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市的李鸿章遇刺事件
《马关条约》,日本人本来计划的是获得赔款3亿两,让清国放弃朝鲜,拿到辽东半岛和台湾,后来在谈判中,具体时间是1895年3月24日的第三轮谈判,李鸿章最后表态不可能放弃台湾,随后谈判终止,李鸿章从春帆楼坐轿子前往不远处的下榻地引接寺,途中被日本愤青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颌。这件事,就是让清国省下1亿两白银的李鸿章遇刺事件。
微妙的是,遇刺后,李鸿章拒绝了医生马上手术的建议,而是希望重启谈判。李中堂在害怕什么呢?
实际上,自从谈判开始,日清两国并没有宣布停战,虽然李鸿章一直建议双方停战,但是伊藤博文并不热衷,反而以威胁京师的姿态继续给清国施压。当然日本高层方面都知道继续战争是不可能的了,真把清国逼急了,老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迁都,然后发动全国打持久战,日本就先完蛋了。
但是清国上下并不这么想,而日本民众内部也不这么想,作为一个千年老二,有机会可以骑到老大哥脖子上,不把他们首都占了,那仗简直是白打了。
在这个局面下,日本民间百姓个个都是鹰派,高层中才有真正的明白人,这其实和现在的中国网民很像,天天鼓吹武统的,其实都是些月薪不到3000的人。
而且日本自己也有点心虚,日本当时还是一个弱国,并不是列强,甚至直到几年后的八国联军时期,他们身上仍然背负着不平等条约。作为弱国,就要遵守世界的分赃规则,你可以小打小闹的搞搞事情,但是要是太出格的话,上面的老大就要出手教你做事了。
从后来的三国干涉还辽可以看到,日本的狮子大开口已经损害了列强在华的利益。所以日本虽然嘴上叫的凶,内心可是生怕这次谈判不能成功。
对这些情况,李鸿章知道吗?我个人相信中堂一定也是清楚的,但是许多事情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则是另一件事,比如迁都西安,说起来容易,真要让老太后放弃紫禁城了,无论是老太后还是光绪皇帝,都没有这个勇气;再说列强,列强干涉了日本,清国自然不能没有表示,那么与其继续喂已经很饱的虎,是不是不如养一只新虎更有利呢?也许他们会内部互相看不顺眼,只要不老盯着大清国就是好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思维下,李鸿章拒绝了手术,坚持重启谈判。清日双方的高层之一次出现了一拍即合的可喜局面。
如果李鸿章放弃谈判回国,那么日本一下子就从了有理的一方变成了没理的。当时的世界已经有了国际法,大家都是表面上维持一个说得过去的样子工程,现在一个战败国去你那里带着诚意谈判,你非但不好好谈,还公开谋杀,这样的行径,与野蛮人无异,以后谁还想和你混啊。
西方列强都是在鸡蛋壳上找缝的苍蝇,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会蠢蠢欲动,别说三国干涉了,只要有一个列强,日本就打不过了,这样本来是又能拿地又能拿钱的大好局面变成了可能只是赔款,赔款数额还会大幅缩水,这才真是白打仗了呢。
事件发生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顺便说一句,这俩人的雕像现在就耸立在山口县下关市春帆楼纪念馆旁边,见下图)经过商议,决定在礼节上给予李鸿章更大的礼遇,其中就包括,立即休战,终止了军事行动——此举也可以视为是向国内愤青的一种 *** ,回家刷抖音去吧,不要掺合老子的正事。
这两位纷纷带着地方官去李鸿章病床前慰问,双方一片其乐融融。
明治天皇派御医前往下关市给李鸿章诊治,皇后还派了两名女看护作为李鸿章的小护士。
至于那位愤青小山丰太郎,明治天皇下旨斥责他“ *** 已极”,要求对他“按国律内最严之刑办理”。实际上这里是明治天皇打打嘴炮了,这位太郎被判处无期徒刑,并不是“最严之刑”,到了1907年获得假释,居然熬过了二战,1947年才死掉,终年78岁。
故事的结果是李中堂这一枪,让大清国省下了1亿两白银,实际上后来发生了赎买辽东半岛的事件,1亿两变成了7000万两,但这其实并无卵用,6年后的辛丑赔款,清国按人头赔钱,李中堂拼死拼活省下的钱,让老太后失心疯一般全烧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