赶敌下海。

同时以空军为掩护,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但由于装备、火力低下,在面对日军强大的钢筋混凝土工事面前一筹莫展。

15日,日本裕仁天皇命令松井石根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两个师团进攻上海,并在中国军队侧后方登陆。

同时日军出动两个舰队、舰艇30余艘(航母4艘)、战机390余架,对中国军队予以猛烈轰击。

为了阻止日军登陆,蒋介石急调陈诚率第15集团军协同反击,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拉开帷幕。

日本军舰用200mm口径的大炮猛轰中国军队阵地,中国守军几乎是整连整排的被毁灭。

但这些德械精锐之师在面对日本海陆空军的联合攻击下展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作战意识,顽强坚守阵地。

从20日至22日的仅仅三天时间里,36、87、88师减员过半,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23日起,松井石根的师团在舰炮密集火力掩护下,成功抢占长江和黄埔江沿岸阵地,中国守军第11师、67师不顾猛烈炮火,向日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双方在罗店展开拉锯战,白天日军用飞机、坦克、重炮占据阵地,夜晚中国军队拼死夺回。

双方血战七天七夜,罗店于29日陷入敌手,但同时负责守卫狮子林的第98师击退攻日军,歼敌数千人。

从31日至9月1日,日军出动飞机30余架,并以海军舰炮猛击吴淞炮台和狮子林炮台。

在敌军的强大火力轰击下,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阵地,但依然在获得少量支援后返回前线与日军拼杀。

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奉命坚守宝山的98师抱定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一次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

部分营团弹药用尽,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恼羞成怒的日军施放硫磺弹,一时间大火冲天,所有建筑化为瓦砾,98师几乎丧失战力。

双方拼杀半月有余,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中国军队虽顽强抵抗,但因无制空和制海权,在抗击敌登陆和据点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被迫转入防御。

从9月9日起,登陆站稳脚跟的日军开始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中国军队继续展开殊死搏杀。

但日军凭借强大的重火力,逐渐掌握战场主动权,第9、15集团军等主力德械师伤亡十分严重。

在此期间,日军在上海不断增兵,到9月下旬,日军在沪总兵力达到20万人。

面对敌人的调兵遣将,国民 *** 继续增派中央军至沪参战,与此同时,各省援沪军队也陆续抵达,中国军队总兵力达73个师、70余万人。

中日淞沪大鏖战,数十万义勇忠魂埋骨他乡

随着双方不断增兵以及中国军队转入防御,日军开始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30多艘舰艇、500余架飞机对中国阵地猛烈轰击,日军多个师团反复冲锋,上海滩瞬间变为人间炼狱。

同仇敌忾的中国军队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血拼到底,固守罗店的左翼军阵地的第159师、第160师在不到三天时间里全体阵亡。

从10月1日起,中国军队在蕰藻浜至苏州河一线和日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攻防战,日海军、航空兵协同地面部队集中火力发起猛烈攻击。

此时的精锐德械师第87、88师几乎损失殆尽,其余军团无论从装备还是火力与日军相差实在太大。

就算是比较富裕的中央军,每个士兵不过十几发子弹,相比之下,日军一个士兵可用125发子弹,日军一个师团的火力比中国军队两三个军加起来都要强悍。

再加上淞沪地区为平原,几乎无地形险阻,也无法修建战壕,壕沟挖一米就渗出水来。

士兵只能在水中匍匐,以血肉之躯抵挡敌军舰艇飞机的炸弹,中央军一天打光一个师,中低层黄埔军官几乎全部战死。

但即便如此,中国军队依然前赴后继,展现出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

除中央军外,桂军长途奔袭两个月后抵达战场,他们不顾大炮机枪向敌军阵地冲锋,仅仅一天,10个旅长战死9个,上万精锐在三天内全部阵亡。

装备最差的川军8个师脚穿草鞋,奔赴千里入沪作战,这支被称为叫花子军团的川军入沪之一天便手持大刀步枪与敌军血拼,经过七天鏖战,排长以上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士兵也损失殆尽。

8万湘军作为参战地方军规模更大的部队,占全部军队的十分之一,诠释了无湘不成军的光荣传统,上演了其近代史以来最后的绝唱。

5万粤军手执轻武器正面硬刚9万日军,拒绝后撤,死守阵地33天,日军被迫更换四名统帅,未能前进分毫。

东北军第67军全军覆没,军长吴克仁命丧沙场,一扫九一八不抵抗之骂名,其余各地方部队也誓死不退,与淞沪共存亡。

在日军四五天的狂轰滥炸下,中国军队第8师、第59师、第61师、第67师、第77师、第90师等相继折损,退出战斗。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日军遭到400名中国守军的迎头痛击。

双方在此鏖战四天四夜,弹尽粮绝之际,残存的中国守军组成敢死队,手持 *** 手榴弹,从楼上跃下与日军装甲车同归于尽。

10月15日,日军突破蕰藻浜,战场形势对中国军队愈加不利。

10月23日,日本重兵围攻中国守军大防线大厂,调集各种火炮、飞机集中猛烈轰击,方圆数里化为焦土,接着日军以40余辆战车为前导,各师团大举向前推进。

驻守的第18师、第26师、第67师虽艰苦抗击,但无法阻挡日军前进的脚步,为了保持实力,只能向南翼转移,大场失守,局势更加告急。

淞沪会战虽败犹荣,日军三个月 *** 的美梦化为泡影

大厂失守,全线撼动,从10月底开始,中国军队虽仍控制上海大部分内地,但已处于被动地位,蒋介石命令军队一再后撤,而淞沪前线日军兵力增至27万人。

就在敌人大举调兵遣将之际,蒋介石却又寄希望西方列强的同情,宣布撤销撤退命令,令各军坚守阵地。

短短几天朝令夕改,中国军队士气大受影响,队伍秩序出现混乱。

正当中国军队进退不决之际,日本新组建的第10军于11月5日拂晓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包抄淞沪中国军队防线南部的背后。

此前蒋介石认为日军以正面进攻上海为主,不会打浙江的主意,因此便把杭州湾驻军全部调入上海作战,致使杭州湾后防空虚,当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中国军队仅有的几个旅团被迅速击溃。

松井石根在得知日军成功登陆金山卫后,立即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与此同时,蒋介石命令淞沪前敌指挥官陈诚作出应变处置,调集军队开往松江,阻击日军。

11月8日,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驻防第67军顽强抵抗,最终全军覆没。

之后日军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另一师团在江苏太仓登陆,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形成合拢之势,中国数十万大军顿时陷入危险境地。

11月8日,蒋介石下令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

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没有组织各部队撤退顺序,导致大撤退变成大溃败,甚至出现三四十万将士挤在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轰炸的惨烈景象。

11月11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之一大都市上海沦陷,淞沪会战至此落下帷幕。

在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大会战中,中国军队30万将士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中央军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王牌德械师战损率达到90%,坦克几乎全被摧毁,海军由于战术泄密,导致全军覆没。

日军方面伤亡6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率是其5.5倍。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但却粉碎日本叫嚣三个月 *** 的野心,沉重打击日本士气。

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抗日的决心,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整个民族愿以全面牺牲来面对危机挑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6111.html

“东方绞肉机:淞沪会战有多惨烈? 30万中国军人赴难捐躯” 的相关文章

许劭: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大V,他看人有其独到之处

许劭: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大V,他看人有其独到之处

许劭(150年~195年),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我们每个人能够通过各种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自己的作品,我们每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自媒体。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在没有网络的东汉...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钮祜禄·讷亲是保护过雍正的头等侍卫。一般来说,只要是雍正器重的大臣,乾隆都会拼命打击,比如张廷玉和鄂尔泰。但是,讷亲是雍正器重的大臣,却同样获得乾隆的器重。不过,虽然如此,最终讷亲又还是被乾隆下令让他自裁。这是怎么回事呢?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

韩信被杀之前 韩信有后悔弃楚投汉吗

韩信被杀之前 韩信有后悔弃楚投汉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临死前,是否会后悔当初他弃楚投汉的选择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清楚韩信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但是,一个人的心思,是最难琢磨的,况且时隔久远,更是不容易说清楚。因此,我们只能说存在某种可能性,不能保证就是如此。韩信不会后悔自己弃楚投...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曹操那么喜欢人妻 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为什么不娶蔡文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雄才大略,一代枭雄,他给后人留下了二个谜团,一个是离龙椅只有半步之遥,就是不坐上去;另一个谜团就是不娶蔡文姬,却对他关爱有加,终生照料。当年曹操为救蔡文姬,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兵10万于西域,匈奴单于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