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喂饱中国!
如果要问起
中国更大的粮食省是哪里
,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平原大省的人可能都要出来说两句。但根据统计数据,很多年来,蝉联中国粮食产量、输出量之一的省份始终都是东北黑龙江。
▼
还得是我大东北(图:shutterstock)▼
这就是东北黑土地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在粮食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
东北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东北能在中国的粮食格局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上世纪的那场北大荒开发,功不可没。
黑土冒油花
北大荒人都爱说这样一句话:“抓把黑土冒油花,插上筷子也发芽”。意思是北大荒农垦区的土壤极为肥沃,只要种下去种子就能发芽生长,是非常好的农地。没有这样的土壤条件,北大荒也不可能被改造成“北大仓”。
拥有全球黑土区总面积12%的东北黑土区
简直就是中国粮仓的“天选之地”
(东北土壤类型大致分布示意)▼
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
(图:图虫创意)▼
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其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和北大荒地区的河流大有关系。
从水文上看,除两个小型内流区外,从吉林到黑龙江的中国领土上,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江大河最终都要汇入黑龙江。既然主要江河都是黑龙江的支流,那我们可以把整个东北的水文状况大致上
简化成黑龙江的情况
,以方便分析。
黑龙江本为中国内河
,是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主要河流。其最远源头有两个,一个是中蒙边界线额尔古纳河,一个是发源自今天蒙古国境内的石勒喀河,两源汇流后向东,在今绥安改向南,在黑河市下游又向东,勾勒出了今天的中俄北方边境线。
▼
但在从
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进入俄罗斯境内后
,黑龙江就开始一路向东北奔流,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入海。这主要是受到了远东
锡霍特山脉
的影响,这是一座东北-西南向的山脉,一直在阻挡黑龙江向东入海,迫使其向北蜿蜒。
▼
这样的下游走势会对中上游造成一些
神奇的影响
。
每到冬天,东北地区的河流就会减流封冻,到开春又会解冻。越往北,气温越低,封冻就来得越早,解冻来得越晚。所以在黑龙江中下游,每到秋冬天,下游江水已经封冻时,上游江水还在向下流动,水就会从河道溢出。反之在回暖时,下游仍未解冻,上游已经有活水,还是会从河道
溢出
。
虽是同一个季节的同一条河
但其上游和下游却是不同样貌
(图:Google map)▼
这就在黑龙江开始向北折的位置形成了大片积水区,长年累月便成了
沼泽和湿地
。而偏偏黑龙江开始折向北的同江-抚远-伯力一线又是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位置,水量极其充沛,让这种
积水现象更加严重
,沼泽遍地。
这片土地平坦而肥沃
中国这边城市与农田连成一片
与旁边俄罗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图:Google map)▼
这片
古代的沼泽地区
,北起黑龙江中国侧河谷,中间是完达山,南部则是兴凯湖平原和乌苏里江河谷。而沿着松花江上溯,这片沼泽区则一直蔓延到了佳木斯以西的松花江河谷。
这就是著名的三江平原了
如果能包含东岸协同开发
会是更大规模的农垦区▼
每到春夏季,东北的气候相当于南方的春季,江水溢流的沼泽地区就成为了
苔藓、地衣等低级植物的天堂
,而周边水分充足的土壤,也让高等植物有了成长空间。而在低级植物和高等植物的树叶死亡时,就会在地面上形成腐殖质堆。
土壤的肥力便全靠这薄薄的一层腐殖质▼
原本这些物质是要被微生物消化循环殆尽的,但东北冬天又很快来临,微生物活动停滞,腐殖质就不会被继续分解。年复一年,
沼泽区的腐殖质越来越多,形成了黑色的土壤层
,这便是黑土地。可想而知,黑土地
有机物含量极高
,种子能在这里吸收最多的养分,茁壮成长。
黑乎乎的土,其实是更好的土
(图:shutterstock)▼
开发困难大
世界上大规模的黑土地不止一块:乌克兰平原、美国中部-加拿大南部、中国东北。这几块黑土地的成因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
极其肥沃的宜耕土地
。
四大黑土区所在▼
这从这些地区的历史进程就能看出来了:乌克兰号称东欧的面包篮,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崛起正得益于粮食内河贸易。
美国人均耕地规模之大,罕有其匹
故而能成为全世界更大的商品粮输出国
(图:google map)▼
东北北大荒和这些同类土地相比,黑土地层最厚,部分地区能达到1米多,但却是这些黑土地中开发最迟的。这还得从形成北大荒黑土地的水文条件说起。
黑土的“厚度”决定了这块土地
可以持久开发和保持肥力的能力
(图:shutterstock)▼
由于北大荒冬天寒冷,漫流的水会形成表层冻土,
人类的农业开发只能在春夏天进行
。但这时也正是大江溢流的时候,巨大的水流在洼地内肆意横流,破坏一切人造物。但肥沃的黑土地摆在这,
想进去开发的人着实不少
。
在草莽中开垦农田
在混乱中草创秩序
(图:Google map)▼
清末,为改变东北人丁空虚,无法阻止沙俄势力南下的尴尬局面,
清朝彻底开关放人
,以垦政吸引农民前来。而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北大荒,清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还曾采购了价值2.25万两白银的
现代化农机
,在讷谟尔河南段开荒。
东北被长期封禁,人口也低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放开封禁后,关内缺地农民大批涌向东北▼
然而考虑到
当地特殊的溢流情况
,北大荒的开发其实不止是一个农业问题,更是一个水利问题,甚至是一个地质条件改造问题。无论是小规模的个人行为还是清 *** ,都没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和技术条件。即使在黑龙江将军的关照下,北大荒开发仍然常常是进两步,退三步,毫无头绪。
开发出来不容易的
(图:Google map)▼
清朝被推翻后的
北洋时期
,军阀混战,在东北的张氏集团也曾试图开发北大荒,为奉系南下提供粮草补给。他们先后兴办了东井、智远、近恩、广信和火犁等五大农机公司,并以其为单位开垦北大荒,将10万亩水侵不严重的黑土地开发成了农场。
虽然张大帅是个老式军阀
但是在东北建设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气
(图:wiki)▼
而这些土地,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则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口中肥肉。1934年,日本拓务省拟定了《满洲开拓政策基本纲要》,要把黑土地变成日本的粮食中心。抗战期间,日本前前后后
迁入了1000多个开拓团
,并调拨农机进行配合。
日本拓务省发行的招募移民的海报
(图:wiki)▼
但日本的美梦没有做多久,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战,东北光复,
殖民团的开垦计划没能继续
。曾经被开发出来的那些黑土地,也因为时局动荡,无人看管,而又被泛滥的河水掩盖,仿佛从未有人打扰过北大荒的宁静一般。
历史证明,像北大荒这样的土地,必须背靠一个稳定强大的祖国,以
工业化的手段
,由大量
不计牺牲的奉献者
,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维护,才能开发完成。
这个历史任务,就交到了新中国的肩上。
当时中国的工业高度集中在东北
有力地支撑着北大荒的开发
(沈阳冶炼厂)▼
农田就是新战场
之一批来到北大荒的奉献者,毫无疑问是更具有战斗精神的革命骨干和群众。事实上从1947年开始,根据中央规划,就有一批来自
延安的老干部
成为了带领北大荒生产的先锋部队。
对于远道而来的大多数老干部
这里的田绝对比老家要大得多得多....
(图:Google map)▼
1947年至1949年间,这些拓荒者
利用找到的日本农机农舍
,恢复了之一批比较容易开发的农场,包括宁安、通北、赵光、花园、永安、查哈阳等。而在这期间,他们又得到了人民军队的增援,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负伤的荣誉军人被暂时安置在北大荒参与开垦,建成了
著名的荣军农场
。
奔赴新“战场”!▼
亲手打下的江山咱亲手种▼
与此同时,大兴安岭地区的铁道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工业基础尚不完备的新中国,木材仍然是主要的工业原料。大兴安岭密林需要铁路将木材外运,而这需要大量铁道兵的参与。
但在铁路修筑完成后,
铁道兵复员就业
成了一个问题,所以铁道兵司令王震在走访北大荒之后,在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沿岸找到了密山、虎林、饶河三个县,作为复员基地。
从建设一个边疆,到建设另一个边疆▼
著名的虎林大米就是在这些铁道兵满身泥泞的开垦下成长的拳头产品。
这三个地区再加上宝清的“密虎宝饶”地区,此后又成为了解放战争后
大批复员战斗部队
的归宿
。前后共有7万多官兵来到北大荒,与先期到来的工人、干部、战友一起,开垦荒地,
为中国的粮食战略储备付出了一生
。北上的各地知青,也从50年代末开始逐步加入了黑土地的开发。
(黑龙江-鸡西-虎林的田野 图:Google map)▼
南方的开荒,即使再难再苦,也都没有能比得上北大荒的。寒冷,是让人们难以劳作的更大敌手。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就在零下,冬季更低温度在-30℃左右,极端时能到-46℃,滴水成冰,露指则断,裸耳就掉。诗人聂绀弩叹曰:“天地末日情何异,
冰河时代
味再尝。”
是一大片沃土
也是一大片苦寒之地▼
而到了夏天,沼泽遍地的北大荒又变成了蚊虫的天堂。在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里,战士和知青常常会在被窝下发现
毒蛇蚂蚁
,外出劳动时则
被蚊子追着咬
,其艰苦今天的人已经很难想象。
虽然垦荒的过程十分艰辛
但收获的快乐也是巨大的
(忙碌的北大荒玉米地 图:wiki)▼
但尽管有着种种可怕的自然阻碍,和此后的动荡岁月,北大荒的拓荒者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到了上世纪70年代,北大荒已经容纳了
200万拓荒者
,每年能上交
10万吨商品粮
,逐步承担起了粮食卫士的职责。
70年代的北大荒国营农场
这机械化程度在那个年代很可以了
(图:wiki)▼
而到了今天,黑龙江已经连续7年蝉联中国之一产量省的宝座。去年全省粮食产量1501.4亿斤,是
第十五个连续丰收年
,比第二位的河南省还多了171.6亿斤。在高寒地带一年只能种一季谷物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产量着实不易。
这段艰难而珍贵的历史
如今也被珍藏于鸡西市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中
(图:图虫创意)▼
而且正是因为高寒地区生长慢,东北大米
有更多的时间积累风味物质和营养
,口感上也强于一些一年三熟的南方米,是北大荒人的骄傲之作。
东北大米谁吃了不说声:好!
(松花江畔稻田 图:图虫创意)▼
今天的北大荒也已经不再使用古旧的日本苏联农机了。大片已经开垦的平地让
大面积连续作业成为了可能
。相比于南方水旱田精耕细作的辛苦农民,北大荒农民更像是美国、澳大利亚的农场主,租用农机、无人机,就可以快速播种、撒药、收割,工作轻松了许多。
美国中部(上)、北大荒(中)、河南(下)的田
(图:Google map)▼
古代传统经济社会,中国人能吃上饭全指望河南、河北、四川、两湖、江南等平原地带。但在今天,是边疆的东北黑土地开足马力喂饱了中国人。