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人的故乡在北方,粤语与古秦语关系极大
昨天写的文章说广府人,千多字的小文章,许多问题无法说透彻,只好一笔带过。这让许多广府人不满,认为纯属胡说。很无奈下,就另写这一篇作为补充。
秦灭六国的后半程,就将目光瞄向了岭南。前219年,秦始皇派兵五十万攻打岭南的百越族,经过五年战争,至前214年完全占领岭南之地,并设立郡县进行有效统治。
老秦兵
五十万大军有四十万驻扎在广东、广西一带,没有回撤。秦朝廷从内地输送了一万五千名女子,让官兵成家。但对几十万大军而言,这些女子是杯水车薪,不够用。秦军主将任嚣就鼓励兵士娶百越族女子为妻。
秦朝初年各地的人口都比较少,作为大秦发源地的陕西,也就200万人的样子。当时的两广都属蛮荒之地,生产水平极端落后,总人口也就一百多万。经过五年残酷的战争,青壮即便没有被杀光,也所剩不多了。总人口估计不到一百万了,以妇孺居多。
秦兵娶百越族女子为妻,民族融合开始。秦军副将赵佗,在主将病死后代替主将,乘北方大乱建立了南越国。南越国很稳定的统治了将近百年,为南北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融合后的这一大批人,就是最初始的广府人。
几十万秦兵并非全部来自陕西,向岭南派兵时,秦已经灭了韩国、魏国、赵国等,因此秦兵中肯定有河南人、山西人、河北人等,比如副将赵佗就是河北真定人。
统一六国前的形势
将俘虏的军队再投入战场,有一件必做的事,就是改编。主将由秦人担任,中下级军官由老秦兵充当,然后训练磨合,直至官兵相熟指挥顺畅,这才敢让他们上战场。
训练磨合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大秦军队的通用语不可能是河南话或山西话,肯定是古秦语,即秦代的陕西话。这一点无需置疑,因为军队的中下级军官是老秦兵,其他士兵必须能听会说长官的语言,否则无法与长官交流,军队就难以运作了。
兵士训练
进兵岭南时,韩国被灭十多年了,魏国被灭6年,赵国被灭3年,再加上攻打岭南的5年时间,这段时间绝对足够他们熟练掌握古秦语。
百越族的语言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已无法知道了。但与秦兵士结为一体后,他们肯定要说对方的语言。因为秦兵集团是统治者,统治者的语言总是强势的。
因此,最初的粤语就是古秦语,其中肯定受百越语言的影响,夹杂许多古越族词汇,但底子肯定是古秦语的底子,语法发音等都遵循古秦语的路子。
汉武帝收复南越国之后,对岭南之地的统治一直比较宽松,原因很简单,这儿太远,又有五岭阻隔,如世外桃源一样。一直到隋唐时期,五岭之南都是高度自治的状态,语言风俗等受外界影响比较小。
古代的农耕
初始的广府人居住在珠三角,进行农耕。因为秦兵将北方的耕作技术带了过来,这儿气候又好,土地平坦肥沃,是农耕的好地方。广府人就在这儿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但北方总有人南逃过来。晋末的五胡之乱,隋唐之际的战争,宋末北方的杀戮,都让很多北人南逃。
逃到岭南的北方人,带来了更先进的农耕技术,但语言也随时代而变了,与广府人说的古粤语差异较大。可他们难逃,也就一家几家的同行,人数上处于劣势,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居留在珠三角,融入广府人的社会,接受他们的语言风俗。二是坚决不融入,不说粤语,宁愿居住在没有广府人的山中。
最早的南逃者,几乎都选择了融入,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于是他们就成了第二批、第三批或第N批广府人。
但时间越是朝后推移,岭南与北方的差异越大。特别是南逃的北方读书人,对广府人的观念习俗很不认同,加上这时候珠三角也人满为患,很难插脚。于是很多南逃者进入山区居住,成了客家人。
客家人中普遍信奉一个原则: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他们对自己所操的语言坚决不改,选择洁身自好也就容易理解了。
而广府人讲究“马死落地行”,形容海鲜也用“生猛”一词,与陕西冷娃的风格颇有相似之处。
至于网上传说的珠玑巷,乃是唐宋时北人难逃的一个中转站罢了,把珠玑巷当作故乡,是因为之一批直至第N批广府人根本没有统一的故乡,那就选一个知名度较大的珠玑巷。但这么小的小巷子,能是所有广府人的故乡?
珠玑巷
还有,广府人中流行的家谱,这东西在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于岭南之地。之一批广府人根本就没有家谱。秦兵个个都是大老粗,会写字的万中挑一也难挑到,哪有雅兴搞什么家谱。在那个艰难的远古时期,能活下来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