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个将军的三个层次决定一个将军的档次
《资治通鉴》第五十八卷 汉纪五十 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公元184年)
【原文】贼帅韩忠复据宛拒儁,儁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儁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儁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儁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撤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儁因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解析】这是东汉末年,黄巾军末期,朝廷重将朱儁在宛城剿灭黄巾军的一段故事。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儁对待黄巾军的几个变化;
1、 杀: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黄巾军等同敌国仇寇。杀就对了!朱儁的观点某种程度是对的,造反没有惩罚,反而被宽恕,只会助长造反。总结起来就是以杀止战。
2、 四面围攻:因为是以杀止战,故而采取的四面围攻,但导致了黄巾军的困兽犹斗,造成朝廷军的损失巨大,还没有解决问题。
3、 围三缺一:避免守城方困兽犹斗,通过留个口子来瓦解守城方心理,诱导撤离,然后在半路截杀。这也是兵法中的常规操作。
通过几次变化,朱儁才有了“既而解围,忠果出战,儁因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这样的战果。但这一定是汉灵帝想要的结果吗?
引申开来,作为不同的将领,其对于“杀敌”的理解,有三个不同层次:
之一层次:以结果为导向的战术思维,只要达成目的,其他不管不顾。
第二层次:以过程为导向的成本思维,既要达成目的,更要实现效益更优化。
第三层次:以全局为导向的战略思维,从更高维度去看,在不同阶段,应该通过何种 *** 路劲达成某种战略目标,从而有利于全局,传递出更佳的政治信号和示范效应。
很显然,朱儁的转变,也只做到了之一和第二层次。因为到这个时候,通过汉灵帝安排朱儁、皇甫嵩、卢植等将领四处镇压,黄巾军已经开始出现了投降倾向。这个阶段,朱儁依然主杀,依然停留在成本和效益层次,其带来的影响会是什么?必然是困兽犹斗、增加朝廷开支等。
一个好的将军未必是军事家,而一个好的政治家一定是个军事家。因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共同点都是精通政治账。能不能从政治的角度审视战争就是名将与普通将领之间的差别。
朝廷想天下太平,并不是只有通过武力镇压和杀戮,而是可以通过给出路,以争取黄巾的大部分和通过积极治理社会矛盾来实现,尤其是在黄巾军的末期阶段。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朱儁其实一开始就可以建议朝廷对投降百姓采取集中屯田措施,以收纳流民等,传递正确的政治信号和示范效应,从根本上解决黄巾军问题。这才是他应该思考的第三层次问题。
日常中,我们往往容易被问题的表象所蒙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陷入被动,往往治标不治本。诚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户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研究问题的本质,围绕本质来展开思考,就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 *** 。比如小孩成绩差,表面就是提高分数,本质却是如何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