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广府人的故乡在北方,粤语与古秦语关系极大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5)680

昨天写的文章说广府人,千多字的小文章,许多问题无法说透彻,只好一笔带过。这让许多广府人不满,认为纯属胡说。很无奈下,就另写这一篇作为补充。

秦灭六国的后半程,就将目光瞄向了岭南。前219年,秦始皇派兵五十万攻打岭南的百越族,经过五年战争,至前214年完全占领岭南之地,并设立郡县进行有效统治。

老秦兵

五十万大军有四十万驻扎在广东、广西一带,没有回撤。秦朝廷从内地输送了一万五千名女子,让官兵成家。但对几十万大军而言,这些女子是杯水车薪,不够用。秦军主将任嚣就鼓励兵士娶百越族女子为妻。

秦朝初年各地的人口都比较少,作为大秦发源地的陕西,也就200万人的样子。当时的两广都属蛮荒之地,生产水平极端落后,总人口也就一百多万。经过五年残酷的战争,青壮即便没有被杀光,也所剩不多了。总人口估计不到一百万了,以妇孺居多。

秦兵娶百越族女子为妻,民族融合开始。秦军副将赵佗,在主将病死后代替主将,乘北方大乱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很稳定的统治了将近百年,为南北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融合后的这一大批人,就是最初始的广府人。

几十万秦兵并非全部来自陕西,向岭南派兵时,秦已经灭了韩国、魏国、赵国等,因此秦兵中肯定有河南人、山西人、河北人等,比如副将赵佗就是河北真定人。

统一六国前的形势

将俘虏的军队再投入战场,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改编。主将由秦人担任,中下级军官由老秦兵充当,然后训练磨合,直至官兵相熟指挥顺畅,这才敢让他们上战场。

训练磨合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大秦军队的通用语不可能是河南话或山西话,肯定是古秦语,即秦代的陕西话。这一点无需置疑,因为军队的中下级军官是老秦兵,其他士兵必须能听会说长官的语言,否则无法与长官交流,军队就难以运作了。

兵士训练

进兵岭南时,韩国被灭十多年了,魏国被灭6年,赵国被灭3年,再加上攻打岭南的5年时间,这段时间绝对足够他们熟练掌握古秦语。

百越族的语言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已无法知道了。但与秦兵士结为一体后,他们肯定要说对方的语言。因为秦兵集团是统治者,统治者的语言总是强势的。

因此,最初的粤语就是古秦语,其中肯定受百越语言的影响,夹杂许多古越族词汇,但底子肯定是古秦语的底子,语法发音等都遵循古秦语的路子。

汉武帝收复南越国之后,对岭南之地的统治一直比较宽松,原因很简单,这儿太远,又有五岭阻隔,如世外桃源一样。一直到隋唐时期,五岭之南都是高度自治的状态,语言风俗等受外界影响比较小。

古代的农耕

初始的广府人居住在珠三角,进行农耕。因为秦兵将北方的耕作技术带了过来,这儿气候又好,土地平坦肥沃,是农耕的好地方。广府人就在这儿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但北方总有人南逃过来。晋末的五胡之乱,隋唐之际的战争,宋末北方的杀戮,都让很多北人南逃。

逃到岭南的北方人,带来了更先进的农耕技术,但语言也随时代而变了,与广府人说的古粤语差异较大。可他们难逃,也就一家几家的同行,人数上处于劣势,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居留在珠三角,融入广府人的社会,接受他们的语言风俗。二是坚决不融入,不说粤语,宁愿居住在没有广府人的山中。

最早的南逃者,几乎都选择了融入,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于是他们就成了第二批、第三批或第N批广府人。

但时间越是朝后推移,岭南与北方的差异越大。特别是南逃的北方读书人,对广府人的观念习俗很不认同,加上这时候珠三角也人满为患,很难插脚。于是很多南逃者进入山区居住,成了客家人。

客家人中普遍信奉一个原则: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他们对自己所操的语言坚决不改,选择洁身自好也就容易理解了。

而广府人讲究“马死落地行”,形容海鲜也用“生猛”一词,与陕西冷娃的风格颇有相似之处。

至于网上传说的珠玑巷,乃是唐宋时北人难逃的一个中转站罢了,把珠玑巷当作故乡,是因为之一批直至第N批广府人根本没有统一的故乡,那就选一个知名度较大的珠玑巷。但这么小的小巷子,能是所有广府人的故乡?

珠玑巷

还有,广府人中流行的家谱,这东西在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于岭南之地。之一批广府人根本就没有家谱。秦兵个个都是大老粗,会写字的万中挑一也难挑到,哪有雅兴搞什么家谱。在那个艰难的远古时期,能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7935.html

“广府人的故乡在北方,粤语与古秦语关系极大” 的相关文章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韩信打仗那么厉害 最后为何会死在女人手里

对韩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为何却折在女人手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昔日,淮阴侯韩信在战场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初次独自带兵,便好似不费吹灰之力一般,直接灭了魏国,生擒了魏国国王魏王豹,还为刘邦带回一个薄姓女人,薄姓女人后来为刘邦生下了汉文帝。接着,韩信又带兵灭了代国...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

有关于皇太极的死史书都没有详细记载 死因到底是什么

有关于皇太极的死史书都没有详细记载 死因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猝死之谜被揭开,死因确实有些尴尬,难怪史书没有详细记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封建帝制时期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是是非非历来让人五味杂陈。虽然清朝末期,我们忍受了被列强欺凌的屈辱,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大清王朝,毕竟作为一个正统的王朝,它能坐稳...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演义史里演绎的那么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有那么厉害!在中国广大民众的认识里,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谋略的代名词。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诸葛亮的智才写得天花乱坠。罗贯中这么做,其实是不大好的。诚...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字敬宗,吴郡吴县人,左丞相、嘉兴侯陆凯之弟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胤初任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孙和听到他的名声,以特殊之节待他。适逢杨竺等亲附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争斗,暗地相互谗毁结怨,陆胤因此获罪入狱。后任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十一年(2...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生卒年不详),字长豫,琅琊临沂人,东晋官员,丞相王导嫡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悦,字长豫,可能生于洛阳。二十岁左右,就有很好的名声,侍奉双亲口头应承,神情和顺,深得父亲王导偏爱。王悦年少时,做过太子司马绍的东宫侍讲之一。晋明帝司马绍即位,担任...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他为何变得越发独断专权?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恪在陆逊病逝后任大将军代领其兵,之后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