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锡德之战:跨界名将汉尼拔的海上败绩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1-06)590

公元前190年,罗马已是无可争议的西地中海霸主。随着叙利亚战争爆发,共和国的强大军力又开始由意大利辐射至巴尔干以东。特别是在温泉关的史诗级胜利后,与之对垒的塞琉古帝国将不得不尝试守卫小亚细亚半岛。于是,海军较量与舰队争锋便成为趋势主流。

然而,这场跨区域大战的参与者,远不止罗马和塞琉古两家。前者阵营中有传统海上强邦罗德岛,以及战力不俗的帕加马王国。后者则有流亡至此的名将汉尼拔助阵。奈何舰队交锋自有其残酷性,让大名鼎鼎的迦太基名帅也难以靠个人才华扭转乾坤。

温泉关战役的惨败后 塞琉古舰队被困在亚洲城市以佛所

早在公元前192年,塞琉古主力军在希腊的温泉关遭至惨败。这迫使国王安条克三世准备撤回亚洲,想办法从广袤的领土上重新征集精兵。然而,帝国的各殖民城市往往相距甚远,光是全部到齐也需要半年时间。加之符合野战军标准的男丁数量有限,又必须为长期外派筹备充足粮草,就让全体动员的周期进一步拉长至两年。

另一方面,海军力量向来是塞琉古人的弱项。除都城安条克和边陲重镇以佛所外,真正属于传统希腊文化区的大型港口非常稀缺,不得不动员黎凡特地区的腓尼基水手充数。因此,帝国很少维持常备舰队,也不太会轻易花钱征召。等到罗马军团的兵锋危及亚洲,才如梦初醒般开始大干快上,不惜疯狂砍伐黎巴嫩地区的雪松来建造战船。同时花钱购买旧船予以改装,以便暂时挡住敌方攻势。

过于广袤的领土 让塞琉古帝国难以集中力量发展海军

与此同时,罗马人获得帕加马盟友帮助,在半岛西部凑出数量达127艘战舰的混合编队。其中半数是具有运输功能的武装商船,足以将足量的陆军士兵运往小亚细亚前线。与之对垒的塞琉古舰船虽有170艘之多,但超过半数以货运为主,且真正意义上的战舰都体型偏小。所以交战能力远不如联军强悍,又难以迅速从叙利亚水域获得有效增援。

因此,遭多年冷遇的汉尼拔被突然启用,临危受命去半岛东南部的乞里西亚组织舰队。虽然安条克三世可能并不对其抱有期望,却还是希望靠他过往的经验来拖延时间。后者也敏锐察觉出,小亚细亚半岛的道路条件有限,不足以让大规模部队迅速通过。倒是靠船在不同港口间摆渡更为高效,而且完全有可能在登陆尚未完成时遭突袭背刺。因而不惜血本买来40多艘旧船,力争快速翻修后投入前线填坑。

公元前2-1世纪的地中海武装商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罗马盟友的罗德岛,恰巧位于半岛水域的西南角。因此,他们的巡逻队能以逸待劳,将整支塞琉古海军截成两段,还可以迅速警戒来自叙利亚方向的任何异动。无论汉尼拔是否愿意与之提前交手,都很难避开这些地头蛇的密切监视。

事实上,后来的形势发展也亦如地缘格局般从容推进。汉尼拔在7月下令出动,亲率3艘七列桨战舰、4艘六列桨战舰、30艘五列桨战舰和10艘三列桨战舰,由乞里西亚开往以佛所驰援。但无论搭船士兵还是新募海员,都缺乏相关经验与准备,使得航程进度异常缓慢。汉尼拔只能在一个又一个帝国控制下的港口停留,顺便抽空组织强化训练。结果必然是被机警的敌方侦察兵发现。

欧律墨冬河口 位于以弗所和乞里西亚之间

此时,担任罗德岛舰队司令的尤达姆斯,迅速率13艘船组成小编队南下。在离开爱琴海水域的萨摩斯后,沿途收拢他所能遇到的一切警戒力量。直至手头兵力增加到32艘四列桨战舰、2艘五列桨战舰和4艘三列桨战舰,成功占据半岛西南侧的拐角处。不过,有许多海员在驻扎期间感染瘟疫。为了尽快恢复全员实力,就冒险向东航行至锡德港附近的欧律墨冬河口,并与稍早抵达的塞琉古舰队迎面相撞。

虽然贵为名将,汉尼拔本人却并无任何海战体验,只能依照同时代的战术习惯布置队列。他先是让同行的塞琉古贵族阿波罗尼乌斯负责本队指挥,利用大船的体型优势贴海岸线向前碾压。自己则带领半数中小型舰船组成侧翼,准备由外侧将对手赶入包围圈内。经验丰富的尤达姆斯则更为细心,将所有舰船分为三组。自己只负责最外侧的右翼分队,而中路与左翼都由其他资深军官率领。考虑到罗德岛一方的战舰普遍更小,操纵者经验更加丰富,完全有能力在距海岸更近的浅水区来回机动。

塞琉古舰队的四列桨战舰

锡德之战开打后,罗德岛人的右翼迅速向塞琉古左翼前进。可能是由于人手不足等情况作祟,短时间内还出现过编队紊乱。以至于有6艘船过于靠前,直面汉尼拔麾下的约30艘战舰。好在前者多位久经考验的航海能手,当即向更外侧的深水区转向,从而避免被群起围殴的厄运。后面的友军也能及时追上,配合他们对敌方展开就地夹攻。

不过,塞琉古舰队的侧翼多为五列桨战舰。既能在体型上稍稍压制罗德岛人的四列桨船,也在机动性方面不太吃亏。因而在宽阔水域的交锋中不落下风,甚至渐渐压制住对面的一众老手,让汉尼拔一度看到了获胜希望。

塞琉古舰队的四列桨战舰

可惜,留在近岸处的塞琉古本队不太给力。虽有几艘大型战船开路,却进一步暴露出训练不足问题。不仅要应付从正面杀来的五列桨战舰,还要同时遭更多四列桨从左右两侧包抄。除尤达姆斯提前部署的左翼分队,另有主动选择脱离,由空隙处钻进来的右翼舰船。这也是罗德岛人会在外侧落入下风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复合对阵奇谋的一招险棋。只要还有少许兵力能拖住汉尼拔,就可以为内侧的同僚争取来足够时间。

最终,阿波罗尼乌斯的塞琉古本队支撑不住。在1艘七列桨船被俘、20艘中型战舰严重受损后,为避免身陷重围而调头逃窜。精明的罗德岛舰长们也不忙于追击,立刻完成队列重组,用配有金属撞角的船艏对准深水区。汉尼拔本来还握有少许优势,眼看对手主力已摆出背靠陆地的决斗架势,也只能下令侧翼收兵撤退。此前,他的左翼成功击伤10艘敌舰,却无力扭转整体颓势。

塞琉古舰队的重型七列桨战舰

平心而论,作为海军新手的汉尼拔,在锡德之战前后的表现已属出色。只是受限于对手实力,以及塞琉古帝国所能给予的资源,才不得不吞下跨界失败的苦果。

当然,作为广袤领土和充沛资源的东方霸主,塞琉古希腊人并不会因为一场非决定性失利而放弃斗争。相反,更多战船将源源不断的从安条克、西顿和提尔赶来,誓要同干涉自己伟大复兴的罗马势力斗到鱼死网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3696.html

“锡德之战:跨界名将汉尼拔的海上败绩” 的相关文章

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大意吗 关羽就没有防备东吴吗

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大意吗 关羽就没有防备东吴吗

对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他有没有防备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在出兵攻打曹操期间,盟友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后人以“大意失荆州”来形容这段历史,《三国演义》小说更是把荆州丢失归结于关羽一时大意,而大意失荆州”已经发展成为民间俗...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曹魏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 乾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抄家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 乾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抄家

对“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管是在如今的社会还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只有领导人就能将国家领导好。他们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管理整个国家。在我国就是各级领导,反映到古代就是指皇帝需要贤良的大臣来辅导他们做好对国家...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高颎出身于...

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

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诸葛亮料到自己死后蜀国会乱,他是如何保全自己儿子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只是想要儿子以后能够平安地活下去,他的儿子诸葛瞻确实非常平庸,与他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哪怕他默默无闻也无所谓...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