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吃掉中亚,英国是如何拉拢与支持阿古柏的?(修订版)
进入19世纪20年代,
西域局势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当地官员与封建伯克们变本加厉地欺压和剥削各族人民,各地民怨沸腾,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其次,逐步成为中亚更大政治势力之一的浩罕国,开始对新疆动起了“小心思”;第三,英俄两国均将新疆视为经略中亚的“桥头堡”,这就致使新疆的内外部局势变得更为微妙了起来。
故宫博物院馆藏之宝《生擒张格尔》
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4)爆发后,清廷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与太平军的作战当中,新疆防务日趋废弛。
1864年,新疆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
喀什喀尔、吐鲁番等地先后出现了带有政教合一性质的地方割据政权。这些政权打着“排满、反汉、卫教”的口号,大肆煽动民族仇杀,新疆社会陷入严重动荡(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人口的高速膨胀,点燃了清末西北民变爆发的导火索)。
1865年,素有“中亚屠夫”之称的浩罕国军官阿古柏(1820—1877),率大军进犯南疆。
1867年,
几乎将整个南疆尽数收入囊中的他建立了所谓“哲德沙尔汗国”,
并自封为“巴达吾来特哈孜”,即“洪福之王”。
基于“经略中亚”的需要,刚刚在印度站稳脚跟的英国,将阿古柏视为了下一个“统战”和拉拢的对象。那么问题来了,
在阿古柏祸乱新疆期间,英国人是如何“帮助”他的?
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阿古柏(1820—1877)
1
西域,新疆布局中亚的前哨
进入19世纪中叶后,英国进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事之秋”。
首先,针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围绕奥斯曼土耳其的武力争夺均陷入僵局;其次,印度境内狼烟四起,“维稳”行动让 *** 心神俱疲;第三,沙俄的中亚地区的急剧扩张,更让英国人如坐针毡。
1)英国人的“中亚野望”
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遭遇严重挫败后,
沙俄将战略重心转向中亚地区,
并先后武力征服了布哈拉、浩罕和希瓦三大中亚汗国,兵锋直抵阿富汗和波斯等地。不久,沙俄 *** 将经略中亚的大本营从奥伦堡移至塔什干(
拓展阅读:
理性讨论:如何评价中亚境内的俄罗斯族人?)。
对沙俄扩张感到忧心忡忡的政治讽刺漫画
面对沙俄咄咄逼人的强劲态势,
在进入19世纪60年代后,
英国就开始在盘踞在新疆境内的各大割据政权当中寻找“ *** 人”。
1865年夏,占据和田地区的哈比布拉政权,主动遣使向英属印度当局求援。以此为契机,英国情报人员在同年9月秘密潜入新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搜集到了大量与当地政治、经济和地理情报。
“遗憾”的是,哈比布拉政权并未得到英国的援助,因为“1865年末和田统治者与阿古柏之间爆发的战争,让英国人决定支持阿古柏”。坦诚说,英国人的“押宝”还是比较准确的。因为阿古柏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哈比布拉政权彻底摧毁了。
疑似阿古柏的军队
2)阿古柏的主动“示好”
资料显示,从1866年开始,英国人便与阿古柏取得了联系。对于英国人主动抛出的橄榄枝,阿古柏没有理由拒绝。
不久,双方就“南疆与英属印度的贸易”这一问题,在克什米尔召开了会晤。对于英国人提出的“希望扩大对南疆贸易”的要求,阿古柏的代表当即表示,“一定会采取果断措施,为双方的贸易活动提供方便并确保商队的安全。”
前往喀什噶尔的骆驼商队
谈判结束后,英国对南疆的贸易额有了显著增长。
据英属印度当局的官方数据显示,1863年的贸易额是23万卢比,1864—1866年合计只有10万卢比。等到了1867年,这一数据飙升至55万卢比,1868年更增至104万卢比。需要指出的是,
军火贸易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简言之,在1866—1870年间,
阿古柏展现出了“全面倒向英国”的姿态。
他不仅在政治上竭力接近,还在贸易环节为英国人“大开绿灯”。作为交换,英国 *** 不仅向他兜售了大批武器装备,还频繁派遣情报人员,以通商或开展合作的名义刺探南疆情报。
印度传统画作上的英国人
3)罗伯特沙敖的“南疆纪行”
在多位赶赴南疆的英国情报人员当中,
以罗伯特沙敖(1839—1879)最为知名。
资料显示,沙敖原本是活跃于印度坎格拉地区的茶商。
在得到英国 *** 的授权后,他在1868年底从拉达克首府列城出发,取道喀喇昆仑山、苏格特、桑株、哈尔噶里克等地,最终顺利抵达喀什噶尔。后来,他将沿途见闻编撰成册,
即《喀什噶尔行记》,
并凭此得到了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授予的奖章。
罗伯特沙敖“南疆纪行”中文版:《一个英国“商人”的冒险》
在南疆逗留的三个月,沙敖不仅受到了当地各级官员“特别热忱的接待”,还先后受到了阿古柏的三次接见,而且“一次比一次更为友好”。
为了彰显英国 *** 的友好态度,沙敖不仅向阿古柏赠送了一批英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和大批过重礼品,“还以一个英国商人的身份,建议他派遣一支官方代表团,正式出访印度,以便正式确立双方的友好关系”。对此,阿古柏“虔诚”地表示,“自己愿为女王维多利亚的臣属”。
1869年夏,沙敖返回印度。他不仅在之一时间向英属印度当局递交了刺探到的南疆情报与阿古柏政权的“英国立场”,还大肆宣传“南疆是一个迄今为止还未向欧州人开放的宝山”,甚至不惜“夸大其人口,其物产,及其人之购买力”。
晚清时期的新疆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野心勃勃的英国殖民主义观察家们注意到,“南疆地区虽然人口稠密,但是没有自己的工业制造品。这里除了食品以外,其它一切都完全依靠外国进口”。因此他们认为,“南疆是一个几乎具有无限潜力的市场。”
与此同时,“南疆境内所有与(中国)内地的陆路交通几乎都中断了”,这样的现状“对印度茶叶打入中亚市场是个天赐良机”。于是,
他们纷纷要求英国 *** ,“尽快把南疆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19世纪的英国议会
2
英国人的南疆布局
1869年初,六世梅奥伯爵理查德伯克(1822–1872)成为新一任印度总督。不久,他正式向英国 *** 提出了“支持阿古柏在南疆建立独立国家,并使之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的侵略计划。
在他看来,“喀什噶尔位于英俄势力范围的交界处,因此理应视为英国势力范围圈的一部分”。因此,他建议 ***
“尽快与沙俄举行谈判,和沙俄达成瓜分新疆”
的协议,因为“一个边界更广的独立国家,应该存在于英国边疆和俄国界线之间,这对双方都有利”。按照他的计划,
北疆是沙俄的势力范围,南疆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六世梅奥伯爵理查德伯克(1822–1872)
对于理查德伯克提出的“与沙俄瓜分新疆”计划,英国 *** 表现出了高度赞赏的态度。
1869年秋,双方就“瓜分新疆”这一问题,在圣彼得堡展开了谈判。
对于英国代表提出的建议,
沙俄方面的态度较为冷淡。
原因很简单,沙俄一直想将整个新疆据为己有。实际上,在谈判正式开启之前,他们就已经在纳伦河(锡尔河右岸支流)上修建了军事要塞,并打算使用武力胁迫阿古柏向沙皇称臣纳贡(
拓展阅读:
理性讨论:为什么乌兹别克斯坦大力推行“去俄化”?)。
19世纪的沙俄军队
1)“深度合作”的全面开启
基于防范沙俄入侵与维系统治的双重需要,阿古柏在1869年秋派遣亲信米尔扎沙迪出访印度,旨在寻求英国更大力度的支持。
阿古柏的主动示好,显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的。
因此,印度总督理查德伯克不仅亲自接见了米尔扎沙迪,还赠送了一大批枪支弹药,甚至允许米尔扎沙迪在印度招揽工匠,带至喀什噶尔建立军工厂。
1870年初,奉英国 *** 之命,英国驻华公使馆派员专程到访总理衙门,
要求清 *** 放弃新疆,承认阿古柏政权。
对此,恭亲王奕䜣(1833—1898)代表清 *** 正告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1818—1895):“新疆与朝鲜、安南等中国的属国不同,它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 *** 在平定陕甘之乱之后,接着就要平定新疆之乱”。
老照片中的总理衙门
可即便如此,
英国 *** 的“新疆布局”,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们以贸易为手段,迅速扩大在南疆的政治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制工业品遍布于南疆的大小市场。据印度官方统计,英属印度对南疆的贸易额在1868年为129万卢比,到1873年已经升至177万卢比,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态势。
有了英国的撑腰后,阿古柏的侵略野心更加膨胀。
1870年3月,他再度掀起了扩张战争。经过半年多的征战,吐鲁番、迪化(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均被阿古柏收入囊中。截至1871年底,除了塔城、乌苏等少数据点外,清廷已经失去了新疆大部分地区的实控权。
疑似阿古柏的军队
2)“不甘寂寞”的沙俄
阿古柏与英国的“过度亲密”,显然是沙俄方面不愿意看到的。实际上,为了将整个新疆据为己有,
沙俄不断恐吓和威胁阿古柏“必须倒向自己这边”。
基于震慑阿古柏和警告英国的双重目的,
沙俄在1871年5月派遣大军,向伊犁发动了全面攻击。
阿古柏自知不是对手,因此之一时间便派遣米尔扎沙迪,携带由本人亲手撰写的致英国女王和英印总督的信函出访印度,寻求英国的援助。然而,英国的回访使团尚未出发,伊犁便落入沙俄之手。
进入新疆的沙俄军队
可即便如此,沙俄不仅不断向北疆方向调集重兵,还在1872年5月派遣考尔巴斯使团“出访”喀什噶尔。慑于沙俄强大的军事压力,
阿古柏不得不在一个月后硬着头皮与沙俄订立了《俄阿通商条约》。
根据《俄阿通商条约》,沙俄不仅在南疆地区取得了通商、建立牙行、设置商务专员的权利,俄国货物的关税被设定为2.5%。与此同时,沙俄威胁阿古柏,“如果俄国希望把其中亚细亚领地向南推进到克什米尔或向东推进到中国的话,倘若你们不遵守这一条约,会随时为我们提供和他打仗的借口”。
狮子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波斯猫代表双方相争的焦点——伊朗
3)《英阿条约》的签订
在得知沙俄与阿古柏签订《通商条约》后,英国朝野大为震惊。一些官员“悲愤”地要求 *** ,“必须进一步加强与阿古柏的合作,尽快实现对南疆的更牢固的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阿古柏之于沙俄,一直抱有一种“既厌恶又恐惧”的心态(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为什么西方诸国害怕俄罗斯?)。
因此,《俄阿通商条约》的签订,并未让双方的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战争与和平》中的沙俄军官和贵族
《俄阿通商条约》签订后不久,
他派遣外甥赛义德出访印度,旨在寻求得到英国的庇护与支持。
1873年初,赛义德抵达加尔各答,受到了新任印度总督、二世诺斯布鲁克男爵托马斯巴林(1826—1904)的亲自接见。
根据赛义德的建议,托马斯巴林向英国 *** 提出了“与沙俄举行谈判,旨在签订一个‘保护阿古柏王国’和‘将把南疆划入英国势力范围”的国际协定”的建议。赛义德离开印度后,英国加紧了针对新疆的侵略步伐。
1873年夏,英属印度当局组建“中亚贸易公司”,专门从事经济掠夺新疆的活动。同年秋,在托马斯巴林的授意下,一支由托马斯道格拉斯福赛斯(1827—1886)率领的使团前往新疆,“旨在抵消考尔巴斯男爵条约(即《俄阿通商条约》)的不利后果”。
托马斯道格拉斯福赛斯(1827—1886)
结合相关资料看,
使团的规模非常庞大,
里面囊括了英属印度的行政官员、医生、商人、地理测绘人员以及人种学家、地质学家、历史学家等一大批学者,“各类人员合计三百五十余人,役使驮畜五百五十余头。”
使团所肩负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谋求与阿古柏签订一项商约,并使该商约的各项条款,与一年前的考尔巴斯所定条约相近;其次,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该地区的科学、地理和战略方面的情报;第三,如果情况有利,可以命令罗伯特沙敖从列城回来,使他成为英国常驻喀什噶尔的首任代表。
由此可见,基于托马斯巴林的角度看,
使团的政治任务要远比商业任务重要得多。
学界普遍认为,“这是英国对喀什噶尔最为成功的一次探察”,因为“使团内的很多成员,都发表了探险经历和观察报告”。
托马斯道格拉斯福赛斯“南疆纪行”英文版
12月4日,使团正式抵达喀什噶尔。
11日,阿古柏正式接见福赛斯使团。福赛斯不仅向阿古柏递交了英国女王的亲笔信,还代表英国 *** 赠送他一大批武器装备。
面对英国方面的“善意”,阿古柏感激涕零地表示,“你们的女王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她的 *** 是一个强大的仁慈的 *** ,她的友谊是值得希求的,因为它总是以源源不断的好处给予得到这种友谊的人”,摇尾乞怜之态溢于言表。
经过多次密谋协商后,
双方于1874年2月2日正式签订了《英阿条约》。
坦诚说,条约的签订,
使得英国获取了远比沙俄更大的侵略权益。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英国可以派遣大使级 *** 代表,常驻阿古柏宫廷。”这就意味着,英国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阿古柏。
疑似阿古柏的军队
4)阿古柏的全面倒戈
伴随着《英阿条约》签订,
英国对新疆的经济掠夺有了新的加强。
资料显示,英国对新疆的贸易额,1873年为177万卢布,1874年增至263万卢布,1876年进一步增至300万卢布。与此同时,大批英制武器流入南疆,数量远超条约签订以前。另外,英国向阿古柏提供的武器制造设备与当地英国工匠的数量,均有了明显的增加。
1875年,一名叫莱茵塔尔的俄国陆军上校前往喀什噶尔,意图“想抵消英国常驻喀什噶尔代表的影响力”,“但却遭受到了冷遇,只是呆了几天就返回了。”回国后,他向沙俄 *** 递交了“赴疆考察报告”。
晚清时期的南疆宗教人士
在他看来,“阿古柏不仅彻底倒向了英国,阿古柏的军队中也有着大量的英国武器”。他还在报告中指出,“阿古柏修建了一座铸造厂,这个铸造厂是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每星期生产十六支来福枪。阿古柏的军队在装备上有了相当程度的进步,这是由于英国的帮助而取得的”。
1874年5月,英国 *** 派遣沙敖以“赴喀什噶尔专使”的身份前往南疆,在有效维护英国在疆权益的同时,“维持同艾米尔(阿古柏) *** 的友好关系,全面监督条约(即《英阿条约》)的履行,增进条约的有效性”。
老照片中的阿古柏
3
阴谋的彻底倒掉
1875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负责指挥“陕甘百战之师,乘锐出关”,旨在一举收复新疆。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作战方针正确,将领指挥得法,士兵浴血奋战,阿古柏势力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1)不怀好意的“调停”
坦诚说,“清军收复新疆”是不符合英国人的利益的
。因此,他们耍尽各种手腕,展开一系列调停活动,企图维护阿古柏的统治(
拓展阅读:
一文概述:为了收复新疆,左宗棠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得知西征军逼近迪化(乌鲁木齐)之后,英国 *** 于1876年春特派托马斯道格拉斯福赛斯来华,企图替阿古柏求和,但并未取得任何效果。同年8月,清军收复迪化,并在年底收复玛纳斯。
俄国摄影师镜头下的西征军(1875. 甘肃)
兵败如山的阿古柏,在慌乱中委派外甥赛义德前往伦敦乞援。1877年1月,就“新疆问题”,英国外交部命令刚从北京回国的威妥玛与驻英国公使郭嵩焘(1818—1891)进行谈判。
威妥玛建议清廷立刻停止进攻,并给出了以下几点理由:可以节省军费;消除沙俄借口新疆不靖,长期占有伊犁的企图;喀什噶尔地区与印度相接,停止进攻有利于中英双方的贸易;阿古柏与其同伙,在清 *** 已失去控制的地区内恢复了统治秩序,他并非是中国叛徒;中亚诸汗国的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国家能长久统治,一般来讲,一两代后统治即告终结,因而二三十后年,新疆复归中国并非不可能。
郭嵩焘(左)与威妥玛
与此同时,威妥玛还提出了英国可以出面调停的条件。首先,阿古柏遣使到左宗棠处议和;其次,英国官员应陪同阿古柏使者前往;第三,中国应当采纳阿古柏的意见;第四,中国必须不反对英国官员充当调停人。
左宗棠得知此事后,特意致信恭亲王奕䜣:“南路贼(阿古柏)势重在达坂即噶逊营、吐鲁番、托克逊三处,官军南下,必有数大恶仗,三处得手,破竹之势可成”。“因此,西征军只要粮、饷、军火应手,不致久滞戎机,无须英人代为过虑也。”简言之,左宗棠的西征军已经准备好了。
老照片中的西征军官兵
2)新疆,“故土新归”
1877年4月,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清军收复南疆的战斗也全面打响。
西征军势如破竹,连克达坂、吐鲁番、托克逊三地,全歼阿古柏主力,“南八城门户洞开”。5月底,阿古柏离奇死亡,残部几乎全线崩溃。12月28日,沦陷12年的喀什噶尔重回祖国的怀抱。
次年2月,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之夭夭。1880年,流窜至伊斯坦布尔的他尽管一再扬言“要夺回喀什噶尔”,但并未取得奥斯曼土耳其的实质性支持(
拓展阅读:
一文概述:为什么土耳其一直对“突厥”念念不忘?)。
奥斯曼土耳其的“缩水历程”
第十次俄土战争,最终以沙俄取得全面胜利告终。根据双方签订的《圣斯特法诺条约》,沙俄得到了巴尔干的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以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巴雅西特等地区。和约的签订,引起了英国与奥匈帝国等国的强烈不满。于是,英俄两国围绕巴尔干地区展开了激烈角逐。
坦诚说,
这样的现状,使得英俄两国均无力顾及新疆。
由此可见,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
清军收复新疆示意图
1881年2月,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中国尽管在赔款上有所增加,且不得不割让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但收回了伊犁九城以及特克斯一带的大片领土,并在领事等问题上收回一些利权。1882年,伊犁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1884年,清 *** 取“故土新归”之意,正式在新疆设省,
政治中心也从伊犁移至迪化。这就意味着,即便在清朝内忧外患严重的大背景下,阿古柏以及英俄两国企图肢解和分裂新疆的企图,最终还是以全面失败而惨淡收场。
时光荏苒,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守民族团结的理念,采取了具体的达到民族团结目的的政策和措施,基本是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最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各民族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