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人口为何会出现爆炸式增长,从7000万激增至4亿,原因很简单

中国历史12个月前 (10-20)610

前言:

中国有句古话:“人口众多则国家强盛”。的确,国家发展的命脉在人口,人口的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力强盛的重要标志。

然而历史上,统治者对待人口问题并不总是明智的,他们有时会出于眼前利益,制定压抑人口增长的政策,反而为国家发展埋下祸根。明末清初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正是统治者人口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

一、严苛人头税下,明末清初百姓生育意愿低迷

我们不难想象,经历战乱的百姓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的负担并未因此而减轻分毫。为何如此?因为在明末清初的社会中,实行了一个历时两千多年、压榨百姓的严苛税收制度——人头税。

人头税,即按照每个男丁的人头数量征收丁银的一种税收方式。这种税收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经秦汉沿用并定型,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长达两千多年历史,几乎成为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

每当国家遭遇战乱或灾害,人丁锐减时,统治者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恢复人口。但恢复人口后的代价就是需要缴纳更多的人头税,这对刚刚渡过难关的百姓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在明末清初的农村,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即使生活已铩羽而归,农民也不敢随意生育,因为多生育就意味着需要缴纳更多的人头税。这无疑压抑了农民的生育欲望。

据史书记载,明朝末期,一些农民甚至使用避孕或堕胎的手段,在亲友间传播“少生贵子”的理念。还出现过集体签订义务,约定夫妻不得随意生育的情况。这种“生子不名”的手段,就是为了逃避苛刻的人头税。

而明末以降,随着农民起义军的蜂起和明朝统治的进一步衰落,人口锐减的局面更加严重。据统计,从天启到崇祯朝十几年间,仅江南地区就减少了六千多万人,约占原总人口的60%。人丁稀少导致荒田日多,百业萧条,明朝统治基础也随之摇摇欲坠。

人头税之所以压抑生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打破了农业社会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平衡。我国古代以农业为主,农田面积相对稳定,多人丁意味着更多劳动力,家庭整体生产能力提高,这原本应该是正向循环。

但人头税的存在改变了这一切,人丁越多,需要缴纳的税也越多。这无异于国家直接剥夺了农民增殖人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其实,生育本是农民家庭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维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头税制度扭曲了农业社会的本来面貌。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在人头税制度下,农民会极力避免生育,宁可少生贵子。这已经超出了个人意志范围,而成为整个社会的路径依赖。

这种扭曲的税制既害怕农民起义,又害怕人口增长,把百姓推向两难困局,也成为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亡后,清朝建立,顺治和康熙皇帝也面临恢复生产、繁衍人口的严峻形势。为按照旧有模式征收丁银,清廷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口调查统计。

但操作过程并不顺利,百姓略有富余就隐瞒人丁,或借故逃往他乡。税收征收中弊端百出,人心陆续散去,严重阻碍了清朝统治的巩固。

二、康熙“永不加赋”释放农民生育压力

面对日益凋敝的民生,康熙皇帝心怀天下,欲解决人口稀少的困境。于是在1712年,康熙颁布了一项重要谕令——“永不加赋”。

“永不加赋”的主要内容是:以1712年的人口数量为准,往后每年征收丁银的数额不得增多。也就是说,在1712年之后新增的人丁,国家都免除其丁银。

这项政策的实施,直接打破了自西周时期形成的丁税增长机制。以往无论国家人口增长多少,每增加人口就要增加税收。这使得农民不敢增生更多子嗣。现在康熙的新政策,则可以极大激发农民生育的热情。

“永不加赋”实施后,很快就见成效。据《大清会典》记载,在新政策实行后的十几年内,全国人口恢复到一亿左右,终于扭转了持续数十年的人口惨减局面。这充分说明,一旦减轻税负,农民的生育欲望便会迅速释放。

当然,“永不加赋”也存在一定难点,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不均衡,人丁稀少之处,地方官员就强令人丁繁多之处的农民前去“顶替”。即所谓“顶补”制度,增加农民的不必要负担。

但即使存在这些问题,“永不加赋”仍然对百姓解除了沉重的税收压力,预示着人头税逐步走向绝迹。在康熙晚年时,中国人口已恢复到一亿左右,为雍正能够进一步革新税制打下了基础。

康熙制定“永不加赋”的背后,反映了他作为改革派君主的英明治国思想。康熙本人深谙文字,敏于政务,这样的皇帝自然更能体会百姓疾苦。他注重疏导民意,在位期间六次南巡,倾听民间呼声。

“永不加赋”便是听闻百姓生育压力后的改革之举。它虽未彻底革除人头税,但对老百姓而言,已经如隔热症被一盆凉水般解暑降温,大大激发了民众的生育热情,为国家人口恢复注入强心剂。

三、摊丁入亩彻底废除千年人头税

雍正即位后,决心彻底革除灾害历代百姓的丁税,转为按土地征收。这就是著名的“摊丁入亩”制度。

1724年,雍正先在河北等省试行“摊丁入亩”。规定每亩土地征收银两,然后按男丁人数平摊。简言之,这就等于用土地税替代了人头税。到1731年,“摊丁入亩”已基本在全国推行。

“摊丁入亩”的意义是极为深远的。它不仅减轻了广大农民的税收负担,释放了农民增殖人口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它正式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已成为“国粹”的人头税制度终结,转入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税制时代。

可以说,“摊丁入亩”的彻底实施,是中国封建税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直接促成了清朝中叶以后的人口快速恢复和激增。到 *** 战争时,中国人口已达4亿之巨,不仅恢复到了明朝全盛时期的水平,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雍正能够做出废除人头税这一划时代的决定,与他本人的政治胆识分不开。他力主理顺吏治,简政怀民,并多项繁文缛节,确立理法体系,使民心渐定。他也深知人头税的弊端,才大刀阔斧推行“摊丁入亩”。

我们不难想象,此举必定遭到部分官吏的强烈反对。因为丁税过去可以随意摊派,容易变成许多地方官员的“摇钱树”。一旦改革,他们的不正当收入就断了。所以,能否成功全靠皇帝的政治魄力。

好在雍正不畏权势,执意推行。他在位期间,多次南巡视察,深入民间了解实情。这为他制定新政提供了之一手资料。在百姓的支持下,“摊丁入亩”终于在全国实现,人头税这一两千年“国耻”得以废除,也留下了雍正“英明神武”的美名。

四、结语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变革与新生的重要时期。而我们通过考察人头税的变革,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对待人口政策发生的深刻变化。

康熙实行“永不加赋”,开启了农民生育的新局面。雍正通过“摊丁入亩”,更是彻底结束了千年的人头税时代。税制的变革激发了农民生育的热情,推动了中国人口从战乱中恢复,并迈入鼎盛发展的新阶段。

尽管封建制度仍未改变,但税制的进步至少暂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国家人口得以快速恢复。我们应通过学习历史,深刻认识到人口与税收变革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发展成就,不忘过去的历史教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0/536601.html

“清朝人口为何会出现爆炸式增长,从7000万激增至4亿,原因很简单” 的相关文章

朱粲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粲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武德二年(619年),朱粲设宴款待前来招抚的大唐使臣段确。结果席间二人发生冲突,朱粲就将段确杀害并烹食。那朱粲有多么残忍一,起兵反隋朱粲是亳州城父县人,早年在本县担任佐史,辅助城父县令处理政务。大业...

年羹尧死后年遐龄是什么结局?雍正为何会放过他?

年羹尧死后年遐龄是什么结局?雍正为何会放过他?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罚是很严厉的,他给年羹尧列举了九十二项大罪。虽然是九十二条大罪,但是雍正想表现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君王,没有凌迟砍头之类,而是赐他一条白绫,让他自杀。年羹尧死后,雍正并没有饶过年羹尧身边的人。...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对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一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东汉时期官员,世代善图谶,曾图谶谏言

杨厚(72年-153年),字仲桓,东汉官员,四川广汉新都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卒于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年八十二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学父业,精图谶学。永建二年(公元127年)汉顺帝遣使特征至长安,拜议郎。累官侍中。每有灾异,厚辄上消救...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虽然没能实现统一中原,但在一统北方、推动佛教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魏时期还有一种残忍的继承方式,那就是“子贵母死,立子杀母”。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北魏后宫中的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会被赐死,元恂的生母林氏就是...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曹魏这边为何确实层出不穷

你真的了解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曹魏却是年轻人才层出不穷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估计都对三国前中期的故事耳熟能详,而到了三国后期,大家都有一种落差的感觉,因为作者是站在蜀汉为主线来开创的故事线,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名臣良将的后代很少有出彩的人物,反观曹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