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路边吃瓜,说瓜农的瓜很甜,刚没走多远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0-10)772

前言

清朝乾隆年间,正值国家兴盛鼎盛之时。在乾隆皇帝英明的领导下,国泰民安,经济发展,边疆稳固,可以说是盛世当道。乾隆为政爱民,数次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当然,乾隆也是一个正常人,并非完人,也难免有脾气和偏见。下文所记载的一件小事,便折射出乾隆这个帝王的人性化一面。

乾隆帝微服私访途中,偶遇卖瓜老农

酷暑难耐的盛夏午后,空气凝滞,路边杨树的树叶都显得枝头无力。这一日,乾隆帝再次微服出访,他从未放弃过这一习惯,即便已经在位多年,仍想亲自了解百姓疾苦。这已经是他今年第六次微服私访了,虽然侍卫们担心皇上的安危,但看在乾隆一心体恤民情的份上,也只能随行保驾。

这一次,乾隆带着数名侍卫来到一个稻田环绕的小村庄,原本的计划是四处走走,看看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但是众人刚进入村中不久就已经热的够呛。毕竟正值盛夏酷暑,连日的高温让人气力大损,就连训练有素的禁卫军也觉得难以忍受。更不用说已经上了年纪的乾隆帝,这会儿已经热的额头冒汗,一行人口渴难耐,急需解暑食物。

走在村中土路上,不远处一家小小的西瓜摊进入了乾隆的眼帘。西瓜摊不大,只有几十个西瓜码放在地上,旁边搭了个遮阳的草棚,一个衣着简朴的中年男子坐在草棚下面,身旁还放着一个蒲扇,似乎正在打盹。这热度下,能有一口甜瓜实在太解暑了。乾隆让侍卫去叫醒那位看上去像是摊主的中年男子,自己在一旁等待着。

“客官,买几个西瓜吧,天气这么热,吃个甜瓜最解渴了。”摊主一醒来,便笑呵呵地招呼乾隆他们。乾隆挑了一个中间更大的西瓜,让摊主剖开来看看。那摊主老练地用瓜刀划开西瓜,只见红艳艳的瓜肉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盛夏的西瓜确实又甜又脆。“味道保准好,我这里的西瓜是镇上有名的。”摊主自豪地说。

乾隆连忙掏出些银子来付钱,被摊主爽快地拒绝了:“哪能收皇上的钱啊,您尝尝西瓜就是了。”原来,这西瓜摊主一看便认出乾隆的身份,虽然乾隆打扮的很低调,但他的相貌还是很容易被认出来。乾隆也不强求,笑着在摊前坐下来,对付起了西瓜。

西瓜的甘甜很快缓解了乾隆的口干舌燥,他一边吃一边赞叹道:“老兄,你这瓜的味道真是之一等的好,简直是解暑圣品!” 摊主听了哈哈大笑,说是他拿手的秘制西瓜,镇上几里地都知道他的西瓜最甜。两人就着西瓜聊起天来,从今年西瓜收成的情况聊到村里的生活状况,聊到朝廷的政事,话题越扯越广。

乾隆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西瓜农,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竟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他的许多话中看似无心,却让乾隆听后对一些问题豁然开朗。时间悄然流逝,夕阳西下,乾隆这才觉得该回宫了。临走前,他询问摊主是否愿意入朝为官,以他的见解定能助益朝政,不枉自己此番趟出皇宫。

乾隆希望能延揽民间人才入仕

没想到,摊主却爽快地拒绝了:“感谢皇上美意,但我这个老骨头已看开很多,官场不适合我,我就卖卖瓜度过晚年便可。”他的语气平和而坚决,不卑不亢。

乾隆有些恼怒,他是一个向来优待才俊且重视民间士人的君主,没想到竟遇到如此难以招揽的对象。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此人却一口回绝,着实让乾隆有些措手不及。

更让他不爽的是,摊主的拒绝之词似乎在嘲笑官场的黑暗和尔虞我诈。难道他认为朝中官员都不是好人?这对乾隆来说简直是对他选拔官吏的质疑。乾隆心中暗记下了这个无礼的老人,待会儿差人将他拿下,看他还敢不敢这般放肆!

旁边的侍卫见状也是一愣,他们知道皇上向来宽厚仁慈,能够包容百姓的犯错,没想到一个老农人竟敢直接拒绝圣上面赐官职,难道他不知皇恩浩荡吗?还是存了什么离间人心的用心?侍卫们都暗自揣摩,皇上此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乾隆一怒之下,差人前去抓拿老农

当天夜里,乾隆立即派心腹去抓那位无礼的老人。没想到,那个西瓜摊主像早有准备似的人间蒸发,再无踪迹。乾隆这才意识到,他小看了这个老人,他一定早就看出自己的身份,又猜到了自己肯定不会善罢干休。这样的老谋深算之人,实在难以对付。

这件事乾隆记了很久,在他看来,这个隐姓埋名的老人简直暗藏祸心。他的言语中透着对朝堂的不满,如果放任他在民间传播这些见解,定会影响人心。所谓体恤民情也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今日不除,他总有一天会成为心腹大患。

乾隆认为老农言辞带刺,对自己在位不利,因此一定要除之而后快。他在位多年,深知一个人的言论若点燃民心,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个老农看上去只是个普通人,却有与官员们不相上下的深思熟虑,若放他在外,后患无穷。

多年后乾隆回忆起这件往事

多年后,乾隆已是垂暮之年,偶尔他还会想起这个农夫。当年自己一怒之下差点就要了他的性命,幸而他早有防备,不然朝中就要染上杀人的恶名。如今想来,那老人虽话中有讥,但也让他认识到自己需要更多地倾听民声,这样才能做一个明白人情的君王。

也许天下间的臣民不会都对君王百依百顺,但正是这些敢言敢谏者,让他成为一代贤明的帝王。老农的话语虽有悖君臣之礼,但却也警醒了乾隆,让他从理性上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乾隆不再是当年那个轻易动怒的年轻人,岁月已经令他变得更为冷静和理性。

人之常情,遇到批评多有怒意,但恰是这些苦言,帮助乾隆看清自己的不足。作为帝王若一味用权力报复批评,只会令谏言之士望而却步,失去良言进谏的机会。老农虽未入朝为官,但他的几句话却成就了一位比其他谏官更伟大的思想家。乾隆终于理解到,臣民对君王的批评并非罪,倾听民声才是明君之道。

乾隆从老农言语中获得启发

当年老农的话语激起他的怒火,可岁月流逝后,乾隆终于理解老农的苦心,并感激老农那句看似无礼的批评,成就了他开明君主的风范。老农的冷嘲热讽使乾隆认识到,自己必须更多地倾听民间的声音,这样才能做一个贴近人民的君王。

人之常情,遇到批评多有怒意,这也是乾隆当年一怒差遣心腹拿下老农的原因。但当他在位时间足够长的时候,乾隆才明白,正是这些看似苦涩的谏言,让自己成为一代明君。老农的言语终究来自于一片善意,他不过是希望皇上能够多为民众着想。

若一味用龙颜大怒来对待这些苦口婆心的劝谏,只会让臣民不敢直言规劝,长此以往,皇帝就会失去了解民情的机会。所以老农的批评,其实让乾隆认识到自己需要以理性和宽容的心态来倾听臣民的意见。

这样的启发,比起朝中所有谏官的美言来说,都更有益于乾隆成为一代贤明之君。老农能够一语点醒帝王,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乾隆也终于理解到,臣下忠言进谏乃是国之幸事,皇上若以平常心倾听,则必成就大业。

结语

这件往事成为乾隆记忆中一件特殊的课题。当年老农的几句谏言虽然让他一时无法接受而大怒,但岁月流转中,乾隆终究感激老农的苦口婆心。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老农的直言让乾隆成为聆听民声的明君。这也让乾隆认识到,来自百姓的谏言即使略显苦涩,也来源于一片善意,希望皇上能够体察民情。

一代帝王若能以平常心倾听臣民的批评,必定能从中汲取智慧,作出正确决策。乾隆能成就盛世,正是因为他懂得宽容倾听。老农的几句批评,虽然一时让乾隆无法接受,但终究启发了他明君风范的形成。这件往事成为乾隆心中一则永恒的公案,也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0/532633.html

“乾隆路边吃瓜,说瓜农的瓜很甜,刚没走多远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的相关文章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滕王李元婴,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没有存在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说起大唐,你会想起什么?是大唐开放的遗风,是大唐的繁华盛世,是玄武门之变,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留下了独一无二、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无疑,它是最亮的那一颗。唐朝要说的历史,不胜枚举...

诸葛亮对子午谷奇谋否决 这个计谋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对子午谷奇谋否决 这个计谋真的不行吗

对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曾多次否决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1400年后,闯王高迎祥用五万条人命给出了答案。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剩下的一段时光里,都在力主北伐。他一共北伐五次,但最终带着遗憾病逝五丈原。未能收复中原,也...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历史上,大凡投降敌国的人,如果故国还在,都不会在故国有什么好的评价,叛臣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例外的情况也有,比如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黄权。他在“夷陵之战”时,因回师蜀汉无望,被迫向战争的第三方曹魏...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你真的了解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曹魏却是年轻人才层出不穷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估计都对三国前中期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到了三国后期,大家都有一种落差的感觉,因为作者是站在蜀汉为主线来开创的故事线,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名臣良将的后代很少有出彩的人物,反观曹魏...

雍正宠幸宫女又在怀孕后打落冷宫 雍正为何要这么做

雍正宠幸宫女又在怀孕后打落冷宫 雍正为何要这么做

对雍正帝宠幸了一个婢女,婢女怀孕后却被打入了冷宫,这是为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论你权力如何滔天,都不可能悠悠众口对你的留言传播。即使你是主宰万人生命的帝王也不例外。乾隆帝,清朝建立以后的第四任帝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国家政治打理的井井有条。即位之初便实施“...

傅友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傅友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傅友德是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傅友德是明朝名将,在消灭陈汉,推翻元朝,平定巴蜀,横扫漠北时屡战屡胜,可以说为明朝的统一立下盖世奇功。朱元璋屠杀功臣时,傅友德也惨遭杀害。但是有史料说傅友德是先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拿着二人的头颅去找朱元...

评论列表

月亮
月亮
1个月前 (10-20)

作为一位爱好历史的帝王,乾隆帝在面对民间百姓的直言批评时虽一时无法接受而愤怒不已,然而岁月流转中他逐渐认识到这些苦口婆心的劝谏背后是人民的善意和期望皇帝体察民情的愿望;他开始以宽容的心态倾听臣民的意见并从中汲取智慧做出正确决策成为一代明君这一经历使他更加珍惜来自民间的声音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

飞雪
飞雪
7分钟前

作为一位明君,乾隆帝对于那位卖瓜老农的直言批评虽曾愤怒不已但终究能理性反思,岁月流转间他感激这位普通百姓的苦口婆心与善意提醒让他成为聆听民声的贤明的帝王并认识到来自民间的声音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虚心倾听而非一味用权力打压值得后世君主借鉴学习其虚怀纳谏之智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